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科竞赛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

2023-06-25朱玫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5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改革

朱玫

摘要:高校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载体,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促进高校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本文分析了学校在高校学科竞赛中应该处理好的几对关系,从提高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建立和优化学科竞赛良性发展保障机制等几个方面提出提高学科竞赛水平,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学科竞赛 创新人才培养 课堂教学改革

高校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载体,是激发大学生潜能和创造力的手段。近年来,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科竞赛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学科竞赛不仅仅是为了分出高下,更重要的是通过良好的管理体系和机制的建立,激发高校师生参与热情,发挥学科竞赛活动在高校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凸显育人成效。

一、高校学科竞赛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一)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在高校学科竞赛活动中,学生基于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联系实际,深入解决专业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使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加强。学科竞赛是劳动教育非常好的载体,在竞赛活动中,从报名准备、所用知识归纳和更新、技能训练和掌握,无任何捷径,各环节都要亲力亲为,都有体力和脑力的大量付出。在学科竞赛活动中,专业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科技文献检索、方案设计、结果归纳分析等一系列的活动,具有综合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思路和视野得到拓展,抽象思维能力及科研能力得到初步构建。大学生在学科竞赛中积极进取、直面问题,经历成功与失败,有助于培养一丝不苟、严谨求实的学风,逐步改变被动学习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找到自主学习与探索创新的乐趣,进而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科竞赛活动中,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共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体验竞争与合作、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有利于养成与人共事时讲团结、讲协作的良好品格,塑造健康的个性人格,增强团队凝聚力,从而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学科竞赛促进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对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思想、方法和人才培养范式创新等提出重大命题。而学科竞赛是以学科专业为基础,通过选定主题,制定规则,要求学生个人或团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定的任务,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高等学校在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改革中,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为学生创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机会;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适应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注重跨学科、跨专业知识的交叉融通;多元协同,探索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践基地,促进政产学研深度结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水平和能力;整合资源,建立校内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等等。高校以学科竞赛为重要抓手,促进高校人才创新能力的提高。

(三)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教学内容要体现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教学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教学目标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有机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由灌输式为主向启发式逐步转变,加强课堂教学模式革新,推广小班化、个性化、参与式教学,推行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把沉默单向的课堂变成碰撞思想、启迪智慧的互动场所。加强过程性考核,科学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我管理,激发求知欲,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校学科竞赛活动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一)学科竞赛项目重点培育和一般参与的关系

全国学科竞赛数量多、种类繁杂,学科分布不均衡,有一批影响力大、质量高的学科竞赛,如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但有的竞赛项目质量不高,存在表演化倾向;有的项目教育功能缺失,商业化明显;有的竞赛缺乏内涵,片面追求量大面广等。面对层出不穷的学科竞赛项目,胡子眉毛一把抓既无可能,也没有必要,学校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学校要对学科竞赛项目进行评审鉴定,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对与学校学科专业结合紧密,惠及多数学生的高质量学科竞赛项目重点扶持,搭建各类学科竞赛平台进行重点培育。

(二)培养竞赛选手和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

面向全体与关注少数学生是比较重要的教育课题。集中优质资源重点培养参赛选手,努力使他们在竞赛中取得优良成绩十分必要。但同时要防止只重视培养少数竞赛选手而忽视全体学生的发展,事实上没有广泛的基础,保持学科竞赛成绩难以为继。一是学科竞赛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层层选拔,让学生有更多的参赛机会,通过竞争性的筛选,在好中选优基础上重点培育参加国内外大赛的选手。二是通过少部分同学先行先试的方法,以点带面,将成功经验推广惠及全体学生,这既是参赛策略,也是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三)学科竞赛与第一课堂的关系

我们通常将课堂教学稱为第一课堂,将课堂教学以外的专业文化活动、专业技能竞赛、学生社团等活统称为第二课堂。学科竞赛是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是第一课堂学习的外延和补充。学科竞赛要以学校的学科专业为基础和支撑,深入对接第一课堂,将竞赛内容与专业教学相结合,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推进学科竞赛与课堂教学协同联动,融合发展。

