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其言 观其人

2023-06-11李湘吉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人物分析名著导读刘姥姥

李湘吉

摘 要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一些细节分析上,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开系统的指导,以此帮助学生积累阅读经验,强化阅读效果。基于此,本文以《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为例,从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语言入手,引导学生更加系统地分析人物的形象性格,以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 名著导读 《红楼梦》 人物分析 刘姥姥

小说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而人物分析是其中的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文章的细节中了解人物形象性格。语言、行为是小说人物刻画的主要方式,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和品行。教师要抓住这些描写引导学生展开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内涵。

一、阅读教学和核心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阅读是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它可以通过各类文本开阔学生的视野。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引导,使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中来,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强化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人物,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感知形象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体现在感知文本上,还需要学生具备人物感知能力,通过朗读、品味人物语言,以小见大,对人物形象性格产生全面的认识。在认识人物形象的过程中需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分析,进一步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切实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和审美水平。

以《红楼梦》中的刘姥姥为例。在“刘姥姥进大观园”等章节,塑造了一个社会底层的农家老妇形象,她来到贾府这一京城贵族之家,和贾母、王夫人等人一起进餐。在一些精心策划、故意为之的举动中,闹出了诸多笑话。人物之间对比强烈,雅与俗、庄与谐,各具特色,刻画细腻,生动描绘出了众生百态。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刘姥姥的言行细节,可以帮助学生充分感知人物的艺术形象,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閱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措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有效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1.充分发掘人物言行中的核心要素

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许多学生虽然对小说阅读有着一定的兴趣,但读法单一、视野狭窄、习惯欠缺,在阅读中缺少文本细读意识,导致阅读效率不高。人物语言作为阅读细节之一,以此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展开文本细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以《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教学设计为例。在预习阶段,让学生阅读原著《红楼梦》(脂砚斋点评,高鹗续写本)第6回、第39-42回、第113回、第119回。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对刘姥姥的形象形成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更进一步深入理解人物形象。《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的人物形象令人难忘。在分析人物形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配合插图、动画、影音视频等让学生对刘姥姥这一形象产生更丰富的动态认识。通过直观感受,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物在说话时的动作、神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图片、视频等对刘姥姥这一形象的风趣幽默等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在预习阶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动觉,从声音、画面等角度了解到刘姥姥这一人物,可以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带来全新的教学效果,打造出一个高效的语文课堂。

2.充分发掘人物言行中的细节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科学的阅读理念和方法传授给学生,从而使他们的阅读能力、语言能力得到发展。许多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阅读方式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去。最普通的阅读方式是“三段式”,即初读、精读、通读。初读是指让学生自行阅读、浏览、感知文章的内容,而精读则是对某些具体的章节或细节进行阅读分析,理清文章的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阅读是在把握文章大意和思想内涵的前提下,从细节描写、表达方式、结构安排等方面探讨作者的写作技巧。尤其是在人物形象鉴赏中,教师要把握人物语言,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刘姥姥出身于农村,没有文化,使用的语言多为俗语、比拟名物词、熟语为主。另外,刘姥姥言语中的一些语气词、副词都富有特色,也是探究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的着眼点。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刘姥姥的常用语句中展开分析,在特定的语境、氛围下挖掘刘姥姥的内心世界,可以了解刘姥姥的性格特点、人生智慧、本色形象。久而久之,学生在分析其他人物形象时也能从语言细节中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文中,刘姥姥利用谐音,连用“牛”“老母猪”来逗乐众人,将自己的食量比作牛,另外,刘姥姥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称为“叉爬子”,这些细节表达上不仅表现出了贾府的奢华,也表现出了刘姥姥的农民本色,而这些言语中也能够看见一个粗俗、滑稽、幽默、搞笑的刘姥姥。通过这些语言的表达,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人物形象。另外,在考虑语言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的语境,在王熙凤、鸳鸯导演了这出笑剧,让她充当小丑做滑稽表演的环境中,也能够更好地看出刘姥姥个性随和,以及背后的隐忍、本分、通达、睿智等性格特征。

3.充分发掘人物言行中的情绪特点

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语言能力全面发展,从而真正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在阅读课中,教师可以依据课文的内容,结合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由浅到深地进行教学。再比如,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对作品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体悟,从而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在这种角色扮演的活动中,学生可以更好品味不同的对话氛围、对话情绪,在真正的对话模拟中了解人物,从中感受到人物的复杂性。

在对《红楼梦》刘姥姥这一人物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还要从其他的细节入手,可以从他人的对话、描述中抓住一些细节内容,不断地填补完善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如从凤姐、鸳鸯和刘姥姥的对话中,都可以从侧面了解刘姥姥这一人物。在阅读教学中,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活动,但是,读写活动是不可或缺的。在完成了阅读任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局部特征进行仿写,或根据文章的主题,进行再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的考核环节,比如角色扮演,可以选择最佳情绪再现的学生,改编最佳剧情的学生等等,这都来源于学生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深刻理解。同时,通过评估,可以有效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生成和发展,为今后的语言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科学地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让学生了解人物形象,掌握科学的文本阅读方式,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人物语言和人物形象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让学生学会以“其言”观“其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作者通联:广州大学附属中学]

猜你喜欢

人物分析名著导读刘姥姥
刘姥姥吃鸽子蛋
刘姥姥
浅析高中“名著导读”的教学策略
略谈思维导图在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例谈高中语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特征
《我的叔叔于勒》小说人物分析
《平凡的世界》孙少安、孙少平形象分析
浅谈名著导读与写作指导
种下一粒种子
导读名著,彰显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