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三学段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编特点及教学建议

2023-06-20邓月凤卢锦珍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古诗词小学语文

邓月凤 卢锦珍

【摘要】本文从选文、插图、内容三个维度分析第三学段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编特点,得出以下结论:选文题材广泛、以写景抒情类为主,体裁多样、以七言绝句为主;插图以水墨画为主,自然融入统编教材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方式;内容突出童真和育人,贴近学生生活且富含哲理。并基于以上选编特点,提出如下教学建议:关注题材,鼓励多读;借助插图,引导想象;联系生活,促进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 第三学段 古诗词 选编特点 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10-0110-04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语文课标》)在“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目的,以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基础性,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意境深邃而见长,备受人们的喜爱。第三学段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逐渐进入理解和赏析古诗词的关键期。为此,《2022年版语文课标》针对该学段学生“阅读与鉴赏”能力的培养提出了“阅读诗歌,大體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实施第三学段古诗词教学,我们决定对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词的选编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然后结合《2022年版语文课标》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一、第三学段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选编特点

(一)选文特点

1.选文的题材分析。孙晓琴等将古诗词的题材分为写景抒情、山水田园、托物寄兴、忧国忧民、赠友送别、阐发哲理、羁旅行役、闲适隐逸八类。按照这种分类方法,笔者对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文从不同题材角度进行了分类整理,得出其整体分布情况,结果如下页表1所示。

从下页表1中可以看出,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题材以写景抒情类居多,占总数的39.58%;山水田园类和阐发哲理类次之,各占了总数的12.5%。

写景抒情类古诗词,需要读者透过古诗词所描绘的景物,领悟作者的情感,体悟其中的情感基调。基本方法是利用联想和想象,捕捉古诗词中所描绘的精致画面,感受作者在画面中所寄寓的情感。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文《古诗三首》中的古诗《村晚》,描绘了一幅农村晚景图,学生通过想象画面,很容易感受到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山水田园类古诗词诗意优美,风格清新淡雅,多数是描写自然风光、乡村景物或闲适生活的。阐发哲理类古诗词则通过物象、景象传达道理,有的甚至可以从很微小的事物中引申出一个大道理。例如,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中的古乐府诗《长歌行》,通过以景寄情、借物言理、由情入理,写下一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经典诗句,道出了“要珍惜年少时光,不断奋发图强,趁青春年华努力做出一番事业、有所作为”的深刻道理。学生阅读这一类古诗词,在领会诗意的同时,可升华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加珍惜眼前的时光,努力地学习文化知识。这类古诗词对这个学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益的,是他们领悟人生道理的一个重要渠道。

除了以上几类,其他类别的古诗词也各自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忧国忧民的古诗词占10.42%,托物寄兴和赠友送别的古诗词各占8.33%,羁旅行役的古诗词占6.25%,闲适隐逸的古诗词占2.08%。

总的来说,第三学段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词题材丰富,符合该学段学生适应能力强和接受能力强的学习特点,有利于他们通过“阅读与鉴赏”激发喜爱古诗词的情感。

2.选文的体裁分析。按曾晓鹰的观点,从体裁上划分,古诗词可以分为二言古歌谣、四言古诗、骚体诗歌、赋、杂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古风诗、格律诗、词、曲十一种类型。按这种分类方法,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选入的古诗词涉及杂言古诗、五言古诗、五言格律、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六种体裁,其整体分布情况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第三学段语文教材选入的古诗词以格律诗为主,其中七言绝句占了总数的58.33%,占比非常大。格律诗结构严谨,平仄有致,富于音韵,读起来朗朗上口,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词的占比也比较大,达16.67%;五言绝句占8.33%;五言古诗和五言律诗各占总数的6.25%;杂言古诗占比最小,仅为4.17%。

总的来说,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选入的古诗词体裁多样,有利于学生了解各种体裁古诗词,对于他们理解和创作诗歌大有裨益。

(二)编排特点

1.插图特点。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词的插图以水墨画为主。水墨画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插图用水墨画形式,既有利于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又有利于学生通过感知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理解古诗词的意境,达到以画入诗的效果。例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过故人庄》的插图便是一幅优美的水墨画,画面中有一座绿树环绕的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这幅插图让读者清晰地“看到”了诗歌中所描绘的画面,可有效促进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对诗意的把握。此外,关于插图和古诗词的位置编排,统编教材基本上都是赋画于诗,把水墨画和古诗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能够结合画面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从而体悟到古诗词的无穷魅力,培养文学想象力。

2.组织方式。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从三年级起,开始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组织方式:一方面按照“人文主题”组织单元课文,形成一条贯穿整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另一方面又安排了一条隐性的线索,即将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各种基本的语文要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嵌入其中。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古诗词的编排自然融入了这种“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组织方式,肩负起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任。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年往事”,在第一篇课文《古诗三首》中安排了《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这三首与童年、故乡有关的古诗,而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学生在学习这三首古诗時,便应认真体会诗人对童真的赞美之情和对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三)内容特点

