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职业院校发展趋势探究

2023-06-25吴莹莹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5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职业院校

吴莹莹

摘要:现阶段,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教学效果有所欠缺,总体发展缓慢。改变现有的教育环境、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职业院校的普遍共识,未来职业教育将迎来机遇与挑战。广大职业院校若要在挑战中进一步发展,则需要从明确自身定位,切实做好岗位调研,鼓励职业院校教师提升实践教学能力,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新需求等方面出发,以达到高效培养技术型人才的目的。

關键词: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 发展趋势

一、目前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蓝领人才缺口巨大,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常委陈荣书曾经提出,成为制造业强国的基本是高级技工的数量占比,参考制造业强国的数据发现,日本的产业队伍中,高级技工的占比超过40%,德国的这一数据则为50%,而我国的高级技工占比却只有6%左右,而且该数字已经多年没有增加。2021年人社部发布了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行业,其中“社会生产服务与生活服务人员”和“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一共74个,可见随着国内产业的升级,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相关数据显示到了2024年,中国的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量将高达约6200人,人才需求缺口大约为3000万,缺口占比高达48%左右。基于此,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十分重视,不断增加支持力度,从发展趋势来看,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是我国未来人才培养的重点发展方向。

(二)社会歧视严重,学生心理负担较重

在中国大部分家长的观念中,职业教育是学生无法考上高中、本科的无奈选择。因此才会出现家长会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和初中阶段拼命让孩子参加课外辅导班,希望以后孩子上的是高中而不是中职,上的是本科而不是高职。机械化培训下,很多学生没有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进入高中以及本科院校之后,并不具备自主学习钻研的能力,反而浪费了青春,浪费了国家资源,更没有找到自己真正适合的职业。而那些出于“无奈”选择中职、高职的学生们,在进入职业教育之后,也常常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很多学生会认为自己不够聪明、不够优秀,加上可能存在的来自家庭的压力,会有自卑心理,他们往往默许了他们受到的社会歧视,认为这是合理的,甚至破罐子破摔。

(三)职业院校自身定位不明确,教学效果欠佳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实际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方式。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以中职教育以及高职教育为主,但我们可以见到很多职业院校并没有专心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例如,很多本应该致力研究职业属性、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实操能力的职业院校却将学生每年的升本率作为自己的宣传亮点,这种宣传方式往往让人觉得职业院校对自身定位地不清晰。职业院校的学生当然应当有继续深造的机会,也应该有较好的职业前景,但若是本末倒置,则是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另外,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专业审批的难度比较小,这有可能造成部分院校在设置专业时较为盲目,没有做好相关的社会调研,也没有针对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体系,所讲授的课程较为陈旧,没有针对社会以及岗位的需求做出相应调整。实训实习设备落后,授课教师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相关的企业实践经历,因此并不具备实际的岗位能力,教授内容无法满足职业需求,这些都很有可能造成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就职的情况出现。

二、中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国人错误观念亟须改变

长期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严重脱节,造成了社会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歧视,出现了职业教育宣传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的局面。国人潜意识中始终认为只有本科院校才算得上是高等教育,而高职教育毕业之后将面临“就业不易、薪水不高”的问题。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后,对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并不重视,他们以最终能够进入本科院校为目标。在高职院校的三年,升本成为其唯一目标。在此过程中,这部分学生往往忽视了自己的就业需求,专业课成绩不佳,本科院校以及专业的选择以“能上”为主,这些观念都是错误的。事实上,企业对才有所长的高级技工人才需求旺盛,很多中职或者高职的毕业生还没有正式毕业,就已经有企业向其抛出了橄榄枝,很多毕业生都会收到多家企业的录用通知。中小学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对学生进行多方位劳动教育以及职业启蒙教育,提升综合素质。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帮助家长与学生回归理性,认识到拥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认识到技能型人才对社会的重要性,改变社会对职业院校的刻板认知,从而修正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鄙视链”。学生在进入职业院校之后,也会更加有自信,更加有尊严和底气,能够改善学生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培训机构或将转型,职业院校面临竞争

教育培训根据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学前教育”“素质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我国教育培训的门槛较低,在行业发展中也确实存在乱象丛生的状况。职业教育因为顺应了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大量需求,现已经成为教培行业中的第二大市场,很多教培机构如高途、学大教育等都纷纷开始了转型之路。校外机构线上教育的经验相较于传统职业院校更丰富,除了在线讲授、考试等常规教学方式之外,还可以提供更多的新型的技能培训,在教师的选择上也更具有灵活性与流动性。相对于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三年学制,教培机构的学习周期较短,花费较小,这些都对各类传统职业院校提出了挑战。

(三)教学方式将改革,教师能力需提升

根据我国技能人才的缺口现状来看,真正具备实操能力并且具有相关工作经验的高级技能型人才非常稀缺。因此,为满足社会需求,职业教育应当走精英化路线。这不但有利于弘扬工匠精神,也有利于国家人才结构的优化,从而促进社会公平。整体而言,现阶段的职业院校整体水平尚有所欠缺,存在学校规模偏小、教师能力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课程体系设计不合理、地方特色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此种条件下想完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显然是非常困难的,无法达到国家与社会的预期目标。因此,未来职业院校将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不能只看其学历,无论硕士还是博士,没有相关的实践能力,都无法胜任教学,职业院校的教师应该将精力从理论教学和科研中转移到实践教学中,构建更加合理的课程体系,根据市场与岗位的需求展开落地式实践教学,理论性教师不再被需要。

