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023-06-20陈全

安徽教育科研 2023年14期
关键词:深度融合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

陈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度融合理念的实效性也逐渐在各学科中得到了认可。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重构出全新的教学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受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技术,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教学优势,如信息承载、多元呈现、交互功能和海量资源等,能够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帮助教师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数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今后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深度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已经开始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手段也得到了普遍认可。集海量资源于一身的信息技术本身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无论是从多样的视觉色彩角度,还是从丰富的视频、音频呈现角度,都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契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加上信息技术具有海量、互动、及时、形象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實现数学学科教学跨越式的发展,避免因空间、时间、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制约而造成知识体系架构不完善。同时借助于两者的有效融合,学生能够更好地感知知识的融合,从优化学习过程的视角接受知识,更好地实现课堂既定的教学目标。

一、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现状

(一)教师对信息技术利用不够充分

小学数学教学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变化之后,已经与传统的教学有了极大的区别,甚至可以说现在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具难度,涉及的知识点也更多。这就要求教师拓展传统的教学理念,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去促进教学,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实现多角度、真切化的教学,让学生接受知识的速度有所提高。但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利用还不够充分。如在教学设计时,未在网络上查找相应的资料;教学过程中,对多媒体的使用还不够理想。这直接导致教师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对知识的来龙去脉等内容的阐述也不够清晰等,使得学生对知识产生了一定的误解,无法从根本上把握知识,更无法将其深度应用到解决数学问题之上。

(二)学生对信息技术教学还未适应

学生作为课堂知识的接受者,在学习过程中一旦无法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势必会曲解知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技术时,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仍存在有一部分学生比较适合利用课本学习的现象。两者“冲突”时,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再者,信息技术本身的新颖性恰好迎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多媒体课件中插入一些图片之类的内容,学生的注意力极易被这些内容所吸引,进而忘记了教师所讲知识点。学生在课堂上并没有完全适应相应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直接导致他们在课后复习的时候无从下手,对知识点的记忆不清楚、不明确。

二、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意义

(一)丰富教研形式,提升融合价值体验

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逐渐受到了教师的青睐,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课、翻转课堂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态更是在渐渐改变着常规的课堂教学,能够有效地与传统教学“互动起来”。同时,小学数学课程本身就已经有了一定的难度,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教研形式,让更多的师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体验到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魅力”。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的内化,从而提升自己的融合价值体验。新课程改革也使得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磨课、答引课等教研形式逐渐形成,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这些教研形式更加利于教师的发展,推进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相结合,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二)创新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变革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年级的学生需求不同,这与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着天然的联系。教师面对这种“多样”的学生群体,势必要预设出不同的情境,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创新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让不同的学生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发展。所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势必要发生变革,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引导学生在知行合一中不断探索和实践,最终领会教学变革的意义。另外,信息技术本身处于高速发展之中,新时代下学生的要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他们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中。

(三)应用现有技术,创新重构教学方式

在教师讲授知识、学生聆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得到有效提升,学生只是机械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没有从中汲取到相应的知识。而借助于现有的信息技术,一些新兴的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理念进行变革。小学数学学科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教学素质的体现,不仅能够直观地表现出教师的整体教学素养,同时还能够帮助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所需,最终促进教学效率的整体提升。新颖的信息技术手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师生关系,从技术的视角介入学生的学习之中,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构建理想的教学方式和关系。

三、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承载功能,满足多样性学习需求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现实的、富有意义的教学内容,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并不是空着脑袋进入课堂的,而是对知识的理解抱有一定的期望和思想。因此,教师就应该让教学过程更加适合学生学习,从而唤醒他们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潜力。信息技术本身所承载的不仅仅是文字,还有丰富的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内容,通过这些载体,学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多形式的学习内容,从而极大地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例如《常见的数量关系》一课,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回忆”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在超市购物时会看到什么?它的单价是多少?如果买好几个,总价是多少呢?”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堂中时,教师就可以针对“逛超市”这一内容设计相应的课件,在多媒体课件中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零距离地接触实际生活,这远比教师口头上教授知识有更强的吸引力。如“同学们通过课件可以看到,牛奶一瓶5元,那么买10瓶的话,总价是多少元?”并在课件中将这一部分内容进行实时控制,按照教学流程呈现相应的内容。此外,还可以借助于信息技术的存储功能,将一些习题放在课件中,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更加新颖的学习感受,对知识的学习也势必会更加认真,从而带动自己更好内化知识,极大地满足多样性的学习需求。

