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作业巧设计 核心素养促提升

2023-06-25黄华金

天津教育·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作业语文设计

黄华金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是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双减”后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要以人为本,依据课程标准,遵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情感上激发兴趣、在形式上力求创新、在学科间追求融合,让学生在作业中再次思考、再次感悟,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语文作业是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双减”政策落地后,学校校本教研格外重视语文作业设计的问题研究。如何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呢?笔者认为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依据课标,契合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抓住语文学科特质,精准把握作业设计这个减“量”落地的关键点,让学生在作业中自主探究,喜欢上作业,不再将作业当成一种负担,从而更好地巩固语文知识。

一、情感上激趣:陶陶然乐在其中

北宋大儒张载说:“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无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在完成作业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要设计层次分明、新颖别致、富有弹性、个性飞扬的作业,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聚精会神地完成作业,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在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得到了提升。要想激发学生作业兴趣,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提高认识,让学生明白作业的目的,自觉地完成作业;其次,教师要将体现核心素养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让语文作业在内容和形式上趣味横生,深深地吸引学生,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热情。

“双减”政策落地后,小学低年级学段取消了书面作业。学生轻松之余,并不能无所事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设计一些既能减负增效,又能让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如阅读必读书目、背诵古诗、做精美的小手工、制作手抄报等,学生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合作完成。教师也可以引导家长为学生拍一段背诵课文或古诗词的视频,上传至班级群,达到分享和交流的目的。

大部分语文教师感叹作文难教。作文是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用语言文字表达生活主题。语文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记录生活,让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流淌在学生的习作中,如草丛中蚂蚁军团搬运食物、校运会上百米赛跑、六一游园活动的忘情投入、研学途中的别样风景等都可以成为学生习作抒发情感的内容。有了真实生活体验,加上情感的真挚投入,学生的习作大部分文笔流畅、叙述详细、描写到位,可以说篇篇有特点、篇篇是佳作。

语文学习不应局限于课堂,语文作业的布置也要形式多样。教学诗歌时,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想象诗歌意境,为诗歌配画;教学散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配乐朗读;教学口语交际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演讲、辩论等;教学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互换角色,发现自身的错误和不足。作业趣味十足,学生才能乐在其中。

二、形式上创新: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作业题型多样

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包括预习、摘抄、听写、周记、小练笔以及各学校自主设计的校本作业等,这些作业关注基础、关注表达,兼顾阅读素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但设计类型单一,几乎课课一致,缺乏形式与内容的创新。所以不拘形式、努力创新,让语文作业多姿多彩是作业改革的重点。

1.题型创新。

语文基础性作业,往往以抄写词句为主,机械重复,分量重。“双减”后,语文作业的设计题型有创新,更注重人文性。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连线题,简答题,既要认真审题,更要專心思考,学生书写的文字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足了,有效地在作业中巩固知识,培养思考能力。

2.自主选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主动发现、主动探索,不仅要自主阅读、独立思考,还可以自主设计作业。这个过程需要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帮助学生设计有质量的作业,以巩固课堂教学成果。例如,在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本课作业。对这样一篇感情充沛、气势如虹的文章,有的学生选择配乐朗诵或小组合作朗读;有的学生落实课后思考题,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走进社区采访等形式,收集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的杰出人物故事,合作制作一份手抄报;有的学生选择其中的名句写成书法作品,在班级展出;有的学生以“少年强则中国强”为主题,收集名人少年故事,在小组内开故事会等,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选择,鼓励学生量力而行,高质量地完成自己设计的作业。

3.适度拓展。

设置拓展作业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是教与学的有机延伸,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重要途径。拓展性作业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精心设计不同的作业,作业内容要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与提升,尤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京剧趣谈》一课时,教师布置了一项作业:欣赏一出(一段)京剧表演。这种作业对学生毫无压力,有的与家长一起走进剧场,欣赏《霸王别姬》;有的打开电视,观看《定军山》;有的利用手机上网搜索《花木兰》;有的走进社区和敬老院,与志愿者一起表演《群英会》……京剧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唱腔优美、服饰艳丽,深深地吸引和感染着学生。这样富有新意的拓展性作业学生尤其喜欢,大部分都能高质量地完成,在欣赏京剧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京剧的热爱。

(二)作业多维开放

“双减”政策的提出对教学质量有了更高要求,对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参加集体备课,创设生动高效的课堂,语文作业设计也要见机而行,突破以往机械重复的桎梏,向着个性与开放的维度发展。

1.个性表达。

学生完成拓展性作业时,往往可以用多种方式自主表达。为了高质量完成作业任务,学生需要调动脑海中已有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将自己对作业的理解个性化地表达出来。例如,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的《桥》一课后,除了基础性作业,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学习央视“感动中国”颁奖词的手法,为老支书写一篇颁奖词。有的学生写道:大雨倾盆、洪水狞笑,您像一座大山,用瘦小的身躯架起了一座生命之桥。您从容镇静、舍己为人,点亮了一个共产党员顶天立地、无私奉献的高风亮节!向您致敬!

