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3-07-18刘习平庄金苑

关键词:碳中和碳达峰人才培养

刘习平 庄金苑

摘 要:随着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不断推进,我国应加快培养高质量“双碳”人才。本文围绕“双碳”人才培养目标导向,理清“双碳”人才培养供需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梳理国内外“双碳”人才培养案例与经验借鉴,最后提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导向的“双碳”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包括:发挥政府“双碳”政策的导向作用;“产学研”协同培养“双碳”人才;更新教学内容和变革教学形式;加大对“双碳”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增加跨学科交流的机会;合理配置课程体系;完善“双碳”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等。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路径

一、“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目标导向

面向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穿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全过程和各方面,培养“双碳”人才意义重大。根据国家对“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双碳”人才培养目标以“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国际化”为导向。

复合型,包括知识复合、能力复合、思维复合等多方面。“双碳”人才的需求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技术人才,涉及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碳减排”的关键技术,新型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及储能技术等“碳零排”关键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碳负排”关键技术[1];另一类是“双碳”经济管理人才,主要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做好体制机制设计。因此培养“双碳”人才着重培养学生跨学科的分析思维和综合能力,从而培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新能源、低碳科学等复合专业知识的复合型“双碳”人才。创新型,“碳达峰、碳中和”属于一个新的领域,高层次碳中和创新人才培养是技术创新的保障[2]。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手段像“碳金融”“碳排放权”交易等都是国际关注的前沿问题。应把创新作为培养人才的着力点,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应用型,“双碳”人才的培养应用性较强,最终培养目的是为“双碳”工作服务的。在培养“双碳”人才时应区别于以往课程的培训,增加实践性质的课程,来增强“双碳”人才培养的真实应用性,加快培养应用型“双碳”人才。国际化,欧美等国家(地区)碳中和起步比中国要早,在“双碳”实践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和碳中和相关的知识体系也比较完善,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也比较完整。我国应拓展国际化“双碳”视野,强化国际交流,加大对海外高端“双碳”人才、先进知识体系和先进技术的引进,加快“双碳”领域国际化人才培养。

二、当前“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供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供需现状

近年来,世界各国逐渐开始意识到“双碳”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在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我国迅速构建“双碳”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双碳”人才培养。2021年7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要求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创新策源地的作用培养“双碳”人才。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从加强绿色低碳教育、打造高水平科研科技攻关平台、加快紧缺人才培养等。但是随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企业人才短缺的现象日益明显,高等院校对于“双碳”人才的培养跟不上低碳产业的发展速度。因此,目前我国“双碳”人才培养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发挥“双碳”人才培养工作,可谓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意义深远。人才是行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和驱动力,充足的人才保障是助力“双碳”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在整个“双碳”工作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因此,需要理性认识“双碳”人才供需状况以及相關政策,方能精准发力。

从人才需求侧来看,“双碳”相关人才需求激增,相关岗位需求逆势增长。据《财经十一人》综合多方信息了解到,“双碳”相关从业者已从此前的约1万人,增长至目前的10万人左右,2025年预计相关从业人员数量会增长至50~100万人,堪称百万级的就业新空间[3]。相关数据也得到印证,与多个行业裁员收缩形成鲜明对比,“双碳”行业规模正在急剧扩张,相关岗位需求异军突起,很多知名企业例如小米、华润、美的、吉利等纷纷新增了“双碳”岗位且薪资较高。据“BOSS直聘”发布的《2021应届生就业趋势报告》,新能源、环保领域对高学历青年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其同期增长率为225.4%(如图1所示),远高于其他传统行业[4]。碳排放新增职位的企业招聘平均年薪也逐年增长。存量企业增加招聘数量的同时,新增企业注册数量也在快速增长。据统计,全国碳排放管理相关企业现存1516家,2020年的注册量是128家,2021年的注册量是295家。碳资产咨询相关企业现存537家,2020年的注册量是15家,2021年的注册量是73家(如图2所示)。2021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正式将“碳排放管理员”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标志着“双碳”人才成为新的职业。

从人才供给侧来看,“双碳”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均有待提升。近两年,尽管有些高校以资源、环境和能源相关专业为依托,整合优势教学资源,成立低碳经济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或相关产业学院等,但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与突然爆发的“双碳”人才需求相比,显然数量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且短期内供需矛盾较大的状况难以改变。此外,“双碳”相关领域的学科结构较单一,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健全,在师资储备、课程体系、实验实训等多个方面需要完善,人才培养质量尚待验证。社会机构的各种培训层出不穷,良莠不齐,质量堪忧。综合来看,相对于已经有一定发展基础的欧美国家来说,我国“双碳”工作涉及的环节更多,时间更紧,任务更重,必将需要一大批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人才来支撑。可以预见,从业者不仅数量上将剧增,知识门槛也将逐渐提高。

