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取有效信息 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2023-06-07余琳凌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数学阅读能力核心素养

余琳凌

摘  要:《2021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本课程。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文章根据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行动研究,总结出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1. 文字情境类型——提取关键字词,掌握概念的内涵;2. 数字运算类型——有序寻找信息,提高计算能力;3. 图表情境类型——寻找关键信息,借助几何直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数学阅读能力;有效信息

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阅读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应用信息,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语言既是思维的外壳,也是思维的工具,还是思维的结果。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阅读的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数学阅读过程不同于一般阅读过程,它是一个观察、猜测、推理、验证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对语言符号的认读和感知、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转化、阅读材料的分析和应用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在进行数学自主阅读时,要提出问题,深入思考,展开讨论,得出结论。要加强学生自主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是无效的。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懂题、会读题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课堂教学时,教师要把学生从“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并实现“我会读”。阅读数学材料时要用心阅读、用脑思考、大胆探索,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数学课本的意识和习惯,要遵循以下步骤:快速阅读,理解题意;仔细阅读,提取信息;分析信息,建立模型;应用信息,解决问题等,这四个阅读环节对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现实的重要意义。

二、当前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现状分析

(一)学生读题意识淡薄,盲目做题

有的学生在做练习时提起笔就写,不读题,更不分析题意,盲目做题,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一个普遍现象。比如用递等式计算32×1.25×2.5,一些学生提起笔就按从左往右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两步都要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这样计算速度较慢,错误率也增加了。如果在计算前认真读题,观察思考,找到数字的特点,不难发现其实这是一道简便计算题。当然,也有部分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出简便方法后,漏写小數点或者把小数点的位置写错,这看似粗心导致的错误,实际上也是因为做题前没有仔细阅读数据或运算符号导致的,计算无小事,读题需谨慎。

(二)学生受定势思维影响,干扰做题

为了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往往出现同一种类型的题目反复训练的情况,通常教师也会总结一些比较固定的解题模式。于学生而言定势思维的形成,一方面会提高解决同类问题的速度和能力,另一方面也会受固定模式的限制,对新题型的分析产生错误结论。如解决问题时,学生根据解题经验“求一共用加法,求剩余用减法”,形成了一种见“共”就加,见“剩”就减的定势思维,没有分析题意,区别有效数学信息。比如“天天用5元钱买了10支铅笔,每支铅笔多少元?”学生有可能因为经常用大数除以小数的思维模式,列式为10÷5=2(元),得到一支铅笔2元。如果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可知5元是总价,10支是数量,单价=总价÷数量,而不是数量÷总价,即5÷10=0.5(元)。

(三)学生理解偏差,忽视关键信息

苏教版数学教材对很多数学概念、定义、公式的描述都比较形象,学生学习例题时很容易理解,但做练习题时反映出还是没有理解它们的本质。小学生一般都会对概念死记硬背,读题时对概念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比如经常出现的这道判断题“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作平行线”,不管做多少遍,总有学生要出错,说明他们对平行线的概念理解有偏差,忽视了关键前提条件“在同一平面内”。又如判断题“把一个圆分成5份,每份是它的1/5”,很多学生认为是对的,他们都忽略分数的一个重要要素“平均分”。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加强数学概念的阅读和理解。

三、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在学生搜集和阅读材料时获得有益的数学信息,掌握数学知识与数学方法,解决数学问题与领悟数学思想的能力。具体包括三个方面:数学信息的提取和理解;数学信息的分析和转换;数学信息的表达和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课题组的前两轮行动研究,针对现实存在的困境,分析存在的原因,总结出以下有效提取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文字情境类型——提取关键字词,掌握概念的内涵

文字情境类型的数学题是指题目以精炼的语言文字和缜密的结构呈现数学信息和问题,是检测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一种重要题型。阅读题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剖析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运用与推广,渗透数学思想,建立理性的思维方式,提升数学素养。如果教师对这种题型不够重视,疏忽了对阅读方法的指导,就会导致学生对数学概念一知半解、模糊不清,降低解题效率。本学期“数学阅读”课题组的成员在教学实践中初步总结出一种教师易教、学生易学的解题思路,即提取关键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如“比谁多”“比谁少”“上升到”和“上升了”“增加到”和“增加了”“再增加”等,又如植树问题中的公路“两旁”和“两端”等数学概念及文字的联系和区别。例如五年级学习的分数应用题:

1. 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1/5,还剩多少千克?

2. 一袋大米重100千克,吃了1/5千克,剩多少千克?