2.弹性分层。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能力参差不齐,完成作业的水平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设计语文作业时要关注学习能力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采用“基础(必做)+提高(自选)”的模式。基础性作业要求全班学生完成,提高性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自主选择。这样,既有基础作保障,又兼顾了能力提升,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例如,学习完六年级上册《月光曲》一课后,笔者设计了不同层次的语文作业。

【语言积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九自然段,并背诵下来。

【观察月光】

①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月光    的月光    的月光。

②写出两句有“月光”的诗句。    、    。

③补充比喻句。

月光如    ,静静地泻在院中的花草上。

月光像    ,洒向大地。

【交流故事】搜集并交流贝多芬的其他故事。

【自我挑战】(三选一完成)

①选择一段喜欢的音乐,认真倾听,展开想象,把想到的情景写下来(课后选做题)。

②演唱一首自己最拿手的歌,录成视频,在班级群共享。

③音乐人人喜爱,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歌制成一张推荐卡,分享到班级群,如表1所示。

表1

[音乐推荐卡

歌名:

词作者:

曲作者:

推荐理由:                                            ]

四类作业,学困生完成【语言积累】,挑战【观察月光】和【交流故事】,中等生完成【语言积累】和【观察月光】,挑战【交流故事】和【自我挑战】,优秀生努力完成【交流故事】和【自我挑战】,为中等生和学困生做榜样。这样的拓展性作业设计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作业,延续了课堂所学,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

3.注重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上”。语文作业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广泛接触社会,参与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将对生活的体验和认知与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践中提高语用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的特点,关注文章体裁,设计核心视域下“听、说、读、写、画、做、演、唱、查、剪、贴”等不同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激发参与的动力和积极性,启发思维,促进成长。

例如,学习了《腊八粥》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学习制作自己家乡最有名的一道美食,并写下来;学习了《为人民服务》一课后,教师让学生走进社区,采访为人民服务的时代楷模;学习了《金色的鱼钩》一课后,教师让学生收集更多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拓展阅读,将故事讲给别人听;学习了《草船借箭》一课后,教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编排课本剧;学习了《父爱之舟》一课后,教师让学生在恰当的时机为父亲洗一次脚;综合性学习了《难忘小学生活》后,教师让学生制作《成长纪念册》,编辑属于自己的《优秀作文选》……通过这些身临其境的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又促进了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

(三)作業协作完成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以学生间合作互动的方式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语文作业也可以采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学生在合作中交流想法,共同解决问题,实现生命的成长。例如,合作完成一份手抄报、合作创作一幅画、合作编排课本剧、合作完成集体诵读、合作写一份倡议书等,学生在平等、友好的合作中分享智慧,达成目标。当然,作业需要讲评,教师要及时对作业进行讲评,指出作业的优缺点,明确学生今后合作努力的方向,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科间融合:水乳交融促生成

语文作业与其他学科巧妙融合,融入其他学科的积极因素,变得更有趣、更开放,学生会更主动地完成作业,作业效果也会更好。

(一)与美术学科融合,促进内容理解

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语文学科与美术学科之间的联系是很紧密的。设计作业时,教师要考虑学科间的联系,架起学科间的桥梁,效果会事半功倍。大部分小学生都喜欢画画,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古诗意境和课文补白是不错的方法。例如,学习了六年级上册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后,教师可以布置为古诗配画的作业。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丰富的色彩描绘“黑云翻墨、白雨入船、风吹云散、水天相连”的美丽景象。这样的作业既加深了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一举两得。

(二)与音乐学科融合,让作业有声有色

音乐是一杯清茶,语文作业如果融合一段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听的音乐,一定令人神清气爽,学习效果不言而喻。例如,学习完六年级上册的《草原》一课后,笔者布置如下作业:唱一首歌唱草原的歌曲或跳一段蒙古族舞蹈,并拍成视频,在班级交流。学生兴趣浓厚,《我和草原有个约定》《歌在飞》《自由飞翔》《套马杆》《我是你的格桑花》《天籁之爱》等动听的旋律在班级回荡,优美的舞步在班级展示。学生会感到语文作业竟如此美妙!

(三)与科学学科融合,为习作提供支撑

语文教材涉及各学科知识,与科学课巧妙联结,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完成习作。例如,科学课上的小实验,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注意实验操作步骤,并记录实验过程发生的有趣现象,不仅完成了科学实验任务,也丰富了生活,积累了习作素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传授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其思考、记录、分析,学生一定能写出优秀的实验小作文。

四、结语

在落实“双减”、通往减负增效的路上,教师一直在努力。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也将不断深入,只要教师以兴趣为先,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创新作业题型,多维度开放,注重学科间的融合,设计出来的作业,学生一定喜闻乐见并积极参与,用自己的智慧完成每一次作业,从而在愉快的作业之旅中提升核心素养,健康快乐地成长。

(宋行军)

猜你喜欢

作业语文设计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