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地区产科护理存在纠纷隐患案例及对策

2023-07-09王姗姗常晓曼王静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3期
关键词:产科隐患纠纷

王姗姗,常晓曼,王静霞

(河南省第二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1191)

护理直接影响产妇和新生儿健康和治疗恢复情况,护理安全包括及时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如产妇和新生儿特定的心理和机体损伤或缺陷甚至死亡。产科护理人员工作直接关系到产妇和新生儿健康,从更深意义上关系到家庭和谐幸福和社会稳定[1]。故对产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隐患进行排查,做好管控和防护能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妇产科直接关系产妇和新生儿生命安危,也是医疗事故频发科室,产科各环节对护理要求比较高,要求临危受命、不慌张。同时产科工作节奏快,需要一定专业知识,如果护理人员对产妇和新生儿责任感不强,就会增加医疗事故发生。所以临床上加强护理风险管理,运用风险管理方法,寻求出现风险根源,进而实施行之有效的防范措施,以减少护理方面所出现的问题,也尽可能降低护理风险性[2]。目前,随着社会发展,二孩政策放开,分娩人数急剧升高,给社会、家庭、医护人员均带来很大影响。因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30多年,很多女性未能按自我意愿生育,二胎政策开放使很多不符合再生育女性再次生育,长期累积生育需求再次得到集中释放,增加了产科本身医疗资源负担,导致产科医护人员紧张、医疗资源紧缺,成为医疗纠纷隐患高发科室。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1日,我们调查680例产妇存在纠纷隐患案例及对策,以期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同期收治的6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20~45岁者;②有详细资料记录,均能配合调查者;③既往体健,未引起纠纷相关疾病者。排除标准:①既往合并其他疾病影响护理质量者;②意识不清楚,对答不当者;③资料不详细记录者;④年龄<20岁,年龄>45岁者。剔除标准(脱落标准):①无法按照方案进行调查者;②无法配合调查者。本组患者年龄20~44(26.98±2.56)岁;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159例,初中227例,高中157例,大专及以上137例;婚姻状况:已婚652例,未婚28例;体质量指数(BMI)(25.44±3.15);孕周35~41(38.84±2.81)周;生育次数0~4(1.45±0.34)次;流产次数0~5(1.24±0.46)次;并发症:妊娠期高血压43例,高脂血症61例,妊娠期糖尿病41例,其他23例;分娩方式:自然分娩410例,剖宫产270例;参与护理人员:护士10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副主任护师1名。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调查方法 对所有出现护理纠纷隐患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根据纠纷隐患事件类型从护理人员素质和技能、管理因素、医疗设备和环境方面、孕妇及家属因素、其他因素查找隐患事件原因,统计发生率;针对纠纷隐患原因采用集体会议模式找出发生原因并制订相应的对策,然后观察干预前后相关指标变化。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护理纠纷从护士因素、管理因素、医院设备等硬件因素、产妇本身因素、其他因素进行归纳总结。①观察干预前后在产妇分娩态度问卷进行评估,包括胎儿健康、产痛伤害、自我控制、医疗护理4个维度,量表共16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为16~64分,分数越高表示分娩体验越差。②观察干预前后基础护理、操作熟练度、操作规范度、责任心变化情况,每项满分为25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③比较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变化。制订满意度调查表,分别从纠纷隐患细目进行扩展,共33项,每项分为1~3分。分数越高表示满意度越高,分为不满意、比较满意、非常满意3个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产科护理中存在纠纷隐患分析 680例产妇中出现护理纠纷隐患23例,发生率为3.38%,以护士素质及能力最常见11例(47.83%),其中以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法制观念差最常见为30.43%,见表1。

表1 产科护理中存在纠纷隐患分析(n=23)

