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品文化融入校本德育课程建设的探讨

2023-08-03彭文辉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7期
关键词:校园篮球篮球运动校本

彭文辉

在德育校本课程改革实践中,学校要积极营造崇德、博学、求实、创新的高品质文化氛围。广州市荔湾区林凤娥小学根据发展的需要,把认知性教育、体验性教育、隐性教育贯彻到学校德育课程建设的实践中,把学校传统的说教式德育调整到学生主体参与、亲身体验、环境熏陶式的教育上来,把重说教、重认知的教育调整到互动式、合作式的教育上来,构建适应新课程需要、适应学生发展需要的融合学校球品文化特色的新型德育课程体系。

一、以球养德,锤炼品质,涵养习惯

1.充分挖掘篮球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勇敢、果断、顽强、协作等优良品质是一个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素质。篮球运动充满了无穷的魅力,它对抗性强,技能全面,更是智商、体能和心理的竞争。篮球运动充分体现集体精神的作用,我们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顽强意志和勇敢果断、不怕困难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篮球精神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格发展的途径之一。为此,我们充分挖掘篮球精神,将其融入校本德育课程之中,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将篮球精神融入校本德育课程建设实践,使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获得更丰富的体验和成长经验,并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下形成良好的品德情操。

2.探索混合式育人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将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与篮球教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塑造。为此,我校充分发挥篮球品牌教学的特色优势,积极探索混合式育人模式,推动德育工作实现跨学科发展,切实发挥小学篮球教学的人才培育功能。如开展篮球班际联赛、篮球知识宣传等各种特色活动,并结合学校资源优势,以混合式教学为载体,以篮球活动为主体,融入各种德育元素,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重点挖掘与德育工作主题相关的篮球教学内容。比如,通过在篮球教学中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再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学生输了,教师可以引用“卧薪尝胆”的故事,鼓励学生重拾信心、重燃斗志。

其次,将立德树人的德育工作实施目标贯彻到篮球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将德育和篮球教学工作相结合,提

高育人实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最后,充分利用本地篮球教学资源,加快校本篮球课程的统筹工作。开发、创新具有本校及当地特色的篮球教学活动,以此提升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以球启智,融合课程,孕育文化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一个支点,利用这个支点改变学生成长空间、赋予教师群体智慧、决定学校发展的定位。从篮球特色活动——篮球精神引领——校园篮球文化——篮球特色资源,实现了有形之“物”(篮球)与无形之“神”(篮球精神)的和谐统一。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找到了自信,在篮球运动中获得了成就感, 一张张可爱的小脸写满了灿烂的笑容,自信、快乐成了我校学生的共同特征。

1.建立大课程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学校将课内与课外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与谋划,打破传统课程观念的束缚,形成以篮球课堂教学为主体、大课间与体育活动课为两翼的篮球教学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有趣、更开放的多元化体育活动空间,让学生在丰富、自由、交互的课外体育活动中收获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

在篮球特色体系打造中,充分利用各学科资源,整合不同学科之间具有一定联系的教学资源,使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有效互为补充、互相渗透和融合。如与美术学科共同开设《队徽队服设计》课程、与音乐学科共同开设《篮球音乐鉴赏》课程、与科学学科共同开设《篮球器材自主设计》课程、与数学学科共同开设《篮球与经济》、与语文学科共同开展篮球文化大阅读课程、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同开设《篮球与规则》课程,等等。

近年来,我校班级篮球联赛LOGO、学校篮球队吉祥物、篮球队球衣均由学生自行设计,实现了将学生的篮球素养生活化的培育,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

2.以实践为驱动力,促进学生的智力成长

篮球运动中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战术体系,能使学生发散思维,积极思考,对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在比赛和运动中学生能够体会到篮球运动的投篮、战术配合和传球时机的运用,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篮球运动中的动作由跳、跑、投等组成,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灵敏度、速度、力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及人体各感官的功能和灵活性,篮球运动能够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中得到暂时的缓解。

通过篮球实践,学生能够在动态的环境中培养综合能力,包括战术思维、团队合作、问题解决、执行力和创新思维等。这些能力不仅对于篮球运动本身有益,也会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以球健体,创新样态,落实课程

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学校篮球体育教学的改革,帮助学生在篮球运动中享受快乐,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校园篮球立德树人的目标。

学校全面按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课。每天都安排一次30分钟的篮球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天都有一节体育课,每周至少一节篮球校本课,每节课严格落实8分钟体能练习,每天布置家庭体育作业,确保学生每天体育锻炼1.5小时。每年举办一次全员篮球运动会、全员班级篮球联赛,营造良好的校园运动氛圍。通过这些举措,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显著增强。

四、以球促美,完善个性,培养气质

创设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能够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篮球运动能够满足学生的活动需求,缓解不良情绪,愉悦身心。学生长期处在良好的校园篮球文化氛围之中,通过体验篮球文化所传达的信息,能够在紧张的学习和生活之余缓解各种压力和焦虑。

篮球运动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着积极作用。篮球运动具有多变性特点,体现在进攻与防守的变幻莫测,每一次进攻传球、突破投篮和防守抢断等,都需要运动员根据场上的形势进行观察、分析并作出判断,果断地选择最佳时机,机会稍瞬即逝,这对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把握时机和果断处理问题能力具有启迪作用。篮球运动员通过参与学校篮球运动得到意志品质和思想作风的锻炼,从而不断完善个性。

校园篮球文化所营造的轻松、舒适和积极的文化氛围,能够让学生释放学业带来的压力,使他们积极地参与丰富的课外活动。

猜你喜欢

校园篮球篮球运动校本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幼儿篮球运动
中学校园篮球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浅析影响初中校园篮球发展的因素及优化策略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