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模式探析

2023-07-26邱星龙

理论观察 2023年4期
关键词:机制创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摘 要:近年来,党和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随之全国各地不断推广产教融合模式,“职教园区”“大学城”等职业教育模式加速兴起,职业教育正在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本文以齐齐哈尔市打造职业教育新区为例,全方位分析职业教育集约化、集团化发展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为实现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互促双赢、良性发展提供借鉴指引。

关键词: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产教城融合;机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9.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3)04 — 0020 — 04

一、引言

在全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人才培养、技能传承、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更加迫切,职业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显。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总体安排,《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陆续出台,对职业教育发展、人才职业素养提升、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并鲜明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因此,纵深推进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办学方式、管理体制改革,以职业教育集聚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势在必行。

本文以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为例,剖析现代职业教育集聚式发展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一方面,齐齐哈尔市是国家老工业基地,产业工人数量多,职业教育起步早,是省部共建和双元培育“双试点”,近10年职业教育在校生、招生和毕业生数量持续稳步增长,多项改革成果成为全国优秀案例;另一方面,齐齐哈尔市成功引进湖南湘护校和四川泛美航空兩家实力型职业教育集团,总投资47亿元的卫生健康职业教育项目和泛美航空职业教育项目在齐齐哈尔落地开工,如此高标准、高规格、大投资的职业教育项目全国少有。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的发展模式、两所职业院校先进的办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具有很好的代表和借鉴意义。

二、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规划建设和两所职业院校的落地

齐齐哈尔市从区域发展全局角度出发,紧扣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教育中心这一战略定位,在主城区内规划建设占地1平方公里的职业教育新区。按照产教城融合的思路,高起点、高层次、高水平谋划职业教育新区,定位打造区域职业教育的集聚区和新高地。确定引进的职业教育项目必须在东北地区具有先进性,以培育优秀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着力引进高端特色职业教育项目。在这个思路框架下,齐齐哈尔市立足特色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力强、生源质量好的职业教育基础优势,深度挖掘招商线索。齐齐哈尔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湖南湘护校、四川泛美集团多次对接洽谈,经过多轮磋商,成功招引大项目落地。

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项目计划投资22亿元,占地面积45.9万平方米,拟招收学生1.5万人,着眼于医疗和康复保健,拟设置护理、药学、中药学、中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形成人员培训、实训、康养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条。以打造候鸟式养老目的地为目标,配套建设包括生态康养园、康复中心、老年大学、老年健身房及游泳池等项目,全方位提供康养、护理等中高端医疗养老服务。

泛美航空职业学院项目计划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48.5万平方米,拟招收学生1.5万人,着眼于为全国航空产业输送人才,专业培养飞行员、空乘、飞机维修和地勤人员,全链条发展航空中职、高职、产业学院和实训基地。以打造3A级景区为标准,配套建设网红谷、水上图书馆等项目,全力打造集教体、科创、文旅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新校区、新城区。

这两个项目均于2022年10月启动,计划2024年9月建成。全面运营后,每年向全国输出专业护理人才和航空人才4000名以上,将成为东北地区职业教育示范高地。

三、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运行模式

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以职业院校为主体,通过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大幅优化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使职业院校空间布局更加集中,优势资源全面共享,职业教育结构、质量、规模、效益得到提升。在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打造集教育、交通、商业、康养、文旅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区,促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资源集聚:开展集团化办学。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将公共资源、职教资源和企业优势集中整合,具有政府搭台,学院、企业、行业唱戏的鲜明特点。这种集团化办学,利于推动资源和优势合作共享,利于促进教育功能与服务产业功能双提升。政府层面对职业教育发展综合协调、宏观管理,规划建设职业教育新区,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并提供“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支持;学院层面集中精力在提升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师资队伍等方面下功夫,与企业开展合作,共同建设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众创空间和科技孵化器,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行业企业层面通过打造实习实训和培养培训基地,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同开发新专业和新课程,在满足自身用人需求的同时,全面提升专业人才适岗性。

