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诵读古典诗词 提升学生素养

2023-06-11李娟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虞美人审美能力

李娟

摘 要 《虞美人》这首古诗词具有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极为显著的艺术效果,只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就能感受到古诗词蕴含的深厚情感。为此,本文以《虞美人》为例,在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借助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通过语感训练,让学生体会语言美;以先唱后读的诵读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凭借想象感受意境美;分组思考辩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 古诗词诵读 《虞美人》 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实施以后,高中语文教学理念也发生了转变,逐渐开始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具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如果能够通过古诗词诵读教学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势必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審美能力。

一、借助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

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创设情境指的是创建具有审美教学氛围的情境。在教学活动中,借助媒体的方式,创建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审美场景,营造审美氛围。教学情境的创建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引导学生置身其中,带着强烈的审美意识去尽情地想象,从而进入美好的审美境界中,以便对古诗词的意境美进行深刻的感受。视频、画面、音乐等都是很好的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或画面,引导学生进入到具有审美教学氛围的情境中,让学生在富有情感的场景中去感受体会。

例如在学习《虞美人》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虞美人》的音乐视频,演唱者甜美的声音与服饰装扮,还有贴近诗词内容的背景画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感受作品的意境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渴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了充分的准备。

二、通过语感训练让学生体会语言美

古诗词中含有大量的文言知识,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但古诗词又具有极强的艺术性,蕴含着深厚的文学美。古诗词具有押韵、句式短小精炼、音韵极美的特点,非常适合诵读。因此,对古诗词进行诵读教学也是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有效方法。教师要重视诵读的重要性,并教授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技巧,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诗词的语言美。

以《虞美人》为例。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首先要让学生自己熟读诗词,并借助注释、工具书等疏通文意。其次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范读,让学生注意诗词中的字节停顿和感情变化,并做好标记。在范读结束之后,让学生自由结成小组进行诵读并交流,分享自己的诵读感受,教师适当予以引导和评价,让学生能够在诵读中品味诗词的韵味、意境、情感。

三、以先唱后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

先唱后读就是让学生通过倾听或演唱的方式来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对诗歌发展历史的追溯,我们可以了解到诗歌和音乐其实有着紧密的联系,合理利用诗歌和音乐的关联,可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积极性。

以《虞美人》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邓丽君演唱的《虞美人》,优美的旋律及甜美的歌声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跟着音乐不自觉地开始哼唱起来。教师抓住时机,让学生跟着一起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被这首词所吸引,并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然后教师再让学生诵读这首词作,学生就能带着丰富的感情去深入体会,从而促进对作品内在情感的深入理解。

四、凭借想象,感受意境美

想象是人的大脑对已有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加工之后,使其以全新的形象呈现出来的一个过程。诗人在创作中,凭借想象力将很多事物联系到一起,使之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富有情感的、生动的形象及极具感染力的意境。而读者在对古诗词进行诵读和鉴赏的审美活动中,凭借自身的想象力,可以对古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展开想象,将古诗词的语言文字转化成生动活泼的画面,然后感受古诗词呈现出的意境美。

例如《虞美人》,作者通过虚实结合的手法,抒发了亡国之君的故国恋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诗采用夸张、比喻和设问的修辞手法,让读者对“愁”展开想象,并给予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然后与“愁”结合到一起,营造出浑然一体的意境。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审美想象时,不仅要让学生借助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来深度感悟诗词,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也可以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进入诗词呈现的意境中,并从中获得审美体验。

五、通过分组思考辩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鉴赏是对审美对象美丑的识别,也是对审美性质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是对审美对象形态、类型的鉴别。审美鉴赏能够使审美意识从感性的层面升华到理性的层面,而这个升华过程要求我们在对古诗词进行鉴赏的过程中,必须用现代的审视思想和历史的眼光来进行审美评价。换言之,审美鉴赏者对于审美对象需要持有一种辩论思考的鉴赏能力。

审美鉴赏是一个个性化、主观化的审美活动,需要鉴赏者具备辩论的能力。所以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辩论思考,让学生成为审美的主体。在对古诗词鉴赏过程中,有很多环节都需要鉴赏者对其进行认真的审视。因此,教师在开展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分组辩论思考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虞美人》一词时,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李煜怀念的只是以往奢靡的生活,诗词中并没有真实情感;也有学生认为李煜在创造这首诗时,投入了丰富的感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对于这两种完全不同的评价,教师不能以个人的经验和判断来帮助学生进行评价,而是让学生进行交流和探讨,并进行辩论思考。通过辩论思考之后,学生可以感受到诗词中提到的“雕栏玉砌”“故国”虽然与人民无关,但是却抒发自己的离愁别绪,也含有一定的人生体验感。作者作为阶下囚,在面对春花秋月这些美好的景象时,发现自己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悲凉之感油然而生。对于李煜的不幸,可以说是时代赋予的。因此,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和观念去对其进行评价。此外,在整个鉴赏过程中,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预,而是要让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在经过辩论之后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能更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审美主动性。

综上所述,在古诗词诵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古诗词中的美育因素,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词,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并积极构建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走进审美境界中,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促进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市昆山中学]

猜你喜欢

虞美人审美能力
虞美人·蝶为媒
虞美人的烦恼
虞美人花开(环球360)
他把悲伤流成一江春水——读《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虞美人 侦查(外二首)
《蒋捷·虞美人 听雨》
女校教育下艺术概论课堂教学的思考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