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策略探究

2023-06-07丁利伟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家校共育小组合作双减

丁利伟

摘  要:阅读是个人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双减”政策的出台,为小学生阅读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和发展空间。如何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家校共育等方式,促进学生大量阅读,使小学生的课余时间更有质量,改变小学生课外阅读过程中零散布置、无组织、反馈难、成效差的现状,提高学生阅读活动中的主动性、实践性,实现从阅读量的提升到质的改变,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日益成为摆在一线小学语文教师面前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组合作;家校共育;“双减”背景

一、合作学习和家校共育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的价值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中提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合作学习能够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學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中更有责任心、表现欲,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新的课程标准还提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都以语言运用为基础,并能够在学生个体语言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班级学生在课外时间里充分阅读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优秀作品,积累优美字词、精彩句段以及丰富的语言材料;在阅读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知生命的美好,体验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在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下,追求美好的理想和生活;在阅读中跟随文字有意识地运用联想、比较、归纳等方式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一直以来为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达到优秀水平,语文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本学科的知识点展开,通过反复听写生字、识记知识点、在试题中训练读题答题的技法,学生记住了许多“知识点”和方法,可是核心素养得不到提升,随着时间的推移,靠答题积累的“知识点”会被遗忘,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作用不大,考试压力过大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心理疾病。为了解决信息化社会学生读书少的情况,新的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倡导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位”。

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校紧密合作,学生的阅读态度、方法和习惯,跟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是我国首部家庭教育立法,第一章总则中指出“家庭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的主题不谋而合,家校共育下的亲子阅读和学生独立阅读都是促进“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一致”的有效措施。

二、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的合理分组探究

(一)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组合

第一学段(1~2年级)全班学生阅读兴趣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行为习惯进行分组,使各小组都能够有高、中、低水平的学生,让小组总体水平之间达到大致均衡。

(二)学生根据兴趣和人际关系自由组合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会因为长时间固有的合作伙伴而表现出厌倦,不听从组长的要求。所以在适当的时间里,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灵活改变合作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兴趣爱好相同同学组成合作小组,很多学生往往会选择和好伙伴组成一组。时间一长小组内也会发生分歧,经常在一起的小伙伴更容易发生矛盾,并且“好朋友”的关系让成员之间更难共同维护小组合作的规则。

(三)由教师评估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之后给学生进行分组

在一段时间的小组合作课外阅读实践后,发现有的阅读小组出现了一些问题,在阅读同一本读物时有的学生能很快读完,表现出对新知识的渴求,这一部分学生往往是识字量大、知识储备丰富、阅读能力强、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学生。反之,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识字量较少,专注力差,读得很慢。往往到了小组长要求交换书本时,家长反馈还没有完成读书任务,针对这个情况,对读书小组进行重组。知识储备量丰富、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为一组,阅读困难、学习能力相对弱的学生为一组。

三、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的组织方式和方法探究

(一)利用多种途径为学生推荐感兴趣的阅读书目

1. 教师推荐书目

教师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快乐读书吧”资源,注意挖掘课文中涉及的名篇、名人、名作家的相关作品和书籍,根据课程标准中“六三”学制设定的学段要求推荐合适的阅读书目。

2. 由小组成员推荐读物

教师组织专门的“好书推荐会”活动,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讨论后推荐出感兴趣的书目,有利于凸显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参与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好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3. 家长推荐好书

充分利用班级家委会和家长的作用。班级上很多学生的家长都是文化程度很高的知识分子,家委会的家长都对班级工作十分热心。请家长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有利于提高家长对学生阅读的关注度,让家长积极参与到学校的读书活动中。

4.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学校图书馆内的各种资源要充分利用。由班主任带着学生定期到学校的图书馆借阅书籍,让小组长对书本进行选择,增强阅读小组长的使命感和积极性。

(二)利用多种方式推广读书

2022年版课程理念第四点强调“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其中明确提到“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作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1.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利用微信群组建读书小组

根据班级人数,5~6人组成一个小组,推选一名能力强的学生当选阅读小组长,由小组长定期布置阅读任务。根据本组学生的阅读情况,规定每天的阅读页数,或者一本书的阅读时间。完成后在教师制作的表格内自发进行登记,这样在同一个小组中谁没能完成任务,不同的小组中哪一个小组读书读得更多就一目了然,同一个小组组员间以及跟其他小组之间的对比会促进学生加快阅读进度,增强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