三、高校学科竞赛中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提高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

从已公布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六轮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评价结果分析,虽然高校学科竞赛排名跟学校类型、参与度及组织化水平等相关,但根本因素还是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是学科竞赛水平的基石,扎实的专业基础是竞赛选手高水平发挥的前提。因此,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是根本,要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着力提升学科和专业建设水平,建设理念先进、面向未来、引领发展、适应需求的专业。专业建设好了,人才培养的“四梁八柱”就立起来了。

(二)做好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更新教学理念,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切实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强化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在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中,将包括学科竞赛在内的第二课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学校的各类课程都应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将学科竞赛、科创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论文专利、自主创业等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经认定后折算为创新创业学分,建立本科生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和认定制度,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三)建立和优化学科竞赛良性发展的保障机制

1.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

学科竞赛需要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大量投入。为激励广大学生踊跃投身课外学术科创活动,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指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创活动的积极性,应制定分类分级的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像“互联网+”大赛、电子设计大赛、“挑战杯”竞赛、数学建模大赛等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高质量竞赛项目,师生准备周期长,付出多,投入大,获奖难。因此,应对指导老师在教学工作量补助、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方面给予认定或政策倾斜,对学生在综合测评、研究生推免等方面给予加分或认定等,为学科竞赛开展并良性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2.构建高效的管理模式

高校内部在工作协同、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和体系规范等方面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科学、务实、高效的竞赛组织机构及组织形式,是确保学科竞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笔者所在的扬州大学为例,学校对学科竞赛项目进行评审鉴定,根据竞赛特点,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比如,“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竞赛等项目面向全体学生,由学校创新创业学院和校团委集中力量对参赛学生进行组织、培训。涉及多学科覆盖多个二级学院的竞赛,由学校职能部门如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统筹学校层面的竞赛组织协调,各相关二级学院及竞赛项目组织者则负责指导教师、学生日常训练管理和具体竞赛的实施。对于单学科竞赛,在学校职能部门参与下,由牵头学院组成竞赛项目组,负责竞赛的具体实施。

为了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类活动,同时让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在组织学科竞赛活动时要做到“点面结合,以点带面”。比如,对应学科竞赛项目开设相应实践类选修课程,吸引全校感兴趣的学生选修,进行早期训练和选拔。针对某类具体学科竞赛项目,成立学生科技社团,定期开展讲座、研讨等有组织的科技实践类活动。为激发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通过学校内部的公开比赛,选拔优秀选手,利用课余时间或假期进行集中训练和重点培养,经过层层选拔和淘汰,推选优秀选手参加省级、国家级大赛。

为让更多的教师关注或参与学科竞赛活动,学科竞赛实行项目制管理模式,以类似教改课题的形式向全校公开发布,符合条件的教师均可以申报。学校开放教学科研实验室,加强校内实习实训平台建设和场所建设,拓展科教协同育人平台,搭建各类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厚植创新文化,使学科竞赛等科创类活动的广度和厚度得到增强。

3.加强学科竞赛研究

学科竞赛以竞赛为载体,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科竞赛活动本身具有多样性、时代性、综合性等特点,这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并掌握其规律,提高学科竞赛的育人成效。各竞赛项目都有其自身特点和规律,要提升学科竞赛水平,需对竞赛项目应达成的目标任务以及竞赛项目的内涵、各环节进行深入细致的跟踪管理、研究分析,从而找准努力方向,精准发力。

总之,高等教育正处于内涵发展、质量提升、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关键阶段,培养创新人才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迫切。高校学科竞赛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其对大学生的知识和能力、人格和智慧、思想和行为等均具有深刻影响。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应以学科竞赛为引领,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改,激发内生动力,努力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志斌,赵昕.学科竞赛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科学,2018(5):238240.

[2]赵春鱼,吴英策,魏志渊,等.高校学科竞赛:现状、问题与治理优化——基于2012—2016年本科院校学科竞赛评估的数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2):6974.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微课模式支持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及反思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分班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上的应用
基于CBET模型教学效果调查
公安院校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
民间舞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方式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