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浸润学校教育的案例研究

2023-06-07张爱兰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德育活动小学阶段传统文化

张爱兰

摘  要:弘扬传统文化,坚持文化自信是新时期“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重要内容。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启蒙阶段,先入为主的民族文化浸润对学生的性格形成和终生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在教学中与民族文化同行,为人生奠基,为未来导航。学校以“弘扬传统文化,引领幸福生长”为目标,倡导教育回归关注儿童生命价值,让民族传统文化精髓浸润童心,引领学生幸福生长。

关键词:传统文化;德育活动;小学阶段

一、“思政”大课堂,打造成长新网格

传承传统文化,一是在认知中提高认识,知晓细节;二是在实践中体会感受,形成稳定的情感倾向;三是在情感倾向中强化执行意志,最后作用于行为。为了避免“5+2=0”的德育现象,最好的办法就是把2变成5,让2和5成为一个整体。整合社会资源,把学校、家庭、社区、社会的有效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网络。学校主动深入社区,成立“点·趣”社区思政大课堂。学校动员、家庭参与、社区行动、社会容纳是思政大课堂活动的目标。学校通过家长会、市民学校等形式让家长感知活动的意义,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开展家庭读书会、家庭美德故事会,让家长参与进来。太阳花志愿者服务行动、文明社区家庭共建、红色基地研学等活动让传统美德文化滋养童心。学校通过“点·趣”社区思政大课堂,构建生动丰富、满足学生成长需要的课程内容,根据儿童发展的内在需要和个性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活动形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学生通过“点·趣”社区思政大课堂,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合作与分享、尊重与欣赏、传承与创新。学校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乐学习,勇攀登,懂礼仪,敢创新,具有持续发展潜能的小学生”。

(一)食趣活动内容:节气美食、家乡特色、厨艺西点、开心农场

1. 节气美食:清明青团、谷雨茶、端午粽、中秋月饼、冬至饺、腊八粥。

2. 家乡特色:松花皮蛋、黄石港饼等家乡美食。

3. 厨艺西点:面包、蛋糕和点心烘焙。

4. 开心农场:小农场试验场、阳台种植。

(二)乡趣活动内容:可爱的家乡、快乐的节日、唯一的地球

1. 可爱的家乡: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矿冶文化。

2. 快乐的节日:主题节日课程活动。

3. 唯一的地球:生态环保实践活动。

(三)礼趣活动内容: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

“点·趣”社区思政大课堂利用节假日和少先队活动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主题服务活动。组织者在活动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礼仪等方面的教育,教育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常识,注意自我保护;遵守实践基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体现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各年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已有的知识水平,从现实生活出发,结合学校的“点·趣”社区课程内容选取活动的主题和内容,并形成社会实践小组,聘请指导老师,制订班级活动计划,并将班级活动计划报告学校学生发展中心,活动计划备案通过后,由学校发展中心与社区安排部署。

学生必须按计划进行活动,接受“点·趣”社区成长课堂实践基地负责人的领导,班主任和指导老师要随时关注活动的开展情况,在活动中,组长要协调好小组成员及各方面的关系,各成员发挥团队精神,相互协作,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还要记录活动过程和活动心得。

活动结束后,小组完成社区思政大课堂实践活动的报告,个人写出活动小结及活动过程中的体会、感受等,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形式由班级自定,可以是主题班会、班级板报、宣传展览、学校微官网等。学校每学年安排一次社会实践的总结交流,每学期学校学生发展中心依照学生在“点·趣”社区思政课堂活动表现及成绩综合评选学校“点·趣”少年。

二、全学科大融合,营造成长新生态

在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学校力求实现“六个融合”: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相融合;传统文化与行为规范训练相融合;传统文化与重大节日课程活动相融合;传统文化与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相融合;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相融合。

(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相融合

学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切入点,让学生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感知传统文化、知晓传统文化。教室由班主任自行设计,学校统一装裱的班风、励志名言、班级公约,无不在向每一位师生展示着一种拼搏追求、催人奋进的力量。教室一角的图书角和其他个性化专栏则记载了学生学习、成长、收获的点点滴滴,所有教室都彰显出浓浓的文化氛围。书柜里的精美图书都是学生自愿从家里带来的,藏书每半学期更换一次。图书柜实际上是一个图书中转站,从这里,每个学生都可以读到班上其他同学家里的图书,学校举办的“打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与班级的图书建设相得益彰,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阅读面,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启迪了他们的心灵和智慧。功能室内,如图书室、阅览室、电教室、实验室等也都悬挂着名人画像、警句佳作。水墨画室古色古香,在这里,一支毛笔、一瓶墨汁、一张宣纸,浓彩淡抹中,不同的心性,如春风的花竞相开放,一步步引领师生脱离低俗,走向高雅,德艺双馨在此充分体现。

(二)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相融合

近年来,学校开设了布堆画、民族扎染、书法、武术、合唱团、民族舞蹈队、棋类等各类社团,定时开展系列文体活动。为落实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学校自编自创了一套校园文化操——三字经,不仅丰富了大课间活动,还使传统文化随风潜入夜般地浸染每位学生的心田。学校学生现场展示的极富民族特色的扎染作品、水墨书画,以及合唱团、舞蹈队等艺术团队多次受到来访领导嘉宾的一致好评,“流光溢彩”扎染社团荣获湖北省黄石市十佳艺术社团。

