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甲状腺乳头状癌诊断中采取冰冻病理技术的具体效果及价值研究

2023-08-05许爱珠吴进邱丽琴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滤泡冰冻石蜡

许爱珠 吴进 邱丽琴

甲状腺乳头状癌属于恶性肿瘤疾病,在头颈外科、内分泌科均十分常见。多发于中年的女性群体中,其发展速度较慢、分化情况较好、治疗效率较高、患者生存时间较长[1-2]。因此,需要尽早确诊、及时治疗,保障治疗质量。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病理技术已成为现阶段临床上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病理切片是一种使用比较广泛的试验技术,在病理诊断中十分重要,其质量效果均与诊断正确率息息相关[3-4]。快速冰冻切片技术指的是于特殊的温度之下对组织样本进行冷冻处理,待到样本处于规定硬度之后再进行后续检测处理的一种技术。快速冰冻切片技术通过现代化技术,可以将所需时间缩短至45 min左右,不仅能够更加有效的维持组织样本的酶活性、结构,还具有操作简单、诊断便捷的优势,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5-6]。为此,此次研究选取2017年6月—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100例病理切片,分别开展常规石蜡切片与术中冰冻病理技术诊断,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17年6月—2022年6月,研究地点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研究对象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共10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60例,年龄25~65岁,平均(44.82±4.75)岁。此次试验已经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同意。

1.2 方法

常规石蜡切片诊断具体步骤如下:(1)取样。在取材时要择取较为新鲜的活体组织,不要择取坏死、出血点的组织标本。择取的活体组织大小约在1.5 cm×1.5 cm,厚度约0.3~0.5 cm即可。(2)固定。在择取的活体组织中加入浓度为10%的福尔马林溶液进行固定处理。(3)脱水、浸泡、制片。取材后对组织进行脱水透明处理,然后将其浸泡在70℃的石蜡溶液之中,维持3 h,最后进行包埋制片处理即可。(4)观察。首先从切片上的组织分布位置开始,使用肉眼观察其整理情况;其次观察其大组织周围有无小组织出现,尤其注意是否有病变组织存在;之后使用低倍镜、高倍镜依次观察,查看病变主质细胞的外形、清晰程度,胞膜、胞浆、胞核状况,细胞之间的排列情况;最后仔细检查、核对患者的疾病史,综合起来进行阅片。(5)分析。通过观察结果进行病变分析,其中对临床病史要重点核查,降低误诊率。

术中冰冻切片技术诊断与石蜡切片取相同部位病变组织,具体步骤如下:(1)取样操作与常规石蜡切片相同。(2)存放。取好样品后,将其存放于-19℃~-17℃环境中。(3)固定。在存放时间结束后,取出组织切片贴于玻璃片上,滴入适量固定液进行2 min的固定处理。(4)染色。之后使用苏木素液进行染色处理,维持时间为2 min。(5)封片。之后使用水对组织进行冲洗,此时若清水变为蓝色,3 min将水溶性伊红滴入进行染色处理。若乙醇二甲苯脱水透明,则使用中性树脂进行封片处理即可。(6)观察、分析与石蜡切片操作相同。

1.3 观察指标

(1)切片质量具体评分值:根据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病理科的资深医生展开切片质量的评分工作,含切片清晰度、细胞结构、细胞形态等项目,每项0~100分,总分0~300分,分值越高切片质量越高。

(2)诊断情况有关指标水平:包括样本处理所用时间、诊断结果所用时间等项目。

(3)诊断效能:包括灵敏度、漏诊率。

(4)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型的诊断结果:包括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甲状腺滤泡癌、甲状腺髓样癌、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切片质量具体评分值比较

术中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切片清晰度、细胞结构、细胞形态及总分具体评分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中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切片质量具体评分值比较(分, ±s)

表1 术中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切片质量具体评分值比较(分, ±s)

