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致远德育”的构建与探索

2023-08-03麦先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7期
关键词:研学德育工作红色

麦先

“修身立德润物无声,育人成才潜移默化。”德育工作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德育工作的贯彻落实,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这就要求学校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开展积极的素质拓展活动,提升德育工作的综合效益,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东莞市厚街镇前进小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学府,学校萌芽于新学制改革,于红色革命精神文化浸润中成长,从时代土壤中吸取养分,坚持以德育为先的理念,成为厚街镇立德树人的先锋代表。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学校推陈出新,高擎“厚远”旗帜,以“厚远教育”特色品牌引领师生厚德博学、行稳致远。

一、百年文脉,积淀德育根基

纵观前进小学的发展历程,学校始终浸润着红色基因。前进小学于1908年创立,一百多年来,几易校名,一度迁址,1971年迁至现址——第一个东莞籍共和国将军王作尧的故居小坞园。小坞园也是中国共产党东莞地下特别支部所在地、东江纵队总部的旧址,见证了革命先辈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是东莞革命历史中不可磨灭的红色记忆。以悠久的办校历史、深厚的革命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为滋养,前进小学创建了“厚远教育”特色品牌,推动学校特色化、品牌化发展,并在厚远教育的核心引领下,创新德育實践,构建了“致远德育”育人网络。为发挥德育目标的功能,使学校德育更加贴合时代气息,前进小学在传承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把百年传统和红色基因融入德育工作,建立了前进小学王作尧将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设计了致远文化墙、致远长廊等,既利用环境对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也开展主题德育特色活动,开辟多类型德育课堂,让德育之花在校园绽放。

二、致远德育,培育厚德学子

为更好地实施德育,学校遵循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原则,建立了“致远德育”育人网络体系(如下图),培养活泼聪慧、厚远笃定、和谐发展、学有所长的前进学子。在“致远德育”体系下,学校开展常态化、主题化、个性化、课程化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重视学校文化引领、课程活动渗透,重视日常规范、养成教育,重视爱心培育、阳光综合评价,推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工程”,夯实学生的人生基础,帮助学生树立人生目标及远大理想,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引领学生厚德远志。

(一)立体化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常态化厚德平台

1.完善班级同伴互助平台。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特困生等对家庭温暖的渴望与需求,学校努力建设班级“家”文化,组建“手拉手”同伴小助、班级心理委员爱心团队,形成班级、校园和谐心育氛围。

2.完善家校社共育平台。一方面,健全家长委员会,办好家长学校,推动家长义工队建设,开展“家长义工进校园”活动,激发家长委员和家长义工的积极性,盘活各种资源,实行由级部主任、班主任、学生家长代表参与的德育工作委员会制度,形成家校教育合力。另一方面,联合学校周边专业教育组织与实践机构,如厚街社区、厚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团委禁毒教育中心等机构,实施共育工程,建设学习型校园和社区。

(二)多渠道拓宽德育途径,开展主题化致远德育

学校制定德育规范,推进四个层次的德育实施途径——“1+1+1”模式,把“致远德育”作为学生品德和个性培养的基础性教育,打造学校特色德育项目,提升德育实效。

1.实行“小组+班级+校园”学生自主管理德育途径。学校各班级实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班级管理制度,每位学生在班级、学校都能找到自己的“工作岗位”,体验岗位带来的职业感及成就感,加强学生间团结协作能力、责任心的培养。

2.实行“学校+家庭+社区”合力共育德育途径。德育不能只靠学校,需要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为此,学校通过“大手拉小手”活动,与家庭和社会携手帮助学生成长,形成“以学校教育为主体、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托”的育人模式,推动多方共联、资源共享、协同共育。

3.实行“专题课+渗透课+活动课”全方位渗透德育途径。学校通过班队会课、心理健康教育课、道德与法治课等专题德育课程,以及各学科德育渗透课程和各类校内外德育活动,全方位开展德育工作。坚持学科渗透,完善每周中队风采展示、每月级部主题教育、每学期学校大型综合展示活动,形成校本德育课程体系。

4.实行“校本+地方+特色”研学课程拓宽德育途径。一方面,学校以“前进小学王作尧将军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基点,联合市内、镇内的研学基地,开展学校特色的“重走东纵路”研学路线,让学生学习先辈的抗日精神、革命精神。例如,学校除了用好“开学第一课”、国旗下讲话等平台外,还根据校史和革命历史,编写了《前进荣光》《追寻东纵足迹 领悟将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 《将军精神——薪火相传,永不止息》《前进的足迹——前进小学红色教育活动手册》《学生研学手册》等读本或手册,用于课堂教学及研学实践。

另一方面,学校在市内、镇内等寻找具有当地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探索名企、名馆、名家的魅力根源,逐步形成课程资源,持续完善研学课程。例如,学校充分利用学校及周边的红色教育资源,着力研发具有前进小学特色的红色主题课程。

三、多元评价,促进个性成长

德育评价是学校教育评价的一项内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环节。学校通过改革各种评价手段,实现“四个多元”,即评价类型多元、评价方式多元、评价对象多元、评价级别多元。例如,设置“致远之星”“行为规范示范班”“最美家庭”多种类型评比;完善学校、家庭、社区三方面的评价机制,对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级别有省、市、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有校级、年级、班级、小组等。多元、广泛的评价给学生传递来自各方面的关心和鼓励,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

前进小学将继续秉持立德树人的初心,以责任与担当、热爱与赤诚,播撒“厚远教育”的种子,传承与发扬“厚远”之志,注重以德为先、全面发展,通过全方位的德育途径的探析,充分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以实现“厚中华文化,传红色基因,育时代新人”的育人目标,为每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本栏责任编辑 罗 峰

猜你喜欢

研学德育工作红色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红色是什么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红色在哪里?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追忆红色浪漫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