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路径探析

2023-08-07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

张 欣

(北方民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1988年,费孝通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做学术演讲时提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引起巨大反响。这一理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疏通了历史脉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理论基调。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1]至此,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成为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和发力点。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且深远持久,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在以共同的思想文化凝聚价值共识,因此,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通过“以文化人”凝心聚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2]“四个共同”道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科学内涵。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要在承认“多元”的同时强调“一体”,要在增进共同性的同时包容差异性。正如郝时远先生所言:“对新中国来说,熔铸一体就是建设中华民族。”[3]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56 个民族的机械黏合,而是在深层文化基因的互相影响、互相嵌入中逐渐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结合的共同体。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奠定了思想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久经考验、经久不衰,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源动力和内驱力,承接古今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各民族文化之所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的包容性和生命力为中华各族儿女增强文化认同提供了思想源泉,各民族在实践中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之基、民族和睦之魂。2021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把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比喻为“主干”和“枝叶”的关系,深刻道出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各族儿女血脉相连、情感相依的文化沃土,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既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风貌、文化特色,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持久的生命滋养。共同的文化底蕴促使各民族互嵌共生、团结一心,在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中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思想来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历史积淀和文化基础。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书中指出:“中国各民族特点与特长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共同性的发展,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4](139)中华民族的“多元”充分体现在各民族百花齐放的文化多样性上,也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思想内蕴中,“一体”体现在各民族血脉相连的精神纽带中,也体现在各民族共同的家国情怀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旨在尊重差异性、包容多样性、增进共同性。“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关系的深刻阐释,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内在逻辑的经典体现。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了内在动力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古今之变、承时代之势,其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深层驱动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首先是一种国家行动,是党的民族工作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源泉,“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抵御外来侵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凝聚价值共识。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心聚力的重要纽带。经济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我国地域辽阔,各民族所处区域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不同,与之相伴的文化样态也丰富多元。人民群众在长久的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农耕文化、游牧文化、商贸文化等,这些文化成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往来互动过程中,各民族加深了了解,在“经济共同体”建设过程中产生密切的文化互动,进而持续凝聚团结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理念和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在民族互嵌社区和民族聚居区,各民族之间普遍形成了互帮互助、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尚,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社会实践层面的有力佐证。生态文明作为社会文明新形态,旨在形成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社会样态,广大人民群众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了丰富的地方性知识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些知识和智慧有效充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生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思想来源。正如斐迪南·滕尼斯在《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中指出的:“精神共同体意味着人们朝着一致的方向、在相同的意义上纯粹地相互影响、彼此协调。”[5](87)中华儿女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凝聚精神共识,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各民族间产生了密切的情感关联,这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持久动力。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缓解了外在压力

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靠的是坚守文化内核的定力和应时势而变的弹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庸而富有弹性的生命态度,这种文化特点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有力支点。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华民族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同时又要随时面对波谲云诡的国际社会。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不在一朝一夕的行动,而要久久为功,要在面对压力时充满韧性,面对误解时满怀信心,而这种韧性和信心的内在驱动力就来自内容丰富、底蕴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荣辱观激励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面对外来冲击,中华儿女能迅速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爱国主义情怀中蕴含的巨大凝聚力和感召力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持久动力。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思想启迪。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华民族顺势而为,以“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气概营造出恢宏壮丽、和合共生的文化氛围,各族儿女在这样的文化场域中世代延绵,在互相补给中产生了丰富的情感联结。再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事方法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的关键。面对外来的文化冲击,中华民族泰然处之,选择性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为我所用,其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坚硬、外延舒展,在这样一个充满弹性的文化空间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底气十足,坚韧生长。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各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我们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2]在“五个认同”中,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强劲的内生动力。“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这一论断深刻道出了各民族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凝聚文化共识的客观事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内蕴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内涵的深刻阐释。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中华文化的发展不能是博物馆式的陈列或者化石般的摆放,而要走进生活,与时偕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活态利用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6](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纲领性文件,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意见》回答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范围、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哪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也厘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中华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理论之维有效承接了中华文脉

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既要注重实践推进,也要加强理论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跌宕起伏的历史进程中自成体系,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思想脉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人民的日常实践中汲取智慧,在中华各族儿女满腔热血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凝聚力量,同时也积极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在数千年的延绵发展中形成了富含中国底蕴、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体系,这一思想体系传古承今,深刻影响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落地生根,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与调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具有深刻的内在精神契合及高度的理论耦合。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最终发展成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理论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党和国家理论自信的强大后盾,是顶层设计的重要理论来源,也是基层行动的重要理论保障。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实践之维厘清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理论源于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价值输入要在具体的文化场域中通过创新发展来实现,在实践中充分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力和生命力,这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我国地大物博,传统文化往往与区域特色紧密相连。面对新的时代契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更加包容开放的氛围中创新发展、充满活力,在实践中,其时代价值进一步凸显。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于劳动人民在日常实践中的主动创造和智慧凝结。在物质生活逐渐丰裕的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更为多元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建筑文化、服饰文化、旅游文化、器物文化、企业文化等具体领域都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民群众能看到中华文化的具象呈现,也充分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中阐释中国特色、展现中国形象。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中国文物、中华美食、武术、书法、民乐等优秀传统文化为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所喜爱,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合作,充分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民族在实践中以自信谦和的形象向全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丰富的底蕴。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在精神之维提供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养料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强大的凝聚力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铺就了绚烂底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精神养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各民族共同的文化根脉。“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4](3)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各民族在相互往来、守望相助中产生了“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各民族在情感相依、血脉相连中形成了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更高层次的共同体,即中华民族。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7](349)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孕育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立、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底气和勇气。自信是人的内心充盈在行动上的外显,文化自信首先是个体的自我认同,其次是对自我所处民族文化的认同,进而上升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终而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坚定文化自信、展现中国智慧的必要路径。其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入培植爱国主义情怀的思想依据。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历史脉络中找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进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上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在此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创新性发展,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