(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双碳”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不完善

目前,我国处于“双碳”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对于“双碳”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各个阶段培养计划等并不明确,难以形成比较完善的培养体系。而且我国部分地区并没有对“双碳”人才培养加以足够的重视,只是一味地跟着国家的引导来进行,并没有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探索其适应的培养路径,从而导致地方对“双碳”人才培养的效果不佳。并且目前我国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对“双碳”人才培养的实施进行监督与评价。

2. 高校培养的“双碳”人才与市场需求不匹配

“双碳”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一方面,与发达国家不同,我国对碳中和课程的设置内容不够深范围不够广,只停留于表面的学习,不利于综合能力培养;另一方面,由于碳中和领域的知识比较新颖,内容在不断地更新与变化,而且涉及的领域复杂,教学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因此培养出的“双碳”人才很可能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此外,碳中和领域交叉学科的发展比较落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之间存在鸿沟,制约着“双碳”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5]。

3. “双碳”人才的培养缺少了专业的职业教育的培训

我国“双碳”人才培养主要是政府主导,学校、企业、社会机构等进行实践,因此,会使得“双碳”人才的培养缺乏职业教育培训。一是国内很多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大多采用理论为主的模式,所以这使得学生缺乏实践培养。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更新,采用之前单一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学生,并不能满足社会对学生多元化的需求[5]。二是企业缺乏内部的培训机制,仅仅依靠学校的培养来满足对“双碳”人才的需求。三是社会的培训渠道单一,培训体系不完整。教育培训机构受“双碳”战略目标政策的影响,都涌向“双碳”人才培训市场。其中一些非专业的机构也顺势加入,导致市场鱼龙混杂,也就使得对“双碳”人才的培养并不专业。四是“产学研”融合不畅通,阻碍了不同领域的人才流向“双碳”领域。

4. 投入的资金不足限制了“双碳”人才的培养

首先,由于“雙碳”为新兴的领域,我国教育资金投入并不充分。而在“双碳”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从师资的建设、平台的构建到科研经费都需要大量资金的保障,而且对于“双碳”的研究与探索需要大量的科研资金来支撑,否则“双碳”人才的培养难以顺利开展[6]。其次,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起步比较晚,为赶上发达国家的步伐,我们要主动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引入国际“双碳”人才,因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来培养“双碳”人才。

5. 学生对于“双碳”知识学习的主动性不高

目前我国对于“双碳”目标还在摸索阶段,“双碳”专业开设点较少,教授的老师也比较少,这就使其成了人们眼中看似很“热”门其实很“冷”门的专业。而且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很少,对于在此专业要学习的知识也模棱两可,因此学习目标不明确,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于“双碳”知识学习以及探索研究的兴趣,其学习的主动性也就会下降[7]。

6. 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双碳”战略发展的初级阶段,因而“双碳”作为新兴的专业,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并不完善。由于“双碳”是一个典型的需要跨越学科边界[8]的领域,涉及的知识面广,这就使得专业课程的设计复杂,知识混乱。而且对于“双碳”知识领域的学习,应该要求学生既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也要掌握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目前多数学校专业课程的教授只停留在基础概念方面,并没有与实践相结合,这样就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比较抽象,不易理解,从而会降低学生学习的乐趣。

7. 高层次的双碳科技人才的开发水平尚待提升

双碳领域发展的核心就是技术创新,而技术的创新则需要创新型的高科技人才的支持。但是,目前我国对于高层次双碳人才的开发还十分有限,高层次的双碳创新型科技人才十分短缺。同时在短缺的高层次创新型人群中还存在着老龄化、衔接断层的情况,平均年龄较高[9]。

三、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人才培养案例与经验借鉴

(一)国际方面

英国、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在“碳达峰、碳中和”制度设计方面走在最前沿,通过夯实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体系、健全“双碳”技能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加强“双碳”人才培育资本支撑、完善政策的引导、强化“双碳”人才培养战略部署等措施[5],大力培养“双碳”人才。

