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平凡中铸就非凡

2023-07-20

职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钳工工位工匠

郑志明

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技术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第十六届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大国工匠,广西汽车集团首席技能专家、广西首批特级技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从事钳工工作26年,郑志明以“爱岗敬业、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干在实处,冲在前头”,充分发挥新时代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

郑志明不惧挑战,以“五菱技术不比别人差”的坚定信念,不断啃下“硬骨头”。

为实施某合资项目时,有一个要求在245个小时内完成生产线改造的紧急任务,按照约定,该任务原本应由其他国家提供并且负责实施,但由于技术复杂、时间短、任务重,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认为这项任务不可能完成,提出异议,要求延长改造交付日期,但客户坚决不同意推迟交付时间。了解情况后,郑志明临危受命,带领团队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最终只用了171个小时就完成项目改造的所有工作,比原计划缩短74个小时,确保了项目顺利投产。

郑志明始终奋战在一线,发扬劳模精神,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和对质量的执着追求,解决了各种难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广西工业振兴大热潮中勇当先行者。

弘扬“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

作为产业工人,郑志明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不断学习先进技术,自主研发制造设备、创新工艺,填补行业技术空白,成为广西钳工技能、智能制造方面的领军人物,为国家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他接下任务艰巨的CN180 副车架新产品开发项目,认真分析图纸和数模、反复计算测试数据、建模匹配零件,大胆采用各种定位夹紧方式,设计制作大型双工位、三工位旋转变位机匹配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及自动机械手等各种方法,反复进行试焊、检测、调整。用4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整条生产线的开发与优化,生产效率比其他同类产品效率高30%。他带领项目团队自主研发的大型双工位、三工位旋转变位机精度极高,1.8米半径内的误差仅0.05mm,达到焊接设备国内先进水平。项目完成后每年可节约人工成本90万元,6套设备和工装可直接节省设备采购成本300万元。

自2014年以郑志明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挂牌成立以来,工作室成员共完成工艺装备自主研制项目515项,交付使用工艺、工程装备1 236台(套),自主研制工艺装备的交付投产为企业直接创造经济效益6 002.95 万元,其中所承担的微型汽车后桥壳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研发项目,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践行“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从手工作业者到智能制造设备专家,郑志明在岗位上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磨炼技术,提升技能,成就大国工匠风采。

自1997年进入广西汽车集团工作以来,郑志明将钳工技能练得炉火纯青。他利用手工锉削可将零件尺寸误差控制在0.003mm以内,钻孔孔位误差可控制在0.05mm以内,设备导轨安装面經手工修磨后平行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005mm以内,设备同轴度、平行度等精密调整误差均可以控制在0.005mm以内。

他参与设计并实施完成的创新项目获得过6项广西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一等奖,获得多项广西先进工艺工装成果二等奖及三等奖。

郑志明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将党员群众所反映的意见和建议高质量地反馈给党组织,做好传声筒,搭好沟通桥。

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郑志明经常带领工作室成员在全国范围弘扬工匠精神,每年参与各种宣讲活动几十场,授课200多场次,培养了一批创新型青年技术人才。

在培训技能人才方面他也有自己一套方法,他自己发明的“调芯钻孔法”“研推修锉法”是钳工技能比赛的独门绝技,郑志明利用自己独门绝技培养出来的徒弟每年都包揽公司钳工比赛的前三名,并且多次在各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猜你喜欢

钳工工位工匠
请珍惜那个工位永远有零食的同事
90后大工匠
钳工机械操作的质量控制策略
机械装配中钳工的操作技能分析
工匠风采
精确WIP的盘点方法
工匠神形
工匠赞
探析钳工锉削面凹凸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对提高钳工教学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