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现实路径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在具体行动中见人、见物、见事,要综合考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因素和时代因素、共同性和差异性等问题,加快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创设底蕴深厚的文化场域。

(一)以文化符号为标识,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中国特色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文化形象”的时代任务和要求[8]。文化符号是对抽象文化概念的具象表达,中华文化形象要通过具体的中华文化符号予以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庞杂、内涵丰富,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多姿多彩的文化符号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面对日趋开放的国内外环境,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的特色,以不变的文化内核和丰富的发展形式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营造开放而不失本色的文化环境,以切实的文化标识牢牢守住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边界。

首先,深入挖掘文化符号,展现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重在丰富“多元”的同时深入推进“一体”,而各民族文化是“多元”的具体展现。不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传统造就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并且通过器物、服饰、音乐、艺术形象等形式展现出来。加大对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挖掘的投入力度,加强对这些文化符号的保护,在学校、文化馆、博物馆、互联网、自媒体等实体平台和虚拟平台上进行多元化展示,推动各民族对彼此文化从抽象理解到具象感知的转变,通过共创、共通、共享文化符号,促进民族间的相互了解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同。

其次,有机接续时代精神,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中华文化符号不是静止的、化石般的存在,而是一套富有创造力、生命力和向心力的符号系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进一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开放包容的环境中焕发生机,在激活文化符号传统意义的同时与时俱进,把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与传统文化有机接续,通过文化下乡、文化进校园、文化进社区等活动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以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文化符号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最后,稳步迈向国际舞台,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自立自强、独树一帜,靠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气和信心,丰富多彩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窗口。以文化符号为载体,加强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具象化展示,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通过多种形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同时要注重在运用中华文化符号的过程中,保持文化底色,明确文化边界,在守正创新中正确处理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二)以文化记忆为纽带,持续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扬·阿斯曼认为:“社会通过构建出一种回忆文化的方式,在想象中构建了自我形象,并在世代相传中延续了认同。”[9](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接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精髓,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深层文化动力。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在深层文化记忆的挖掘上下功夫,用丰富的史料和事实展现中华民族同根同源、血脉相通,要充分发挥文化记忆的纽带作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其一,通过多种方式挖掘文化记忆。任何记忆都与个体或群体在具体时空中的实践活动紧密相关,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人文精神内隐于个体和群体的大脑中,外显于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古籍文本、文艺作品、古典建筑等都是民族文化记忆的载体。充分发挥文化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之所长,通过口述史记录、碑刻整理等方式挖掘和保存更多文化记忆,这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其二,通过教育加强和推广文化记忆。活态的文化记忆往往存在于年龄较大的人群中,青少年群体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接班人,但是这一群体成长于更为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中,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不够全面和具体。通过教育让青少年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承接文化记忆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进而提升辨别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在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其三,通过文化记忆厚植爱国情怀。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枝叶相连,各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记忆和传承也是对中华文化的有益补充和丰富。各民族的文化记忆在一些特定时间、特定节点产生交集,这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的深刻阐释和有力佐证。各民族团结一心抵御外敌的集体记忆和互帮互助的前进历程充分激发出其爱国情怀,在共同的思想观念引领下守望相助。厚植爱国情怀不只是宏大的愿景,更要落实在基层群众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把共同的文化记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道德约束、情感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才能在新时代展现其持久的生命力。

(三)以文化产业为依托,有效推进文化软实力向实践转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文化产业为依托,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合力,将文化产业与经济收益、社会收益相结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开拓空间,进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转化提供强有力的人力物力支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千家万户。

一是加强政策支持,疏通文化产业发展渠道。文化产业往往投入多收益少,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倾斜可为传统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从宏观层面调节需求与供给,使传统文化产业少走弯路,提升收益。民间“文化能人”往往掌握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能,深入挖掘民间“文化能人”,拓展“文化能人”的培训平台和文化传播渠道,规范文化产业市场,使“文化能人”充分发挥自身价值,引领文化产业在保持本色的同时实现创新性发展。

二是紧扣时代脉搏,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形式。传统文化产业往往会因为发展形式呆板、发展路径单一而难以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其中。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对于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至关重要。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强文化产业宣传力度,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大众熟识的自媒体上加大文化产业的普及力度,加深大众对文化产业的理解和接纳。同时要重视文旅产业的创新发展,通过“文化+”的形式加强游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身体验。此外,要完善文化产业培训机制,以切实的经济补偿引导更多传统文化爱好者加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推广和宣传中,以集体智慧和大众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是调和利益关系,把握文化产业发展力度。要通过翔实的调查研究准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商业化之间的度,避免过度商业化。过度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会让其故步自封,而过度商业化又会损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真性和价值性,也容易在利益诱导下触发文化的功利化和庸俗化。要培养一批真正懂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积极引导和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向实践转化,同时要对相关产业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有效调和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商业化之间的矛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0](16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和文化沃土。“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历程中,要把调查研究和史料发掘作为重中之重,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深入挖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文化符号、文化记忆,形成丰富的文化产业。在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文化体验中,中华各族儿女会自觉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通过“以文化人”增强文化认同,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在包容多样、增进“一体”的过程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底色,使民族团结进步之花长盛不衰,在集各民族文化之所长的文化场域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文化自信持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共同体中华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