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工作赋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思考

2023-06-07符史涵

兰台内外 2023年6期
关键词:赋能文化旅游档案工作

摘 要:海南正在建设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其四大战略定位之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档案工作作为文化工作重要组成,海南的档案工作在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过程中应发挥自身作用。本文主要从海南档案工作赋能海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档案工作参与海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八个方面提出推动档案工作赋能海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促进国际旅游消費中心建设有关建议。

关键词: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档案工作;赋能;文化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文彰旅,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档案工作是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南正在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海南档案机构应当主动作为,在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过程中扛起海南档案的责任担当。从档案工作属性出发,促进档案工作深度参与海南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兴旺海南文化旅游产业。

1 档案工作赋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缘由

1.1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迫切需要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重大战略定位之一。为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央正推动海南紧紧围绕“三区一中心”的战略定位,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国家新颁布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第三十九条明确:“海南自由贸易港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养老养生等深度融合,培育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是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支撑。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指出:“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传统文化消费升级。”按照国家的规划,要大力提升海南文化旅游消费,推动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但是目前已开发的海南旅游产品,历史文化元素占比不高,自然生态元素占主体,各个旅游产品运行中普遍缺乏海南历史文化元素的深度融合。比如海南东方白查村,大家只是关注黎族船形屋,没有系统性地把黎族文化习俗、劳动生活方式、民俗民风、村落人口社会结构、历史演变等进行挖掘和整理展现。尤其是关于黎族织锦工艺、酿酒技术、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独特文化,没有在白查村进行很好的展示,也没有把这些独特的文化资源与游客体验结合,无法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黎族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样存在突出问题的景点,比比皆是,如西沙海战纪念园,儋州东坡文化园,洋浦千年古盐田,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因此,如何与海南旅游产品开发融合打造精品,是我们要认真系统研究的课题。

1.2 海南文化旅游市场迫切需要历史档案资源注入文化内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是以自然生态旅游为主,文化内涵发掘不深,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元素符号不强,社会普遍反映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缺乏文化内涵。海南文化旅游市场当前迫切需要做的,就是让旅游注入鲜明的文化元素,增强文化内涵,赋予文化灵魂,让海南丰富多彩的历史传统文化借旅游这个媒介被看见、被记住、被推介,给海南的文化旅游贴上特色鲜明的文化标签。

从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实践看,海南不乏文化旅游资源,但海南缺乏文化旅游资源的系统深度挖掘开发,缺乏海南本域的文化自信,缺乏特色鲜明的文化形象塑造,缺乏一个让世界印象深刻的文化标签。从档案工作角度观察,必须承认存在海南档案工作系统对海南文化旅游产品发展贡献度较低的问题。海南档案文化资源还是比较丰富的,可以利用开发服务于海南文化旅游市场的资源也是多维度的,但整体开发利用率较低。要以档案资源为依托,突出本土地域特色,系统加强档案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挖掘档案文化新产品,催生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新业态,将档案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和产业优势,帮助提升海南文化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品位,帮助推动文化旅游产业优化升级,帮助提升海南文化旅游的知名度、美誉度。

1.3 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发挥档案“本真性”作用

“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保存备查的文字、图像、声音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原始记录。”因此,档案资源作为原始历史记录具有“原生性”特点,档案资源的“原生性”可为文化旅游资源“本真性”提供佐证和帮助,可以让档案资源转变为文化旅游资源,为文化旅游打上历史印记,丰富旅游的历史文化内涵。纵观国内一些将古镇、传统村落、历史旧址、教育基地等发展为旅游点的文化旅游项目,以旅游公司为主体的社会营利性机构急于谋求经济利益,导致出现不尊重档案史料真实性、摒弃古镇和传统村落档案的现象。如将一些非物质文化档案进行虚假过度包装,以“新”代“旧”、以“洋”代“土”、以“今”代“古”的改造历史建筑等行为,导致实体档案遭受严重毁坏或失真,破坏了档案的原始面貌,脱离了以档案为基准所构建的“原生性”文化旅游的基本属性。基于此类情况,需要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主动介入文化旅游市场,积极发挥档案保护督查、档案利用评价、档案真伪鉴定等方面作用,主动深入服务海南文化旅游产业,保护好档案资源,发挥好档案的“本真性”作用。

