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2023-06-04蔡佩瑶

知识窗·教师版 2023年4期
关键词:新文科学科融合

蔡佩瑶

摘要:随着新文科建设的开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方式开始变革,教育人才培养也面临新挑战。文章分析当前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提出坚定理念、学科融合、优化方案、拓宽方向四条途径,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

关键词:新文科;创新型教育人才;学科融合

一、概念界定

(一)新文科概念及内涵

新文科是传统文科的扩展与延伸。文科,即人文社会科学,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为主要目的,包括哲学、教育学、文学等专业学科。新文科的出现与“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密切相关,随着该计划的推出,新文科建设也在全国开始推广,随后我国开始持续深化“四新”建设,即深化新文科、新工科、新医科与新农科的建设,新文科作为“四新”建设中的一环,开始被更加广泛地研究。

笔者以“新文科”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不同的学者对新文科的内涵有不同的理解,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阐释为:新文科并不是对传统文科的否认与摒弃,而是立足于时代要求,凝聚中国传统文化,扩宽学科发展道路,更新文科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文科研究的发展,从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新文科的界定,笔者结合自身理解,认为新文科相较于传统文科,主要体现在“新”上,即对传统文科的广度与深度进行拓宽,依照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结合当前社会优势,对传统文科的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方式等进行创新与改革,并通过课程融合、学科交叉等创新方式培养复合型文科人才,提高中国文科的国际地位。

(二)创新型教育人才概念及内涵

“创新型教育人才”与“新文科”的内涵有异曲同工之妙,教育人才指的是教育领域中的人才,是国家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学科领军人才、教学教师、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涵盖整个教育领域。创新型教育人才则是在当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融入社会所需的其他技能,使培养的教育人才具备更多的学科技能,更加适配社会发展。

二、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国家层面分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文科专业人才有了新的要求,也亟须提高我国文科专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地位,故而新文科建设引领着文科发展新方向。师范教育与文科相关度极高,而创新型教育人才的培养作为师范教育的目标之一,其理念与新文科建设理念相吻合。教育部提出,教育人才的培养要立足国情,遵循发展规律,在传承经典中进行创新,并坚持分类推进、分科发展,将现有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针对这一要求,各高校从教学体系、人才培养、办学理念等方面开始改革,在新文科建设环境下探索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二)社会层面分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传统教育人才具备的技能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近些年,受多方因素的影响,社会对教师的技能与素养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提高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与信息素养。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教育信息化2.0的提出,线上教育行业迎来发展高潮。线上教育的发展必然带来新的教育人才需求,当下社会更需要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教育人才,即教育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信息化教学等方面的技能,还需具备信息化教研、电子课程开发、数字资源平台管理等多方面技能。

(三)学生层面分析

我国高校毕业生可以按照毕业院校性质分为研究生毕业生、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随着高校的扩招,每年本科、高职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其中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也随着毕业生整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以陕西省为例,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公布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是72.56%与85.07%%,而教育类毕业生就业的匹配程度中,本科学历为88.92%,高职学历为66.67%。从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虽然教育类人才从事的工作性质与专业相匹配,但存在部分教育类人才选择从事其他行业。

互联网发展的热潮吸引不少教育人才转行。根据调查,流出教育行业的人才中,有半数选择了软件、游戏等热门行业。这表明,当前教育类人才的择业理念正在发生转变,就业选择宽度越来越广。学生在毕业后会依照自身兴趣与发展特点选择工作岗位,所以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也要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与规划,转变为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匹配度,拓宽学生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方向。

三、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困境

(一)培养认知滞后

我国有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师范教育高校或综合性高校,还有以培养教育管理人员为目标的本科、专科高校。以培养教师为目标的高校中,针对教育人才的培养方案还是以中小学学校教育为主,且偏向日常教学技能的培养。在培养认知方面,部分高校虽然遵循国家颁布的《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等政策文件,但是对当前社会发展带来的新需求的敏感度不足,对教育人才培养的认知滞后,导致教育人才培养方案落后,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出现偏差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建设教育信息化平台、优化“平台+教育”服务模式与能力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在教育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高校需要创新培养方案,完善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对教育人才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同时,随着“互联网+教育”迅速发展,无论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对教育人才的技能需求越来越高。但是部分高校在教育人才培养方面仍在沿用多年前的培养方案,或是对培养方案有些许改进,但无法追赶上社会发展过程的教育需求,这间接导致学生在职业发展道路上受到阻碍。