第1题1/5后面没有单位名称,表示份数与总数的关系,第2题1/5后面有单位名称,表示具体的质量。如果认真读题,观察比较,抓住是否有关键词“千克”,就会发现“1/5”与“1/5千克”的不同之处。这两题两字之差,概念的本质完全不同,解法和结果也不同。如果不认真读题,粗心的学生就会做错。

(二)数字运算类型——有序寻找信息,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题是最一目了然的数学题,数字和运算符号都是明摆着的,直接计算就可以了,不需要提取信息、分析题意,可为什么学生的出错率却最高呢?总结的原因无外乎两个字“粗心”。其实要提高计算的准确率同样需要认真阅读题目,通过读题,可以看清数字和运算符号,了解数字的特点和运算之间的关系,确定运算顺序,思考是否可以应用运算律使计算方法更加简便。让学生充分掌握对数学信息有序地获取运用,同时不断强化训练,达到养成好习惯,提高正确率的目的。关于计算题,课题组的教师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总结了以下几个步骤有序寻找信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看,就是先看题目里有几个数,是哪几个数,有几种运算,是哪几种运算符号。再看数字有什么特点,运算符号有什么内在联系。如105×(2071-1985)+2730÷65。看的结果:有5个数;有4种运算;有小括号;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二想,就是观察题目是同级运算还是两级运算,有无括号后,想一想运算顺序。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同时还要分析题中的数字特点和运算间的关系,联想相关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判断这道题是否能进行简便计算。

三算,就是仔细计算。能口算就口算,不能口算在草稿本上列竖式计算。知道怎样算,还要了解为什么这样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计算时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草稿本上的竖式也要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精力集中,控制速度。

四查,就是认真检查。计算完,首先要检查运算顺序是否合理,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抄漏,每一步的得数和最后的结果都要再次验算。

(三)图表情境类型——寻找关键信息,借助几何直观

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能力,指学生完成数学图、表或图表结合题的阅读能力,这种能力隶属于知识技能的学习范畴,同时需要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基于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这些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筛选以及解决问题与运用,是一种综合型的能力。在带着学生练习时,课题组的老师认为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 读懂图表,完整表达

读懂图表分为四个步骤:第一,初读,只需要能够区分图表的类别即可,比如是条形统计图还是折线统计图;第二,细读,即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图表所表述的最直观的信息,比如书店1月售出多少本书,2月售出多少本书;第三,精读,即能夠抓住图表表述中的关键进行深度解读,比如1月比2月多售出多少本书,哪种书最受欢迎等;第四,表达,即通过图表中的数据、符号、文字等所反映的信息进行分析,用完整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得到的结论。

2. 从问题入手,寻找关键信息

当一个图表所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时,关键信息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某些信息与问题所需无关,这时可以让学生直接从问题入手,围绕问题,寻找图表中所需的信息。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敏感度,让学生在进行图表解读时能够找准切入点,从而更好地解读图表。比如《认识年、月、日》一课,出示一张年历,问这一年的2月有多少天?这时候只需要找到关键信息,即2月的最后一天,其余月份的天数与此问题无关。

3. 借助几何直观,降低思考难度

对一些枯燥的题目,可以将抽象的数字、符号、文字内容,转化为图或图文结合的方式,充分利用几何直观的方法,降低题目的难度。也可以让学生体会图表题、图文题等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表达方式的差异,逐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观察图形到观察数据的一个转化,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例如在《面积的认识》一课中,比较方格图中的多边形哪个面积最大?这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用切割法或添补法将多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算出图形的面积。

4. 变式练习,加强理解

学生训练机会越多,知识感知就越敏感,对图表信息的阅读捕捉能力就越强。小学生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能力的提升单靠教师课堂上讲授,那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师科学地指导和反复地训练。在小学数学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通过图文对照、关键信息检索、类比以及转化等方法,用大量的图表信息材料丰富学生的感知,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会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增强学生对图表信息的敏感度。通过变式训练,帮助学生提升图表信息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增强学生图表信息阅读的理解能力。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取有效数学信息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通过数学阅读不仅能让学生获得对数学符号的认识,还能够沟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冯峰燕. 小学数学阅读现状与对策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1(05):45-47.

[3]邵光华. 数学阅读——现代数学教育不容忽视的课题[J].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1999(10):7-9.

[4]高文君,田小现,高红伟. 数学阅读教学的三个阶段及教学策略研究[J]. 职业教育研究,2006(07):59-60.

[5]赵怡. 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 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8.

[6]王玲玉. 提高小学生数学图表信息阅读能力的策略分析[J]. 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8):44.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数学阅读能力核心素养
农村小学一年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对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论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