2 档案工作赋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可行基础

2.1 海南可挖掘的档案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越是体现海南地域文化特色的,越要重视保护和挖掘。挖掘推介海南档案文化资源,促进海南历史文化与海南旅游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丰富提升海南文化旅游的内涵,更好地走向世界。海南可挖掘的档案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海南历史档案(海南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权档案)、海南少数民族文化档案(海南的黎族、苗族、回族等文化档案,尤其是黎族的民族文化档案是独一无二的)、海南红色革命档案(“二十三年红旗不倒”形成了大量珍贵的红色革命遗址和历史档案)、海南改革发展成就档案(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发展变迁历史档案)、海南历史人物档案(海南历史上的名人、重要历史人物档案,尤其是民国时期历史人物的档案)、海南华侨档案(海南的华侨人物档案、侨批档案、华侨捐建的建筑档案)、海南海洋档案(南海诸岛历史档案、航海档案、海洋资源档案)、海南语言戏剧文化档案(海南多样化的语言文字资源档案,琼剧、木偶戏、调声、俚俚美、崖州民歌、家咸水歌等原生态戏曲文化档案)、海南民俗节庆文化档案(公期、三月三、欢乐节、椰子节、温泉戏水节、换花节、军坡节等)、海南建筑文化档案(骑楼、火山石屋、蔡家大屋、黎族船形屋、文昌瓦房等)、海南自然生态文化档案(兴隆热带植物园、铜鼓岭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火山口等国家森林公园),等等。从海南历史档案文化资源分布上分析,海南文化具有红色文化、南洋文化、海洋文化、中原文化、移民文化、民族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华侨文化等特征标签,我们可以从中进行提萃升华,形成海南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形式新颖的海南文化标签。

2.2 国内在档案资源参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上有成功案例参考

山西平遥县档案馆把日升昌票号经营汇兑账、流水账、汇票档案原件复制,放在日升昌票号博物馆(山西平遥古城旅游景点)中进行展览,收到很好的社会效应。在海口水巷口骑楼老街改造过程中,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充分运用自身图书档案资源,为骑楼修缮工程提供大量历史照片和文献档案资料,為保证骑楼修缮保持好历史原貌立下了功劳,修缮改造后的骑楼老街成为海口重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浙江慈溪蒋介石故居,作为一个著名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档案资源发挥了重要作用。故居里陈列的大量珍贵照片,很多是档案馆提供的档案复制件,通过这些珍贵的档案复制品,让旅客了解了当年蒋氏家族的真实历史。如果没有这些档案资料展览,这个景点旅游就严重缺乏内涵、灵魂。所以,我们思考发展海南文化旅游,可以通过研究海南档案资源参与文旅产品开发的内涵、参与模式、保障措施等,助推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丰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文化内涵,更好地向全世界推介海南,积极推动海南档案走向世界。

3 档案工作赋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困境

当前海南的文化旅游产品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馆已经与旅游融合,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档案的重要历史凭证作用。但是海南档案工作系统参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3.1 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

海南档案工作系统没有积极主动参与到海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这一工作中来,无论是各级档案机构还是档案工作者,都缺乏主动介入的意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整体参与度不高。依据目前查阅到的资料,没有看到海南档案机构的人员研究档案工作参与到海南文化旅游中来的具体案例和资料。

3.2 缺乏专门的工作规划

《海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对有关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提出:“结合我省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确定具有海南特色的历史记忆档案资源收集范围,重点加强农垦历史档案资料、海南省情地情和琼剧、黎锦、苗绣、崖州民歌的收集……鼓励开展口述历史档案、国家记忆和城市(乡村)记忆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建档等工作。”“突出地方特色档案和专题档案资源建设,把能够反映海南省情、地情、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诸如琼崖革命历史文化、环保、旅游文化、黎苗文化、生态资源、海洋文化、华侨文化、特色小城镇规划、历史文化名城、民间文化、历史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南老字号等档案资料列入重点研究和收集范围。”在档案资源开发上提出:“依托馆藏档案资源,积极举办各种主题展览,精心打造档案馆开放共享平台,彰显档案社会价值,扩大档案馆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围绕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展览陈列、新媒体发布、影像制作等方式,推出具有海南特色、海南品牌的档案文化精品,充分发挥档案存史、资政、育人的作用。”除此之外,没有关于档案工作深度参与海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描述。可以看出,海南档案工作机构没有针对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形成专门工作规划,没有从全省档案资源开发的高度进行整体系统规划,提出参与海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具体措施。

3.3 没有全面深入摸查档案文化资源

在全省范围内,还没有通过联合文物、史志等其它部门,组织一次全面彻底的档案文化资源调查,并进行建档立卡。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摸查档案资源参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情况,提出改进工作意见建议。