(三)专业实践教学开展受限

实践教学是高校教育人才培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部分高校、单位对校外实践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模式单一、环境恶劣、设备陈旧等问题,甚至还存在因为地理环境而取消校外实践的情况。良好的教學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教育类人才的发展,同样,恶劣的教学环境会抑制教育类人才发展,所以教育类人才需要根据自身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自我调节,以确保教学技能可以在任何环境中达到最佳状态。值得注意的是,校外教学实践的单一或缺失,会致使教育类人才无法接触学校以外的教学环境,无法培养自我调节能力,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可以说,实践教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类人才的心理调节机制与发展方向。

四、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路径

(一)坚定新文科建设理念

新文科建设理念是文科发展的重要指向标,传统的文科建设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文科人才的需要,新文科的建设顺应了我国学科体系的发展与演变,符合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基础。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文科在其中承载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使命,也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新文科通过学科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具有新时代精神的文科人才,这是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的基础,对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起到指导作用。高校只有积极贯彻落实新文科建设理念,才能在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的道路上保持正确方向。

(二)加强学科融合建设

在新文科建设中,学科融合是关键,但存在一定难度。学科融合不是单纯的跨学科,也不是简单的学科拼凑,真正有意义的学科融合要从两方面具体分析。

首先,学科内部融合。在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学科内部的融合要充分考虑学科特点与当前学科优势。如教育学专业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除了校外实践之外,学生更多时候在校内进行专业实践。其中,微格教学课程是学生在校内进行专业实践的主要体现,在学科融合时,此类实践性强、特色突出的课程就应保留。

其次,外部融合方面。教育学专业可以与一部分理科、工科专业进行适当融合,但不能破坏该专业的主线,理科、工科专业只可以作为适当的辅助学科弥补教育专业的不足。以远程教学为例,在开展远程教学时,对通信设备的架构、调试便成了学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同时,远程教学的教学设计、课堂活动设计也与传统的线下教学不同,学生需要分析远程教学的线上、线下环境,保障远程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三)优化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方案

社会对教育人才的需求已经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传统教育人才的发展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例如,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只需掌握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熟悉日常授课流程,但随着互联网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化信息教学设备,以及线上课程资源制作与整合,均成为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

在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及时梳理培养方案中的漏洞,明晰当前社会发展现状与教育人才需求,及时更新培养理念。新的培养理念可以为教育类人才提供最优培养方案,确立复合型、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学生提供多角度、多层面的发展。

(四)拓寬创新型教育人才发展方向

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增加,行业竞争增大,进一步导致就业方向。在本科培养阶段,高校应对学生提供多方向的职业发展规划,对学生开放多种专业实践路径,提供多样化的就业指导,将学科融合的理念延伸至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这样,未来从事专职教师的学生可以在学校教育中全面发展,掌握信息化教学内容;从事非专职教师的毕业生,可以在社会中从事课程设计、线上资源设计开发、教育类APP开发等工作,实现学生就业多元化。

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文科建设理念与建设路径为创新型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以新文科的特点为抓手,从坚定理念、学科融合、优化方案、拓宽方向这四个方面,探索创新型教育人才的培养路径,改善当前教育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一步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陆亭.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从教育理念到范式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22(12).

[2]张明辉.《新文科建设宣言》背景下中国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课程建设研究[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5).

基金项目:2022年西安翻译学院校级科研常规项目“‘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2B43;2021年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应用型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1BZ080;2022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重点项目“新文科背景下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XGHZ2103。

(作者单位:西安翻译学院科研处)

猜你喜欢

新文科学科融合
“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新文科”内涵探析及建设思考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