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

2023-06-25庞鹏飞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4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山水画

【摘 要】水墨山水畫是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传统水墨山水画在传承和发展上受到了很大冲击,为了使水墨山水画能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传递时代精神,大部分艺术家对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开始了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以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将基于水墨山水画产生的时代背景、影响水墨山水画发展的因素,对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策略展开深入探究。

【关键词】山水画;水墨艺术形式;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4

引言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发展,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表达技巧更加丰富,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古典画法,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表现方式上,更倾向于将西方艺术表达方式和中国传统绘画相结合,以此来展现出新时代的艺术特征。而中国的山水画中水墨的艺术形式,体现了画家自身的绘画修养、个性风格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探索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策略对推动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墨山水画的时代发展背景

中国水墨画起源于唐朝,水墨画的创始人是唐朝诗人王维。从后人评价他的作品“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便可看出,他在诗词和绘画方面造诣是极深的。而水墨画在诞生之初,推崇不用颜色或者少用颜色,来突出水和墨互相渗透所营造出的层次感,体现出自然的意境。

在经历一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之后,经过历代画家对水墨画的不断改进,尤其对山水画的不断改进,结合水墨的艺术表现形式,逐渐形成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色彩艺术体系。

到了清朝中后期,外来思想逐步影响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在绘画艺术方面,西洋绘画的涌入促使画家们对中国画开始了改革创新。到了近代,画家们开始大胆吸收西方绘画的造型、色彩等绘画因素,借此传达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尤其在水墨山水画的改革上,许多画家前仆后继,在不同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比如徐悲鸿从写实的角度对水墨画进行了变革,而林风眠则将西方的绘画色彩融入到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表现形式中。

传统水墨色彩观在不断实践中发展,不再是单纯的追求对客观世界色彩的模拟,不再拘泥于自然光源下的色彩观念,而是更注重意境、内涵、心境的表达。正因为中国传统色彩观独有的语言和认识,使得水墨山水走向画坛的中心位置,成为山水画的主流[1]。

二、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创新不足,固步自封

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的自然情趣体现在宣纸、毛笔、水墨这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和情感的表达中。山水画作为中国画的分支,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传承,在水墨表现形式方面已呈现出高度的程式化,尤其在清朝之后,水墨艺术形式表现出公式化特征。

在此背景下,画家经过流水线般的操作,向大众展现出来的水墨山水画会失去其原有的独特性,也使其失去了传达作品精神内涵的能力,进而失去了对大众的吸引力。当画家和大众都对水墨山水画形成思维定势、刻板印象时,他们对水墨山水画的创作和鉴赏便失去了心理期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画家对山水画创作的热情。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革,人们的审美水平也在不断地提升,倘若绘画作品只拘泥于传统的水墨表现形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固步自封,很容易让现代人失去对水墨山水画的兴趣,进而极大限制了水墨山水画的传承和发展。因此,如何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传达新时代精神的水墨作品,成为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艺术表现力不够

新时代背景下,多元化文化的涌入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些变化直接导致了水墨山水画人们艺术视角中的转变,同时也推动着水墨山水画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对观赏者来说,传统水墨画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新时代绘画艺术作品的审美需求,而内容方面也不再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这就导致传统水墨山水画在传承和发展方面遇到了极大的阻力。

就内容和表现形式来看,倘若脱离了时代精神和思想内容,一味追求形式的标新立异,强调在表达技巧上的变革,没有了精神内核的支撑,很容易使创作出的山水画空洞乏味;而如果脱离了艺术表达形式,专注于表现内容,那么没有了新颖艺术形式的支撑,会导致创作出的作品毫无美感,最终也会因为内容和形式的完全割裂禁不住历史的考验而消失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可以说,没有了艺术形式的支撑,创作者在表达内容时会缺乏新意,导致作品缺乏可鉴赏性;没有了精神内涵的支撑,一味的炫技,会导致作品毫无感染力,缺少传承的意义。因此,在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提高山水画水墨艺术形式的艺术表现力极为重要。

(三)发展空间受限

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中国水墨画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进入由传统水墨画向现代水墨画发展的转型期。由于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艺术的要求越发苛刻。

众所周知,西方绘画种类繁多,印象派、抽象派、野兽派等的绘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人的审美,且西方绘画在构图、色彩等方面的表现上展示出强烈的个人情感,很容易与观赏者产生共鸣。而传统水墨山水画,在绘画技巧上已形成固定模式,在色彩上倾向于清新淡雅,在表达内容上缺少个性化。相较于西方绘画,传统水墨山水画在对满足观赏者的审美情趣上有很大局限性。

西方文化的影响,人们审美观念的转变,导致传统水墨山水画的生存发展空间被挤压,这就使得对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变革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在传统水墨山水画向现代水墨山水画转型的同时,要重点考虑如何打破水墨艺术形式的发展空间,使水墨艺术形式在创新中得到传承和发展。

三、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策略

(一)增强水墨艺术形式的表现力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种,水墨山水画和西方单纯描写客体的风景画之间存在极大的不同,水墨山水画中蕴含了创作者自己的思想。创作者笔下的山水比起西方绘画的秀丽风景,更像是画家在这山水之间寄托的个人情感和思想观点[2]。这种差别体现出传统水墨山水画在艺术表现力方面的优势。但随着时代的变革,文化的多元性发展,传统水墨山水画在艺术形式的表现力上越发不足,因此,想要推动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就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增强水墨艺术形式的表现力。

要注意,这一变革并非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历史发展背景和民族文化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改进。作为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中国水墨山水画主张对水墨艺术形式的创新,并非是摒弃传统绘画中的表现因素,而是要在传承水墨艺术形式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创新,保留中国民族文化特征。

