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艺术的观念性

2023-06-11郭洋苏州科技大学

艺术品鉴 2023年14期
关键词:欣赏者当代艺术观念

郭洋(苏州科技大学)

一、传统思想的艺术观念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勾勒出中国人传统思想中“天、地、人”的大致取向。而在传统思想的艺术观念中,艺术被视为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精神和情感的表达。艺术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美的效果,通过表现出人类感性与理性的一些特征,来让人们获得愉悦和启示。传统思想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家应该具备专业技能和创造力,以此来达到最高的艺术境界。

此外,在传统思想中,艺术的价值是与其形式和技艺是紧密相关的,并且作品的美学价值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古代中国的绘画中,艺术家需要精通传统的绘画技艺,如隋唐时期展子虔的《游春图》在笔墨、构图和色彩运用上,表达出他对自然山川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绘画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艺术形式,可以通过它来传达深刻的思想和感受。

当我们谈论传统思想的艺术观念时,我们通常会提到西方文化中的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以及东方文化中的中国和印度等古代文化。下面我将更详细地介绍这些文化中的艺术观念。

在希腊、罗马文化中,美学概念是基于一些固定的原则和规则,如比例、对称和谐、平衡和对比等。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视觉艺术,如雕塑和绘画,也适用于戏剧和音乐等其他形式的艺术。

在中国文化中,艺术被认为是一种传承的技艺,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中国古代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书法、诗歌、音乐和舞蹈等。在这些艺术形式中,绘画和书法被认为是最高尚的艺术形式,因为它们可以通过简单的线条和墨色来表达画家极其深刻的思想和感受。中国的绘画和书法都强调笔墨精神,追求笔墨的灵气、神韵和气势,注重表现出自然界的美,如山水、花鸟、人物等,同时也注重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和精神状态。而书法则被认为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可以传承先人的智慧和精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印度的艺术形式包括音乐、舞蹈、戏剧、雕塑和绘画等,它们都通过表达出一些神话、传说和故事,来表达人们的信仰和思想。

在中国传统的艺术观念中,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艺术作品本身,还包括了艺术家的修养、思想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因此,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将自己的艺术作品和自己的人格相结合,追求“文以载道”的境界。艺术不仅是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享受,更是一种道德和精神的追求。

二、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观念性

关于“当代”一词,每个时期的艺术家都在使用,它强调着每个时期的“当代性”,因此具有一定的时效性。例如从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年轻艺术家们对观念这一概念的追求更加的理性,到了20 世纪90 年代,随着中国逐渐开放,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创新。在西方,杜尚作品的《泉》被视为是观念艺术的起源,作为一个现成品装置艺术,它的出现向传统艺术的审美观提出了颠覆性的挑战,迫使观众从新的角度去观看这件装置品。同时,随着西方的思想观念渗透到中国艺术家的思潮中,他们创作的作品东西文化交融,从而使中国美术开始进入到新的思潮阶段,中国艺术家们开始使用新的艺术手段来表现观念艺术,例如摄影、照片、影视及现成品等。这些形式作为绘画艺术中的表现手法来表达一定的观念,并且这些新的艺术手段更多的是表现当下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及从侧面反映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层面。随着中国艺术家思想的解放,观念性渗入到他们的艺术创作中。在1989 年2 月5 日,中国美术馆所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出现了许多观念性和装置性的艺术品。这些艺术品的出现比起传统绘画和雕塑作品给人们留下了更深刻的历史记忆,它们的呈现,既保留了对象,又超越了对象,在概念引入时,使得艺术的表达变得更加的自由与直接。从而也证实了中国当代艺术中“观念性”的发展进程。

三、中国当代艺术中观念性的表现形式

当代艺术是一个与时间及社会所并存的一个概念,它是由一批思想倾向、艺术见解、社会思潮的总和,不同于具有同一主张的艺术流派。它是思潮和流派的结合,更是艺术家一种自我内心的表现。因此,从根本上来说,艺术的观念性,是从社会所反映的问题出发的,英雄化的画面不在成为主体,而更多的则是对社会生活的思考。因此,当代观念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挪用式、篡改置换式以及转化再造式三种。

(一)挪用式

在观念艺术中,挪用式被看作是最早、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被艺术家们使用的频率也相当之高。中国挪用艺术的策展人对西方挪用艺术进行了转换和拓展。用三种现象对它进行了诠释,认为挪用式分为三种:中国艺术传统的临摹、西方现代艺术的挪用及在社会现象中常出现的效仿文化。三者之间在出现的时间上呈现出递进的关系并且是相互依存的,但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模仿和重复。

