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幼儿游戏故事,促进幼儿快乐发展

2023-06-25陈会英

天津教育·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梯子游戏幼儿

陈会英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实践中,提高教师观察幼儿游戏的能力,开展有意义的游戏活动尤为重要。教师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不但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和氛围,而且在游戏中了解幼儿游戏发展的需求和水平,并提供适宜有效的帮助与引导,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关注记录幼儿游戏中的言行,倾听幼儿的心声,感受幼儿游戏中独特的体验和思维方式,努力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建立起自主、自由、喜悦、放松的状态,从而在各类游戏中提升综合素质。那么,如何帮助教师转变幼儿游戏观念,如何观察和了解幼儿、写好幼儿故事?实践中,教师要基于实践案例与反思,着眼于幼儿游戏行为发展,以保护幼儿的游戏权利为主线,切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升游戏组织指导能力,实现教师和幼儿共同学习、共同发展。

一、创设游戏体验情境,多途径提升教育理念

(一)“学”——双刃相向,共同成长

我们以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工作实践能力以及参加研究的时间,成立了三个小组,即学习型小组、互助型小组、思维型小组,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推送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研讨活动。我们组织小组成员先后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教育发展质量评估》等先进理念和案例内容,从思想观念到意识行为,再到实践的能动性,给教师上了一堂生动的理论课,不仅触动了教师们的内心,也使教师从中理解了幼儿个体发展规律和游戏赋能价值,为积极促进幼儿发展打下了基础。

(二)“体验”——越发生趣,理解童趣

在理念的支撑引领下,我们开展“体验感知,读懂幼儿”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利用室内外材料空间,组织教师参与其中——玩滚筒、玩沙玩水、梯子组合、轮胎畅想、垫子大体验、索道实战等教师体验幼儿喜欢的玩具、材料等。

(三)“细思考,深交流”——深度反思,热情感悟

在教师轮流参与游戏后,进行研讨思考交流:你在游戏过程中,心情怎么样?遇到了什么问题,需要得到什么帮助?又得到了什么启示?教师畅所欲言,积极主动诉说着自己的心得——“我发现游戏中自己在没有约束的环境下玩得很轻松、很随意,当得到成功时,发自内心的喜悦。”“我发现没有他人的干预玩得很自由,自己知道什么时候小心,保护自己。”“我想尝试把所有的材料组合玩,大家一起搬运一起搭建,可开心了。”热烈的讨论后,教师真正深入到幼儿心中,真正了解幼儿的需要,理解了幼儿的发展特点,也学会了尊重幼儿的选择、尊重幼儿在游戏中的多元化表现。激烈的讨论后,教师在实践中做到对幼儿游戏表现的尊重、理解、支持和追随。

二、追随幼儿游戏行为,推进幼儿自由自主发展

(一)伴随幼儿游戏,看到有能力的幼儿

幼儿园的活动材料和空间瞬间成了幼儿游戏的海洋,放手的游戏让教师观察到了、聆听到了那些来自幼儿的游戏故事,同时也冲击着教师的理念。

例如:年轻的小班教师觉得幼儿很小,很难有精彩的游戏故事,一直很苦恼,于是我们,告诉她:“幼儿的游戏不一定高大上,你只要关注记录每一次幼儿的游戏过程,多观察、多深入倾听、多思考分析,肯定会发现惊喜时刻。”就这样,她追随幼儿的每一次游戏过程,细心搜集信息,发现了幼儿游戏中小小的探究也有大大的收获。一次户外活动时,教师看到有几个幼儿观察蜘蛛织网,他们看得很入神,回到活动室就与幼儿进行交流,称赞幼儿观察得很仔细,还用动作模仿蜘蛛。接下来,教师连续观察记录幼儿的表现。户外游戏时,教师观察到几个幼儿抬着爬梯放在了轮胎上,洋洋和小雷首先跑了过来,洋洋抬起腿,一步一步跨过梯子;小雷把两只小手放在梯子上,直接趴了上去,后来他又开始倒坐在梯子上爬。看到他们爬,平平也被吸引了过来,说:“我看小蜘蛛这样爬。”平平一边爬一边说:“我是大蜘蛛……”其他幼儿都被吸引过来,爬梯的后面很多幼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游戏分享时间,教师把视频和照片播放出来,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游戏过程。平平说:“我今天像小蜘蛛一样爬梯子。”他伸出两条小胳膊轮流向前伸去。洋洋说:“我一下子就爬过去了。”小雷说:“小朋友都挤到了一起。”教师适时引导发问:“那怎么可以不挤呢?”洋洋说:“长一点就可以了。”教师又问:“我们可不可以增加一些难度呢?”平平说:“可以把梯子弄高一些。”第二天户外时间,几名幼儿一起搬来了一把梯子,这次他们把梯子搭在了支架上,有了一定的高度,试着往上爬,幼儿们爬得非常开心,而且都很小心,他们紧紧地抓住爬梯,四肢协调地爬行,没有一个幼儿摔下来。

