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儿童本位,让阅读之花绽放

2023-06-28周万里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3年4期
关键词:绘本阅读教学儿童

周万里

早晨,妈妈给我两块蛋糕,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中午,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下午,哥哥给我一盒歌片,我选出了最美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把棉衣给她挡风雪,在一块唱那美丽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谁吗?那你去问一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这首温暖的小诗《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是湖北一个叫刘倩倩的小女孩创作的,据说她当时才9岁,读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后,写下了自己最美好的祝福。这首诗,在联合国举办的世界儿童诗歌比赛中荣获“菲利亚”金质奖章,并被收录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课本。小小的年纪、暖暖的诗歌,“明媚的花儿”背后,一定离不开小诗人大量的阅读积累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是阅读开出的一朵温润的花。

一、六龄阅读,恰逢其时

阅读不仅是“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是能让儿童获得丰富和多元的知识,塑造儿童的精神世界。儿童阅讀很早就在全世界受到广泛关注,比如英国于1992年启动低幼儿童阅读推广计划——阅读起跑线,向全国0~5岁的儿童赠送图书;素有“教育总统”之名的克林顿上台之后,美国陆续推出阅读挑战、阅读优先、冲顶计划等行动;自2004年起,全民阅读在中国热烈开展,书香社会、书香校园建设不断推进,教育界盛会“中国儿童阅读论坛”持续耕耘十余载。

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城市儿童阅读调查报告》,74.8%的城市儿童在2岁前便开始接触图书。幼儿在2岁左右大脑急速发育,脑重量达到成人的70%左右,这为儿童进行阅读提供了生理可能性;2~6岁儿童的脑重从成人脑重的70%发育到90%,这是儿童进行阅读活动的第一个关键期。初入小学的儿童年龄大多在6岁左右,他们在幼儿园期间已经开展了阅读教学,部分儿童已学会主动阅读。而且这一时期的阅读能舒缓儿童心理的不安全感,尤其是选择合适的读物进行阅读,能更好地帮助儿童适应小学生活。由此,关键的生理基础,已有的阅读实践,再加上现实的需要,一年级学生正式进入阅读天地恰逢其时。

二、茫茫书海,先读为要

如今,阅读的重要性得到了更大范围的认可,尤其是在学校。但更多的时候,阅读往往与“课外”二字相连——课外阅读。也就是说,课堂中儿童通常只学习课本上的内容,其他内容、整本书的阅读都留在了课外。自统编语文教材在全国投入使用以来,阅读不再只属于课外,课堂阅读成了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课堂上、课堂外,除了教材中推荐的书目,以及网络上众多的必读书目外,一年级学生到底该读些什么书?这是教师开展阅读指导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推荐给儿童的读物,应该坚守最重要的原则——儿童本位。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家,喜欢天马行空、异想天开,他们阅读的书也应该富于想象,并能进一步激发想象;儿童是趣味的个体,他们天生喜欢充满趣味性的作品,厌恶“板着面孔”的读物,因而儿童文学应该是快乐文学。就一年级学生而言,考虑到其年龄、认知特点及识字情况,教师可多选择韵文,如诗歌、童谣等作品让他们进行朗读,这些作品往往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深得儿童喜爱。当然,绘本也是特别适合儿童阅读的图书,有的绘本不仅能满足“儿童本位”的要求,还能被用来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可选择图多字少、语句简短的绘本来辅助教学。

三、阅读有法,适合最好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工具性学科,阅读与写作能力能够反映学生的语文素养,对一年级学生来说亦是如此。那么一年级阅读教学应如何开展?数据表明,四年级前的学生普遍喜欢听读故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这一特性,以朗读、讲故事的方式开展阅读教学。以《猜猜我有多爱你》这一绘本为例,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的策略,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的魅力:你能猜一猜故事中大兔子、小兔子的关系吗?有什么办法能让小兔子获胜一次吗?你想向谁表达自己的爱呢?然后设计阅读单,引导学生将有关内容以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这既是一种思维的外显,也是一次阅读后的输出与表达。

通常情况下,深谙阅读指导的教师会将阅读的重心放在课堂,但其实同样不能忽视家庭阅读。教师在对家庭阅读进行指导时,应让家长做到以下几点:营造家庭读书氛围,家中设有书房或读书角;不断丰富家中的藏书量;加大亲子阅读的力度,比如坚持睡前亲子朗读,周末参加图书馆等公共机构的亲子阅读活动等。

四、阅读受困,如何行动

从一年级学生入学伊始,教师便开始推进班级阅读,关注个体阅读情况,但班级阅读仍可能呈现出两极分化的现象。倘若出现父母无心、无力关注学生阅读,或父母不在身边而导致学生阅读明显落后的情况,教师有必要以家访的方式对其进行指导,尽早改善不良的阅读现状。

在班级阅读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家长普遍担心学生阅读效果不佳的问题。实际上,家长需要知晓:阅读的投入是长线型,往往难以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切不可太心急,只要坚持陪伴阅读、引导阅读,阅读这朵花总会开放。当然,如果学生因受阅读障碍困扰等特殊情况导致读写效果不尽如人意,建议寻求专业机构进行专业辅导。

儿童阅读是一个积累和探究的过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应创设阅读的乐土,激发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提供阅读的养分,教会儿童阅读的方法,让阅读这朵花在儿童心中悄然绽放。

猜你喜欢

绘本阅读教学儿童
绘本
绘本
绘本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