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西格玛管理对提高肿瘤专科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的作用研究

2023-08-05林丽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漏报六西格玛传染病

林丽娟

传染病信息报告是为各级政府提供传染病发生、发展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做好传染病防控的必要基础[1]。医疗机构是诊断传染病的最重要场所,也是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最主要来源,必须根据《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的要求,按照属地化管理和首诊负责制的原则,依法依规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福建省肿瘤医院设置了专门的岗位及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管理及网络直报,并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里架构了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电子报告系统,医生无需手工填写纸质报告卡,但在属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督导检查中,仍然存在一些报告不及时或附卡填写不完整的情况[3]。六西格玛管理作为一套系统化、结构化的业务改进与创新模式,通过分析数据,调查问题,分析其原因,改进优化并控制结果,使企业运作达到最佳状态[4]。近年来,虽然已经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管理中,但目前尚无六西格玛管理模型对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的相关报道[5]。另外,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的提升方式较多,虽取得一定实践价值,但仍存在较多不足[6]。因此,2021年1月,该院将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纳入项目管理,采用六西格玛管理工具,以提高肿瘤专科医院的报告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福建省肿瘤医院在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了传染病报告模块,采用电子报告卡上报传染病信息。从医院信息系统导出院内传染病报告卡信息,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导出网络直报数据,以2020年6月—2021年12月传染病报告卡作为对照组(n=403082),2021年3月—2022年9月传染病报告卡作为改进组(n=515025)。

1.2 方法

遵循六西格玛管理的定义(define)、测量(measure)、分析(analyze)、改进(improve)和控制(control)组成的模型,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流程改造。

1.2.1 定义阶段

成立项目管理小组,组员包括1名副主任护师、1名护师、2名住院医师、1名主治医师和1名主任技师,推选出经验丰富且业务能力较强的主任技师担任组长,负责主持六西格玛管理的整个流程和全程监督工作落实情况,其余成员则负责落实各项措施,小组成员共同讨论,明确活动主题为“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及时率和准确率”,作为项目管理的目标。

1.2.2 测量阶段

通过分析2019年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疫情报告督导检查的数据及内部自查的数据,获得项目管理前的疫情报告质量水平。

1.2.3 分析阶段

对传染病报告的流程进行分析,项目小组成员采取头脑风暴法,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分析影响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因素,并描绘鱼骨图,见图1。

图1 影响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因素鱼骨图

1.2.4 改进阶段

项目组针对影响报告质量的因素逐条提出解决办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进:(1)邀请传染病医院及疾控中心的专家进行传染病诊断及信息报告的相关知识培训,通过全院质控医师会议、院内外的继续教育项目、年度医师临床技能考核前培训等对临床医师进行培训,并根据不同科室的共性问题,安排各个科室的内部培训,将传染病信息报告的相关内容纳入年度医师临床技能考核中,以提高肿瘤专科医生的传染病诊断能力及传染病报告意识。(2)检验、病理及放诊科每日定时将涉及传染病的检验检查项目出现阳性的病例上报防保科,防保科比对查询这些病例的信息报告情况,对没有上报的病例,及时与临床科室联系,跟踪临床诊断情况。(3)建立规范的诊断术语集,对需要报告传染病的诊断术语进行传染病标识。医生填写病案首页时,如所填写的诊断带有传染病标识,系统自对核验是否已进行传染病报告,对未完成传染病报告的病例进行弹框提示,提醒医生及时上报传染病。(4)通过信息系统改造提高自查效率。将质量审核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的内容设置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中,如必填项目、逻辑审核、病例分类等,当填报不完整或有逻辑错误时可自动提示。监管系统增加一键查询功能,系统自动找出带有传染病标识诊断的病例,与已进行传染病报告的病例库进行匹配比较,筛选出未报告病例。疫报管理人员据此可每日监测查找是否有未上报病例,避免漏报的发生,完善检验、影像部门阳性结果的自动筛查、标记、推送。开发干预功能,实时监控反馈改进报告质量。

