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汉字教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2023-06-15罗璇

西部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文科学科融合

摘要:新文科对高校文科课程建设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指导着师范类专业汉字教学课程的改革与践行。针对目前存在课程思政元素不凝练、内容囿于单一学科、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以《汉字常识与识字教学》为例进行课程改革。主要教改措施包括深度挖掘并提炼“文明之匙”“字形之美”“字理之趣”“启蒙之端”四大课程思政元素;形成以“文字学+教育学”为中心,历史学、美术学、哲学、心理学多学科交叉互融的教学内容重构;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基于“课堂+网络”“五模块”“任务清单+个性化学习”的混合学习模式;设计体现新文科思想的多维度评价体系,力图借助新文科理念实现课程质量和水平再上新高。

关键词:新文科;汉字教学课程;课程思政元素;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3)06-0128-04

从2019年4月“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①启动大会表明新文科建设从国家层面正式启动,到2020年11月教育部召开全国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再到2021年2月教育部高教司印发2021年工作要点,提出要深入推进包括新文科在内的“四新”建设②[1]。在大约4年之间,新文科由概念的提出到行动的落实,对高校文科建设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课程背景和研究意义

部分院校在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汉字教学课程。较之于《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成熟且形成一定范式性的传统课程而言,汉字教学课程还有较大的发挥空间。以张家口学院为例,汉字教学课程开设已有6年,积累大量的教学内容和经验。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思政元素不够凝练和突出,分散于各章节之中;二是内容囿于文字学和教育学,尚未从历史学、美术学、哲学等学科汲取营养;三是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准确及时反映学情。而新文科关注社会之需,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互融,具备多维度评价系统等特征,本研究以新文科建设为契机,注重学科内涵,以河北省一流本科立项建设课程《汉字常识与识字教学》为例,赋能高校师范类汉字教学课程高质量发展。

二、课程改革内容

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对课程进行多方位的变革。

(一)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

为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根据《汉字常识与识字教学》课程内容和特点,凝练和总结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的汉字文化为核心,发掘出“文明之匙”“字形之美”“字理之趣”“启蒙之端”四个课程思政元素。

“文明之匙”——经过漫长的野蛮蒙昧,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民族凭借自身对自然和社会的敏锐观察与经验总结,创造出来文字。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也是各民族记录文明历史的重要载体。汉字与古埃及文、楔形文字等世界古文字就成为理解和参透各自文明的重要关钥。

“字形之美”——汉字形体不同于西文形体,由线条结构到横竖撇捺点等笔画构成的空间艺术成为东方美学的重要范式之一。在先民的不断尝试改进中,无论是从书写工具从刀锥、剞劂、笔墨的转变,书写材料从甲骨、青铜、竹木、缣帛、皮革、纸张的更替,还是在技艺精湛的书法高手或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的笔下,都赋予汉字风格各异的艺术气质。

“字理之趣”——汉字构形本身具有一定规律性,源于“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象形,应时而生出指事、会意和形声。随着汉字发展与演进,又应需而生出假借与转注。汉字的字理妙趣蕴藉于汉字之中,一棵树写作“木”,上为枝下为根,短横在上指“末”端,短横在下为根“本”,左倚一人是“休”息。汉字折射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文化,是汉民族文化情趣的重要表征。

“启蒙之端”——中国传统蒙学的教育理念之中有“为学必先识字”的观点。如果说文字是开启文明的钥匙,那么识字就是启智蒙新的发端。古人怎样识字而今人又是如何继承和发扬,作为未来的教师怎样将汉字常识和教育理论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課堂之中,成为树立师德师风的关键。

四个课程思政元素的发掘与凝练促使课程思政目标的确立,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产生对本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向往、热爱与学习的兴趣,继承民族文化精华,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树立“古为今用”的语言文字观,增强传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的责任意识;使学生获得传统文化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二)新文科理念影响下教学内容的重构

为实现课程思政元素有效贯彻渗透于《汉字常识与识字教学》课程之中,在确保重难点突出、结构清晰的基础上,增益历史学、美术学、哲学、心理学等学科内容并与课程有机融合,故将课程内容模块化并设计选修部分,主要包括汉字常识、识字教学和实践。

1.汉字常识

汉字常识下设世界古文字、汉字形体演变、汉字构形理据和汉字文化四个单元。其中,前三个为必修内容,偏重传授汉字知识和培养分析能力;汉字文化为选修,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世界古文字单元中对应“文明之匙”元素,主要介绍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玛雅文字和甲骨文的发现、分类、特点等内容,涉及历史学、考古学相关知识,为学生展示的文物图片有埃及罗塞塔石碑、中国贾湖刻符和大汶口陶尊等。

