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细化管理在肺部结节行胸腔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2023-08-05钟文英林秋娥龚二秀魏雯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胸腔镜结节肺部

钟文英 林秋娥 龚二秀 魏雯

肺部结节是肺内直径≤3 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性病灶,这种疾病在影像学上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病灶的边界清晰或不清晰。许多肺部结节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多由肺部CT检查时发现;但在此阶段,病情进一步发展的概率非常高,肺部结节可有良性和恶性之分[1-2]。肺楔形切除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肺结节的主要方式,在手术之后患者有可能出现胸部疼痛、恶心呕吐、咳嗽等症状,甚至导致患者肺部感染。这些不良反应均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使其生活质量降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增高。精细化管理是由既往的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由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化管理的转变,是一种新型的管理观念。将精细化管理用于此类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对各个护理环节进行细化,使管理和操作细节方面的内容更加规范;有助于护理人员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肺部结节行胸腔镜患者术后对护理服务的需求,避免护理人员因为忽略细节而降低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3]。本研究以龙岩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肺部结节行胸腔镜术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实施精细化护理服务,评估能否提升其对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是否能够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龙岩市第一医院胸外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肺部结节行胸腔镜术的患者70例,基于护理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男女之比为18∶17;年龄32~70岁,平均(52.45±3.58)岁;病程1~7年,平均(3.72±0.45)年。对照组男女之比为19∶16;年龄33~72岁,平均(52.55±3.86)岁;病程1~8年,平均(3.88±0.56)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同意,且患者均知情同意。

纳入标准:(1)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肺部结节的患者。(2)神志、意识清楚,愿意配合研究。(3)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肺部中心存在结节,合并严重脏器损伤等疾病无法进行手术切除者。(2)中途退出,由于各种原因不愿意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即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做好传统的常规护理,如术前相关临床资料复核、术前准备及常规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精细化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1 围手术期健康宣教

观察组患者加强术前术后健康宣教,通过一对一讲解、健康教育手册、视频健康教育、健康讲座等方式开展疾病相关知识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手术方式及各种治疗、护理的意义、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与患者共同制定康复计划。积极配合康复锻炼,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1.2.2 加强患者情绪管理

患者术后可能受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无法有效控制情绪,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密切观察,注重细节。护士在与患者沟通时,应当充分结合患者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尽量采用容易被患者接受且能够向患者准确传递信息的专业术语。此外,还应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及时与医师进行沟通,关心、安慰和同情患者,指导其通过音乐、书法、太极拳等自身喜爱的方式缓解压力;严重者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鼓励家属从心理、生活上多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使其对疾病治疗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根据患者病情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促使其积极配合临床治疗。

1.2.3 术后疼痛护理和教育

术后疼痛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早期康复的重要因素[4],故要对术后患者进行规范化疼痛管理。倾听患者对机体疼痛区域、疼痛程度、自身感受的描述,可实行术后镇痛泵、口服及静滴止痛药等早期、积极、多模式、个性化的镇痛模式缓解患者症状。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肺康复、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营养支持,尽快帮助患者恢复胃肠功能,可有效减少肺炎、肺不张等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2.4 呼吸道管理

患者通过有效咳嗽、咳痰等,有利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预防肺不张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护理人员术前1 d、术后(术后第1天,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后)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包括缩唇呼吸法、腹式深呼吸法、有效咳嗽、咳痰法、正确拍背法、吹气球法、呼吸训练器训练法等,非休息时2~4 h/次,3次/d,15~20 min/次,持续至术后半个月到1个月,直至肺功能恢复)。

1.2.5 饮食护理

手术全麻清醒3 h后可以喝温开水,手术当日还可以进食米汤(需用吸管,不能有米粒及其他食物);术后第1天,饮食需从流质-半流质-普食过渡,宜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各种肉类、鱼类、蛋类,肛门排气后可以进食奶类等;术前1周、术前晚及术后1个月内禁止吃活血的食物(如枸杞、三七、人参、黄芪等)。注意饮食宜清淡、应尽量减少进食具有较强刺激性(如辣椒、大蒜、芥末、生姜等)及油腻性食物(油炸油煎食物、肥肉、脂肪含量过高的食物等)。原则上应当鼓励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预防发生便秘。

1.2.6 强化出院指导

录制专科疾病标准化及术后健康宣教视频,包含出院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疼痛居家护理、肺功能及肢体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及复诊时间等,让患者反复观看以掌握术后注意事项。给予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如可以适当地吹笛子、浇花、深呼吸、练太极、散步等有氧锻炼),指导患者戒烟限酒、调整膳食结构(术后1个月,经医院复查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手术口愈合良好后,可恢复正常饮食)每天适量运动、杜绝熬夜。

