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2023-08-07张力文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中华居民传统

张力文

(宁夏大学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宁夏 银川 750021)

2022 年10 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对新时代我国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政策指引。201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2]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探索统筹推动城乡精神文明融合发展的具体方式”,以“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基因密码,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十八大以来,我国乡村与城市发展差距逐渐缩小,促生了乡村居民对新时代、新科技、新环境的美好生活愿景,在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当下,保持传统文化载体,坚持文化供需平衡,保证地方文化价值认知的提升,对于新时代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助力乡村振兴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主要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问题[5][6],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分析[7][8][9][10],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和传播的影响因素、路径及对策[11][12][13]等。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内在机理研究较为鲜见,而且相关研究也大多从乡村文化旅游[14][15]、文化产业发展[16][17]等层面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的直接效果,忽略了内在逻辑机制的系统性构建,这也导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缺乏和乡村振兴战略纵深关系的讨论,因此,本文旨在系统梳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逻辑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提出更具针对性的可行方案和实践进路。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

新时代,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预示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土社会要立足两个新的价值维度:一是要以实现乡村居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人民生活生产的切实需求为出发点,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二是要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乡村居民内生动力之间的逻辑关系,意识到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提升乡村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依赖性和认可度,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产生、传播、发展与人息息相关。无论是形式多样的物质文化,还是内涵深刻的精神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自人民、服务人民、滋养人民的本质属性是不变的。针对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特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实际上就是从人出发,以人带家,以家带人,以乡村居民实际的精神与物质需求为出发点,解决乡村居民的现实困境。近几年乡村出现的文化与经济发展失衡、乡村文化发展缺位等情况直接或间接地表明: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要优先解决乡村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问题。从这个层面而言,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直接作用,缩小乡村居民与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体验的差距,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现实投射。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要满足人民对先进文化的需求,也要尊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在乡村社会中,人民群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者、接受者、传承者、创新者,也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乡村振兴要想实现乡村居民在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可及发展追求,就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传播、传承和发展的全过程与乡村振兴中的文化精神建设、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环境营造之间的重要联系予以重视,激发乡村居民传播、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动力,开拓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局面。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生态逻辑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践行“文化兴村”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旨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是农耕文明精华的浓缩与凝聚,存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的很多文化要素都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这与乡村建设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不谋而合,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促进乡村生态、文化、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实践。

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有助于营造高质量的乡村宜居环境。实际上,对乡村居民而言,能否切实体会到生态宜居的乡村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个人、家庭的居住环境是否得以改善以及生产生活环境是否美观息息相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言,从微观的乡村景观环境设计、建筑空间规划到宏观的生态产业布局、传统村落保护、文化旅游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念都与乡村宜居环境建设的审美旨趣和发展理念相契合,用好乡村传统文化遗产,激发传统文化的新时代活力,在不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时代,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方面和全过程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提供了有效参考。

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有助于协调现代化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关系。在很多乡村的现代化发展中曾出现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一些城市的环境发展问题开始向周边乡村扩散蔓延,为乡村的生态环境带来了风险,一些乡村的自然之美一度被同质化的现代化发展取而代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有助于人们发现乡村文化的自有特色,守住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自然生态安全边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道德理念、审美意识、民俗风情、地域文化都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要的精神资源和社会资源,可以帮助乡村构建特色化、生态化、现代化的时代风貌,乡村居民通过感知乡村的自然环境禀赋以及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地区发展的适应性,创造经济、生态与文化和谐统一的美好生活,进而改变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的认知理念,这对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社会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有助于统筹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对社会意识和社会风气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乡村居民的生态审美观、环境发展观,不仅有助于乡村居民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意识的提高,同时也是乡村生态文明发展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现阶段,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形成乡村居民生态保护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关键在于厘清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的辩证关系,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积极性,将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在一起,通过进一步发挥绿色文化发展观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帮助乡村居民养成积极、文明、向上的生态发展观,使其生计、生活、生产与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有效联结起来,相互协调,彼此促进,不断提升乡村居民对生态美的认知和需求,逐渐形成绿色的生产生活模式。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文化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我国很多村庄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至今保持完整。很多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具有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至今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18](260)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各个环节,对提升乡村居民的人文素养、滋养乡风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不可替代的意义。

