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在肥胖结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3-07-13刘景景左智超胡晓慧赵志莉张永强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1期
关键词:苏醒丙泊酚时刻

刘景景,左智超,胡晓慧,赵志莉,张永强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河南 新乡 453100)

近年来,随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改变,社会肥胖人口不断递增,研究发现,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与高脂饮食结构关联密切,肥胖患者更易并发CRC[1-3]。针对此类患者,临床多通过开展腹腔镜CRC根治术治疗,常用麻醉方式是全麻(general anesthesia,GA),可通过抑制中枢、反射神经,松弛骨髓肌,减轻疼痛感,但对交感神经-肾上腺素髓质系统抑制效果稍显不足,易致使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影响血流动力学稳定[4]。超声引导下腹横筋膜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是腹壁麻醉、镇痛的重要方式,能有效降低腹腔镜手术患者应激刺激及疼痛刺激[5-7]。本研究选取80例肥胖CRC患者,旨在探究在GA基础上联合应用超声引导下TAPB方案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80例肥胖CR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40例)、B组(40例)。纳入标准:符合CRC诊断标准[8];临床分期Ⅰ~Ⅲa;接受腹腔镜CRC根治术;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血液、免疫系统及器质性疾病;过敏体质;其他恶性肿瘤;凝血功能异常。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1.2 麻醉方法全部患者术前嘱禁食8 h、禁水4 h,入室后建立静脉通路,连接监护设备(荷兰Philips,MP70),监测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等生命体征。B组接受GA,麻醉诱导: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0.4 μg·kg-1静脉注射,丙泊酚(西安立邦制药,国药准字H20040300)2.5 mg·kg-1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0.2 mg·kg-1。麻醉机参数:潮气量8~10 mL·kg-1,呼吸频率每分钟10~12次。维持麻醉:术中采用丙泊酚4 mg·kg-1·h-1、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0.15 μg·kg-1·min-1联合顺阿曲库铵0.2 mg·kg-1·h-1静脉泵注维持麻醉;依据BIS监测调整丙泊酚泵注速度。A组接受GA联合超声引导下TAPB,GA方法同B组,麻醉诱导后,在超声引导下行TAPB,仪器为英国Sonatest SiteScan 240型,选择配套7~12 MHz高频探头,扫描腹壁,明确纵轴中位线,以局麻针(22 G×100 mm)进针,中位线、针身需处于同一平面,针尖直至腹膈肌、内斜肌间筋膜位置,回吸,若无气血则注入15 mL 2.5 g·L-1罗哌卡因(Aspen Pharmacare Australia Pty Ltd,注册证号H20140765),若超声显示药液渗透、扩散,则以上述方法行对侧TAPB,术毕后,将患者送至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

1.3 观察指标(1)两组苏醒质量(自主呼吸时间、PACU停留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2)两组麻醉前(T0)、气管插管时(T1)、手术开始10 min(T2)、术毕时(T3)血流动力学水平(MAP、HR)。(3)两组T0时刻、术后6 h(T4)、术后12 h(T5)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9]评分,分值区间0~10分,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4)两组T0、T1、T2、T3时刻血清血栓素B2(serum 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 F1α,6-keto-PGF1α)水平,取静脉血3 mL,以8 cm半径、3 500 r·min-1离心10 min,取血清,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两组T0、T4、T5时刻应激指标水平变化[醛固酮(aldosterone,ALD)、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MDA)、皮质醇(cortisol,Cor)],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6)两组恶心、嗜睡、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结果

2.1 苏醒质量A组PACU停留、自主呼吸、呼之睁眼时间较B组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用量较B组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苏醒质量对比

2.2 血流动力学水平T0、T1时刻两组HR、MA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刻 A组HR、MAP水平较T0时刻降低,但B组较T0时刻升高,其中A组HR、MAP水平较B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流动力学水平对比

2.3 VAS评分两组T0时刻VA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T5时刻VAS评分均较T0时刻升高,但A组较B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VAS评分对比分)