(三)传统文化与养成教育相融合

养成教育最能体现学校管理思想和管理水平,是最常態化的教育。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就是要把传统美德的各种内涵融入日常常规教育工,细化为学生的行为准则,提出明确的执行要求,然后根据学生执行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和落实传统美德的各项要求,成立三个团队对日常工作进行考评。学校领导团队每天在校门迎接目送师生进出校门,督促师生遵德守礼,检查师生精神风貌。中层管理团队在当天值校领导的带领下巡视课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少先队员自主管理团队成立红领巾文明监督岗,检查督促学生一日行为规范执行情况,并根据各班表现情况量化评分,每周公布。学校坚持将传统文化与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从自强、节俭、诚实、守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每周一评,每学期学校除表彰一部分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三好生外,还表彰一大批美德生和少先队星级奖章的获得者,让大部分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四)传统文化与节日课程相融合

学校以重大节日为契机,通过组织主题班队会、实践活动,把节日课程内涵很好地内化为学生的品质。

教师锁定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佳节,以独特新颖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使之了解传统节日背后的文化内容和美德内涵;抓住“五一”“七一”“八一”“十一”等现代节假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父亲节”“重阳节”等节日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

(五)传统文化与特色主题教育活动相融合

学校先后开展了“感恩教育”“礼仪教育”“中华魂读书活动”“好习惯伴我成长”“我和祖国共成长”等主题鲜明的特色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紧紧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旋律,分层次、分序列不断深入。

(六)传统文化与校本课程相融合

传承美德、了解传统文化有多种途径,而最有效的形式便是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诵读千古美文,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学校结合校情开发课程资源,开设了“两课”,即“传美活动课”和“经典诵读课”。

学校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校本研究为依托,使学生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结合时代的要求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的同时,思索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也是摆在大多数教育者面前的共同难题。经过实践,得出了答案:走校本研究之路。学校将学校现有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把单一的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晨午会、家长会等组合为“传美活动课”,优化课程内容,凸显课程特点。创新国旗下讲话、充实班会、晨午会、开辟家校驿站等。此外,学校还开设了“经典诵读课”,将传统文化中的经典采撷下来,编写成诵读校本教材,学生人手一册。学校现已完整编写了1~6年级共12册校本教材,通過“晨诵、午读、暮写”的方式,让学生诵读经典,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明理。

三、创新评价多元化,丰富成长新内涵

在开展传承文化活动过程中,多元评价是一个有力的促进因素。学校通过“黄石市武汉路小学十大有趣少年”的评选表彰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树立未成年人身边的典型形象,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感动学生,用身边的榜样打动学生,努力将学校学生培养成有生活品位、乐观豁达、勇于探索,具有关键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有趣”少年。

(一)爱心:文明礼貌,乐于助人

在学习和生活上长期坚持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努力为他人排忧解难;积极参加学校文明创建、公益宣传和社区实践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二)诚信:严于律己,诚实守信

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在人际交往中,礼貌待人,重信守诺,不弄虚作假,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带头遵纪守法,并能帮劝、带动他人与自己同守同行。

(三)孝敬:孝敬父母,尊重师长

能长期坚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礼貌待人;为父母和他人做好事、办实事。主动分担家务,自理、自立能力较强。

(四)勤俭:热爱劳动,勤俭朴素

肯吃苦、爱劳动,做到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不挑吃穿、不盲目攀比。主动参加劳动志愿者服务,争当劳动小能手。

(五)自强:自尊自爱,自强不息

珍爱生命、严于律己、积极向上、自强不息。在校读书期间,能克服困难、勤奋读书,长期保持学业成绩优秀,品学兼优,赢得师生好评。

(六)好学:勤学好问,敏思笃行

学习积极主动,注重学习方法,讲求学习效率,学业成绩名列前茅,学科发展均衡。业余时间好读书、读好书,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学习上、思想上积极上进,能把优秀队员或先进人物作为学习的榜样。

(七)才艺:兴趣广泛,特色鲜明

积极参加校内外艺术活动,具有突出的艺术才能,在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突出。

(八)运动:强健体魄,身心健康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健康向上,具有一定的体育道德风尚,有突出的体育技能,敢于拼搏,并获得显著的成绩。

(九)环保:珍爱生命,爱护环境

热爱科学,亲近自然,善于思考,注重实践。积极参与低碳生活、爱护公物、植绿护绿等社会环保活动,环保节能意识较强。

(十)创新:崇尚科学,勇于探索

具有一定的创新探究精神,从小参加小发明、小创造等科技创新活动,有发明专利等突出成绩,得到师生和群众的公认及赞誉。

学校把评选活动作为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化“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认真落实,利用晨午会等机会广泛发动学生踊跃参与,努力扩大参与面,使评选表彰的过程变成学生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过程。

四、结语

经过多年的实践,学校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收获了文明滋养的回馈。学生的行为规范、个性发展都呈现出良好势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伟大力量,体验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内涵;诚实正直、积极向上、讲文明、有礼貌、学会了关心他人。学校文化氛围浓郁,师生精神面貌昂扬饱满。“做一名有道德的人”成了全体师生共同的美好愿景。

参考文献:

[1]张春茹. 论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建设[J]. 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04):12-13.

[2]古燕华. 小学德育课程创新教学研究[J]. 新课程(综合版),2019(05):12.

[3]唐晓琳. 小学德育课程活动中教学策略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2018(28):76-77.

(责任编辑:向志莉)

猜你喜欢

德育活动小学阶段传统文化
少先队德育活动的开展与有效性提升思考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中学德育中的人文关怀思考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爱国从小事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