1.2.7 出院后延续性护理

通过电话、建立微信群或 QQ 群做好延续性护理,责任护士提醒患者在术后第3、6、9天来换药,第12天拆线,1个月后返回医院复查。

1.3 观察指标

(1)采用SAS评价焦虑情况[5],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表示焦虑情绪越严重。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抑郁情况,分界值为53分,分值越高表示抑郁情绪越严重。

(2)依从性评价标准,患者在治疗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未出现任何不遵医嘱行为,判定为“完全依从”;患者在治疗期间整体配合医护人员,但受情绪控制不佳、认知不到位等因素影响,偶然出现不遵医嘱行为(治疗全过程累计不超过2次),判定为“不完全依从”;治疗全过程经常出现不遵医嘱行为(3次及以上),判定为“完全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不完全依从)/总例数×100%。

(3)疾病认知度评价标准,优良:对自身疾病知识有基本了解,能够正确用药;一般:了解一部分疾病知识,用药通常需要家人或护理人员监督才能按时按量使用;欠佳:不了解自身疾病知识,随意改变药物剂量,用药不按时。认知度=(优良+一般)/总例数×100%。

(4)生活质量采用SF-36生活质量评分表进行评价,总得分区间1~100分,分值与生活质量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

(5)调查患者对术后护理工作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级标准。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调查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观察指标纳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SAS及SDS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的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分,±s)

组别SASSDS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观察组(n=35)52.56±5.2325.43±4.2756.16±4.8526.02±3.15对照组(n=35)53.25±5.8741.79±4.3654.59±5.4339.75±3.44 t值0.51915.8601.27617.415 P值0.605<0.0010.206<0.001

2.2 两组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比较[例(%)]

2.3 两组疾病认知度比较

观察组对疾病认知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疾病认知度比较[例(%)]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s)

组别躯体功能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观察组(n=35)86.58±6.7779.81±7.8577.88±6.9686.94±6.88对照组(n=35)75.20±6.4165.18±7.2264.14±6.1973.19±5.33 t值7.2218.1158.7219.347 P值<0.001<0.001<0.001<0.001

2.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随着现代社会及科学技术的进步,各项技术包括医学影像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使得肺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高[6]。同时由于环境及疫情的影响,肺部CT检查成为住院患者必查的项目;同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重视健康及体检,肺结节检出率日益增多[7]。另外,随着人们工作及生活压力的增大,肺部结节的发生率也呈逐年增高趋势。肺结节是肺部组织发生病变的现象,这种疾病的出现有可能会导致患者肺功能受损,并引发其他严重疾病[8-9]。一旦诊断为肺结节,需要及时根据结节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治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目前,临床上手术是治疗肺结节的主要方法,虽然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是微创手术,对机体影响较小,但全麻术后仍会发生不良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传统的肺结节胸腔镜术后常规护理,仅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单方面指导及宣教,容易造成患者的心理情绪不稳、缺乏对疾病的认知,也使得患者的依从性差、生活质量不高;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也不高,使护理工作未达到预期效果;为了保证治疗效果,需要有效的新型的护理干预方式[10-11]。

精细化管理不同于一般的常规护理模式,它既是一项系统工程,又是一项形象工程,提倡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主动服务、人性服务、感动服务。它既可以加强医院人文建设,又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既创造了新型的护患关系,也构建了和谐稳定的医疗环境,展示了“患者至上,德术并举”的医院形象;“精”是一种文化现象,护理人员要追求精细的态度,才能促进执行力的提高,“细化”是执行力方式的体现,细节决定成败,护理和管理实施精细化,可以推动护理事业的发展[12-13]。

本研究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的各项健康知识、加强患者情绪管理、术后疼痛护理和教育、呼吸道管理、饮食护理、强化出院指导、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其对自身病情状况的认识,使其能够对于相关的风险事件具备一定的防范意识。通过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其心中的负性情绪得到缓解,心理压力得以减轻,有效增进护患之间的信任度,使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各项安排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极大保障[14]。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意识、自信、自我效能和治疗依从性,帮助患者尽快康复,达到了更好的护患沟通效果[15]。此文的研究结果为肺结节术后减少并发症及促进恢复,减少焦虑等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综上所述,采取精细化管理可能改善肺部结节行胸腔镜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其对疾病认知度及治疗依从性;同时可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这对于疾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开展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

猜你喜欢

胸腔镜结节肺部
肺结节,不纠结
发现肺结节需要做PET/CT吗?
从气、虚、痰、瘀辨治肺结节术后咳嗽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结缔组织疾病肺部表现》已出版
体检查出肺结节,我该怎么办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转开胸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