2.4 血清TXB2、6-keto-PGF1α水平两组T0时刻血清TXB2、6-keto-PGF1α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2、T3时刻血清TXB2、6-keto-PGF1α水平均较T0时刻升高,但A组血清TXB2水平较B组低,血清6-keto-PGF1α水平较B组高(P<0.05),见表5。

2.5 应激指标水平两组T0时刻血清ALD、Cor、MD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4、T5时刻血清ALD、Cor、MDA水平均较T0时刻升高,但A组较B组低(P<0.05),见表6。

表6 两组应激指标水平对比

2.6 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出现嗜睡1例,B组出现嗜睡3例,呕吐5例。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较B组(20.00%)低(χ2=4.507,P=0.034)。

3 讨论

早期CRC并未发生转移及扩散,及时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可获得较好根治效果[10-11]。腹腔镜CRC根治术是临床治疗CRC的常用术式,可有效切除病灶,改善患者病情,但选取科学麻醉方式、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是顺利完成手术的关键。

Boulianne等[12]研究指出,理想麻醉状态不仅需保障手术顺利完成,还需降低麻醉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提高苏醒质量。GA可通过注射麻醉药物抑制机体反射、中枢神经,达到松弛骨骼肌、减轻患者疼痛感的目的,但部分患者术中仍会出现循环应激反应,这主要是因GA难以充分抑制机体交感神经-下丘脑-垂体-肾上腺髓质轴反应,从而易致使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大幅波动,为有效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术中需追加麻醉药物应用剂量,从而可对患者术后苏醒质量产生影响,并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13]。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PACU停留、自主呼吸、呼之睁眼时间较B组短,丙泊酚及瑞芬太尼使用量较B组少,T2、T3时刻HR、MAP水平较B组低,T4、T5时刻VAS评分较B组低,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B组低,说明GA联合超声引导下TAPB麻醉应用于肥胖CRC患者可进一步提升苏醒质量,减轻疼痛感,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分析原因在于,腹部肌肉、皮肤及壁腹膜神经是由T7~L1神经前支支配,这些神经可穿过腹横肌及腹斜肌间筋膜层,而TAPB主要是在腹斜肌、膈肌间神经筋膜层注射局麻药物,被吸收入血后,可有效阻断神经传导通路,阻滞痛觉冲动传导,从而减少丙泊酚、瑞芬太尼应用剂量,同时在超声引导下,术者可借助可视化技术,并根据具体情况对针尖深度、方向精确调整,利于麻醉药物精准注入,继而确保神经组织效果可靠性,发挥良好麻醉效果,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感、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提高苏醒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研究指出,应激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做出的防御反应,但过度应激可使机体受损,ALD、Cor、MDA均是临床评估机体应激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表达与机体应激程度成正比[14-15]。另外,腹腔镜手术会对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创伤应激反应,还可促使血小板发生活化,增加血栓形成风险[16]。本研究中,A组T1、T2、T3时刻血清TXB2水平较B组低,6-keto-PGF1α水平较B组高,T4、T5时刻血清ALD、Cor、MDA水平较B组低。前列腺素I2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可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源自活化血小板,可促使血小板聚集,二者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血小板功能关键,但其代谢极快,难以测定实际生成量,而TXB2、6-keto-PGF1α是其代谢产物,且含量稳定,测定其水平可反映血栓素A2、前列腺素I2变化情况[17]。由此证实,GA联合超声引导下TAPB麻醉应用于肥胖CRC患者对机体应激反应及血小板功能影响更小,是种理想麻醉方案。这可能与该麻醉方案可有效抑制机体疼痛刺激传导、阻断神经传导通路有关,但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GA联合超声引导下TAPB麻醉应用于肥胖CRC患者可进一步提升苏醒质量,减轻疼痛感,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且对机体应激反应、血小板功能影响更小,同时可减少丙泊酚、瑞芬太尼使用量,减少不良反应。

猜你喜欢

苏醒丙泊酚时刻
植物人也能苏醒
冬“傲”时刻
捕猎时刻
绿野仙踪
会搬家的苏醒树
向春困Say No,春季“苏醒”小技巧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丙泊酚预防MECT术后不良反应效果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