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校优势的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实践

2023-08-13魏强华陈嘉妍栗瑞敏谭金婷叶咏欣王美娜钟钧虹

现代食品 2023年10期
关键词:科普活动科普队员

◎ 魏强华,陈嘉妍,栗瑞敏,谭金婷,叶咏欣,王美娜,钟钧虹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应以食品安全科普教育为先,这已成为政府、社会、公众的共识[1]。近年,国家愈发重视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了《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中国科协组织编制了《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提供了权威性的指导。

小学生处于知识和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正处于良好卫生习惯养成、食品安全意识培养的关键阶段,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群体,对于学习新知识有着极大的热情[2]。但目前我国在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平时在社区或小学就较少举办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科普活动,更缺乏常规化、持续性地开展食品安全科普,使得很多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淡薄、食品安全能力不足,导致部分小学生热衷购买“五毛食品”(往往是三无产品)、不注意饭前便后洗手消毒、不懂得使用公筷公勺、容易出现腹泻等食源性疾病。因此,选择小学生作为食品安全科普重点对象,培养小学生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食品卫生习惯,并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影响小学生的父母,对提高家庭食品安全水平、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3]。

当前,我国有几千所高校,在校生4 千万人以上,是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最为丰富的人才资源。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具有必要的专业知识基础,通过校内培训和校外科普实践,有能力胜任在社区或小学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要求。本文以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以下简称本校)为例,分析高校大学生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风险,为推动更多高校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提供指导。

1 本校开展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的做法

1.1 选拔和培养科普队员和干部

教育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普通小学有15.43 万所,在校生达1.08 亿人,由此可见,我国的小学生人数众多。公益机构、政府部门会在社区或小学举办一些政策宣传或趣味科普主题的活动,或者派发食品安全传单、专家讲座之类,但与食品安全科普相关的较少,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缺乏足够的食品安全科普人才,是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不能顺利开展的症结所在。部分高校具有大学生人数多、具备食品相关专业知识等优势,且很多大学生喜欢与小孩子交流,对于前往社区或小学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兴趣很大,通过有组织的选拔和培养,可以为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持、专业技术支持。

2020年,本校组建成立了食品安全科普团队,主要是选拔培养科普队员,深入社区或小学,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宣传食品安全知识。本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每年都会在佛山市的小学或社区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帮助小学生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并培养了食品安全科普人才。

本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设有指导教师1 名、队长1 名、副队长1 名,科普队员分属技术部、宣传部、秘书部、财务部,日常管理由队长和副队长负责,主要是对内协调各个部门管理和科普任务安排,对外联系社区、小学、申报公益创投项目、学校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等。目前,本校食品安全科普团队的运行管理已经步入正轨,在省级科普项目、狮山镇公益创投项目、校级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的支持下,拍摄了食品安全科普视频,并在网易公开课、学校的网络在线课程平台,建立了适合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课程,通过定期开展科普项目操作培训、观看视频、参加实践锻炼,实现了科普队员培训的常态化。

此外,每年大二的干部都会指导有意竞选下届干部的大一队员去申报狮山镇公益创投项目、学校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并组织项目实施。通过项目申报和实施,不仅培养了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也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下届的科普干部;食品安全科普团可以更好地确定工作目标,开发新的科普项目,联系不同的活动场所,还有机会获得校级或省级荣誉,进而激发科普队员的积极性,使食品安全科普团始终保持旺盛的活力。

1.2 结合实际确定食品安全科普项目

本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是推动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主体,每学期我们都会主动联系本校附近的社区、小学,积极争取合作开展面向小学生的科普活动。通过调研和实践,食品安全科普团队掌握了与小学生相关且感兴趣的食品安全问题,从而确定了适合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项目。

总的来说,小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对科普活动兴趣高,愿意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小学生普遍不喜欢单向灌输知识,不喜欢纯粹的讲座,对派发的传单也不喜欢看,更喜欢动手操作和互动体验[4-5],如科普队员会分组负责科普项目的现场操作和展示,然后教会小学生具体操作,鼓励小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期间穿插食品安全知识讲解,特别注重以问题、生活中案例来驱动小学生去思考,不断加深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的认识和理解。考虑小学生的知识背景和接受能力,需要将食品安全知识优化,舍弃复杂的专业知识,将之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并在科普实验操作中进行互动交流,潜移默化地提高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单个科普项目操作或结果等待时间不宜太长,一般1 min 以内就能出结果的、颜色变化明显的,才更容易受到小学生的欢迎;对于操作或结果等待时间较长的项目,科普队员可提前做好大部分操作,更多是现场展示结果部分,让小学生现场区分结果,则更容易接受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在社区或小学进行现场科普时,所需场地、设备条件应简单,毕竟很多现场没有电源、加热、离心等条件,限制了部分科普项目的开展;应选择安全性高的科普项目,不宜使用有毒、有害试剂,也不能有易燃易爆物品存在等。