双元培育:共促毕业即就业。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引进建设的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和泛美航空职业学院,均采取“订单式”培养新型学徒制模式,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岗位成才,能够大大提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模。如,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与全国各地医疗康养机构都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直接到医疗康养机构进行实习实训,提前开展实战演练,获取职(执)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后直接上岗。再如,泛美航空职业学院同国内航空公司和货运公司共建飞行训练基地,根据企业需要培育专业人才,学生毕业后“点对点”输送到相关企事业单位,直接从事民航运输、航运物流、航空服务、飞机维修等工作。据了解,双元培育模式不仅在职业教育新区内应用推广,也是整个齐齐哈尔市职业教育的主打模式和特色亮点。齐齐哈尔市建立了学生顶岗实习和校长、教师、学生“三位一体企业实践实训”等全链条工作机制,推动职业院校与就业企业高效对接,实现“招生即招工、上学即上岗、毕业即就业”,齐齐哈尔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

产教融合:推动专业群发展。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顺应新时代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趋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优化布局、设置专业,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大力培育紧缺型人才。新落户职业教育新区的康养护理和通用航空项目,均为国家强力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均属朝阳产业,且专业人才短缺。康养护理产业方面,2022年我国医护比例仅为1:0.61,与卫生部要求的1:2和国际水平的1:2.7差距很大;通用航空产业方面,近五年中国通用航空器总量保持6%以上稳定增长,但飞行员数量的人才缺口连续五年在1000人以上,两个行业均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结合自身和全国经济发展需求,依托专业群、人才群,抢先构建在新产业、新行业、新赛道中的比较优势,进而推动专业和人才支撑产业、教育和产业协同发展。

校城一体:注入发展新动能。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围绕两个学院,谋划配套建设的小初高一贯制学校、康养医院、生态康养小镇、泛美网红谷及商业地产开发总投资超50亿元,能够极大丰富齐齐哈尔市南部新城教育、医疗、商业、康养、文旅等功能,对齐齐哈尔市开发南部新城、增强城市发展活力必将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康养旅游配套项目建设,完美融入齐齐哈尔“国际老年友好型城市”“世界大湿地、中国鹤家乡”城市品牌,成为城市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齐齐哈尔市以职业教育新区为牵动,建设高水准的现代化新城区,构建形成学院与城市在空间、管理、服务、经营等多层面高度开放的校城一体模式,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发展预期

齐齐哈尔市打造职业教育新区,在推动地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必将展现出极强的拉动作用。

(一)专业人才支撑产业发展。在当前区域竞争更为剧烈的背景下,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资源和核心竞争力。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两所院校全面运营后,不但面向全国输出一大批专业技能人才,也将进一步壮大本地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特别是齐齐哈尔作为全国养老服务领域唯一拥有1个国际称号和10个国家级试点的城市,成手护理专业人才的本地化培育,无疑将进一步提速本地康养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届时,各类专业人才服务产业链供应链的作用将日益凸显,为齐齐哈尔振兴发展提供强大智力支持。

(二)新增就业带动人口集聚。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是推动人口集中集聚的根本所在。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以学院、学生为依托和纽带,将辐射带动周边区域10万人口集中集聚,汇集人才流、资金流、物资流、信息流,创造大量就业创业机会,推动职业教育新区成为整个城市最具活力和带动力的区域之一。据评估测算,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全面运营后,近期营业收入可达100亿元,5-10年后可达到300亿元,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创新链高效衔接,人口集聚效应也将持续提升。

(三)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消费是经济活动的起始点和落脚点,对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的建设,将推动以职业教育发展为龙头的服务业快速扩张,网红谷、商业街等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的打造,也将带动周边区域人口结构向年轻化的转型,进而加快互联网、电商、新媒体等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势头,更好顺应消费多元化、智能化、品质化新趋势,助力地方消费提档升级。