首先,从乡村居民的个体发展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有助于形成“文化育人”“以德树人”的乡村发展路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居民的影响有所不同。改革开放之前,乡村文化发展滞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实践所辐射的范围都十分有限,但在乡村社会现代化转型中乡村居民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社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乡村居民的生活和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对各类优秀文化的需求逐步成为个人和家庭渴望提升文化素养、完善家庭生活质量的重要体现。新时代,乡村居民在接受、认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也对培育和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满足乡村居民的精神需求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浙江省何斯路村通过设立农具陈列室、开展斯路讲堂、打造特色暑期夏令营等活动,让未成年人切身体验农耕文化,了解村史村情以及新农村建设发展成就,引导未成年人知孝理、讲孝德、践孝行,增强他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19]。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既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也对促进乡村居民的个体文化发展大有裨益。

其次,从地方文化发展的时代要求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有利于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激发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有着特别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8](312)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然选择。激活乡村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关键在于增强乡村居民在文化体验和心理感知上的归属感,以具体的文化事项、文化活动、文化信息为媒介来提升乡村居民的文化感知力、文化行动力、文化传播力,逐渐帮助乡村居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而在乡村振兴的全过程中,使乡村居民能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该县各乡镇每年夏季都会举办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截至2022年已举办17 届民族文化旅游艺术节,当地牧民以每年参加文化艺术节的形式提升了自我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感,激发了当地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20]。

最后,从乡风文明的现实需求来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是以启迪乡村居民思想、浸润乡村居民心灵为旨趣,进而滋养乡村文化发展的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可以培育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活跃乡村文化的实践氛围、打造乡风文明的建设特色,逐步实现对乡村文化发展力量的多方位培育,进而实现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实施和落地。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乡村居民的全面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入乡村振兴的文化逻辑在于以人们的需求和文化发展为出发点,增强和促进乡风文明的全面发展,一方面要使乡村居民在心理、思想、行为上能够形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滋养乡村文化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在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溢出空间不断得到拓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是出于文化多元发展的目的,并结合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而产生的一系列人的活动,这既能激发群众文化发展的驱动力,也能顺应时代需求,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价值被不断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推动乡村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手,也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向。在此背景下,如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着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文化赋能,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多元价值

探索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价值,要与乡村振兴的宗旨紧密结合,时刻把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宗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蕴阐释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因此,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是一种文化发展趋势,应该时刻关注乡村居民的生计生活,通过具体的、可以感知和体验到的文化事项与文化内容让乡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得以提升、文化创造力得以提高、文化传承力得以改进,营造符合乡村文化发展环境和人民现实生产生活需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氛围。

一是通过加强乡村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来全力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农耕文明,对于很多文化事项来说,乡土社会是它们的发源地,更是它们价值实现的有效平台,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融合,要注重乡村文化本身所具有的鲜明性、独特性、地域性和差异性,将乡村环境中的代表性优秀文化进行科学分析,研判符合当地乡村社会发展的文化优势,迎合当地居民对本土文化的接受和传承心理。例如,八岔赫哲族乡对以乌日贡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十分重视,也正是对传统文化中开放包容、团结凝聚精神的传承与坚守,如今的八岔赫哲族乡才能形成全面振兴、稳定发展的乡村风貌。其次,要善于挖掘和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美学资源,将美学理念与乡村建设发展相融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乡村基础环境建设、乡村景观规划、乡村生活环境美化高度契合起来,以文化感人、以美感动人、以好景育人,提升乡村居民的幸福感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后获得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最后,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生态环境、田园风光结合起来,以文化力量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乡村环境中创造符合生态合理发展、乡村风貌提升、乡村产业绿色化、村民生活方式健康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如生态博物馆建设、绿色文创产品开发等,以无形的文化氛围与有形的文化产品给乡村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熏陶和享受,并以此增强乡村居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力和建设美丽家乡的行动力,在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幸福感的同时,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二是通过满足乡村居民的多层次需求来重点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化发展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方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不是简单地把某些文化表现形式引入乡村环境,而是要通过文化元素挖掘、文化项目规划、文化环境改造、文化产品创新等因地制宜的方式,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乡村生活环境、居民审美能力的滋润与培育功能,实现乡村发展从缺乏个性化的文化发展路线走向具有本土特色、满足多层次需求的文化发展道路,从而塑造有格调的乡村文化环境,营建有温度的乡村发展氛围。可以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入乡村振兴的全过程,目的是在满足乡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同时,顺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发展。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发挥要重点解决乡村振兴和人民群众“需求什么”及“如何实现”两大问题。“需求什么”就是要依托地区的文化发展特色,满足乡村居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避免政府“想当然”“一头热”的现象,要充分调动乡村的文化精英、草根艺人、民间组织、文化爱好者、企业等本土力量,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就是要从乡村发展的实际出发,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变迁特征为依据,塑造多样的文化展演形式,以多种多样的文化内容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和小众的文化渴望,例如,针对乡村的独居老人、留守儿童等群体,考虑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受能力和认知心理,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播渠道和教育方式,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发展、转化始终围绕乡村居民需求和乡村建设需要两个核心来进行,如此不仅可以为人民群众创造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乡村环境,还能根据文化发展的高可塑性、强适应性等特点探索更广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空间。