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体系方面,美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英国大学的“综合教育”以及日本大学的“交叉学科教育”将STEM作为通识课程、跨越学科边界,既注重了教育的广度又注重了教育的深度,也为培养复合型、创新性“双碳”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英国爱丁堡大学在2011年开设世界第一个“碳”金融专业,并且根据英国的低碳转型政策的要求设置了诸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来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操能力。这些大学并没有只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而是更加注重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了学科交叉融合以及课程设置灵活的优势,迅速培养出一批符合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市场需求的高质量人才[10]。

在健全“双碳”技能职业培训工作机制方面,英国、美国芝加哥、新加坡等国家(地区)的企业为金融从业人员或者高管提供“碳交易”课程以及相关问题的咨询,使其获得培训的机会。在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发达经济体中,“产学研”深度融合,人才可以在学校、企业、政府等机构间流转。这样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及社会上的各种组织和培训机构的参与来共同培养“双碳”人才,一方面增加了“双碳”人才培养的多种培训选择和机会;另一方面使得“双碳”人才能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有助于“双碳”人才的培养。

在加强“双碳”人才培育资本支撑方面,英国每年向高等教育资助委员会注资来支持STEM学科建设,向低碳企业提供项目资金来加强企业内部碳中和技能培训。以色列“首席科学家办公室”项目为科研机构、个体企业的低碳研发活动提供财政支持。日本完善“低碳型创造就业产业补助金”制度,为低碳产业的职业培训提供费用补贴。这样增加了“双碳”人才培养的资金,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投身于“双碳”领域的探索,有利于对“双碳”人才的高质量培养。

(二)国内方面

在清华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成立低碳研究所后,北京交大在2010年4月成立首家“低碳研究与教育中心”。该中心的研究项目有低碳教育、低碳物流等30项跨学科研究,有助于“双碳”人才的培养[8]。2021年以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建立碳中和研究院。2021年4月,同济大学牵头“华东八校”共同发起组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大学联盟”并发布《促进碳达峰碳中和高校行动倡议》,提倡加强学校开放合作,组建学科交叉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和关键领域,培育一流“双碳”人才。2020年11月,山东财经大学联合国内外多家机构和高校共同成立了中国国际低碳学院,2021年6月6日,学院举办线下师资座谈会,初步形成以山东为中心的低碳领域教师联盟等,另外学院优秀教师还联合录制了在线课程,打造面向学生的进阶式的通识课程,探索发展低碳教育事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10]。2021年9月,杭州市和浙大城市学院成立了杭州“双碳”研究中心,目的是组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质量水平的研究中心,培养高质量“双碳”人才。2012年5月,湖北经济学院牵头协同10家单位组建了碳排放权交易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正式获批省部共建。过去的十年,中心聚焦学科前沿,紧跟国家“双碳”战略,打造了“一院一刊一会”,为“双碳”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实支撑。以上几所高校着重建立“双碳”研究所,加大“双碳”领域科学技术创新研究,这为培养高质量的“双碳”人才奠定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广州城市理工學院经济学院分别开设了碳金融、碳金融与碳交易等课程,将碳中和知识与金融学知识相结合,强调学科内容的交叉协同。同时开设碳中和和金融学的实践课程,建立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11]。以上几所大学强调双碳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出具备金融知识和掌握双碳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中国地质大学校长王焰新2014年提出建设生态型大学,2021年提出编制碳中和校园规划。2021年4月,学校启动“碳中和、碳达峰”规划编制。并且王焰新鼓励学校将碳中和建设与培养人才结合,在资金上给予充足的支持,并建立校园碳中和评价体系,让高校老师和学生成为“双碳”的践行者[12]。中国地质大学着重以碳中和校园建设促进“双碳”领域的研究和“双碳”人才的培养。

四、“碳达峰、碳中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议

在明确“双碳”人才目标导向的基础上,结合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实践探索,总结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就课程设置、教材和教学内容、资金投入、教师队伍和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等内容,提出“双碳”人才培养改革建议。

(一)发挥政府“双碳”政策的导向作用

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关政策,对高校“双碳”人才培养进行监督与评价。督导学校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研究探索,从而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双碳”人才。政府还应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制度,鼓励高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更好地培养高质量“双碳”人才[13]。

(二)“产学研”协同培养“双碳”人才

目前,我国正处于“双碳”人才培养的初级阶段,对于“产学研”合作的实施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政策或法律法规还未成型,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碳”人才的培养。进行“产学研”合作来培养“双碳”人才,一方面可以使高校的教师站在社会的最前沿,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学科发展的情况,从而加深对双碳知识的深入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合作,学校和企业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既可以弥补企业人才的不足,又可以弥补学校教师专业技术的不足,从而培养出更高质量的“双碳”人才[10]。而且在培养“双碳”人才时,可以引入企业的评价,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和体系。

