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社共育实现德育管理的全方位渗透

2023-07-21邵敏华

教育实践与研究·理论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渗透策略

邵敏华

摘   要: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创新教学设计,挖掘家庭、学校、社会中的德育资源,整合三方力量,从创新家庭德育亲子活动、组织学校德育交流活动、开展社区德育实践活动三个方面着手,提高小学德育管理水平。教师通过把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社区,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实施中,激励学生参与社区建设等教学举措,能有效塑造小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为其今后的学习、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家校社共育;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18-0036-03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这使得他们在探究新事物时,有很高的热情和动力,但同时他们也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自制力较差。小学阶段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阶段,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師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认知水平、理解能力等,相应地融入品德教育知识,组织开展品德教育活动,引导小学生明辨是非,帮助小学生建立民族自豪感及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小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质。

一、助力家庭教育,创设德育管理渗透条件

现如今,多数家长由于工作繁忙、精力不够、文化水平有限等因素,导致家长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德育认知,加之当前的在校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习惯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劳动观念淡薄,动手能力较弱。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并依据每个小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等,创设不同的家庭德育亲子活动任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

笔者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小学生平时受到的家庭教育各不相同。有的小学生是三代同堂,家庭教育中有祖辈参与,但祖辈参与家庭教育存在观念相对落后、方法比较陈旧、边界划分不清等问题,对孩子过度纵容与溺爱、放任大于管教、要求教师只能表扬不许批评等;有的小学生是独生子女,生活、学习由父母一手操办,家庭教育由父母共同参与,比较重视孩子行为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有的小学生虽然和父母一起生活,但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只关心孩子的身体情况和吃穿问题,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与家长无关,等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父母对于教育的理解不同,教育理念也千差万别,有的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重视孩子的兴趣特长、有的家长注重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等。针对上述不同的情况,教师应当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统一德育重要性的认知,促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效合作。在家校合作中,教师可适当布置一些家务劳动任务,要求家长监督、指导、打卡,并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家务比拼,有了竞赛性质的加持,小学生能够更加出色地完成家务劳动任务。通过家务劳动的贯彻执行,小学生能够主动分担家务,明白自己是家庭的一分子,以此培养责任感及自立能力。教师要引导家长发挥榜样作用,父母是孩子言行举止标准的提供者,父母的表现在多数情况下是孩子的行为参照,孩子时刻观察着父母的一举一动,并进行学习与模仿,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则,发挥榜样力量,并积极配合学校及教师制定的德育方案,最大程度地提升小学生的德育效果。

此外,教师可定期组织家访、家长会、亲子活动等,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进而结合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寻找孩子需要改进的方面,从而有针对性地共同制定小学生的德育短期、长期目标及家长需要配合的事项,让家长与教师成为教育伙伴,在明确、一致的理念下各司其职。家庭与学校是教育共同体,教师把家长的力量引入学校教育,让家庭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强有力支撑,能更好地实现家校合作,共同培养小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

二、组织学校活动,丰富德育管理渗透手段

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结合学校的软、硬件设施,为小学生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将德育内容渗透到小学生在校学习的方方面面,以此提高小学生的品德意识。在德育资源的挖掘过程中,教师需要创新德育设计,可适当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以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等为契机,组织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浓厚的节日氛围中内化德育内容,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

教师要明确品德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针对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进行全面塑造。教师可充分利用校内资源,在课间、进校离校期间,借助学校广播室播放《三字经》《弟子规》等,日复一日地重复播放,加深小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小学生在熟记圣人训的同时,能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改正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向圣人学礼、习礼,从而做一个谦恭有礼的人。在植树节、端午节、学雷锋日、重阳节等节日里,教师可积极组织德育交流活动,带领小学生认知这些节日的由来,以及这些节日所具有的特殊意义,并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亲自种下一棵树、包一包粽子、做一件好事、手工制作一份礼物送给长辈等。学生在德育活动中,通过与同伴的相互鼓励、配合、沟通,学习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培养了自身优秀品德。

教师要适当吸纳家长资源,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德育管理中,通过架构家委会网络、开放教育空间等,让家长近距离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精神面貌,并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日常管理方法、过程、评价中,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确保小学生全面成长。教师可适时开设家教讲堂,邀请专业人士、教育专家等开展德育主题培训活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积累家庭教育技巧。家长要与教师、学校达成教育共识,家校积极配合,最大程度地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三、开展社区实践,拓宽德育管理渗透维度

小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差,离开教室后容易放纵自己的行为,为此,教师可组织开展社区德育实践活动,邀请家长、社会人士共同参与,为小学生打造校园以外的德育环境。教师带领小学生走出教室,投入到社会大课堂,让小学生亲身感受社区居民的工作内容、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鼓励学生在实践体验中理论结合实践,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社区服务、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中深入认识社会、了解劳动人民,明白我们的幸福生活来自于劳动人民的辛苦劳作,从而产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浓厚情感。

当今小学生户外活动、社区活动严重不足,这显然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延伸德育维度,可布置一些社区生活调查任务,例如,以“社区生活中的问题”为主题,让小学生在社区中调查、走访、观察,并及时记录、统计这些问题和数据。在德育实践活动中,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联合家长一起走访调查,积极探索一系列社区需要解决和改善的问题,比如,小区停车位如何更加合理地规划,如何解决居民随地吐痰、高空抛物的问题,小区、学校门口拥堵问题怎样有效解决等。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根据需要解决的迫切程度依次排列,并组织学生针对这些问题开展策划、宣讲、文艺汇演、义卖等社区活动,帮助社区居民提升高空抛物危险性的意识、带领社区居民梳理出规范、有序停车的思路等。小学生通过活动的策划、开展,提升了自我价值感、成就感,明白了改变行动对他人的影响,并且认识到了大家都是社区中的一分子,增强了家乡归属感。

教师在组织社区实践活动时,要精选活动主题,以实践德育为准绳,以体验教育为教学途径,并根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化的德育实践活动。在组织德育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当坚持以强化道德为要求,以突出民族精神为思想,注重小学生的实践体验,使小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充实精神生活、提升道德品质。社区与家庭、学校的有效联合、相互协调,有利于统一家校社德育体系,推进教育进程,让小学生在德育氛围中健康、快乐成长。

思想品德教育是小学教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充分挖掘家、校、社丰富的德育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适时组织适合小学生的实践活动,以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整合教材内容、融入传统文化、组织实践活动,并联合家庭、社会力量,让德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接触”,为学生营造健康、积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时刻接受优良品德的熏陶,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   平.小學班主任有效实施德育管理的探讨[J].基础教育论坛,2021,(26).

[2]王春丽.多向渗透,发掘小学德育管理新起点[J].小学教学参考,2021,(27).

[3]高宗全.关于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运用[J].求知导刊,2023,(02).

[4]张晨侬.小学德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华夏教师,2023,(03).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渗透策略
生活即教育,体验即成长
农村初中语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刍议
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中学音乐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策略探析
技工院校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