1.突出童真,贴近学生生活。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所选入的古诗词题材丰富,在原人教版教材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童真童趣以及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选文,可以很好地顺应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在理解古诗词时不致产生陌生感。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古诗《游子吟》,是一首歌颂母爱的诗,内容是孩子临行,母亲匆匆为孩子缝制新衣。虽然现实生活中母亲为孩子缝制新衣的情景已不多见,但母亲对孩子的爱亘古不变,学生依然能够通过古诗所描绘的贴近生活的场景,感受到该诗所要颂扬的深深母爱。

2.突出育人,促进学生发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第三学段的小学生在阅读理解能力方面已经有了进步,慢慢懂得了一些人生哲理。因此,这个时期是向学生传授为人处世道理的关键期。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选入了一些富含人生哲理的古诗词,引导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理解诗意的同时,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收获成长的智慧。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观书有感》中有一句名言警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道出了如下人生哲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时常会为自己取得的好成绩而洋洋得意、沾沾自喜,当他们读到这首诗时,便会知道: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才会不断达到新的境界;倘若因为已经取得的成绩而骄傲自满,不再补充新的能量,就不会有新的更大的进步。

除了关注学生自身修为的提升,教材编者还关注到了学生家国情怀、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在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古诗词的选文中同样有所表现。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示儿》,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生感受到友谊的珍贵,要懂得珍惜友谊。

二、第三学段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教学建议

(一)关注题材,鼓励多读

不同的古诗词题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在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上也会略有差异。如上所述,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题材丰富,以写景抒情类为主,且大部分是七言绝句,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提前了解古诗词的题材,把握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使教学更有针对性。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词三首》中的《山居秋暝》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这类诗大多描写自然风光,达到寄情于山水的目的。教师在教学时,应明确其题材,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特点,逐渐体悟诗人通过描写山居的自然美、人物美来表达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希望远离尘世、归隐山林的愿望。从体裁特点来看,《山居秋暝》是一首五言律诗,节奏明快、韵律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可以采用示范朗读或者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把握这首诗歌的停顿和声调变化,逐步学会有感情地诵读古诗,并在诵读古诗的过程中,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切实感受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和景象,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古诗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逐渐把握五言律诗语言的韵味。

(二)借助插图,引导想象

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插图以水墨画为主,与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高度契合。教师在教学中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可以让学生更为贴切地体悟诗歌的内容与情感。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三首》中的古诗《江南春》,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古诗的插图,将自己置身于江南变化万千的景象当中,借助诗中“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等词语,变化地点,想象耳边的鸟鸣和身边红绿相衬的景象,以及伴着细雨闻着寺庙旁花香的情景,从而感受到江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到诗人对江南春天的喜爱之情。

(三)联系生活,促进成长

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只要稍加提示,便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诗意有更好的理解。例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古诗三首》中的《稚子弄冰》是一首充满童真的古诗,简简单单四句,就给读者展现出了一幅稚子刨冰时的全景图,表达了作者对稚子的喜爱之情。教师教学这首古诗时,可以让学生先回忆自己在生活中发生的趣事,请几名学生依次进行分享,营造活泼的学习氛围;接着提出问题“在一千多年前,儿童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导入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对诗意的理解。当然,也有一部分古诗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学生初读之下未必能够领悟,这时便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稍加拓展讲解,让学生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获得心智的启蒙和成长。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中的古诗《观书有感(其二)》,全诗仅仅四句,却说出了一番道理。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古诗的字面意思不难,难的是揭示诗中的深刻哲理:艺术创作如水上行舟,应下足功夫、循序渐进,如此方能做到熟能生巧;读书和学习同样如此。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这个道理其实就隐藏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日常小事中,比如我们练习写字,总是从最简单的字、最基础的笔画开始,之后才逐渐加大难度,练习笔画较多、较难的字,经过多练多写,最终可以达到熟能生巧的境界,把每一个字都写得美观大方。

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编排,主要考虑与单元人文主题切合,当然也有一些篇目能够恰好切合“语文要素”,此时便可以考虑融合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展开古诗词教学。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古诗三首》中选入的《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三首古诗都是抒发爱国之情的名作,教师在教学时便要注意引导学生充分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此外,该单元的语文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描写家人神态变化的手法相吻合,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杜甫和“妻子”神态、动作的变化展开分析,让学生从中体会他们一家人在听闻战争胜利的消息之后“喜欲狂”的家国情怀。

总之,第三学段语文统编教材中的古诗词选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选文题材以写景抒情类为主,体裁以七言绝句居多,插图以水墨画为主,自然融入了统编教材“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内容组织方式;诗歌内容突显童真、突出育人,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这提示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认真把握古诗词的题材和体裁,结合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教学中给学生播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韩瑞娟,杨兰兰.“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选编分析:以低年级段语文教材为例[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0,30(2):66-69.

[3]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6,36(11):3-11.

[4]杨祎.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古诗文的编排与教学[J].小学语文,2019(11):9-14.

作者简介:邓月凤(1996— ),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卢锦珍(1971— ),广西扶绥人,博士研究生,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教育政策、基础教育等。

(责编 白聪敏)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古诗词小学语文
踏青古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