3.4 缺乏主动宣传推介

从海南各级档案机构、各文化旅游场所产品现状看,海南档案工作系统缺乏主动宣传档案文化资源、推介档案文化资源的意识和能力,在开展档案历史价值挖掘、档案宣传展览上做的不够充分,尤其是在推动档案文化资源参与海南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上有待大力加强、积极介入。

3.5 档案机构展览和接待配套设施不足

很多档案馆没有展览功能区,新建档案馆舍对外接待能力非常有限,停车服务、休闲服务等功能缺乏或不足,安全管控能力不足,难以对外接待服务。

3.6 缺乏全面有效合作

档案工作部门与文化旅游部门、文博部门、地方史志部门等单位没有建立有效合作机制,相互对接不够,缺乏共同加强文化旅游资源建设的合力,导致资源共享程度低。

4 推动档案工作赋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的建议

为助力推进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海南文化旅游品牌,从海南档案工作实际出发,围绕赋予海南文化旅游产业文化灵魂这一中心目标,特提出推动档案工作深度参与海南文化旅游融合开发的一些设想和建议。

4.1 加强总体规划引导

省一级档案机构应研究制定档案工作参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门规划,如全省档案文化资源调查工作规划、档案文化资源专项编研规划、档案展览教育基地建设工作规划等,通过规划引导各级档案机构和广大档案工作者重视此项工作,积极参与到海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来,并引导各级档案馆重新定位,赋予其文化休闲新功能,推动有条件的档案馆建设成为文化旅游重要场所。特别是在规划新档案馆的时候,要科学论证,完善馆舍使用功能,除了满足档案安全保管和查阅使用等普通功能需求,也要规划建设合理的档案展览、档案教育功能区域,确保新馆能够在文化旅游、文化教育中发挥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教育基地作用。

4.2 建设融合发展机制体系

4.2.1建设共同调查文化资源机制。加强与文旅、文博、史志等部门合作,共同进行海南历史文化资源分布情况调查,全面摸清资源分布情况,把各类档案文化资源的保存地点、现状、保有者、使用开发情况等进行登记,为今后充分利用资源、全面深度开发创造条件。

4.2.2建设资源共享机制。在全面调查基础上,可组织建设专题资源数据库,把调查的资源数字化,以方便共享利用。从属性上看,档案文化资源、历史文物资源、史志研究资源是互通的,都属于历史文化资源,要坚持开放、共建、共享的理念,建设资源共享机制,让相关部门可以共享历史文化资源,有利于推动档案文化资源深度参与文化旅游开发,提高档案文化资源利用率,提高海南文化旅游的文化含量。

4.2.3建设文化旅游产品共同开发机制。在资源共享基础上,档案工作机构应与文化旅游规划部门、景区景点、办展机构一起,积极参与文化旅游线路、文化旅游产品设计工作,为线路产品提供思路建议和文化资源。

4.2.4建设历史档案文物共同保护机制。为保护文化旅游点历史档案和文物,与文物管理部门共同对其利用保护情况进行调查,掌握其利用保护情况,进行文物保护利用普法宣传,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的建议。

4.3 深度发掘历史档案资源

在做好全省历史档案文化资源调查统计基础上,要对资源进行科学分析,根据资源的载体形式、可利用价值提出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利用的建议方案。加强专题档案编研工作,挖掘海南文化旅游的深厚历史内涵,培植海南文化旅游品牌。我们可根据不同类型的档案资源,进行专题编研,形成专题编研成果,比如骑楼建筑档案专题,可把海南骑楼建筑的分布情况、标志建筑的档案(文字史料、照片、图片、音像资料)、现状(图片、音频、文字说明)等进行汇总加工。通过编研,可以把海南骑楼的建设过程、总体规模、主要特色、相关历史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梳理清楚,把相关档案、原始历史资料、图片、音频资料条理化,丰富骑楼建筑文化的内涵,帮助把骑楼标注为海口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符号。再比如海南红色革命文化档案,建议实施“海南红色资源发掘宣传工程”,通过全省的登记调查,把海南“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红色革命中所有红色基地、革命人物、革命故事、革命文物、历史资料、对红色后代的回忆访谈等进行系统整理,描清海南红色革命文化色谱。档案工作系统还要通过积极参与全省各地史志的编修工作,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同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价值,并把这些宝贵的历史档案资源及其编研成果推介给文化旅游部门和宣传部门。建议实施“海南华侨历史资源发掘宣传工程”“海南人口迁移历史资源发掘宣传工程”“海南民国人物历史资源发掘工程”,充分挖掘海南各个历史时期有影响的历史人物历史档案资源,形成海南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并培育海南历史文化旅游新平台新增长点,向中外四方游客讲好海南历史文化故事。