2.2 干预前后产妇分娩态度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产妇分娩态度评分比较(分,

2.3 干预前后护理质量比较 见表3。

表3 干预前后护理质量比较(分,

2.4 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论

在产科护理纠纷隐患中最常见的是护理人员素质和能力,其中主要是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法制观念差;护理人员水平低下,缺乏专业知识和高度责任心。目前,随着法制建设逐渐完善,新的《执业医师法》对护理管理进行严格规定,对护理文书、护理行为和患者权利进行了明确和强化,而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未高度重视、随意性大,随便乱记床位、姓名、生命体征等,容易引起纠纷[3]。同时产房内产妇病情瞬息万变,存在不可预见性,若护理人员工作不认真、观察不仔细,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如产后未按摩子宫从而出现宫腔积血,未发现难产儿口唇发绀等。产科是一个风险性较高学科,产程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若护理人员护理知识缺乏,工作经验不足,缺乏某些症状知识从而延误诊疗[4]。在护理过程中操作技能不熟练造成产伤并发症,严重者引起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和医疗纠纷,同时对产科中新机器、新技术等缺乏相应应急能力。管理因素上主要是排班不当,护理人员数量相对缺乏、监管力度不足,难以执行。护理人员不足是我国医疗机构普遍存在问题,而产科又是一个周转率很高的室,若人员不足会造成难以应付护理日常,疏漏较多,难以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医疗纠纷[5]。另外,考虑到产科急救较常见,如产后大出血、羊水栓塞、新生儿复苏等,这些要求护理人员争分夺秒,若管理不到位,缺乏有效机制或造成不应有损伤,引起医疗纠纷[6]。同时,对病情稳定离院后患者及时签署告知书,常见孕妇请假离院,而在院外出现意外,无形中增加医疗纠纷。服务态度至关重要,产科面临的是焦虑、虚弱产妇,因此,要求护理严密细致,而繁琐服务性工作较多,若入院时健康教育不到位,护理人员未详细询问病史,未主动关心、安慰孕妇,这些均会造成产妇产生不满意。同时,未与患者进行沟通,在分娩过程中产科护士随时和家属进行交流,礼貌得体让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切莫用冷漠、生硬语气,以刺激产妇[7]。目前人们对医疗知识了解较少,如家属认为分娩是生理过程,产前正常就一定能顺利分娩,一旦产程异常则家属难以接受,护士言语不和则引发纠纷。部分疾患可能预后欠佳,产妇往往将不满情绪转移到护理人员,引起医疗纠纷;另外,对一些贫困人员因报销率低,自费部分较多会产生不满,从而将矛盾转移到护理人员[8]。

在护理对策上要遵循以下几点:①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护理行为要求合乎行业规范,在法律规定范围内,医院组织护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制订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预案,能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具备良好心理素质,提高自身情绪控制能力,能使护理行为经得起推敲和质疑。②完善并健全产科工作制度,加强各班安全管理制度学习和安全分析会,对出现各种违法操作规程及时通报、总结原因,对出现错误及时纠正,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③规范化护理文书书写,对护理书写内容要求做到及时、准确、真实、客观、完整等,加强护理文书书写是防止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环节,质控护士监督把关,护士长定期检查。④加强护理人员自身队伍建设,加强业务学习,认识到产科工作高风险性、重要性、复杂性,平时定期开展三基三严考核制度,对产科各项诊疗和操作严格培训,做到人人过关,产前、产时、产后护理操作非常熟练,同时,对助产士、护理人员进行不定期进修,至上级医院学习新理论和新技术。⑤加强医疗服务态度,指导护理人员学会换位思考,加强医患沟通,建立良性护患关系,在对产妇进行护理过程中热心接待、体贴关心、耐心解释、护理精心、细心观察,体现时时关怀,以提高患者满意度[9]。⑥加强各科室之间协调性,医院成立相关的急救组织,平时除加强各自业务学习外,还要相互沟通协调,和患者交流时尽量少用绝对化字眼,以免引起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不信任,导致护患关系紧张[10-11]。⑦加强产科文化健康教育,让全社会理解、支持产科护理,除加强业务学习、规范护理操作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外,应呼吁全社会关注产科,对一些难以预料的并发症相互理解和体谅,共同对抗病魔,达成和谐护患关系[12]。

对纠纷隐患干预后,不仅能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同时能提高自身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说明目前产妇能理解护理人员,而护理工作对产妇影响深远,让护理人员认识到产科护理关系母婴生命安全、关系社会和谐和家庭幸福指数,因此,加强病房管理和护理质量把控,提高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加强护患沟通,从而提高护理水平,减少护理纠纷发生。

猜你喜欢

产科隐患纠纷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隐患随手拍
署名先后引纠纷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纠纷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