中国水墨山水画自诞生以来,凝聚了历代画家的心血,符合中国审美发展,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增强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表现力,就是要从绘画技巧和绘画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传统的水墨水墨艺术形式应当在继承传统艺术形式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绘画的构图、色彩、绘画技巧等,通过对其合理利用、改进,使其成为符合中国人审美的现代水墨山水画形式,以此来增强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表现力。

(二)拓展水墨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

水墨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通过毛笔、水墨和宣纸三者的互相配合,完成水墨对山水画自然意境的表达。其在表现形式上历经千年的传承,有些已具备程式化的特征,这是由水墨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来决定。就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形式而言,其产生的美感和独特的精神内涵,是其他绘画艺术所不能比拟的。

水墨艺术形式具有极强的“流动性”,作为绘画要素之一,水墨在画家眼中已不仅仅是普通的绘画材料,而是传达自我意识和个人审美意识的一种寄托。可以说,水墨山水画独具东方审美情趣,在绘画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人性化特征,但在水墨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上,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需要对其进行深度拓展,发挥水墨艺术形式的表现优势,注重个性化的表达,增强画面的表现力。

在绘画过程中,要拓展水墨艺术形式的表达方式,就要通过对点、线、面不断的优化改进,使其能突出画面的整体感,进一步强化画面中黑白、虚实、疏密等的视觉效果,营造一种自然灵动的美的氛围,使画面更具形象感,实现画面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

(三)融入新时代文化精神

传统水墨山水画向现代水墨山水画的转变,重点表现在是否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是否向观赏者传达新时代的文化精神,而现代水墨山水画在思维方式上也有了一些转变。相比传统山水画,现代水墨山水画在思维方式上从终极理性思考模式向现代社会个体关注的人文情怀转变,这也是水墨山水画的现代表现形式[3]。

在水墨山水画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历代画家受封建社会的中庸仁义等思想文化的影响较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传统水墨山水画向人们展示出的是一种保守、谨慎的处世思想。由于在这上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没有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水墨山水画便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自有体系,并得以继承和发扬。基于此,传统水墨山水画在思维方式上更趋向于理性思考。

社会变革的巨大浪潮将人们卷入其中,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变化,民主自由的氛围越发浓厚。西方绘画的出现对保守的传统水墨画造成了巨大冲击,人们的审美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画家们的个性在艺术作品中得到尽情的抒发和展现。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中国水墨山水画也开始越来越趋向于关注个体,向人文情怀转变。

中西方文化的融合和艺术的交融,为传统水墨山水画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对西方绘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水墨山水画在内容上进一步丰富,表现形式上更加多样化,通过融入新时代文化精神使得传统的水墨山水画向现代水墨山水画完美转变,推动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

(四)创建丰富的色彩体系

“色彩和墨色并重”是当代很多水墨山水画家的共识,将色彩当成墨色的一部分,有利于提升水墨形式的艺术表现力,在此基础上创建丰富的色彩体系,能更好地推动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传统水墨山水画在诞生之初可谓是表达自然意境的最佳方式,以不用颜色或少用颜色备受文人雅士推崇。但“成也色彩,扮演色彩”,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艺术作品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水墨山水画因其色彩单调,发展备受限制。为了打破这一僵局,在20世纪初一些画家开始在色彩方面对水墨山水画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

比如岭南画派开始研究日本美术和西方美术的特点,通过分析总结出中国水墨山水画的画面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西方写实因素进行融会贯通,大胆采用没骨手法,对自然山水景色进行写实描绘。有些画家还采用了撞水撞粉法,通过借鉴水彩画的表达技巧,对水墨山水画的色彩表现形式进行创新。

创建丰富的色彩体系,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西方绘画进入中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传统水墨山水画的生存发展空间,但同时也为传统水墨画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对西方的光色理论进行分析研究,吸取和传统水墨山水画相适应的部分,将西方绘画理论和中国独有的水墨山水画的绘画技巧相融合,实现对水墨艺术形式的色彩创新;

第二,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民族艺术的色彩运用手法。中国地大物博,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因此通过对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壁画等绘画艺术进行深入研究,集百家之长于一身,在色彩运用上大胆创新。通过将民间色彩融入到传统水墨山水画中,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水墨艺术形式的变革;

第三,对水墨山水画的技术和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运用现代技法拓展水墨艺术形式在色彩上的表现力,比如可以在画面中适当运用各种合成色彩颜料以及拓、喷、印等绘画技术,提高水墨山水画的画面色彩感染力,给观赏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通过创新绘画技术和绘画材料,能极大的拓展水墨艺术形式的表现技法,水墨和色彩的互融则有助于创建丰富的色彩体系。

当然,在将色彩运用到水墨山水画中时,色彩最好要先经过墨色的改造再进行运用,要明确在水墨山水画中,无论色彩如何变化,水墨仍然占据画面的主导地位。

四、结语

在水墨画的发展变革中,水墨艺术形式发挥着主导作用。通过通过分析水墨山水画的时代发展背景,能更好的了解水墨山水画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推动山水画中水墨艺术形式传承和发展的策略,即通过增强水墨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拓展其表达方式、水墨山水画中融入新时代文化精神、丰富色彩体系等,推动水墨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使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山水画焕发不竭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李雨桐.山水画中重彩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D].兰州:西北民族大学,2022.

[2]区尧.传承与创造[D].武汉:湖北美术学院,2022.

[3]刘明.当代水墨山水画的创作途径[J].书画世界,2021(2).

作者简介:庞鹏飞(1991—),男,汉族,甘肃天水人,本科,馆員。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山水画
我来打开山水画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室内山水画最养人
陆俨少山水画谱 (五)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