(三)更新教学内容和变革教学形式

在低碳创新教育的大背景下,一方面,高校应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分析碳中和领域与其他领域的交叉关系,采用多导师指导进而促进学科之间的融合。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抓好创新研究,为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改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另一方面,低碳是一门应用型专业,所以应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新能源、碳中和、绿色的理念融入教学课堂当中;也可以和企业合作,利用企业典型的工作场景来模拟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基本技术[2]。

(四)加大对“双碳”人才培养资金的投入

政府应通过财政补贴等形式,为“双碳”人才培养投入资金。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提到:“北大光华课题组估测投资金额到2050年达到250万亿元以上,而清华估测是2060年达到140万亿人民币。”[14]一方面,资助高校引进一些有着低碳专业知识的教师,加强对本校教师的培训,培养和建立一支高水平的低碳研究教师团队,来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双碳”是新兴的领域,有很多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所以建立“双碳”专项基金,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科研经费补贴[5]。

(五)增加跨学科交流的机会

“碳中和”领域需要的是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在学校日常的授课过程中,应注重将“碳中和”知识与其他学科相联系,也可以通过讲授一些与碳中和有关的案例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校也可以组织各种竞赛或其他活动,将“碳中和”与其他学科相联系,能够促进学生主动研究学习碳中和与其他学科存在的关系,促进学科之间的相互融通,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15]。

(六)合理配置课程体系

首先,高校应该理清“双碳”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关联程度,全面了解目前开设的其他课程与“双碳”课程的联系。其次,高校应该在开设“双碳”课程的同时开设思政课程,要求在教学中将专业知识传授与社会价值引导相统一[15],要将“双碳”目标展现为大国的担当,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双碳”知识的意识,全方位的培养“双碳”人才。

(七)完善“双碳”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双碳”目标涉及的领域很多,所以可能触及各个行业的利益,而利益的协调和冲突则需要法律的制约与约束。应该基于“双碳”人才培养的实际,从立法方面来研究完善“双碳”人才培养的约束机制,为开展监督管理、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矛盾解决等方面提供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 北青网.培育高质量“双碳”人才 学科专业与教师队伍不能只靠“散养”[EB/OL].[2022-05-19].https://t.ynet.cn/baijia/32787917.html.

[2] 李卓,井贺然,周婷月,等.“双碳”愿景下碳中和领域创新型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未来与发展,2022(7):83-86.

[3] 徐沛宇.双碳人才需求一年扩10倍,供给跟不上怎么办[EB/OL].[2022-04-08].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95329569401349

44&wfr=spider&for=pc.

[4] 戴晗悦,王娟,贾明.壮大“双碳”人才队伍是实现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EB/OL].[2022-09-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4046203857747002&wfr=spider&for=pcBoss.

[5] 张怡,焦石,尚桐羽,等.双碳人才培养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银行家,2022(3):69-71.

[6] 石洪艾.低碳经济交叉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问题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5,36(16):97-98.

[7] 赵忠秀.发展低碳教育事业,助力实现“双碳”目标[J].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9):34-36.

[8] 刘牧心.碳中和目标下复合型金融人才培养研究——以碳金融专业方向为例[J].科技风,2021(34):34-36.

[9] 姚红彩.低碳经济发展的科技人才引进开发——评《国外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2019,35(4):2.

[10] 戴桂林,于晶.低碳人才培养所面临的问题与研究[J].北方经贸,2011(5):28-29.

[11] 黄靖,杨磊,傅明连,等.碳中和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化工专业教育改革[J].当代化工研究,2022(13):132-134.

[12] 王焰新.为培养碳中和人才贡献一份力量[EB/OL].[2022-02-2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5888550040101151&wfr=spider&for=pc.

[13] 林夕宝,余景波,宋燕.“双碳”目标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6):36-42.

[14] 刘俏.如何培养碳中和人才?[EB/OL].[2022-04-20].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0612492206244083&wfr=spider&for=pc.

[15] 宋先雨,梁克中,武卫荣,等.“碳中和”背景下化工类专业建设与改革[J].广东化工,2021,48(22):202+209.

猜你喜欢

碳中和碳达峰人才培养
碳中和·碳达峰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旅游风景区碳估算与碳中和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