经过实践和摸索,目前食品安全科普团队的科普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农残快检、碘盐鉴别、真假黑米鉴别、花青素提取及变色实验、洗手操、显微镜使用、奶茶中是否有奶、食品色素香精在果冻中应用、鸡蛋新鲜度鉴别等,都较为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受到小学生的欢迎。

1.3 持续在社区或小学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

针对社区或小学场地和条件的不同,充分考虑小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需求的不同,科普队员会有针对性地选择科普项目,提前进行操作训练,做好试剂和物品准备工作,把每次科普活动都努力做到最好,并不断优化。通过这些科普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动手热情,让小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使其更好地学习掌握了相关食品安全知识和鉴别技能,树立了食品安全意识,培养了科学素养,进而通过小学生影响其父母、家人,从而提高家庭和社区的食品安全水平。

2 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的分析

2.1 优势

2.1.1 具有充足的人才优势、人员优势

我国有数千所高校,很多高校在校大学生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基础,经过必要的培训和实践锻炼,很多在校大学生就可成为在社区或小学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科普人才,尤其很多大一、大二的学生对科普志愿活动兴趣大、积极性高,有利于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同时,高校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主力军,对他们进行食品安全科普培训,组织他们开展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实践,也是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能有效地壮大科普主力军,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科普人才[6]。

总之,高校开展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具有很大的人才优势、人员优势,各个高校应当鼓励组建食品安全科普团队,尤其是设置了食品专业的高校,应关注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问题,面向小学生群体,深入社区或小学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点多面广,持之以恒,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进而影响其父母、家人,在全社会形成食品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氛围。

2.1.2 具备专业优势、技术优势

高校很多专业,尤其是食品专业的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大学阶段就已经接受相关化学知识、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很多食品专业还开设了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检验技术、食品快速检测技术等课程教学和检测技能操作,具有较强的专业优势和技术优势。经过培训后,科普队员完全可以掌握相关的科普实验操作,也完全有能力胜任在社区或小学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需要[7]。

在科普活动中,食品安全科普团队会将科普队员分组,分别负责不同科普项目,面向小学生开展通俗易懂的食品安全科普,包括科普实验操作和展示、食品安全知识讲解、答疑解惑。这样的安排,可以让每位科普队员能专注于1~2 个科普项目,努力做精,形成特色。

2.1.3 实现专业、课程与科普的相互促进

高校开展面向小学生的公益性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对于大学生的专业发展、课程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本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会招募较多食检专业同学,为这些同学提供专业实践、学以致用的机会。科普实践会积累较多的科普素材,如科普项目、科普推文、科普微课视频都可以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中。例如,果蔬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项目拍摄的微课视频,不仅可以用于科普队员培训,也可以在食品生物化学课程的酶抑制剂内容的学习中进行播放,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形象、方便专业学生理解。当然,部分课程的知识和实验操作,也可用于拓展新的科普项目,实现科普与教学相互促进,如花青素遇酸碱变色的教学内容就可以结合真假黑米鉴别的科普项目,使科普活动内容更丰富。此外,很多科普队员获得校级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这说明科普活动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是不冲突的。

2.2 劣势

2.2.1 各方对科普活动的支持不足

以本校食品安全科普团为例,开展科普活动的经费主要通过申请狮山镇公益创投项目、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经费有限,只能满足在学校附近开展活动的需求;技术支持较为缺乏,科普项目和相关操作依靠指导教师和科普队员自己摸索,缺少科普交流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的培训机会;活动场地联系不容易,主要依靠指导教师和科普队员依托个人关系去联系社区或小学,活动场地不稳定、随机性较大。要想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能顺利开展,就需要积极争取政府、高校、社区、小学等单位在政策、经费、技术、场地等方面的支持,从而推动科普活动持续开展。

2.2.2 受观念影响,科普活动不受重视

尽管国家一直在强调科普的重要性,强调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科普活动是兴趣活动,食品安全科普作用不大,只会浪费学生大量时间,因而对于食品安全科普进校园活动的热情不高,支持力度不够,使得食品安全科普进小学活动并不顺利。相比而言,食品安全科普进社区活动开展会更顺利些,社区的小学生会积极参加,但也有部分家长认为是趣味游戏,对学习考试帮助不大,就让小学生不要花太多时间参加。

