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研究

2016-12-30王白音其其格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王白音+其其格

[摘要]为提升各大高校大学物理在教学水平上的人才质量,全国范围内争相建立一流的大学物理教学平台,并坚持并重知识教育、提升素质与能力培养,致力于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建立更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具有创新性的系列精品课程。虽然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依然突出,但是也发展出诸多针对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优化措施,改革不仅提升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增加了学生深入学习的机会,也实践出多层次的教学模式,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实现了大学物理教学改革进程的稳步前进。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等方面,大学物理教学课程是一科重要的基础课。通过学习这个课程,不仅可以培养科学分析能力,也能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其次,大学物理已然是各大高校对人才培养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高校近些年来已经形成优秀的大学物理教学系统,更大有一批国家级物理教学基地、国家示范中心,教学任务重点不仅在于本科生的教学,也注重对外交流。改革的目标是不断推广优异的实践经验和改革成果,以大学物理教育改革为大背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学思维等能力。

一、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背景材料

大学物理教学亟待改革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减弱,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物理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学生不能消化吸收物理理论是显而易见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难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任务范围内,教师并没有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也很少花课余时间巩固大学物理知识,长时间积累下来,加之难以理解程度的加深,许多学生就失去了学习大学物理的兴趣。

其次,大学物理教学的课时数也有减少的决策,更有取消此课程教学的专业。可能是由于各高校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定位不同,存在高校对于这门学科不合理的定位,缺乏重视,忽视了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另一方面,许多大学物理老师并不具备精英教学思维,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不足。事实上,各专业对于大学物理的知识需求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既不能单方面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也不能缺乏针对性教学。大学物理教学若失去针对工科教学的应用机制,学生只会把本课程当做枯燥无味的理论教学,这是学生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会发展的驱使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专业针对性逐渐加强。社会运转节奏加快,加重了竞争的激烈程度,这不仅是知识水平的竞争,更是综合素质的竞争。社会发展离不开大量创新人才。综合以上影响因素可以看出,创新人才的供给需要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在改革的道路上,不断挖掘创新人才,选拔出那些具有创新精神、扎实的科学技术的人才投身于社会经济发展,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加强基础科学课程的教学。

二、大学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定位严重,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各大高校物理教学的突破点在于渐渐增多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开展,但是,目前国内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物理知识的理论教学,即使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学生缺少实际操作动手的机会,也会偏离大学物理教学的教学目的,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学物理教学偏重理论性,就不能很好的注重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培养,反过来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二)教学形式单一,学生只是在按部就班

目前,大学物理教学形式相对单一,长期以来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考评模式,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师身上存在的不足。教学的实验过程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导,除开理论教学,大学物理课程按部就班,学生眼中的大学物理课程就只是在测出验证性数据,完成一成不变的实验报告,验证性实验涉及的技术、方法不新颖,各学科之间没有囊括进入应有的兼容性、互补性。教学显得枯燥无味,课堂学习沉闷呆板,学生的求知欲也不能很好地被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降低,学生只是在被一味被动教学,就无法充分培养学生的自由思考、科学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体系缺乏针对性,忽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各大高校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但是教学不能满足各个学生的需求,常常缺少相应的针对性,这些教学内容、实验过程教学更加强调的是按照学校或者学院规定的实验步骤加以完成,并不能挖掘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也不能时时适应新时代、新技术的要求,不能为大学生营造和提供思维飞跃、自由发挥的氛围。这是各大高校共同存在的问题,更是基础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三、大学物理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一)优化教学结构以强化能力培养

基础课程的载体就是教学内容的编制,大学物理很容易在结合只是解决实际问题时碰壁,可以把物理学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还原到课堂上。课堂上应该呈现物理学家研究问题的真实过程,从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探索与发现知识中,学生亲自经历之后会发现其中的方法要素和关键所在,也可以体会某些可以意会而难以言传的奥妙之处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解决:突出主干,将现代物理融入到宏观的各方各面,经典之处在课堂中加以强调,目前大学物理已经很好地加入了流体力学、量子统计等新颖技术观点,更加形象的向学生展示了物理图像,学生容易消化吸收;拓宽应用,大学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内容,现代高新技术可以融入到物理理论的讲解中,结合观察与实验、假说、综合归纳、模型等研究方法将大学物理推上更高水准。

(二)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素养

教师不仅需要全面掌握物理理论的内容和方法,也要具备优异的实践经验、技能:根据教学环境使用先进的教学设备,进行多媒体教学、传授模型设计技能;根据实际政策指导,教师更应该相互交流或增加外出学习的机会,开拓自身的科学思维。同时,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教学大纲,实时掌握学生的物理基础以及各专业的侧重点,保证在教学课时内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的质量。

(三)针对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机制的改革

针对高校中不同的专业分析其专业的特点,尽量在不同的学生中进行分层次教学,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教学内容的不同之处体现在基础理论联系专业实际、考核评定模式的不同。目前,比较成功的改革是将考核模式中加入实践成绩,这样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更加直观的评定学生参与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程度,综合评定学生课外学习的结果以及取得成果,就可以挖掘具备创新思想的人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总结

实践表明,以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出发点,大学物理教学需要实现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深入改革。改革目的在于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彻底改变学生被动教学的状态,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随着社会发展对创新型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人才培养的模式需要深入探索,但是在各方面的改革中我们也有理由相信,这些深浅不一的探索,正在推动大学物理教学的进步,也为我国人才培养贡献着力量。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大学物理教学改革
供给侧改革下营销创新人才培养思考与实践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物理与高中物理衔接教育的探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创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大学物理教学中需要做到十个“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