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路径研究

2023-06-07方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科学思维能力作为个人行为、能力与素质的根源性因素与动力,对个人、社会的影响甚大,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具体实践相结合过程中所形成的科学思维能力,探索高校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全过程,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社区社团教育、社会实践等各环节的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科学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发展 长效育人机制

2021年陕西省教育厅一般专项项目(21JK0256)。

当今,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正在成为国家、社会及个人发展与竞争的关键。就个人而言,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源泉是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能力。现阶段,很多国家都将学习者的思维能力作为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为之付诸了大量研究与实践。我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系列科学思维能力,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思维体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环境下,高校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已势在必行。

科学思维的提出与概念界定

科学思维也叫科学逻辑,由卡尔·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即形成并运用于科学认识活动、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理论体系,归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出自《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科学思维是人们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辨模式和认识方法,也是连接实践与理论的桥梁。

人脑是思维的器官,思维是人脑特有的机能。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形成认识,并通过从实践到认识再到新实践循环往复的科学认识过程中形成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而人的思维能力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锻炼与提升。如同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人的认识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而思维作为认识的高阶形式,更是在认识发展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完善,形成社会中个体的思维体系,是社会中的人所特有的反映形式。

个体思维体系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科学思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第一,逻辑上要求严密的逻辑性。人类的认识过程是通过实践掌握丰富的材料,对资料进行加工,形成正确的、合乎逻辑的认识,即理性认识,到达认识的高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这一过程形成了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思维和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思维,实现了归纳与演绎的统一。第二,方法上要求使用分析和综合两种思维方法。作为抽象思维的基本方法,分析是把研究对象分解为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各部分的本质及相互之间的联系。综合就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过程。第三,体系上要求实现逻辑与历史的一致性。

1931年,南叶青在《科学与哲学》的文章中提出“思维科学”概念。他把自然、社会和思维三种现象放在同一层面上进行了严格的界定,然后指出,自然、科学和思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然现象是不经过人的行为就已经存在的,社会现象是要经过人的行为才能够存在的。思维现象是未经过人的行为,因而未外化成事实的观念作用和观念形态。

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维能力

1.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中国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20世紀40年代末,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一理论,提出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塑造人类精神与世界观的重要时代。在轴心时代,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当中国文化进入这一段发展历程时,中国文化鲜明的人文主题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中国人注重伦理道理、个人修养和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并延续至今。

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根源,更是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源泉。勤劳、勇敢、善良、坚毅、创新、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等文化基因已经深深积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骨血中,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在实践中,我国正是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运用科学思维应对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难题。

2.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唯物辩证法以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研究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与理论遵循。

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分析与综合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等。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模型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基础,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辩证思维方法的深化和展开,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人类思维在哲学与具体科学中的发展。学习和掌握上述思维方法,要求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辩证、历史、战略、底线及创新等各项思维能力。

3.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科学思维能力

近代以来,在探索国家出路,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过程中,我国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民主革命时期以及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都不断得到锻炼、发展和创新,中国共产党人及时在理论中进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指导思想体系。

恩格斯曾提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国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过程中,面对一个个历史课题,所作出的选择与努力,也在无不以实践证明着理论思维、科学思维的重要性。

中国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与发展实际相结合,始终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增强从历史中汲取经验、认识发展规律,用历史指导今天、走向明天的历史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增强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系统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增强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的战略思维能力;始终坚持增强对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度”的掌握的底线思维能力,以及突破常规思维,能够统筹兼顾、勇于突破、知难而进,不断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将辩证思维与现代思维有机结合,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深化。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1.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是诸多国家学校的教育目标

现阶段,把思维能力培养作为必需的教育目标是诸多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关于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就已广泛展开:欧洲合作和发展组织于1989年在巴黎召开了主题为“学习思考、思考学习”的国际会议;欧美的思维运动先驱开创了一系列具备世界影响力的思维能力项目,如Edward De Bono的“水平思考”、Reuven Feuerstein的“認知加强方案”等。英国学者托尼·博赞说,提高能力的核心就是学会思维,一旦思维构建出来,其他相连的分支思维就会非常自然与容易。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杰出的科学家、思维科学的倡导者钱学森就曾提出人的思维是有规律的,能够使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并发表了《关于思维科学》的文章,提出思维的系统观,设计了杰出人才培养的三个层次结构:知识层、情感层和智慧层,其中智慧层是最高层级的目标,以知识层和情感层为基础。他认为,思维科学是一门处理意识与大脑、精神与物质、主观与客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近年来,思维科学更是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这是一项高度综合的艰巨任务,需要各方面的专门人才,结构配套适当,才有可能胜利完成。肖本明提出,国外很多学科领域,如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都在进行思维研究,取得了很多理论和实践上的进展。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众多学者极为关注的话题,并已在实践中持续展开。

