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实践策略

2023-07-11马凤艳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1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留守儿童乡村振兴

马凤艳

[摘要] 乡村振兴呼唤高质量的乡村教育。乡村留守儿童的德育问题一直是乡村教育的难点。本文研究分析了新时期乡村留守儿童的德育所面临的挑战,从三个方面提出了乡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实践策略,即情感呵护、心理辅导、活动育人,以期为乡村班主任提供帮助和借鉴,提升乡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工作水平。

[关键词] 乡村振兴;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情感呵护;德育创新

乡村振兴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而教育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短板,尤其是乡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始终牵动着国家教育部门的心。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和管教,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较为敏感,容易表现得偏激和固执。因此,教师需要围绕“情感引领,爱心滋养”的理念,找到更加适宜的方法,针对乡村留守儿童因地制宜地进行德育教育,确保他们健康发展。

一、乡村留守儿童德育面临的挑战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也越来越快。大量农村劳动者进入城市工作、生活,导致乡村留守儿童越来越多。乡村教师在留守儿童的德育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1.家校协同教育落实难度增大

乡村儿童的德育离不开教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在班主任开展家校沟通时,家长需要准确反馈孩子在家中的表现,以便班主任第一时间掌握孩子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德育方式。但是,乡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能常年陪伴在孩子身边,导致家校协同教育难以真正落实。

2.留守儿童心理亚健康状况突出

近年來,乡村留守儿童的隐性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如缺乏安全感,感情比较淡漠,容易产生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想,有些孩子还会出现极端行为。若这个特殊群体的德育效果不佳,在他们走向社会后,很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如何给予留守儿童足够的关心与爱护,因材施教,这对乡村小学班主任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3.乡村学校的德育资源滞后

德育是一个长期、连续、系统的工作,乡村学校的德育资源较为滞后,缺乏整体规划的德育课程,相关部门对留守儿童德育也不够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较为单一。如何将抽象复杂的德育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德育教育形式,是乡村班主任面临的又一大挑战。

二、乡村留守儿童的德育实践策略

基于乡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特殊环境,学校应承担相应的德育责任,从不同角度进行德育创新,帮助留守儿童走出困境;班主任则需要从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认知特点出发,从多个角度来优化德育实践策略。

1.情感呵护:建立多重关爱机制

留守儿童出现问题,大部分原因是缺失情感关怀,这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极其不利。这就要求学校和班主任从情感上去精心呵护这个群体,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有爱的成长环境,从而对他们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学校可以设立多重关爱机制。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还要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同学、代管人沟通。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在和孩子父母沟通时,应对留守儿童父母做好相应的家庭教育指导,需要定期与孩子联系,掌握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情感动态,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从而为他们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班主任还可以开展以“关爱”主题的系列班会活动。通过参与班级集体活动,留守儿童能感受到同学之间密切的互动,体会团结、和谐与奋进的快乐。

2.心理辅导:构建个性教育体系

学校应该将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矫正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校应鼓励乡村留守儿童遇到心理问题时,及时找心理教师疏导。此外,定期组织心理教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测试,以便及时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的心理困惑。

第一,建立留守儿童心理档案。班主任在学生进校第一天起,就需要摸排清楚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深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与家长保持有效联系。每个学生在每次沟通时,班主任都要做好详细、连续的记录,并建立个性化的心理档案,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提高心理教育实效性。

第二,设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之家”即专业的心理咨询室,旨在对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个别辅导。在这里,心理健康教师可以通过各种专业心理知识,耐心与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吐露内心的感受和真实的想法。

第三,实施留守儿童帮扶措施。对心理问题较为突出的学生,学校应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来采取帮扶措施。一方面,专门组织教师“一对一”帮扶,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养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另一方面,组建学生互助小组,让学生在互助小组的活动中学会正确的交往与表达。

通过一系列帮扶措施的实施,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明显得到改善,他们逐渐融入集体,归属感和幸福感越来越强。

3.德育创新:开展丰富的德育活动

德育活动是德育的最好载体,在活动中探索、发现、体悟是德育的最佳方式。学校除了开展重大节日主题活动、行为规范教育、每周升旗仪式、体艺特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利用得天独厚的乡土资源,创新了融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行走田间”系列课程化德育活动。

学校旁边有一大片竹林,竹子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结合小学语文古诗《竹石》中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我们尝试从生活化角度开展德育活动。一是“趣味挖笋”活动,由经验丰富的家长讲述挖笋的绝招。学生学习了理论基础,继而进行实践。在实地挖笋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到竹子的生长特点,还体验到劳动的快乐。二是“大厨争霸”活动,学生制作竹笋美食,拍照发在班级群内。留守儿童在参加这项活动存在困难时,班主任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在不断努力和尝试中,学生们不仅品尝到竹笋的美味,还体会到父母或其他长辈的辛苦不易。三是创意竹编活动。竹编是非遗文化中的瑰宝,开设竹编课旨在让学生感受竹编文化的同时,传承竹编手艺。竹编活动既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磨炼他们的耐心和毅力,让他们亲身体验劳动的不易,从而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常怀感恩之心。

德育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乡村教师在开展德育的过程中,要善于从生活出发,将德育内容融入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让留守儿童在与他人、自然、社会的交往中理解、体验、践行所要求的价值和美德,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端正品行,发展个性与能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丽.家校社共育,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J].阅读,2022(87).

[2]娄永军、姚慧.在留守儿童中进行德育渗透路径探索[J].吉林教育,2022(34).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留守儿童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