2.2.3 部分科普队员的科普能力存在不足

由高校大学生组建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是推动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主力军,科普队员由大一、大二学生构成,分布在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不同年级。考虑到科普活动不能影响大学生的正常教学,外出科普活动、校内科普培训时间往往在周末或周二下午(周二下午是教师开会学习时间),科普实践的时间并不多,加上科普队员的专业能力参差不齐、领悟能力有差异,导致部分科普队员的科普能力存在不足,影响科普活动效果。

2.3 机会

2.3.1 食品安全科普日益受到国家的重视

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而食品安全科普教育对于处于心智习惯养成阶段的小学生尤为重要,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进而影响其父母、家人的食品安全意识,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从而实现家庭食品安全水平的显著提高。目前,国家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科普工作,如2019年国务院修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将食品安全知识纳入国民素质教育内容。因此,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必然日益受到重视,大有可为。

2.3.2 符合高校加强社会服务功能的需求

高校具有承担社会服务的重要功能,而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就是高校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具有人才优势、人员优势、专业优势、技术优势等。高校应当组建食品安全科普团队,以点带面,推动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得以持续、广泛的开展。在科普活动中,高校大学生也可以学以致用,增强自身社会服务责任感[6]。

2.3.3 信息技术手段促进食品安全科普的发展

信息技术手段与食品安全科普深度结合,促进了食品安全科普的发展。本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建立微信公众号,发布科普活动、科普知识,起到了较好的宣传作用;组织专业微课公司将食品安全科普实验操作拍摄成微课视频,积累科普素材;在轻工教育在线平台、网易公开课平台开设了《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网络在线开放课程,上传食品安全科普实验操作视频、科普活动视频,实现了资源共享[7],不仅可在社区或小学开展科普活动时进行多媒体播放展示,也可用于科普队员的日常培训,通俗易懂。

2.4 风险

2.4.1 科普活动的保障机制不完善

目前,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保障机制尚不完善,政府层面的支持力度不够,社区和小学对于合作开展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加上食品安全科普团队的经费有限(租车费用贵,不能外出活动)、活动时间限制(科普队员的班级分布广,不容易找到统一的空闲时间),导致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只能选取距本校较近的社区或小学进行,大大影响了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覆盖面。

2.4.2 科普队伍的人才流失风险较高

要想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教育的内容具有专业性和科学性,就要求科普队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科普能力,这需要通过大一年级的招新和培训、多次外出科普实践,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科普队员。但是培训成熟的科普队伍往往会随着大二换届、学生兴趣改变等出现人才流失的风险。因此,要想建设一支稳定的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队伍,并使科普队员保持热情、保持持久的工作动力,需要探索更多的激励机制。

3 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的建议

3.1 应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科普团队

小学生人数众多,正处在良好卫生习惯养成、食品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阶段。高校大学生具有人才优势、人员优势、专业优势、技术优势,理应成为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生力军。全国各高校,尤其是设置食品等专业的高校应将面向小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纳入高校的社会服务计划,广泛组建科普团队,给予政策、经费、场地等方面的支持,制定激励机制,引导更多大学师生投身于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中,探索有效的科普团队培养方案和措施,减少科普人才流失,建立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8]。

3.2 与社区和小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部分小学教师、学生家长对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认为作用不大,会占用小学生的教学时间,还存在安全隐患。事实上,高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在社区或小学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有助于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的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应重视与社区、小学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获得小学和社区对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支持,这是高校面向小学生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科普活动的关键所在。

3.3 加大各方支持力度

面向小学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工作,需要得到政府、社区、小学、高校、家长等各方的大力支持,形成共同关注小学生食品安全科普的氛围。其中,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尤为重要,应将在社区、小学开展科普活动纳入工作考核方案中,积极引导社区、小学与高校的食品安全科普团队开展合作;政府、社区、小学、高校应健全科普工作保障机制,加大政策、项目、经费、场地等支持力度;高校应鼓励依托本校的食品等专业组建食品安全科普团队,主动联系社区或小学寻求合作,并加强科普团队自身建设,努力打造科普品牌,使面向小学生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受到各方的欢迎和重视,以持续推动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提高[9]。

猜你喜欢

科普活动科普队员
以“一刻钟”导航队员“一辈子”
南京师范大学“科学大篷车”公益科普活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队员
科普达人养成记
致敬:风雪中的人大扶贫工作队员
暑期户外科普活动
科普活动展少年风采
全国各地开展无线电科普活动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