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作乃知妙,由此入“红楼”
——以衍生创作激发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2023-06-29周华

河北教育(德育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贾琏红楼红楼梦

○周华

《红楼梦》是文学艺术经典,是许多名家、大师推为文学金字塔塔尖的作品。这种赞誉丝毫不为过,它既是封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又充满生活意趣和物律人伦,堪为哲学路引、生命知己、语言标杆……这一切可能的美好感受,起点是要耐着性子读进去。

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愿意通读此书,许多学生开列的“死活读不下去”书单之首便是《红楼梦》。的确,这部书没有什么引人入胜的情节,絮絮叨叨、琐碎繁复“织”出了它的主体样貌。实际上,它饱含毓秀。学生读不下去,是因为缺一把打开经典大门的“钥匙”。

以写促读

“以写促读”是百试不爽的手段。写作是思维探索和语言组织相结合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写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反复、深入思考,从而对思考对象产生研读兴趣。

在布置拓写任务之前,教师需要进行一番铺垫。比如在探究“人物形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个专题时,教师以王熙凤为例,以“聊天达人”和“管理高手”为“眼”向学生展示王熙凤的超群能力。

先说王熙凤那张嘴。和贾琏聊天,俏皮话比比皆是:“人家给个棒槌,我就认作针”“坐山观虎斗”“借剑杀人”“引风吹火”“站干岸儿”……在贾母面前说自己和平儿是一对“烧糊了的卷子”,数落平儿帮尤二姐的忙——“人家养猫拿耗子,我的猫反倒咬鸡”,骂张华是个懦弱胆小、不中用的“癞狗扶不上墙的种子”……俗语套话,心到词来。除此之外,她顾全现场气氛的本事首屈一指,特别是把贾母逗得格外开心。“竟像个嫡亲的孙女”之类的高情商表达,一石三鸟,手到擒来。

再说凤姐的另一强项,能干。在“协理宁国府”时,她上任便快刀斩乱麻,火眼金睛直接切中要害:“头一件,人口混杂;第二件,事无专执;第三件,需用过费;第四件,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随后便精准施策,专人专职,把个宁国府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

经过教师的拆讲、渲染,学生已饶有兴趣——原来《红楼梦》还挺有意思。但这还不足以让学生沉浸其中,教师需要再添一把“火”。

教师前面讲王熙凤只是抛砖引玉,每个人心中的王熙凤都有独特的风韵,那就给学生一个机会:把自己的解读整理、发表出来。

布置学习任务如下:阅读小说第三、六、十二、十三、十五、二十回,围绕王熙凤的言行举止做摘录和批注,并以分析王熙凤人物形象为主题作文。

带着这个任务去读,学生不得不耐下心来,读进去,一旦读出点感觉,对人物有了自己的理解,就会跃跃欲试,产生写作欲望。

比如某同学写的《王熙凤,何等人也》:“王熙凤是何等人?她是金陵世族王家的女儿,是贾琏的妻子,是贾母最为器重的孙媳妇,是荣国府的当家奶奶,是大家伙儿口中的‘凤辣子’。”

答案虽简单,但体现了作者的思考、总结,从人物关系、角色分量方面把握住了王熙凤的身份。

再如另一同学写的《道不尽的王熙凤》,关键段落的段首句如下:

“长相与穿着已经是我能感受到的极致高贵。”

“其条理清晰、虑事周到、分工合理的治家才能,在第一至二十回体现得淋漓尽致。”

“争强好胜、表现欲强,这既是王熙凤的性格弱点,也是其性格亮点……”

“王熙凤还特别心狠手辣、善于算计。在第十三回中……”

“最后,还想说说她贪婪自私、恃强凌弱的一面。在铁槛寺……”

诸般评价有根有据,十分到位。显然,该同学认真读了书,经过消化后形成了自己的见解。

花样创作

除了拓写,还有其他办法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例如创编台词,模拟配音,通过口语表达,体验人物心境,展现人物性格,感知原作者细节描写的深厚功力和语言运用之妙。

比如,教师展示《红楼梦》(1987 年版)电视剧中对白精彩的片段,让学生揣摩各角色的性格特点,再为他们创编台词,然后分饰角色,演绎某些场景。

例如某些学生创编了一段俏“平儿软语救贾琏的”故事,然后由三名学生分别饰演贾琏、平儿、王熙凤。其中一名学生通过语言和神情、动作,把平儿这一青春侍妾的活力四射、娇俏妩媚,以及应对浪夫威妇时的机灵聪慧展现得淋漓尽致。经过这样的创、演,红楼语言从书中走进学生心里,再跳跃于口舌,真正是“经典会说话”。

这种学习方式,符合现代中学生常求新、爱创造、爱表现的心理特点,提高了他们研读文本的积极性。当然,每种方法都有保鲜期,当学生对某种方式兴趣衰退时,新的创作活动就该登场了,例如可以开展“请红楼人物来吃饭”“宝玉挨打后的朋友圈”等创作活动。只要有心,发动群众,新点子总会有的。

通过某些激趣手段引领学生慢慢走进著作中,体验人物悲欢,品味世态炎凉,美与丑、富与贫、贵与贱、柔与刚……便都铺展开来。到了这种程度,《红楼梦》已然成为他们的挚爱。

猜你喜欢

贾琏红楼红楼梦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依恋:《红楼梦》人物贾琏亲密关系探析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别样解读《红楼梦》
依恋视域中贾琏的亲密关系探析
西门庆与贾琏的形象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