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感教学策略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研究

2023-08-11董金梅

科教导刊 2023年8期
关键词:情感教学实践探究全面发展

董金梅

摘要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学策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情感教学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优化教学活动过程的教学策略,其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中职语文教学实践证明,情感教学策略融入中职语文教学,能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率,并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中职语文;情感教学;全面发展;实践探究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8.034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愈加受到重视,相应地,教师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在努力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受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情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重视知识、能力的培养而漠视学生学习兴趣、态度、情绪等情感状态的现象,这显然会影响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接受效果,难以保障课堂的教学实效,也阻碍了学生的情感发展甚至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在进行知识和能力教学之初,首先应关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重视情感因素对知识、技能学习的基础效应和促进作用。

中职语文是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基础学科,具有工具性,更具有人文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情育人之优势,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和情感发展趋向,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适时对学生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教育、审美鉴赏教育、个性人格发展教育、道德观价值观教育等积极的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发展层次,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认同度和热爱感,激发学习内驱力,以更好地促进课堂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结合笔者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情感教学策略的实践予以分析、探究。

1情感教学的意义

情感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情感教学与知识、能力教学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其求知激情和学习动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情感教学与知识、能力教学均为完整教育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三者有机配合才能实现高效的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学,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对于知识和技能学习效果的推动作用,以促进学生综合提升,促使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有效运用情感教育策略能够为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奠定基础、提供保障,有助于学生的全面提升和个性发展,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层次和情感态度层次,助力学生整体、综合发展。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积极的情感对认知过程具有促进作用,显然,教育教学过程必须首先重视对学生学习情感的激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情感教学是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激发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兴趣和内在动机,才能使学生对学习保持持久的热情,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充满活力、充实有效,才能真正实现全面发展教育。

2中职语文情感教学策略实践探究

教师要增强教学中情感教学的敏锐性和自觉性,有效运用情感策略,加强情感激发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提高学习效率,并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向上的情感取向,促使学生智慧、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语文教学过程,既是“传道受业解惑”的知识掌握、能力提升的过程,也是陶冶高尚情操、健全人格、发展健康个性的情感体验过程。因此,语文教学不能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和语言的训练,更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动机和态度等一些情感因素的激发,这样,整个教育教学才能产生积极效应,获得良性发展。语文教学中的任何环节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因素,教学实效性的保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均离不开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2.1以情育情,创设和谐的师生交流情境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知识互动与情感互动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创设和谐的师生互动空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正确处理和调节师生关系,使学生产生亲切、愉悦、积极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有利于形成富于情感的师生交流情境,促进教学的良性发展。教师通过眼神、表情、语言沟通等交流方式传达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久而久之促使学生产生共情和同理心,学生也逐渐学会理解并尊重老师,重视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断形成对学习内在的、持久的动力和热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关注学生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性,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度,认可学生的付出,尊重学生的努力,也要接受学生的失败、理解学生的挫败感,给予学生一种人情味。“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只有交流到位,互动有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发展,教育才会产生真正的实效。因此,有效的教学离不开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教师要用自己积极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致,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实效,提升教学质量。

2.2以情动情,挖掘教材情感元素

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识特点专门研制和编写的文本,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和主要材料。中职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本渗透着催人振奋、引人向上的情感元素,而这些情感元素又多具有隐蔽性和含蓄性,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潜心挖掘。教师要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教材,认真研究教材,精心处理教材中的情感元素,找到情感教学的契合点、触发点,恰当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增强学生情感体验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情感层次,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感。比如,可以在《沁园春·长沙》《无衣》《国殇》等文本的阅读中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感受渗透其中的革命情怀、团结精神和爱国精神;在《我的母亲》《合欢树》等回忆性散文阅读中引导学生体会母爱深情,教学中适时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领悟“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内涵,感悟珍惜亲情的重要性,以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升华学生的情感体验;阅读《致橡树》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借助《项链》使学生认识到爱慕虚荣的严重后果,也学习到人物丢失项链后主动赔偿的诚信和坚毅品质,提升学生的情感境界;在“金大力”这一生活在社会底层普普通通的乡村瓦匠身上感受其善良朴实、勤劳能干、无私奉献的奋斗精神和工匠精神。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有效的情感互动情境,构建师生、生生交流和生本对话的情感互动体系,在文本作者“情动而辞发”的导引下,不着痕迹地、自然地实现了以情动情的教學目标,提升了学生的情感素养,触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情绪,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和努力学习的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发展,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2.3潜移默化,自然渗透情感元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把教育意图隐蔽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元素需要精心细致,而将这些情感元素潜移默化地渗透并促进知识、技能的学习,还需要一定的教育艺术。心理学认为,情感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情境,而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也需要一定的教学情境。教学中情感元素的渗透要做到“无缝对接”与“润物无声”,避免生搬硬套和“无病呻吟”。教学中要创设与文本情感相融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比如在《善良》一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分层次阅读文本,并引导学生从反面思考:农夫因为善良反而葬送了自己的性命,我们是否还需要善良,善良是否过时?在设疑中启发学生思考善良的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了善良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善良的意义,在生活中要坚信善良,坚守善良,信守与人为善的处事原则。在《离太阳最近的树》中通过重点阅读红柳被挖走之后沙丘情况的内容,感受环境遭受破坏的严重后果,在阅读中自然触发学生对人类破坏生态行为的反思,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和保护生存环境的责任感,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和环保意识。这一过程自然地浸润了学生的情感,升华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同时,高效完成了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层面的教学任务,促进了学生知识素养和情感境界的整体提升,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4灵活多样,不断创新情感策略

单一、死板的教学方法难免让学生乏味、枯燥,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課堂教学的实效性也会大大减弱。作为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教师必须不断探索并创新情感教学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有序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5]。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等情感因素。比如,课前组织两分钟内的简短演讲,由一开始的预先确定主题和人员到进行一段时间后的即兴演讲,逐步提高演讲要求,增加演讲难度,以引发学生的有意注意,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同时,教师在演讲主题的确定上有意识地选择与学生身心阶段发展相协调的内容,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促使学生向善向上。也可以对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积累的成语、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等进行个人或小组知识竞答活动,鼓励学生加强平时的积累学习。教师还可以针对刚刚学习完的课文开展一些课堂实践活动,比如可以进行辩论赛或组织课本剧表演等:学习《人生的境界》之后,可以组织以“我们行事要以个人利益为重还是以社会利益为重”为辩题的小组辩论赛;学习了话剧《雷雨》,要求学生自导自演,完成课本剧表演,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此外,还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诗词朗诵”“当堂写作评比”“我是新闻评论员”“读书分享”等活动。这些学习实践活动,不仅充分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情感教学的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活动方式,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保障。

3结语

情感教学对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层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所有教学方法必须通过情感教学才能够发挥作用,情感策略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是教学迸发活力、保证实效的内驱力,应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对学生积极情感的激发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一环,是落实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初一公里”。有效运用并不断探索情感教学策略,创设充满活力、平等和谐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在乐学的氛围中,让学生对学习产生一种期待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愉快地接受并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建福.构建快乐课堂享受语文学习乐趣[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7(35):72.

[2]张开武,贾登山.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9(22):60.

[3]陈国茂.启发式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研究, 2020(2):71-72.

[4]平永贞.浅谈如何打造中职语文高效课堂[J].读写算,2016(4):92.

[5]杨显慧.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情感缺失与重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7(35):6-7.

猜你喜欢

情感教学实践探究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初探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研究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激发情感,让语文课堂教学“有滋有味”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