首先,在南宋时期谢赫就曾在《画品》中提出绘画的标准之一“传移摹写”。“传移摹写”是指绘画中的临摹与复制。临摹不仅是一种绘画学习方法,也是一种艺术创作手法,回首历史,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晚清时期的“四王”大多以古人的丘壑挪前搬后,追求元四家已经达到的理想境界。“陈陈相因,他山之石”更是晚清以后文人画的常用标签。但对内行人来说,它并非是对画面传统的临摹,而是使用新的技法使画面有着不一样的呈现。正如四王虽以临古为主,但却发展了干笔渴墨,层层积染的技法,将中国画的笔墨水平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再如魏晋时期王羲之的《兰亭序》被邱志杰反复书写一千遍时,在前五十遍时,用录像进行记录,其结果是画面呈现出漆黑一片,字迹无从辨认。他在创作的过程中,实验了一种书法与新媒体,传统与现在之间的转换和联系,赋予画面全新的风貌。

西方现代艺术的挪用有很多种方式。例如拼贴、现成品等。它的出现打破了艺术日常的边界,它最早起源于杜尚的作品,采用生活中常见的现成物品,通过对原作的分解,例如:改变物体的形态或者所处的环境,赋予作品新的观念和意义,使人产生出其不意的新鲜感。在1917 年,杜尚把一个男性用的小便池送到了巴黎现代艺术的展览上,摇身一变就成为艺术品。并给它命名为《泉》,这个作品的题目让人想起法国学院派代表安格尔的《泉》,杜尚用它与古典主义的艺术形成反差,这是杜尚对传统审美观念所提出的挑战,使之成为挪用艺术的经典。

(二)篡改置换式

篡改置换式是通过一些手段对选用的题材在外形材料上来进行置换,让新的形式可以保留原有的特征,例如涂抹、变形和剪贴等。它更注重形式的创造和延展,在原有作品的基础上又有着一定的变异性,但又在一定的程度上保留了作品原有的特征,虽然是一种低级的创作,但是却更胜于挪用式。篡改置换式虽依附于原有的资源,但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主观选择性,在创作中表达主体的审美选择。例如:蒙克的《呐喊》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作为一幅传统的绘画,被许多艺术家作为再创造的元素以及“篡改”的对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艺术形式的呈现,蒙克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材料(版画、丙烯等)来表现《呐喊》这一主题。再如从邱志杰的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是从艺术创作过程出发,通过置换的方式成为实验的工具。但这并不属于原资源,而是强调美学的再生。

(三)转换再造式

随着各种资源利用过程中,我们应该娴熟不断地掌握发掘来自方方面面的创作资源,通过共享的形式,推动观念艺术的发展。国内的艺术家们经常会将传统的艺术资源改造融合到新的创作之中。从而推动新的艺术形式的表现,形式又是内容的存在方式,而作品与内容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优秀的作品应当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提高各种艺术观念,推动艺术的转换形式。比如画家陈丹青于20 世纪80 年代创作的七篇《西藏组画》,在画中,他放弃了当下所流行的强调主题性、思想性的做法,转向对平凡人物的生命表达。在这思想转换过程中,蹴就了当代艺术的兴起。再如当代皮影的发展,通过材料的转换,使得现代皮影与传统皮影在色彩、材质上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艺术的转换需要艺术家运用自己的审美方式去影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艺术的发展,这样才能提高艺术的观念性。

四、观念性在当代艺术创作过程的重要性

在当代艺术中,观念性常常被视为比美学价值更加重要的因素。这是因为当代艺术常常强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信息和概念,而不是传统艺术中所强调的技巧和美感。艺术家们常常试图通过作品传达对社会、政治和文化等议题的反思和探讨,或者是对人类经验和感知方式的探究。

“观念性”在国内外的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已经成为艺术中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观念性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绘画、装置品、雕塑、多媒体影像、行为表演等,表明了艺术家的观念性与他所处的社会制度、民族文化和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因而他们的创作无不受之影响。而观念性则是人类艺术发展的必然产物。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在中国美学史上,唐代画家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主张。这就要求艺术创作者应当从生活及大自然的角度出发;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与此同时,艺术又是艺术家对自然的升华,但自然中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转化成艺术作品的美,在这一转换的过程中,艺术家内心的情感和创作是不可或缺的。这就要求艺术家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置于脑海中,从而提取素材进行加工并转化为新的艺术语言。在我看来,艺术家对作品进行创作的观念可被视为艺术家所饱含的艺术语言。而这两者合一的作品,恰到好处的给欣赏者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效果。并且能使观赏者产生相同的共鸣。那么这样的作品是有灵魂的,是优秀的作品。

