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化学发光免疫测定生化检验临床分析

2023-08-05周秀丽林道烺陈洁琼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2期
关键词:化学发光准确度胰岛素

周秀丽 林道烺 陈洁琼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多发性疾病,既往报道证实糖尿病与机体胰岛素异常分泌存在密切相关[1]。近年来,伴随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升级,血糖不稳问题频频出现;长时间高血糖状态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继发性病变,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临床研究中必须针对糖尿病进行早期诊断与干预,以促进临床诊断方法的改进,优化疾病检出率[3]。目前临床实践中针对糖尿病临床诊断所选择的指标以血清胰岛素及C肽为主。有研究认为,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作为临床最典型生化免疫检验技术,在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过程中表现特异性高以及准确度高的优势,能够作为临床糖尿病诊断的首选技术方案进一步推广应用[4]。本研究为评估糖尿病患者在生化免疫检验中运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进行检验的效果与价值,将2020年6月—2022年11月经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门诊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回顾性分析对象,与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90例体检者进行对比,取得满意的临床结果,体现了糖尿病肾脏疾病临床诊疗中国指南[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6月—2022年11月期间,将经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门诊检查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1)符合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2)尚未接受过可能影响治疗效果判定的治疗用药方案。(3)均为福建省级机关医院确诊糖尿病。(4)年龄30~80岁。(5)自愿参与临床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肝肾功能障碍者。(2)合并其他内分泌病变者。(3)临床资料不完整者。(4)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者。另选择同期福建省级机关医院门诊健康体检排除糖尿病的体检者90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性41例,女性49例;年龄30~80岁,平均(51.21±2.15)岁。观察组男性42例,女性48例;年龄30~80岁,平均(51.25±2.07)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两组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进行生化免疫检验。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静脉血3 mL,经离心处理(离心处理条件为3500 r/min,10 min)后取上层清液,标本在2.0~8.0 ℃条件下保存待测。选用罗E801分析仪(罗氏公司生产,瑞士)以及配套化学发光试剂盒进行检验,检验指标包括血清胰岛素以及C肽水平。血糖检测使用迈瑞BS 2000M,安徽米冉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经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处理后血清胰岛素以及C肽指标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的准确度与特异性进行计算与分析。检验准确度=(实验值的平均值-标准值)/标准值×100% ;特异性=真阴性人数/(真阴性人数+假阳性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检出值对比

观察组血清胰岛素、C肽检出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检出值对比(±s)

表1 两组血清胰岛素、C肽检出值对比(±s)

组别例数血清胰岛素(mU/L)C肽(ng/mL)对照组905.10±1.231.06±0.35观察组907.89±1.011.67±0.23 t值-16.63113.818 P值-< 0.001< 0.001

2.2 诊断效能

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检验准确度为97.65%(83/85),特异性为100%(5/5),见表2。

表2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效能对比(例)

3 讨论

糖尿病在我国有较高的发病率,统计资料显示2020年底糖尿病发病率已经上升至8.0%~12.0%,且对于20周岁以上人群而言,糖尿病患病率达到20%以上。本病由胰岛素分泌障碍所致[5],病程较长且表现出并发症多的特点,患者常见多尿、多饮、高血压以及体质量减轻等一系列症状和表现。受长时间处于高糖环境下因素的影响,导致患者体内细菌繁殖速度加快,诱发一系列并发症,部分症状严重患者可能面临较大的致残以及致死风险。临床需要选择安全且高效的方法对糖尿病进行诊断,以帮助患者对血糖水平进行控制,改善相关症状,以促进患者预后效果的提升[6]。与肿瘤疾病等其他疾病相比,糖尿病的诊断难度较低,常规检验、生化免疫检验等检验手段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常规尿检依赖于对尿液中葡萄糖含量进行检测的方式实现临床诊断,但有关数据结果显示本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偏低,有可能导致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现漏诊问题。既往报道显示若机体血液的中葡萄糖含量较低,肾脏组织吸收彻底,则难以通过尿检的方式对葡萄糖含量进行准确反应,临床潜在漏诊、误诊的风险[7]。而生化免疫检验作为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的常用方法,可以对机体多器官以及组织功能进行充分反应。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得到充分应用,临床可以通过对抗体上化学发光物进行反应,并在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情况下应用相关设备对发光强度进行测量,以达到诊断糖尿病的目的,同时也可准确反映糖尿病严重程度。相较于其他检测方法与手段而言,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操作简单,具有准确率高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因此患者接受度以及配合度较高[8]。

血清胰岛素以及C肽是糖尿病患者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在2型糖尿病临床诊断方面具有高度可靠性以及准确性优势[9]。胰岛素自人体胰腺组织中分泌产生,正常水平下胰岛素能够加速肌肉组织、肝脏组织以及脂肪组织中的葡萄糖代谢速度,对肝糖原分解葡萄糖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既往报道显示,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具有降血糖功效的激素。除此以外C肽作为连接肽能够通过临床检验的方式明确胰岛素数量,由胰岛β细胞分泌C肽。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血清胰岛素以及C肽共享共同前体胰岛素原[10]。有报道显示,由于C肽缺乏被肝脏降解的效果,因此临床可以通过对C肽进行测定的方式对胰岛细胞功能进行准确且可靠的反映[11-12]。在临床检查中,多采用免疫诊断方法对胰岛素以及C肽水平进行诊断,免疫诊断技术自同位素放射免疫检验技术开始,经过一系列发展,最终进入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分析阶段。在免疫诊断技术发展的过程中,目前临床高度认可的是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且在各类激素以及肿瘤标志物检测中发挥着确切的应用价值。既往报道中有尝试对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以及C肽水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本研究所取得研究数据基本一致,证实在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方法的结果精确度高且稳定可靠,在糖尿病临床诊断分析与治疗指导中发挥着重要意义[13]。

本研究所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原理是通过化学发光物质催化以及氧化作用的方式形成光辐射,在返回稳定基态的情况下产生光子,诱导发光现象的产生;同时,免疫反应系统对发光物质进行标记或酶作用于发光底物[14-15]。将其与抗原抗体结合,通过添加氧化剂或发光底物的方式产生发光现象,在确保稳定性的同时长时间保持稳定状态,并通过加入发光剂的方式,经自动分析仪处理生成相应的检验结果。本研究以最终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效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检验结果准确度为97.65%(83/85),特异性为100%(5/5)。以上数据提示,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检验能够体现准确度高以及特异性高的优势,且操作过程简便,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临床应用广泛,对各类激素以及肿瘤病变诊断也有确切价值,对保障临床诊断准确性有积极意义[16-17]。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在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展开检验的临床效果确切,且具有准确度高以及特异性高的优势,可作为糖尿病临床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可进一步在实践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化学发光准确度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幕墙用挂件安装准确度控制技术
动态汽车衡准确度等级的现实意义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纳米金催化Luminol-AgNO3化学发光体系测定盐酸阿米替林
壳聚糖印迹树脂固相微萃取/化学发光法在线测定废水中Cr3+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BECKMAN DxI800全自动化学发光仪检测泌乳素的性能验证
抗坏血酸-(荧光素+CTMAB+Cu2+)化学发光检测尿液的尿酸
高炉重量布料准确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