2.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指出,养成了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的习惯,终身受用。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大学生应提高辩证思维、战略思维、底线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等多方面的思维能力,善于从复杂的矛盾中掌握规律。

从国家发展角度出发,人才培养机制不断完善、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我国各项事业的有序推进,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更需要科学思维的有力支撑。

3.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术界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理解是多元的,一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在体力、智力、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内涵上,能力和素质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两个基本方面,而思维能力则是个人行为、能力与素质最为根源性的因素。

18岁至22岁是青少年价值观、思维习惯、各项能力形成的稳定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提高与稳定的关键时期。为促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使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备团队合作、沟通与表达、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等各项科学思维水平及相应的实践能力,高校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与锻炼对于每一位在校生而言至关重要。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路径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从校内外环境、课程体系、非课程体系等多管齐下,经过数个周期不间断地锻炼、协作才能逐步达成。

1.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教学理念

现阶段,各高校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在不断深化、加强。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体系普遍由三个部分组成:专业课程、通识教育和自由选课,其中,通识教育的比重平均超过35%。通识教育,就是培养人的核心能力的教育,使学生重品格、会思考、善沟通,培养学生沟通、表达、团队合作、信息搜集与处理,以及可进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将内核能力进一步解析,思维能力是根源性因素与动力。由此可见,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等教育已基本成为教育范围的普遍认知。

高校应不断整合相关资源,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紧扣时代主题,培养社会需要的,具有高素质、高科学思维能力的人才。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人才培养目标,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不间断地接受思维能力锻炼,并不自觉地将其应用于学习及生活实践中。

2.提升主体自我认知,建立新型评价标准

科学思维能力培养需要被培养者具备一定的内在素养,如对思维能力重要性的认知、积极主动的心态、自信勇敢的态度、克服困难的勇气,以及学思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等,都会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及最终效应。因此,高校要在加强学生基本素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关内容及途径。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途径,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办学理念、朋辈影响的学习环境、校园整体氛围及自身的优秀品质。在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上述因素都应在着力构造范围内。

要想让学生自主加强行为习惯养成、不断提升个人内在素养,为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打好个人内在素养的基础,就需要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体系,以及与其相匹配的评价标准。在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查,侧重对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有效引导,增强实践环节占比,给予学生多元化指导。在评价方面,要进一步梳理学生思维习惯养成、改变及提升的多元测评方法,加强对于学生学习过程、实践环节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测评设计。

3.用多元主题培养链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要求

高校应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一方面,知识是思维的基础。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培养该思维能力的知识点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内,该课程从理论高度对辩证思维及现代思维做了详细解析。课程作业也打破了原有的传统形式,给学生实际课题,让其思考并呈现解决方案。同时,还要增加开放性选题,比如如何减少校园白色垃圾袋。在实践过程中,与教学过程和目标相匹配的评价标准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学习过程及学习收获等要素,革新原有的教学设计模式,从学生需求与教学目标两方面入手,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与作用。

另一方面,思维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在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内,还要将思维能力的培训、训练融入各专业课程,通专融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通识教育学院开设了“写作与表达”“思考与创新”等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目标就是对学生的多种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将学生的思维能力锻炼融入实践项目中。“思考与创新”课程的一个主题是以联合国十七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并拿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解决方案。专业课程更需要科学思维能力的融入,比如财务管理专业,授课时,教师要有效传达会计及财务管理的行为准则、职业道德等,帮助学生建立底线思维。

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高校课程体系,既涉及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學生任务等方面,还需要多开展思维训练实践,以实现知行合一的效果。

4.用兴趣、竞争驱动,促成全过程长效育人机制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学习、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经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与锻炼。运用科学思维,可使大学生从不同视角探索其所探究的问题,串联已有的知识,进行信息重构,获得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以兴趣或竞赛的形式驱动学生探索,可使其在非课程育人的过程中得到科学思维能力锻炼。非课程育人,即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实行全过程、全方位、全员育人,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作为高校各教育环节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形成社会、社区、社团共同培养的培养链。

思维能力作为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当代高校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坚持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其拓展思考思路,更能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校应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社区社团教育、社会实践等非课程教育的各环节,使学生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过程中开拓思维、锻炼能力,增长才干。

综上所述,现阶段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已经从思维科学本身的建构、科学的建立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整体社会资源,以及多元培养链建立等多角度来进行深入研究与持续实践。将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多角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深远,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此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胡卫平,林崇德.青少年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J].教育研究,2003(12):19-23.

[2]王淑花,吴尚义.国外思维能力培养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0(18).

[3]蒋红.掌握科学思维方法 不断增强思维能力[J].思想教育研究,2018(6).

[4]肖本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实现科学赶超跨越发展[J].唯实,2016(9).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6]陈红.加强高校“三观”内涵建设,实现高水平大学发展目标——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A].2018年中国高等财经教育论坛,2018(11).

(方媛:西安欧亚学院)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将素质教育渗透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简析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