(四)校城融合提升城市能级。城市能级不仅体现在城市本身的建设和创新创造上,更体现在整座城市的发展和辐射带动上,打造高能级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与南部新城、国家级高新区相辅相成、相互呼应,可形成产业关联紧密、要素互为支撑、功能配置愈发协调的一体发展格局。全面投入运营后,将大大提高城市空间能级、经济发展能级、服务保障能级和生态宜居能级,促进城市功能全要素升级,为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西北部区域产业中心、文旅商贸中心、现代物流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建设提供强力支撑。

五、齐齐哈尔职业教育新区先期实践引发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齐齐哈尔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打造职业教育新区、成功引进大型职业院校的生动实践,为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发。

思考之一:“基础决定高度”。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以市场化引进职业教育院校的基本前提。要立足地方实际,结合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不断加强职教中心阵地、实训实践基地、教学师资队伍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推动育人模式、办学方式不断创新,发挥优势、扬优成势,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思考之二:“集聚生成合力”。职业教育要有生命力,要增强与经济社会的适应性,就必须牢牢抓住产教城融合、地校企合作这个“牛鼻子”,增强各类主体参与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构建多元办学的良好格局。通过政府搭建职业教育集聚式发展平台,使平台内院校“抱团共享”“强强联合”,在提高各院校自身办学质量的同时,整体提升职业教育集聚区的综合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思考之三:“出口決定入口”。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大局,把优化教育供给作为重要任务,在撤并淘汰供给过剩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的基础上,跳出本区域产业结构,将目光瞄向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的朝阳产业和蓝海市场。采取市场化手段开设更多紧缺的、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培育输出更多稀缺专业技能人才,为区域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赢得先发优势、积蓄后劲力量。

思考之四:“局部服务整体”。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推动职业教育新区高度融入城市整体发展布局。要注重教育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匹配度,高起点调优规划,高标准配套建设,在区域经济、产业、就业、商业、科创、文化等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构建形成“以城带校、以校兴城”的良性互动,增强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为区域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和活力。

六、结语

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着眼于产业升级和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不断创新模式,深度融合共促,这样才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大有可为。齐齐哈尔市打造职业教育新区,正是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办学模式创新的具体实践。综合来看,职业教育新区高效整合资源开展集团办学,推动形成产教城良性互动、校地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对满足教育需求、提高教学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带动就业创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远来看,打造职业教育新区,也是推动职业教育向集团化、集群化、集约化升级,更好融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更好为党和国家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的必然趋势。“职教新区”这种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无疑是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有益实践和有效路径。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EB/OL].新

华社,2018-09-10.

[2]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N].人民日报,2021-09-29.

[4]李克强.加快培养国家发展急需的各类技术技能人才让更多有志青年在创造社会财富中实现人生价值——在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EB/OL].中国政府网,2019-04-04.

[5]《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EB/OL].国务院公报,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3/

content_5736711.htm

[6]刘桓.职业教育集聚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探析[J].商业经济,2015(11).

[7]宋江照.职业教育产业集聚区建设问题分析[J].职业教育,2016(27).

[8]徐睿.浅析大学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21(11).

[9]王淑英.高等教育支撑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多元路径[J].重庆高教研究,2022(06).

[10]王荷池.大学城规划与城市规划发展关系探究[J].建筑与文化,2016(06).

〔责任编辑:侯庆海〕

收稿日期:2023 — 04 — 12

作者簡介:邱星龙(1978—),男,黑龙江讷河人,主任、党组书记,先后供职于乡镇、县、市、省、中央国家机关五级党政智库、五级政务岗位,长期从事政策研究咨询工作。

猜你喜欢

机制创新高质量发展职业教育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辽宁国有企业改革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运行机制探析
阜新日报社:地方报业转型的探索与创新
关于政府审计几点问题的思考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