我国职业院校发展趋势探究2023年5月下第15期(总第151期)三、未来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探讨

(一)明确自身定位,迎接各方挑战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中国将在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教育体系,需要具有更加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在該《意见》中明确指出今后几年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并且不断出台各种支持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这是将职业教育摆在了教育改革创新的突出位置,对各类职业院校而言,这是极大的鼓励与机遇。

构建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体现“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战略思想。职业院校的定位是培养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不应当将升学作为办学目标,而是需要使学生具备基本文化素质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学生职业兴趣的引导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依靠自身过硬的技能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且热爱自己的职业,拥有工匠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找到成就感和被需要感,从而加速社会歧视的消除。职教升学应与普通升学区分开,在考试科目上应当弱化数理化等传统科目,设定新型的、多元化的、有针对性的、可选择的考试科目。文化素质考试与职业技能考试不应简单相加,知识的融合和应用更加重要。另外,伴随新经济的发展,各类新型职业不断产生,新职业意味着需要新的技能培训,从而催生一系列新专业,这同样对新时代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社会岗位的丰富性进一步增加,校外教育机构也将大面积转向职业教育领域等。因此,作为职业院校,应当抓住机遇,需要进一步凸显自身的发展优势,积极应对各方新挑战。

(二)切实做好岗位调研,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职业院校中的专业选择较多,但并非所有专业的社会需求都是一样的,院校应当做好市场以及岗位需求调研,有针对性地调整专业构成,不要一味地贪大贪全,从入口和出口两个方面进行把控,凸显学校的专业优势。另外,职业院校务必保持和深入与社会岗位的对接,针对岗位需求,针对新兴职业,积极对接企业,深度进行产教融合,掌握产业发展趋势,依据趋势对专业以及专业课程进行动态调整,需要不畏惧发展新专业,也能果断舍弃不适应市场发展需求的旧专业,高效培养技能型人才。职业院校应当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寻求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入工作,形成多元且高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需求与行业发展,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校企应当在资源共享与技术服务等方面通力合作、深度交流,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梳理工作思路,制定相关制度,鼓励更多教师加入校企合作相关工作中;针对企业岗位需求,需要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以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三)改进教师晋升路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职业院校应努力缩短离校到岗后的培训时间,除了与企业展开密不可分的合作之外,对职业院校专职教师的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纸上谈兵类教师将不再受到欢迎。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石,教师们应当积极提升自己,不断学习与创新,以适应未来职业院校的发展趋势。目前,职业院校教师的职业发展中,职称的评定条件很大程度上分散了教师的精力,这一点是需要被讨论的。职业院校教师应当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其主要工作应当是研究如何进行有效教学。因此,职业院校教师的能力提升不应该再从论文与科研出发,而应当转变观念,努力破除“唯论文论”。职业院校的教师应当努力积攒实操经验,采用多种形式参与到企业项目中去,在企业锻炼中获得技术、能力的提升,再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为教学改革中的支撑与动力。教师只有真正提升了自身的技术与能力,才能够达到有效且高效培养人才的目的。职业院校不应本末倒置,在职称的评定条件上应当进行一定程度的配套改革,以提升教师业务素质,实现人才的高效培养。

(四)紧跟社会发展,适应“互联网+”时代

伴随科技的发展,社会中的工作岗位的多样性已大大提高。近几年来,线上教学及线上办公向我们展示出科技行业的重要性。在目前的新型岗位中,与互联网相关的职业供不应求。加上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5G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教育方式同样发生了较大变革。职业院校不可墨守成规,应做到与时俱进。传统的职业教育时间是有限的,在得到一本证书之后,学生大概率会停止学习。今后,由于新型岗位不断催生新型技能,学生可能需要随时进行知识技能的更新。因此,满足学生的长期学习需求以及个性化学习需求,是职业院校应该考虑的问题之一。在“互联网+”时代,职业院校应紧跟社会发展,将互联网融入职业教育中,实现职业教育的“数字化”,如教学环境中的数字化建设、教学管理中的数字化建设、教学改革中的数字化建设等。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高度重视互联网技术为课堂带来的变化,利用高新科技与互联网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在课堂之外,各职业院校之间可开展合作,利用各自优势组建跨校学习平台,并可组建延续性学习平台,实现学生学习的灵活性以及可延续性,使学生即使在毕业后也有机会享受终生学习。

结语

职业教育的质量与产业素质息息相关,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主要包括:为国家与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广大青年人群的就业与创业,传承优秀技术与技能等,其发展任重而道远。目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广大职业院校应明确自身定位,认清自身职责,积极探寻新时代的新岗位、新技能、新需求,提升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性与高效性,持续完善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提升院校的办学能力。职业院校只有真正面向市场,与时俱进,提升办学质量,才能够在将来的挑战中立于长足发展之地。

参考文献:

[1]鞠鹏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及策略初探[J].才智,2022(7):149151.

[2]鄢彩玲.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反思[J].当代职业教育,2022(1):5056.

[3]姬溪曦.新形势下高校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2(10):152154.

责任编辑:唐丹丹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职业院校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