交流中,教师说,看到小班幼儿自主快乐地探究合作的游戏场景,让她感受到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应该适当放手给幼儿游戏的自由,他们能做主、能做到安全自护。这个场景让她对小班幼儿刮目相看,不仅看到了有能力的幼儿,而且看到了他们独特投入的游戏发展。

(二)做有准备的教师,为幼儿深度游戏提供支持

每一位教师在伴随幼儿游戏中,都要鼓励幼儿有计划地设计分享游戏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出来并学会为幼儿的探究发现指路和搭建平台,做好游戏中随时思考、随时关注的准备,做好幼儿引路支持,倾听理解幼儿的准备,这样给予幼儿帮助才是真正能顺应幼儿游戏科学规律的深入学习。

例如:中班幼儿连续多次因“玩水”而引发的深度学习案例中,教师伴随幼儿的学习一次次给予了有价值的帮助和支持。一次如厕环节,程程把洗手池放满水,毅毅看见了将折纸小船放到水池里,开始了探索活动,可是由于洗手池太小,第二天,程程便将家里的闲置洗澡盆带到了班里,引发了一场有趣的水上探索活动。幼儿先后探索了如何往大澡盆里放水、如何用玩具水管浇花、如何拼插多种造型水管、如何解决水管总漏水等问题。

经历了几次探究,幼儿把多个出水口一次次更改,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成功实现方形水管多个出水口同时出水。他们将自己在生活中的经验迁移到游戏中,不断发现创造出更多造型的水管,幼儿的探索是自由自在的,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尝试每个奇思妙想。玩具水管浇花激发了幼儿的无限创想,而教师则努力做幼儿坚定的、有准备的支持者,肯定幼儿的点滴进步,如此一来,幼儿的空间判断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渐提高,想象力、动手能力得到了发展。在这样的游戏中我们发现,教师时刻有准备的观察、关注、支持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三、强化日常经验引领,深化游戲故事纵向拓展

幼儿的游戏故事无处不在,生活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内容,进一步拓展幼儿在游戏中的快乐体验。

(一)利用多环境,发现游戏的价值

幼儿晨间入园环节,我们创设了游戏参与式的签到墙、喝水记录墙、游戏计划墙等,每个年龄班结合幼儿不同年龄特点和发展,以游戏形式开展活动。教师创设以爬城堡、串串积木、小球投篮、上楼梯、加油站、测量杯、游戏设计与计划、心情小故事等方式,将签到喝水活动中的心情与感受以故事游戏的方式展现,鼓励幼儿参与,从而使幼儿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调整出适合幼儿发展的游戏环境。

(二)改善游戏环境,扩大空间多游戏

我们改变了室内外游戏环境,把室内狭小的娃娃家、烧烤店、涂鸦等活动迁移到了户外,利用草地、轮胎、纸箱、道具等扩大游戏空间,投放大量易于游戏的材料。而对于室内游戏空间的拓展,则是通过更多的留白墙、活动的纸箱墙等实现的,这些都可以给幼儿用于自主游戏记录。室内游戏空间具有了可移动、可合并的特性,大大地满足了幼儿的游戏需要。

(三)关注幼儿社会生活经验,拓展游戏发展空间

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运用社会环境中的消防队、超市、宠物医院、建筑工地、铺路环境等生活场景,引导幼儿关注细节,并在多种游戏中表现出来,从而拓展幼儿的游戏经验,增进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多种能力。

幼儿游戏需要多样化的活动方式,教师要从幼儿发展的需要出发,时刻关注幼儿的游戏情况,及时记录好游戏故事让我们的教育内容更加生动,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李  辉)

猜你喜欢

梯子游戏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梯子(外二首)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你们扛着梯子去干吗
架个梯子去学校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