1.2.5 控制阶段

以属地季度检查作为控制指标,出现漏报或迟报时及时查找原因,以确保改进效果可持续。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六西格玛管理模式建立前后,即比较两组的检查率,包括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艾滋病、其他等;(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7],对两组传染病报告的漏报率、迟报率以及卡片填写不完整率进行比较,评估传染病的报告质量。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内全部数据实施计算处理,以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改进组传染病检出率比较

在所有就诊的肿瘤患者中,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乙类传染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5.48%(3595/3765),两组间传染病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照组与改进组传染病检出率比较

2.2 对照组与改进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比较

改进组传染病信息漏报、迟报、卡片填写不完整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改进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比较[例(%)]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全球禽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出现,人类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8]。传染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及时、准确、全面地捕捉传染病疫情信息,并在短时间内采取最有效的措施控制[9]。随着交通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当今社会人员的流动性远非之前可比,如果传染病发生一定范围的社会面传播,则防控的难度非度大[10]。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11]。但事实上,发现传染病主要还是依靠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传染病保持足够的警惕,并准确及时报告传染病信息,是国家正确制定相关传染病防控措施的基础[12]。

肿瘤专科医院主要接诊肿瘤患者,一般未设置传染科,医务人员传染病信息报告的意识相对薄弱,往往会忽略一些常见的乙类慢性传染病或不常见的丙类传染病的报告,导致漏报或错报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传染病报告信息质量[13]。本研究通过对项目实施前传染病报告情况的分析表明,来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的肿瘤人群,发现乙类传染病5种,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95.48%;其中漏报的传染病主要为非乙类传染病可能是由于病情复杂、医生工作量大、人员流动性大所导致。随着传染病信息报告在管理上不断追求零漏报和迟报,本研究采取六西格玛管理法作为一种科学的工具以及管理方式,主旨在于将文字理念转变成实际行动,是追求质量尺度的标杆,主要强调制定极高的目标、收集数据及分析结果,通过这些来减少产品和服务的缺陷,起初主要应用于企业的质量改进[14]。因其是一种统计评估法,且核心是追求零缺陷生产,很契合医院管理流程的质量改进,被越来越多的医疗卫生工作人员所使用[15]。经本文结果显示:改进组传染病信息漏报率、迟报率、卡片填写不完整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实施六西格玛管理法循环进行流程改进,可显著提高肿瘤专科医院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究其原因主要为:在分析阶段,采取了头脑风暴,从人、机、料、法、环和测共6个方面分析产生漏报、迟报或信息不完整等的原因,所有成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针对影响传染病信息报告的主要因素制定一系列改进措施,强化成员的法律意识,增强其重视程度,加强培训干预,同时报告系统功能的完善及多层次多形式的反馈,使临床医生对传染病有更深刻的了解,改变临床医生的报告意识和行为,从而有助于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的提升[16-17]。同时,六西格玛管理法受到医院管理人员与医务人员的重视,使其不断地完善与发展,促使医疗服务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尽可能地和世界接轨,实现医院不断发展与质量改进。六西格玛管理法的有效实施能够使医院对患者的具体需求充分的了解,进而使每个环节中的良性循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并使得医疗服务的随意性有效降低,进而使差错率有效降低,促使患者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不仅能够使服务流程有效改善,更能够提高患者的服务水平,促使医患关系更和谐。

综上所述,通过六西格玛管理法有理可依,进行根因分析,不断优化信息报告流程后,极大地提高了肿瘤专科医院的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

猜你喜欢

漏报六西格玛传染病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六西格玛方法在研发管理平台中的应用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六西格玛管理评价准则
六西格玛在提高宣钢2号高炉喷煤比中的应用
各类气体报警器防误报漏报管理系统的应用
利用六西格玛方法对造型线进行升级改造
传染病漏报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