(二)利用信息技术多元呈现形式,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已经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有助于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知主体的地位,再加上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应用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满足这一需求,让数学知识能够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现,从而让学生有意愿主动参与到数学活动之中,更强烈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全面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中,为了更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借助于“几何画板”这种信息技术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主动发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同学们借助于几何画板的平移和旋转等功能,还能够干什么?我们可以将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边形吗?”在这一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以“通过前边几何画板中三角形面积的学习,我们想一想求三角形的面积需要哪两个已知条件?”为问,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知识,在讨论和交流中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同学们再借助于几何画板来验证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有机会去实现对知识的认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多元化的呈现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以信息技术为切入点,不断地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

(三)利用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完成自我建构过程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一般以教师为主,包括教学内容、策略、方法等都由教师确定,而学生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之中,只能接收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势必难以得到保证,学习状态自然不会太好。而借助于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视听结合与交互功能两者之间的统一能够产生一种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交互场景,并且这种交互还可以实时反馈给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学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和学习兴趣来选择、调整学习内容,从适宜的角度去解读知识。在这种积极学习态度的驱使下,不论是知识结构的重构,还是新旧知识的关联,都能够得到有效的实现,从而让学生构建出更为完备的认知架构。例如《年月日》一课,我在教学过程中就借助于计算机本身的强大交互能力,让学生随机观察日历。“同学们想一想一年中有几个月?哪些月是31天?哪些月是30天?如果不太清楚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下相关的资料”,学生便可以在计算机中找到相应的答案。“同学们尝试探索一下闰年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课件中所列出的题目来验证自己闰年的计算公式正确与否”,于师生交互中探索出闰年和平年的概念及计算公式。最后,学生还可以按照需要对农历知识进行扩展,“同学们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下我国农历和世界上关于年月日划分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从机械的学习状态中解放了出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有利于完成知识的自我构建。

(四)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优势,实现自控性发展

海量的网络资源是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也使得信息技术相较于其他科学技术更具优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自己调控学习进程,凭借海量的网络资源更好地参与到师生、生生、人机的多维度交流之中,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完成知识的意义建构。例如《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我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了一段关于分数基本性质的微课,“同学们通过这段微课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了怎样的了解?”经过微课的回看和小组讨论,最终有学生说:“分数的分母、分子同时乘以、除以非0的数,最终的结果是不变的。”接着我又在课件中出示了一些习题,让学生进行操作,“同学们可以看一下课件中这些题目,当你在分母、分子中输入相应数据时,分数会自动变化”,让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分数不变中分母、分子必须同时变化的规律。这一教学内容得到了班级学生的喜爱,他们由被动地接收知识向主动探究知识转变,从各种“奇思妙想”的变化中感受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这样的方式,信息技术传递出统一的、开放的、动态的、可控的教学特点,为学生提供了全新的自主学习环境,为学生后续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新要求之下的小学课堂教学势必面临一场巨大的变革,而对于小学数学学科而言,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之间的深度融合是必然趋势。借助于这种融合,能够极大地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手段,达到良好的效果。目前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深度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有无数可能等待着教育工作者去发掘。唯有这样,身处其中的学生才能够受益,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探究数学知识,去进一步感受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全面变化,最终使得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王晶,杨立鹏.利用微信平台促进小学翻转课堂教学需求的研究——以通辽市实验小学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7(15).

责任编辑:黄大灿

猜你喜欢

深度融合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