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的研究

2023-06-21刘珺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机制医学类

刘珺

摘要:职业素养是劳动者对职业了解与适应的综合体现,主要体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和职业个性等方面。提高职业素养,对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规划、综合素质和就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

职业素养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工作,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为职业素养培养指明方向。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将从事医学相关工作,需要面对广大患者,其个人的职业素养将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医学类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正视当前职业素养培养过程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积极探究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良好机制。

一、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和作用

(一)职业素养培养是高素质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科学严谨、周密细致、尊重生命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在当前社会条件下,部分地区出现医患关系紧张的现象,有些原因是医护人员缺乏职业素养造成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给患者生命安全与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一定的隐患。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持续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尤其是隐性职业素养,如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对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素养培养是学生满意就业和个人发展的实际需要

随着大量民办医疗机构的兴起和发展,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医护人员作为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决定医疗事业的发展。因此,在考核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时,医疗机构会注重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医学类高职院校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有助于学生在就业竞争方面占得先机,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实现更好的个人发展。

(三)职业素养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随着学生年龄、知识结构、学习基础和个人经历的差异性,医学类高职院校往往面临很多困境和现实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联系不够紧密,思想政治教育趋向于理想化和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实效性,较难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助于职业技能这类显性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这类隐性职业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也有助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二、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核心

(一)严谨认真的职业信念

职业素养的核心是严谨认真的职业信念。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需要医护人员具有认真、科学、严谨、细致的从业态度。特别是大多数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都要从事与医疗救治、医学科研、疾病预防等相关的医学工作,必须保持严谨认真的职业信念,无论是在医疗科研过程中,还是在临床救治过程中,都不能马虎大意,而是要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职业信念。

(二)过硬的职业知识技能

一个优秀的医护人员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称作职业知识技能。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如果毕业后成为医护人员,在医疗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患者,而不同的病情要对症治疗。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望、闻、问、切的专业技能,在未来步入医疗领域,遇到不同类型的病情时,能践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担当。

(三)病患至上的职业行为习惯

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是在医务工作中通过长时间的学习逐步形成的,而病患至上的职业行为习惯是指在医疗工作过程中,医护人员要时刻将患者放在第一位,无论在治疗方案、药品等方面的选择上,还是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上,都要突出为患者着想、以患者为主的精神。在救治病人的过程中,特别是面对危重病患的时候,医护人员要做到不怕苦、不怕累、不畏难;与患者接触的时候,要耐心、温和、细致,与患者进行积极良好的沟通,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在患者遇到现实困难的时候,要积极帮助患者解决困难;在面对患者的误解时,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始终为患者服务。

三、医学类高职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职业素养培养目标存在偏差

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和具体性的工作,需要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紧密结合,需要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紧密结合,一旦职业素养脱离生活、学习实际和职业教育的现实要求,就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无法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当前,医学类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工作过于理论化,职业素养培养的目标不明晰。谈及职业素养,大多数人认为是显性职业素养,如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很少提到隐性职业素养,如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同时,抽象的职业素养内容使得学生难以与自身的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导致職业素养培养变成一种口号化的教育,学生无法从职业素养培养中获得个人生活、学习和未来发展的动力,以至于职业素养的培养无法取得实效。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不强

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提高自我职业素养缺乏积极参与的意识,部分学生甚至对职业素养培养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与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强有关。一些学生没有看到职业素养与个人发展、未来就业之间的联系,也没有看到职业素养缺失会给个人未来的发展、就业等带来阻碍。在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部分医学类高职院校简单地将职业技能传授等同于职业素养的培养,导致职业素养培养的实效性不强,无法获得学生的认可。

(三)职业素养培养形式单一

职业素养培养与普通教学有着较大的区别,其不仅要与学生的职业特点紧密结合,还要突出职业性特点。但是,部分医学类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形式较为单一,通常只采取授课或社会实践的形式,没有让学生深入感受工作环境和医疗工作过程,很难让学生充分理解职业素养的内容和重要意义,缺少职业素养的熏陶和影响。如大一、大二学生在校时注重理论学习,缺少长期连续的实践操作,且与专业相关的社团大多由学生组成,没有像校外医院那样有经验丰富的医务工作者做示范,学生到大三年级实习再上手,短期内职业素养较难实现系统化的培养效果。

四、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机制

(一)做好职业素养的培养规划,科学定位培养目标,践行三全育人目标

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要注重科学定位培养目标,促进职业素养培养与医学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与学生的个人发展规划紧密结合,让职业素养的培养更加突出职业特点,满足医学类岗位的职业需求,持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进而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三全育人的作用。全程育人是学生从进入学校到毕业的全过程学校都有规划的育人,让职业素养培养贯穿全程育人;全员育人是从学校、家庭、企业与学生四方面,明晰和丰富各方对职业素养的培养内容,赋予职业素养培养更多的角色内涵,让职业素养的培养能在各方的努力下与时俱,更加符合现代医疗工作者多面手的职业需求。

(二)围绕职业素养的培养标准,提高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

职业素养的核心在于职业信念、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而作为职业素养的表象内容,职业技能支撑职业素养。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时,医学类高职院校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课程改革,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就业对口单位实习,让职业素养培养方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要想让学生看到职业素养与个人发展、未来就业之间的联系,第一,医学类高职院校应进行课程改革,创新授课方式,聘请相关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同时,教师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入正反例子论证职业素养与个人发展的关系,能使学生产生共鸣,自觉意识到提升自身职业素养的重要性。

第二,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教学阶段入企业实践和大三实习实践,让学生爱实践、勤实践,循序渐进,相互促进,提高职业素养水平。

第三,医学类高职院校应安排学生多批次到就业对口单位实习,打破学生在学业期进行一次离校实习的惯例。如在大一即将结束时,医学类高职院校安排两周到三周时间,前往就业对口单位见习;在大二上学期即将结束时,医学类高职院校开展较大三实习期短的初步实习,让学生在实习单位练练手。教师结合这两个阶段学生的见习、实习反馈,灵活制订与调整职业素养培养计划,提升职业素养培养的针对性。

(三)不断丰富职业素养的培养形式和载体

立德树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医学类高职院校发展的新形势、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树立职业素养典型模范和先进人物,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医学类高职院校可以邀请医疗系统的优秀标兵到校内进行演讲和交流,进一步发挥先进人物的引领示范作用,激励和引导广大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的职业信念。另一方面,利用职业技能体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医学类高职院校分批次地组织学生深入医院等医疗机构,让学生实地体验和感受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认识医疗工作的神圣性和艰巨性,加深学生对职业素养的理解。

医学类高职院校在现有的职业技能竞赛、社团活动比赛等载体基础上,引入就业对口单位和社会有关力量,参与多方培育的平台搭建,通过产教研融合,补齐高职院校研究的短板,在培养技术型人才的过程中,以職业本科为发展目标,探究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创新途径。

综上所述,医学类高职院校需要坚持三全育人工作,紧盯培养标准,形成系统化的职业素养培养机制,通过课程改革与优化学生实习实践流程等有效手段,提高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覃柳怡.“三全育人”体系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21(3).

[2]郭金龙,龚绍波,李银春.“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育[J].河北职业教育,2019(3).

基金项目:2022年校级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机制的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G2022624。

(作者单位: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机制医学类
医学类新闻的撰写原则与技巧
医学类论文中数字的用法
高职院校学生国家安全教育研究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与教育方式分析及阐释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开展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探析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韩国语能力等级考试新动态及应对
对医学类高职高专开设高等数学必要性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