APP下载

简析《归园田居》的“平淡”之美

2023-08-13王莞琪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 2023年5期
关键词:园田荷锄田园生活

王莞琪

陶渊明的田园诗平淡自然,无论是在叙事、状物还是写景上都展现出朴质无华的特点。诗歌的内容大都贴近生活,感情非常浓厚、真挚。这些诗描写的都是田园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写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景物、寻常的人与事,整首诗充满了生活气息。下面,笔者就从景物与生活两个方面谈谈《归园田居》的平淡之美。

一、寻常的景物

陶渊明在写景时并不追求景物的形似,不会刻意描写景物的颜色、形态,而是着重以平常的景物来展现田园生活的美好,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其田园诗中的景物在日常生活中大都随处可见,如堂前的景、屋后的景、田间地头的景,都是很寻常的。

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诗人回归山野,在南边开荒。他家里有十余亩土地、八九间草屋。“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屋前屋后种满了榆树、柳树、桃树、李树。远处的村落依稀可见,袅袅炊烟从低矮的瓦舍中升起,宛如一幅乡村风景画。从这几句诗中,我们能感受到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村里的狗在巷子里叫唤着,鸡在瓦舍前的树枝上鸣叫。诗中的每一样景物都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在陶渊明的笔下,有远景,也有近景;有动景,也有静景;读来让人仿佛置身其中,内心也获得了宁静。

又如,在《归园田居·其二》中,诗人写道:“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闭上眼就可以想象,在屋舍俨然的村庄外,庄稼的长势正好,没过几天便又长高了一截。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躬耕的土地逐渐变多……如此寻常可见的农村景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却是如此巨大,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再如,在《归园田居·其三》中,诗人写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一大早就到田里去劳作,等月亮爬上山头才扛着锄头回家,可见劳作的辛苦。“带月荷锄归”,眼前的月色是美丽的,诗人的内心是舒畅的,人与月在乡间的田野上组成了一幅和谐统一的美丽图画。

二、平淡的生活

读陶渊明的田园诗,如在和邻里乡亲交谈。他话的是桑麻,说的是家长里短,写的是乡村生活。乡村生活与官场生活是截然不同的:在官场上,要察言观色,甚至需拍马溜须;在乡村里,人与人的交往则更真实,不需要讨好谁、防备谁,想说什么便说什么。比如,在《归园田居·其二》中,诗人写道:“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在乡村里,邻里见面聊的是庄稼的长势,而不是与功名利禄相关的事。他喜欢与农夫“披草往来”,厌恶与官吏“轮鞅交游”。在他看来,与淳朴的农人“披草来往”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与充满了尔虞我诈的官场相比,他更喜欢田园生活。诗人将如此稀松平常的生活场景写进诗歌里,让人眼前一亮。

陶渊明还会描写躬耕的景象。以《归园田居·其三》为例。“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片豆子,但地里的野草却长得比豆苗还要旺盛。这是很真实的景象。“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这句诗一方面描写了诗人劳作时的样子,另一方面展现了劳动的艰辛。他早早地扛着锄头下田种地,等月亮爬上了山头才回家。“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道窄草深、夕露沾衣等具体细节也展现了从事农业劳动的艰苦。诗人终日在田地里劳作,所以能深深地体会到农人的不易,但他依然热爱这样的生活,仍然会坚持劳动下去。

又如,在《歸园田居·其五》中,诗人写道:“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诗人劳作了一整天,在回家的路上看见清澈的小溪,便坐下来清洗身上的泥土。溪水带走了他身上的污泥,也带走了他一天的疲乏。等回到家,他开始煮酒杀鸡,与邻居把酒言欢,非常快乐。这种平淡的生活是很难得的。摆脱尘网的束缚,回归美丽的田园,正是他的梦想。

总之,在陶渊明的眼中,一间茅屋、一棵桃树、一只公鸡……都值得被写进诗中,用以展现田园生活的和谐与美好。这大概也是其诗具有平淡之美的一个原因。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中学)

猜你喜欢

园田荷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
《短歌行》与《归园田居》对比阅读
清明种树
我向往的田园生活
植树节(1)
有农夫
清明种树
羡闲逸,吟式微——《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与《登快阁》比较阅读
田园生活
山林石屋,北京城边的田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