2. 小组内成员轮流当选小组长布置阅读任务

假如一直由一位小组长布置阅读任务,一部分学生会出现阅读速度拖拉、阅读兴趣降低的情况。为了鼓励学生都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提倡每日小组长轮流制。如果轮到的学生忘记布置任务,那么由原小组长将进行提醒,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阅读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3. 家长参与到读书小组活动中

在活动前期要通过家长会、线上讲座等方式让家长充分了解讀课外书对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性,并且在每学期开学和学期末的家长会中不断强化。整个小组读书过程都将在家长的陪伴和提醒下完成,这样,学生的阅读活动既有压力又有动力,让课外阅读的正常进行有了保障。在日常教学中通过访问家长和学生发现有的学生阅读习惯非常好,每天都很愿意读课外书,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贪玩忘记读书任务,这个时候微信群中来自小组长的任务布置和家长的提醒就显得十分必要。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时时监控和指导,通过小组长、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和指导,有利于培养学生持久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4. 定期开展读书反馈活动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时刻具备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意识,丰富对不同学段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方法。不仅要让学生有阅读的意识,还要引领学生的阅读行为。

(1)以课堂为基点撬动学生的读书兴趣

比如在课堂上可以结合语文学习主题,在课文讲解中插入跟文章背景或者作者相关的故事、奇闻轶事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时不时留下疑问让学生课后自己从书中找答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外查找、阅读资料和文本的兴趣。

(2)开展读书交流会

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可以通过复述自己喜欢的故事,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展示自己画的跟文章相关的一幅画等方式进行交流。第二、三学段的学生可采用撰写读书报告、手抄报、故事思维导图、读后感等方式。每周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开展读书交流会,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读书心得,然后在班级读书会上推荐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通过一次次的实践活动让学生的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得到提高,使其核心素养在阅读中得到培养。

(3)举办“金话筒”活动

教师可利用课前5分钟或者午餐前时间段进行读书分享活动,可以是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或者文中精彩片段。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的读书成果每天都有机会展现,进而促进学生积极投身于书籍的海洋中,提高其阅读积极性。

四、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的评价机制探究

(一)学生自我评价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课外阅读评价必须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充分发挥评价中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评价可以通过填写教师编写的《自我评价表》的方式完成,也可以对近期的读书成果——读后感、班级发言等进行总结。

(二)学生互相评价

相互评价是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在小组合作阅读的过程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以学习小组长为主导,读完一部分内容或者整本书后小组内利用课余时间或在小组阅读微信群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组内讨论和交流。交流的成果可以融入自己的阅读成果,以读书报告、手抄报等方式来呈现。

(三)教师“以评导读”

教师在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过程中,应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整体性,不盲目强求阅读成果量的多少,对学生的阅读成果和读后感想以鼓励和夸奖为主,对失之偏颇的思想风向进行引导。教师要用积极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持续性阅读,用奖励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家长“以读促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家校合作,阅读的种子是从小在家里播下的。

1. 家长的督促作用

在小组阅读过程中,家长负责根据阅读小组长每天提出的最低要求督促学生完成小组阅读任务,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拓展阅读。

2. 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里要有常常给学生买书的习惯,家里多摆放书籍,学生喜欢的书籍要随手可以拿到。学生需要家长有质量的陪伴,放下手机,拿起书本,“书香家庭”就是最好的阅读环境。

3. 鼓励学生表达阅读的感想和思考

多与学生交流阅读感想,在表达的过程中,不仅能锻炼表达能力,组织语言的过程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今后写作打下基础。

4. 家长有耐心等待学生慢慢读

无论是学生阅读一本书的过程,还是坚持阅读的整个过程都是需要时间的,中间可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家长不要急功近利,帮助学生爱上阅读是每个家长的责任,更需要耐心地静待花开即可。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获得认知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审美能力、深度思维和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提升阅读效果,与时俱进,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在阅读中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张素珍. 双减背景下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探究[J]. 试题与研究,2022(34):62-64.

[2]钱东英. 基于学情研判,优化小学生课外阅读——“双减”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效实施策略[J]. 新校园,2022(07):59-61.

[3]陈丽肖. 多元文化背景下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策略[J]. 新课程(综合版),2019(09):66-67.

[4]俞雪金,陈瑞春. 统编版教材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点滴谈[J]. 新教师,2018(11):40-41.

[5]徐文霞. 试析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J]. 科普童话,2019(26):94.

(责任编辑:秦  雷)

猜你喜欢

家校共育小组合作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影响小学家校共育的因素以及解决策略初探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浅议如何化解家校教育的矛盾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