汉字形体演变单元学习汉字由古文字演化为今文字的过程、各类字形的概念、特点、分类和释读等。过去的教学内容偏重关注文字学中的“字”:直接举例某个或某组汉字,至于这些例子源于何处,整体风貌和具体历史语境如何并不被关注。学生多是记忆背诵关键信息,运用能力培养效果不够理想。课程经过改革之后,在学科上以文字学为基础,兼有美术学、历史学的相关信息。把握“字形之美”的课程思政元素,引领学生借助历代文物遗迹体悟甲骨文的锋利纤细、金文的古拙圆转、篆书的体势规整、隶书的波势挑法、楷书的端方秀丽、草书的纵任奔逸和行书的笔意活泼。例如,金文中取大盂鼎的照片和拓片,从形制、纹饰、工艺及铭文字体介绍殷商末期青铜器,并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大盂鼎铭文书风凝重雄浑,线条洗练。还将历代名帖作为课程例证,如向学生介绍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祭侄文稿》,通过分析和品鉴这部法帖,让学生明白这件伟大的艺术品不仅是笔墨精深、技法纯熟,还是将锥心泣血的情感宣泄于翰墨之表,更是一段家国历史的真实写照。

汉字构形理据单元主要是以传统文字学“六书”理论为中心介绍相关汉字构成规则。以往多为“理论+例证”的形式,讲解较为枯燥,学生习得效果不够理想。现今增加哲学,尤其是中国哲学的相关内容,将“字理之趣”元素中的“理”由汉字规律延拓至中国哲学。学习《说文解字》中汉字“一”“二”“三”的解读,过去多是以古人的历史局限性为由一带而过。现在引入《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和《庄子·齐物论》“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等经典论断,从简单的累画数字“一”“二”“三”的学习升华到蕴含着“一分为二”和“二合为一”辩证思维的思考。许慎解说历史局限性的说法也似乎不够公允。

汉字文化单元主要从“天”“地”“人”三个主题学习一系列的汉字。本单元教学设计目的是摆脱文字学中“字”的限制,从哲学、民俗学等学科出发,融合“字形之美”“字理之趣”两大元素,去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字”。例如,中国传统节日中多有祈福、祭拜、祝愿等活动,记录此类活动的汉字大多含有“礻(示)”部。究其原委,“示”字本义表示祭台,含“礻(示)”部的汉字多与祭祀和鬼神有关,如“祭”的甲骨文字形是,左上部“月”为肉,若干小点为鲜血和肉汁,右上“又”为手,下部“示”为祭台,整个字就是祭司手执滴着汁水的鲜肉在祭台上向先祖或神鬼致祭,进行某种祈求庇佑赐福的活动。很多属于“礻(示)”部的汉字充分体现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宗族意识。《左传》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是将“祀”置于国家层面,体现了古人对天地的深畏、对祖先的敬重,某种程度折射出天人合一、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的中国传统思想。再如“土”部、“田”部的汉字折射出古人对土地这一赖以为生的生产资料的重视。在古人眼中,广袤的大地上阡陌纵横,一方方畦田星罗棋布于其中。“田”“土”二字合为“里”,“里”表示居住之地。农人与土地的关系是休戚相关、血脉相连。一日之间,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之中,春种夏耘、秋收冬藏;一生当中,生于斯、长于斯,最终叶落归根、魂归故里。汉字看似寻常之物,经过千年嬗变承担着厚重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体现出汉民族对生存和生活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性格。

在文字学中融入历史学、美术学、哲学等学科内容,寻找交叉点,生成耦合效应。丰富多元、主次分明、课程思政元素突出的汉字常识内容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育和个人文化品位的提升。

2.识字教学和实践

识字教学和实践下设三个单元,分别为汉字教学方法、案例观摩和实践探究[2]。过去以教育学的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识字教学为主,存在内容偏单薄的问题。现在扩大学科范围至心理学,如为便于理解和应用识字教学方法,增补幼小衔接期儿童心理特征、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内容,实现以人为本的“启蒙之端”;深挖教育学,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作为切入点,并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具体要求进行解读。整个章节涉及教学方法的习得和教学能力的提升,并以修炼教学基本功作为中心提升学生的识字教学能力和水平。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混合学习模式