检查方法例数切片清晰度细胞结构细胞形态总分术中冰冻切片10088.32±15.7880.42±10.5285.38±10.75260.89±26.82常规石蜡切片10088.35±15.8880.44±10.6385.40±10.54260.92±26.77 t值-0.0130.0130.0130.008 P值-0.9890.9890.9890.994

2.2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情况有关指标水平

与常规石蜡切片样本处理所用时间、诊断结果所用时间方面比较,术中冰冻切片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术中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情况有关指标水平(min, ±s)

表2 术中冰冻切片与常规石蜡切片诊断情况有关指标水平(min, ±s)

检查方法例数样本处理所用时间诊断结果所用时间术中冰冻切片10050.52±10.7738.32±3.77常规石蜡切片10060.53±10.631282.38±100.78 t值-6.615123.357 P值-0.000<0.001

2.3 诊断结果详情及诊断效能

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检出阳性患者90例,漏诊10例,诊断灵敏度为90%,漏诊率为10%。

2.4 甲状腺乳头状癌病理分型的诊断结果

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常规石蜡切片病理分型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4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5例、甲状腺滤泡癌9例、甲状腺髓样癌2例、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分型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4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亚型5例、甲状腺滤泡癌4例、甲状腺髓样癌2例、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37例;各病理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45%、100%、44.44%、100%、92.50%,除甲状腺滤泡癌外,其他病理分型符合率均高于90%。

3 讨论

甲状腺乳头癌在我国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有无痛性包块、肿瘤压迫声道、声音嘶哑等。此疾病发展速度较慢,可以经过治疗来改善预后效果,死亡率较低[7-8]。常见的诊断形式包含有超声、CT、喉镜等,但是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病理切片诊断属于准确性较高的诊断形式,被作为肿瘤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指通过对患者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切片的肉眼观察、显微镜观察、临床诊治来判断其疾病的具体情况。其中肉眼观察包括病变颜色、形状等过去的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中一般利用常规切片技术处理,但是所用时间较长,基本要24 h以上[9-10]。相对于常规的石蜡切片技术而言,快速冰冻切片技术在操作上更加便捷和简单,在临床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该方法需要的时间较短,能够快速地得出诊断结果,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此技术通过将活体组织进行冷冻,使其满足标准,从而得到方便度、简易度均较高的诊断方式,还能得到较为准确、较为迅速的诊断结果;让患者不再长时间不安和担心,能够尽早得到明确的诊断结果,于医生于患者皆是福音[11-12]。

此次研究结果于切片清晰度、细胞结构、细胞形态等方面评分值组间均拥有较强平衡性(P>0.05);于样本处理所用时间、诊断结果所用时间方面均为术中冰冻病理技术更短(P<0.05)。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灵敏度为90%,除甲状腺滤泡癌外,其他病理分型符合率均高于90%。分析结果可知快速冷冻切片技术操作十分简易,所需时间较短,不需要固定、脱水、石蜡包埋等等耗时项目。虽然快速冷冻切片技术能够提升工作质量,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且拥有操作简易、组织变化小、保存组织酶活性优异等优点;但是在处理时必须注意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否则可能会导致病变组织成为冰晶、脱落褶皱,从而对病变细胞最终的形态结构、透明程度产生负面影响[13-14]。因此,在冰冻活体组织时,要以最快的速度并在短时间内形成冰晶生成带。为增加临床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冷冻过程中要注意对温度的控制,预防细胞核受到损害;要保证冰晶形成速度,才能保证诊断的准确率和效率[15]。

综上所述,择取冰冻病理技术用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疾病的诊断可以得到质量较高的切片、较短的诊断时间、简易的操作步骤;但是诊断效能不太优异,需要采取干预手段进行提升。

猜你喜欢

滤泡冰冻石蜡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超声诊断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研究进展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高频甲状腺超声对滤泡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二元低共熔相变石蜡的制备及热性能研究
世界石蜡市场供需现状及预测
空间大载荷石蜡驱动器研制
冰冻的梦
冰冻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