三是通过塑造乡村居民的文化意识来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外溢。与乡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建设中寻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乡村文化娱乐活动中,人民群众可以在健康活泼的文化氛围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此,将原本具有一定叙事性、趣味性的文化要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凝缩、编译出来,创造更具时代特色的文化活动样式,是丰富乡村居民精神文化世界,因地制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居民生活方方面面的重要方式,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进行价值再创造与意义再呈现的文化实践。例如,天祝藏族自治县积极利用各种重要节庆日、纪念日,因势利导地开展民族文化传播与教育活动,积极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20]。通过供给形式多样、可接受性强的文化样式,提高乡村居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可选择性,避免当地政府的单向文化输出,调动乡村居民内在精神力,从心理和精神层面接受、发现、留住乡土社会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乡村居民文化认知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文明健康的发展空间,为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的外溢奠定良好基础。

(二)系统构建,催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样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发展离不开时代发展要素的影响,技术革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刺激内在发展动力的激活剂,市场引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外在竞争力的催化剂,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发展之间的融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充分调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从低附加值发展模式重新配置到高附加值发展模式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否在乡村社会中历久弥新、精细发展的根本所在。

一是统筹整合多方力量,凝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新合力。首先,政府要构建乡村间的磋商协调机制,消除拥有共同或相似文化发展史的相邻村镇之间的壁垒和障碍,例如,黑龙江省的八岔、街津口与抓吉等几个村镇都是赫哲族的传统聚集地,在传承与发展乌日贡节这一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多村合作、多地联动,从地区文化发展的整体角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发展做了总体规划,扩大了乌日贡节的社会影响力,推进形成了文化发展新格局。其次,村镇文化管理部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要起到“桥梁”作用,并且各组织之间要以形式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为媒介,走向合理的组织互动与经验交流,即要充分调动当地居民的积极性,发挥村委会、各种组织的联合作用,让人民群众了解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长期利益;要明确村委会等其他文化组织的责任与义务,指引乡村居民能够正确解读、理解、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举办各类活动,调动村民的主动性,从实处解决乡村居民在接受、传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面临的困难或难题等。最后,家庭要肩负起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作用,培养青少年从小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各类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使家庭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蔚然成风并落地生根。总之,要从政府、组织、家庭三个层面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新合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看作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和发展,凝聚多方社会力量,形成“村村有特色,组织有合作,家家有动力”的发展新力量。

二是以科技引领文化发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的新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21]因此,在乡村振兴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极富时代精神的文化要素,要紧紧把握时代脉搏,以新理念、新思想为指引,以新科技、新技术为手段,让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保留古老的文化基因又能形成新的文化形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当下。以湖南省沙坪县的湘绣传统手工艺为例,当地居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利用数字科技与物流技术,对手绣工艺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标准化、模块化、产业化改革,并对当地近4 000名湘绣工作者进行对口帮扶,目前已形成发展稳定、收益可观、品牌附加值提升的湘绣传统文化发展新局面[22]。塑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新形态和新模式,实际上就是将当代科学技术和思想理念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受、认知、体验、传播、传承的各环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科技的指引下真正活起来,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环境的价值挖掘和技术投入。总之,以科技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的发展,就是要将科学技术有针对性地应用到适合的文化事项中,最终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并与乡村振兴进程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三是以主体联动支撑文化发展,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的人才新结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才保障系统应包括技能传承、技术创新、文化管理、品牌运营等各方面人才,这是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也是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土社会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从政策解读到技能传承,从数字运营到市场营销,从理念创新到氛围营造都表明在乡村振兴过程中,文化人才的结构优化要针对乡村的文化发展特点,构建具有地域特征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如针对乡村非遗传承人,根据当地的发展情况给予扶持,制定符合文化特质的技能培养模式,加强对先进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的重视程度,联合其他村镇进行人才联合培养,拓宽人才发展空间等。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新结构,就是要激发人才队伍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家园建设的内生动力,奠定文化爱好者践行个人文化行为的良好基础;优化文化人才创业就业的制度支持;保证文化精英发展和技能培养的基础前提,以全方位的人才链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完整、周密、详细的发展过程,实现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踏歌拓路的双赢局面。