本课程为了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围绕网络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设计出“五模块”“任务清单+个性化学习”的混合学习模式。教学设计是每一个学生按照学习准备、学习活动、学习支持、学习交流、学习评价“五模块”进行组织。学习准备即要求学生熟悉本阶段课程单元的“任务清单”,包括明确学习目标、重难点、学习方法和注意事项;学习活动是教师指导下完成本单元的若干学习任务和活动;学习支持包括拓展性知识、理论和教学示范等;学习交流包括对争议性问题的讨论;学习评价包括在线测试、作业和考试等[2-3]。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引领者主要引导学生熟知网络课程中的“任务清单”“学习活动”并讲解所学内容的重难点;在网络学习中,教师主要督促学生完成网络课程中“學习交流”“学习评价”。这“五模块”融合在“任务清单+个性化学习”基于“课堂+网络”的混合学习模式之中,并贯穿于学生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由课堂延伸至课外,从着眼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认知拓展到教师素养。在课程的部分内容上,课堂讲授与网络教学内容有重合部分,主要是教学单元中的重点和难点,重复出现目的是提示学生加深学习印象,巩固记忆效果,提高学习质量,最终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四)丰富教学方法并顺应多学科要求

为适应新文科理念指导下的汉字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除了采用讲授法之外,还采用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课堂+网络”混合学习模式下课程有效性,吸引更广泛的学生参与课程学习。

(五)设置多维度评价体系和多学科兼具的作业

学生最终成绩由网络学习成绩和期末试卷成绩构成,二者比例为4∶6。

网络学习成绩的形成以过程性评价为主,总结性评价为辅。过程性评价包括:一是网络学习行为数据、学习任务参与度、完成度等量化客观评价,约占在线成绩25%;二是闯关式教学设计中学生取得的成绩和分数,约占10%;三是在线测试(前测、中测、后测、单元测验等),学生可及时了解自身学情,纠正认知错误和偏差,检测学习效果并形成分数,约占20%;四是学习通APP上学生个人和小组的自评或互评成绩,约占5%。总结性评价是通过个人和小组作业完成,约占40%。

其中,个人和小组作业的设计也贴合新文科理念作用下教学内容的重建。例如,作业中有摹写甲骨文、金文拓片;有以“文物中的汉字”为主题,针对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设计一份学习小报;还有编写一篇识字课文,要求结合本课程所学知识和理论,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注意内容、练习和插画之间的联系。这类作业将所习得的文字学、教育学、心理学、美术学、历史学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并转化为从教能力和职业素养。较之于写论文、做试题的传统作业,学生完成此类作业的积极性和完成度很高,有的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手工制作技巧运用到作业之中,将平面作业发挥成立体的卡纸手工作品。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调动自己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自身各项能力,让本来“平淡无奇”的作业变成了栩栩如生的艺术品。

三、课程目标达成度

教学目标评价主要通过发布网络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师生对教学内容、课程模式与方法等。调查对象为2019级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学生和任课教师,调查问卷全部回收且均有效。

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版和教师版),问卷采用五级评分,完全达成、较好达成、基本达成、基本未达成、未达成,分别赋分1.0、0.8、0.6、0.4、0.2。本课程目标达成度期望值设计为0.7。学生评价为有效答卷总评分的平均值,教师为任课教师的评分。通过调查发现,在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中,课程思政达成方面,学生评价0.75,教师评价0.80;教学内容达成方面,学生评价0.80,教师评价0.77;课程模式达成方面,学生评价0.80,教师评价0.75;教学方法达成方面,学生评价0.76,教师评价0.73;评价体系达成方面,学生评价0.73,教师评价0.75;项目整体达成方面,学生评价平均值为0.77,教师评价平均值0.76,各项均超过目标达成度期望值为0.7。最终《汉字常识与识字教学》课程的各项目标都已达成。

整体上,师生对新文科背景下《汉字常识与识字教学》的改革认同度偏高,尤其是学生对多学科互融的课程内容和混合学习课程模式给予很高的评价。问卷调查表明对于评价体系的打分偏低,究其根本是期末考试难度较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所致。

结语

新文科理念为汉字教学课程改革提供理论支撑,目前《汉字常识与识字教学》课程基本实现课改的初衷,在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上取得了相应的成果,并且各项目标达成度均已超过课程期望值。后续的研究中,还将对新文科思想要深入学习,针对部分内容涉及其他学科还有待斟酌例证的适宜性、对课程目标达成度的设计与计量还需进一步探索。

注释:

①“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教育部2019年到2021年的一项计划。2019年4月29日,教育部“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会上教育部依托天津大学成立的“全国新工科教育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该计划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

②“四新”建设: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

参考文献:

[1]冯淑娟,阎亚军.“新文科”建设赋能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08-04(002).

[2]罗璇,杨少青.小学教育专业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新西部,2018(26).

[3]罗璇.“互联网+”下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混合学习模式的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1(13).

作者简介:罗璇(1984—),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张家口学院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识字教学。

(責任编辑:赵良)

猜你喜欢

新文科学科融合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