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如何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协同育人主导作用

2023-06-25孟四清

天津教育·上 2023年5期
关键词:主导作用育人家庭

孟四清,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教育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天津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秘书长,天津市教育科学学会教育与儿童心理学分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心理学研究,曾担任天津市教委中小学心理辅导员培训教师,主持包括教育部重点课题在内的多项课题,发表文章多篇,并有多项研究获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对家庭学校社会在家庭教育中应承担的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即学校要充分发挥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社会要有效支持服务全面育人。这是政府部门文件中第一次对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及职责范围做出明确界定,解决了家庭教育中现实存在的部门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相互推脱责任,家庭教育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等阻碍家庭教育有效开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家庭教育的深入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依据和制度保障。

一、为什么学校要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中起主导作用

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学校的作用被排在第一位,要起主导作用,这是由三者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决定的。从理论逻辑看,孩子成长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性、规范性、系统性、计划性、覆盖性远优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由学校主导,可以发挥学校的师资、专业资源等专业优势。学校作为未成年人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和提供家庭教育的主要渠道,在推动家庭教育事业发展方面被赋予了重大使命。从现实逻辑看,我国大多数家长没有受过家庭教育的指导和训练,社会上也很少有人教怎样做父母,家长最希望接受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渠道还是学校。据有关调查,有96.7%的家长“比较愿意”和“很愿意”接受学校提供的家庭教育服务。

从学校发挥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主导作用的现状看,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家长的期许还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

一是对主导作用的认识还不高。以前的家庭教育领导工作由妇联牵头,学校、社团组织参与协助,导致家庭教育管理工作比较混乱。有的学校虽然从学生教育角度出发也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长的配合,但却不是站在主导地位上来认识。二是学校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资源和途径远远无法满足家庭教育的现实需求。三是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的能力不足,有相当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对个别有特殊需要儿童的家庭教育辅导服务能力更是欠缺。四是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中的资源整合能力明显薄弱,校外资源的整合利用相对较少。

二、学校如何充分发挥好家庭教育协同育人主导作用

(一)提高对家庭教育协同育人主导作用的认识

主导作用是在事物的发展中起着主要、关键、较高位置,占据比较有利地位且引导事物向某方向发展的作用。也就是说,学校在家庭教育落地方面承担首责。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深刻认识推动家庭教育落地落实的重要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已经把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到国事的高度,将其视为国家战略。学校要树立“大教育”观,把家长当成教育的合伙人,要充分认识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是学校自身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过去,个别学生在学校有了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将责任归给家长。现在,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学校应负有疏于指导责任。办好教育、教育好未成年人,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办好学校教育是学校的主责主业,指导做好家庭教育工作,同样是学校的主责主业。

(二)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情况

开展好家庭教育,同样需要做到以人为本。要把掌握学生情况作为第一前提。如果不能做到从学生本身发展阶段或水平出发,而是从成人角度出发去看待学生、认识学生、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是做不好的。

学校要通过家庭联系册、电话、微信、网络、家访等途径,全面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家长的教育指导情况和学生在家的表现,及时向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思想情绪、学业状况、行为表现和身心发展等情况。要切实从思想上转变把未成年人看作成人的落后观念。要落实班主任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家访的规定。要有针对性开展家长需求调研,对普遍性问题,开展常规性家庭教育讲座等服务。对有特殊需求的家长,开展个别化的指导或组织有共同问题的家长组成互助小组进行辅导。

(三)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1.做好家庭教育的组织保障工作。要将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措施、责任人、监督评价标准,切实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导责任。要健全学校家庭教育领导机构,学校主要领导或分管教学、德育的副校长直接分管家庭教育工作,可以建立校级、年级、班级家庭教育团队,具体负责家庭教育日常工作。建立以班主任为主力,学校心理教师、专职家庭教育指导师为骨干,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家庭教育指導队伍。建立健全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学校和家长委员会,落实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接待日等制度。建立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水平与绩效考核挂钩机制,肯定教师的付出并激励教师深度参与家庭教育工作。

2.尽快提升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专业化的家庭教师师资队伍是家庭教育水平提升的关键。有关调查研究发现,我国目前38.6%的学校还没有组建专门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有26.4%的班主任报告自身提供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在较大程度上能解决和完全能解决家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30.2%的班主任报告自身的专业能力完全不能满足或不太能满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需求。有20.3%的班主任报告自己没有接受过任何有关家庭教育的相关培训,仅有50.1%的班主任报告接受过学校对其开展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工作的考核。以上情况表明,我国学校家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严重短板。

目前,家庭教育指导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对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构成要素的研究欠缺,严重影响到了师资培训、评价和考核。学校极有必要在有关专家指导下,在相关家庭教育需求调研和理论研究基础上,开发易学、好用、简单的教师和或家长短期培训课程体系,开展全员基础培训,以解燃眉之急。

作为教师,第一,要了解国家有关家庭教育的政策法规,尤其要重点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重要思想,了解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对家庭教育的需求。第二,要认真学习有关学生发展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任务、发展危机和主要特点,据此进一步明确不同阶段学生的教育重点。第三,要对我国现阶段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问题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尤其对独生子女家庭、离异家庭、留守儿童家庭、父母再婚家庭等特殊家庭中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第四,既要掌握相关心理咨询、心理沟通技巧,又要掌握一些家庭治疗的常识和技能。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学校领导干部、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长期培训。

3.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和网络化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家庭教育服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教育数字化将深刻改变人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评价、教育管理等。在家庭教育中引入数字化工具,将使家庭教育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使家庭教育服务更加精准和个性化,能极大满足广大家长的需求。现在的家长主要是70后、80后,基本能熟练使用网络社交等工具。

学校要注重家庭教育数字资源建设,录制短小精悍的教育案例或课程,开发家庭教育微课,积极宣传科学教育理念、重大教育政策和家庭教育知识。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成立云端家长学校,组建家庭教育网络指导团队,灵活运用社交平台、网络直播、网络会议等新工具,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提供线上服务,为家长提供个性化家庭教育指导。

4.针对不同家庭的个性化需要提供具体指导。要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孤儿、特殊家庭儿童等。针对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需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进专业化师资,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服务。要与社区家庭教育专家、有关教育机构家庭教育专业研究人员及医疗机构有关专家建立必要的工作关系,有必要时在专家指导下开展工作或进行转介。

(四)用好社会资源开展家庭教育服务

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教育,现代学校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深度融合,再不能就教育论教育、關起门来办教育。最近几年,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让学生更多地走向社会、认识了解社会,更加主动地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做好家庭教育,同样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学校要积极主动同社会各单位,包括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法治教育基地、研学实践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以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非遗馆、美术馆、纪念馆、科技馆、演出场馆、体育场馆、国家公园、青少年宫、活动中心等加强联系沟通,建立相对稳定的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和资源目录清单,依据不同基地资源情况联合开发社会实践课程,有针对性和常态化地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教学、志愿服务、法治教育、安全教育、研学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在实践中培养责任感、好奇心,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积极邀请“五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各类精神文明代表、德艺双馨艺术家到学校开展宣讲教育活动。要特别注重与学校所在社区的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所在社区的家长学校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充分利用好社区丰富的物质和人力等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资源。

注:本文系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JX20-017)研究成果。

(焦  佳)

猜你喜欢

主导作用育人家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庭“煮”夫
地方人大怎样发挥立法主导作用
恋练有词
地方人大进一步发挥立法主导作用的思考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