(三)城乡融合,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活力

以城乡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进程不是简单地将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单向、机械地杂糅在一起,而是通过将不同时空发展起来的文化要素进行深度、双向、有机地融合,从而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动力和新活力。这就要求必须从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共同点出发,在城乡文化之间找到最具黏性的联结纽带,以实现文化在城乡间深度互动,在不同语境中交往和交融。

一是找准城乡情感联系,让城乡文化流动变成城乡文化互动。以城乡融合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强调城乡人民群众之间的文化互动,只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才会深化文化之间的交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文化活动,不同的文化活动交织构成文化活动网,进而带动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要素的交往与联结,交往越频繁,关系网则越紧密,从而越会增强城乡文化融合体制的建立。城乡文化之间交流与互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在城市文化和乡村文化中可以找到情感联系,因此,从情感、精神和心理层面加强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之间的交互融合,以找准城乡情感联系的方式使单向的城乡文化流动变成双向的城乡文化互动。例如,以家族、血缘为基础产生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文化,是乡村居民共同相通的情感,从这些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出发,培育乡风文明,塑造文化精神,既能在乡土环境中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又能在城乡融合中加强人民群众乡愁情感的形成,从而形成常态化深层次的情感交融与城乡共鸣,为城乡文化之间的融合奠定基础。当然,找到城乡人民群众情感之间的联系,要强化城乡文化之间的共通之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人民共同情感属性和价值认同的文化要素提取出来,消除城乡文化认知上的差别,进而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差别传播与传承。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必须把城市和乡村中容易被接受与接纳的文化事项统筹起来,以满足城乡居民对历史文化、家乡文化、生活文化、情感文化的多项需求,完成城市与乡村文化之间的双向互动,寻找文化共性,适应文化特性,共享文化精髓,形塑文化共同体,最终形成城乡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体。

二是认准城乡群众生活诉求,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发展更“接地气”。在城乡融合中,一方面,要注重城乡之间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权属公平,保护已经存在于乡村环境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样式的多元性和价值的多重性;另一方面,要注重转换文化价值评价坐标,弥合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中的价值与城市和时代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从乡村群众的生活诉求出发,坚持在城乡融合过程中,注重以人民需求为导向,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作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落脚点,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全过程都是保留人情味的、有历史文脉的,而不是与群众生活脱离的、异想天开的。在城乡融合过程中,土地、房屋、山水、湖草、习俗、技艺等传统经济资源正在参与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新型产业中。例如,屏南龙潭村的村民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四平戏等元素将该村的传统黄酒进行文创包装开发,使当地传统黄酒每斤售价提升了近十倍[23]。在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生活诉求的过程中,重新发现根植于乡土家园的优秀传统文化价值成为人民对乡村振兴的新共识,也成为吸收外迁居民返流和新移民入驻的强大号召力,这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与时俱进的“活文化”,是在尊重文化发展本质的基础上进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应用,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尊重文化价值的生活功能,增强文化发展的生活气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乡村不仅具有一张张漂亮的“文化标签”,更帮助乡村成为接地气的“生活者”的乡村。

三、结 语

应对新时代乡村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新任务、新要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不仅满足了乡村振兴的现实需要,也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属性决定了乡土社会是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求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场域。因此,以人民为中心,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定位乡村特色发展优势,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时代禀赋,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逻辑。通过文化赋能,系统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样态,引领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扎实做好新时代乡村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以乡村建设新形态构建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面貌,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发展谱写新阶段乡村振兴新方案。

猜你喜欢

中华居民传统
石器时代的居民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1/4居民睡眠“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