4.4 加强档案展览宣传

档案工作机构自身要加强档案展览宣传工作,在充分挖掘自身档案资源价值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档案展览宣传工作,把档案文化展览活动发展为海南国际旅游消费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动向社会推介档案文化资源,让档案展览馆发展为文化旅游展览的重要生力军。档案机构应重视展览质量水平提升工作,主动加强与博物馆等单位的合作,互通有无,共享资源,借助文博单位的资源,丰富档案展览内容,如没有条件举办专题展览的,应主动服务旅游文化展览的单位,提供档案文化资源,提升办展水平。档案机构应积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提高科技办展水平,弥补档案原件不齐、展览形式单一等缺陷。有条件举办展览的档案工作机构,要完善展览服务配套服务设施建设,让档案展览场所既有能承办高水平展览的主体功能,又有接纳观展游客的停车服务、安全应急能力的辅助功能;既能满足观展需求,又能满足其它文化休闲需求。总之,要通过完善功能建设,提升档案机构宣传教育功能,把档案机构建设成支持海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力量。

4.5 重视通过数字化保护海南非物质历史文化档案

海南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丰富,黎族船型屋、晒盐技艺、琼剧、黎族民歌等21项地方文化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外还有儋州调声、文昌公仔戏、临高木偶戏、俚俚美、崖州民歌、儋州民歌等民间艺术,有黎苗“三月三”、黎族取火节、琼山军坡节、府城换花节、公期等特色浓郁的地方节日。当现在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时候,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我们必须利用各种手段及时进行拯救保护记录,将其生动的影像记录下来。除了文字记录外,录音、录像成为最直观、便捷的文化记录手段。我们应当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及时利用数字手段实现档案数字化,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数据库,实现网络查询、视频再现,实现档案存储和流通传播的现代化。

4.6 重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推介档案文化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是朝阳产业,大有前途。”2017年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启动“数字丝路计划”,借助VR(虚拟现实)、3D打印技术,让敦煌传统历史文化“活出”新感觉。山西省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致力用数字技术“复活”文物。从这些成功实践范例中,我们可以获得灵感,运用好现代科技手段,把相关历史文化“复活再现”,推动档案文化资源走向文化旅游市场,让相关旅游展览形式更加灵活多样,展览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比如,把相关华侨历史文化、民国人物,以现代科技手段模拟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可以让历史生动地再现,增强展览的立体感。

4.7 主动参与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设计

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可通过提供档案文化资源、参与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论证、做好历史档案和文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深度参与海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工作。比如,档案馆可利用自有档案资源举办高质量的海南革命历史、特区发展成就等专题展览,并把这些历史专题展览纳入海南文化旅游线路和旅游點。为服务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可围绕临高解放登陆点、琼海红色娘子军纪念园等红色教育基地,提供珍贵历史档案资料,提出新的文化展览形式,突显这些珍贵历史档案的文化价值,让这些旅游点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档案机构和档案工作者还可以根据海南文化旅游资源情况提出新的旅游线路设计方案。比如设计海口古城文化体验旅游线路时,可以全面统筹五公祠、海瑞墓、达仕巷、金花村、府城鼓楼、骑楼老街等资源,挖掘每个历史文化景点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资源及其价值,帮助论证好线路设计方案。

4.8 加强档案利用保护执法督查

应将一些重要的古镇、传统村落、历史旧址的保护性开发列入档案安全管理范畴,制定严格的管理办法,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保护好珍贵的历史档案资源,保护好历史文化传承。档案工作机关应组织力量,对海南文化旅游市场原始档案利用和保护情况进行全面的执法检查,对破坏原始档案行为及时进行纠正。应在旅游景点和教育基地进行档案保护普法宣传,培养相关从业人员知法、守法的意识和行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

[2]《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

[3]吴宝康.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4]朱桂凤.档案资源与旅游资源交叉支撑的可行性研究[J].档案学研究,2011(03):41.

[5]余中元.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与开发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5).

[6]纪宗安.古代移民和海南的早期开发[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4).

[7]赵康太.海南文化历史形态的研究——兼论琼剧文化[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1).

[8]《海南省档案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作者简介:符史涵,硕士研究生毕业,海南师范大学档案馆馆长、海南省档案学会理事长,主要从事档案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赋能文化旅游档案工作
艺术“赋能”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大蓝鲸”系统:打造增强型的新广播
争鸣|少儿音乐教育需重新为音乐“赋能”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浅谈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路径
探析全程管理视角下如何贯彻落实“344”制度
艺术档案工作重要性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