(一)创作的感情与观念

在艺术创作中,离不开艺术家的个人思想和个人观念,艺术家的情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林风眠先生曾指出:“艺术是人类感情的抒发和形象表现的产物;美术表现感情的手段是具体的视觉形象。”艺术不是服从某种目的的,它是一种情感的抒发,是一种美的创造,也是创作过程中无形的精神意志。

美为何能作为一种观念?心理学家说道:美之所以可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是因为在人类社会中,爱美是人的本能。而人类作为高级物种,他们有着欣赏客观存在的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正如林风眠所说的感情,“深入人心的观念才能够打动人。饱含情感的作品不仅能够使艺术家在创作的过程中充满激情,而且更能够打动欣赏者。”我相信:艺术是自己的事,要想作品打动别人,首先得打动自己,才能够引发观赏者的共鸣。吴冠中老先生曾经发出这么一段豪迈之言:“我的艺术是真情的结晶,真诚将跨越地区和时代,永远扣人心弦,我相信自己的作品将会在世界各地唤起共鸣,有生之年我要唱出心底的最强音,我不服气!”当事物从观念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时,就是一个质的飞跃。将观念注入作品中,使作品更加的富有内涵。

(二)创作中感情与观念的重要性

在创作中,情感和观念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艺术创作中观念的重要性源于社会生活,离不开艺术家的个人情感与观念。情感是指艺术家所表达的情绪和感受,它可以让欣赏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品所传递的信息和主题。通过情感的表达,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一个生动、有吸引力的世界,让欣赏者更好地感受到作品中所描绘的人物和情节。情感也可以让作品更具有共情力,让欣赏者更容易地与作品中的情节产生共鸣和情感上的联系。此外,情感还可以帮助作者传达自己对于主题的态度和看法。观念则是指艺术家对于世界的认识和思考方式。作品中所表现的观念可以让欣赏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作品所描绘的世界和人物,同时也可以让欣赏者思考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如道德、社会、人性等。观念可以帮助艺术家在作品中传达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影响欣赏者的价值观和信仰。因此,无论是何种类型艺术,在艺术呈现的背后都需要强大的情感和观念作为支撑,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陈丹青在美国、纽约等地住了十几年,但是,他的作品中没有一幅是画纽约的,而是把对城市的体验更多的转化成了他个人的“情感”中。在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中,它所表现的主题是女性。毕加索将自己的观念注入画中,从而成就了一幅伟大的作品。严可舒的陶瓷作品《山石》系列,通过对山石的塑造,以及对中国传统山水画中意境的揣摩与思考。力求通过对自然感知的美,以此达到美与观念的统一,情感与观念的统一。这些都表现了杰出的艺术家们总有自己艺术观念,他们用一些特殊的意象去表现模糊的主题,这样可以给观赏者留有丰富的想象空间。然而当一具象时,这些作品可能就缺乏了一些韵味。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每天所经历的事情,都可被看作是平凡生活里的经验,当我们面对这种习以为常的日常体验和过程而不加分析时,就需要我们迫切的更新和注入新的观念在我们的作品中。因此,创作中艺术家的感情与个人观念很重要。

五、结束语

艺术发展史已证明,观念性已经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从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在中国的土壤大地上,中国的观念艺术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成长着。在融会贯通的观念艺术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观念艺术的了解、认可及批判有着很大的进步。无论怎样,观念艺术已成为现当下艺术的主流。而且,随着多元文化交融,对于能够将自己开拓的视野和思想、个人所学的知识和梦想转换成与我们时代密切相关的艺术,那就是最好的艺术。

无论是从现实的角度或是从理论的角度,不难看出观念艺术与我们息息相关、无所不在。首先,我们应当感谢观念艺术,让中国传统的艺术从沉闷走向了生机。同时也要感谢中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众多新兴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工具,当与中西文化交流时,我们有着更开阔的视野去思考我们以往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形式。随着当代观念艺术发展,比历史上任何其他艺术形式都更加关注社会、关注人们的生存环境。因此,艺术家们将其观念运用到他们的创作中,使得中国艺术有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在全国各地的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观念艺术不是一种观念的放大化,而是多种观念的交融与发展。是艺术家们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在所处的信息与科技时代,加快了观念艺术的发展。它把社会的各方问题呈现给观众,让欣赏者身临其境的参与其中,这将艺术的社会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猜你喜欢

欣赏者当代艺术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留出想象的空白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艺术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健康观念治疗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从日用瓷出发谈理念对欣赏者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