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志:人类学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发力点

2023-06-02杨文笔

关键词:民族志人类学田野

杨文笔

(宁夏大学 民族与历史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一﹑问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增强中华民族大团结和中华民族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已成为新时代学术话语的热点。在中国知网上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2017年至2022年2月,已有上千篇相关学术论文,有学者用两条交织的“热线”对其内容进行高度概括。一条是理论性研究的热线,旨在回答为何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另一条是实践性研究的热线,旨在回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纵观两条热线,学术界针对社会热点表达了学者关注并服务社会的强烈诉求与学术关怀,有力推动了从学理层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学术研究。纵观现有的研究成果,大多为学科视角较为单一,多宏观而少微观,多理论而少实证,多技术操作而少故事叙事,其研究成果大都囿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求证逻辑和固定模式,要么是空洞抽象的理论阐释,不实用、不接地气;要么在分析问题和对策建议上存在明显的同质化,缺乏新意,解答问题的建议多来自于文献资料的分析,缺乏经验体悟且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对此有学者指出:“许多文章在关于如何巩固或铸牢多流于类似标语和口号式陈述性表达,实质性的建议不多。”[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各方之力,调动各方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从纵向上要做好已有成功经验的提炼,横向上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总结各地在此项工作上形成的地方经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目标,实现目标的路径却有多个,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个道理。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应该有多学科、多角度、多层面的认识与见解,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站在各自的学科角度,会是一个见仁见智的理解。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研究,不仅是我国民族学界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共同的学术使命,至少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语言学、教育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哲学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多学科共同参与,取长补短,汇聚合力,发挥各自优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上共同发力,提高学术研究的实用价值。有学者指出:“民族现象是全局性、系统性现象,仅仅靠民族学单一学科的知识是无法阐释清楚的,应该保持开放心态,在传统的民族学研究中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欢迎其他学科从不同角度广泛关注并参与到民族问题的研究中来。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国际问题研究等很多学科都可以在民族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都可以为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和新话语体系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民族理论政策研究是一个公共政策话题,要抛弃门户之见,多学科参与,广泛对话甚至激烈辩论,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政策主张才能更加符合实际。”[3]发挥多学科交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的价值,不仅是此项研究议题内在属性的需求,更是基于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时代语境下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面临学科知识生产困境反思的产物。有民族学家提出,要关注一些现代性议题来不断拓展民族学研究的视域。近几年来,我国民族学界将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关注点放在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上,就是在超越民族学学科基础上拓展民族学边缘学科,使得我国民族学学科体系从狭义层面走向广义层面,思考多学科交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所发挥的作用。2021年11月1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为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提供了机遇。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不同学科背景的专家学者已积极参与其中。但问题在于,学者们基于各自学科寻求发力点的差异性研究范式与路径探讨不足,这也是有学者指出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存在不足的原因所在。

人类学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学科,本文探讨的是人类学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时,其作用如何发挥以及学科发力点何在。探讨每个学科在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力点问题,必然要回归到各个学科本位,在对这种学科的特质与学科优势的了解中明确其具体的发力点何在。人类学是一门将知识生产服务于人类社会为第一要务的学科[4]。人类学研究最显著的学科特点在于,其对海外他者(也包括本土人群)的民族志研究,民族志是人类学学科特质的一个符号表征,是人类学自身具有的一种学科优势。中国人类学以本土研究为传统,故人类学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科发力点就在于,从人类学的角度运用民族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什么是民族志,本文中的民族志究竟有着怎样的学理性?对于民族志概念的理解,学界有不同的解析维度。有人将其定义为一门学科,如记述和介绍世界各民族基本情况的学科[5]158;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收集资料和书写的过程[6]376;有人将其定义为一种研究方法和写作文本[7]376;也有人将其理解为一种以社区或地区为单位的研究范式[6]376,等等。以上对民族志概念的理解只是从一个角度来阐释其具体内涵,民族志本身作为人类学学科特质的符号表征,有着复杂的内涵并具有多维度阐释的内在潜质。有学者开始综合性来理解民族志的概念,即民族志由作为方法的民族志、作为研究活动的民族志和作为研究成果文本形式的民族志等三个不同层次所构成。“作为方法的民族志,也叫民族志方法,主要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等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的总称。作为研究活动的民族志,也称民族志研究,即指通过民族志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对其所研究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描述和归纳分析的研究。人类学家只有基于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手资料所做的研究可称之为民族志研究。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人类学者的研究都是民族志研究,比如理论探讨的研究、利用非第一手资料所进行的比较研究等都不属于民族志研究。作为研究成果文本形式的民族志,即民族志作品,也就是采用民族志方法进行民族志研究的成果形式(著作或论文)。”[8]总之,民族志是人类学家基于田野作业基础上利用第一手资料对他者进行文化描述与解释而形成的学术成果,集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文本为一体。可以说,民族志的运用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研究的需要,是人类学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发力点,本文尝试从研究方法、研究过程、研究文本三个维度来阐述这一观点。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亟须民族志方法

学术研究是一种对存在事物及其规律的学科化论证,论证过程需在科学思维下实现知识分类,科学思维以思路严密并具有指导和操作价值的方法论为表征。学术研究是一个探求理论知识的过程,研究过程需借助一定的方法论来实现学科化学术及其学科特质。方法论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路径的理论,即人们用何种方式方法来观察、理解和处理事物[9]。基于学科自身的特殊性,方法论层面的探讨也因学科不同而有所差异,方法论赋予了一门学科所拥有的自身特质,如有的学科重视从文献中寻找研究证据,有的学科却重视从实地调查中获取研究资料,亦有学科兼具文献与实证研究的特点,等等。研究方法并不是某一学科独创或独有的,在多学科交叉的视域中研究方法往往是被共享的。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不仅仅是对一个原创性论断的理论与应用层面的学术研究,它本身还是一个方法论,涉及到我们如何去看待和理解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存在形态。没有方法论层面的学术探究和学理反思,对于这一原创性论断只能停留在宏观层面的抽象认识,而无法从微观层面获取最为直观的经验认知。如何获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切身体悟与直观感受,关于方法论的探讨是必经之道,更是通向目标的捷径,这就必然落实到对于何种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学术研究需要选择哪种研究方法,其实是由研究对象的自身实际、研究任务、研究需要等因素所决定。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研究何以可能,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无疑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的有效方法。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较强实用性需要民族志方法

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就是通过学术探讨解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其包含了理论上回答为何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在实践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断的提出,都是基于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规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这决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较强的实用性和现实价值。对于研究者来说,如何做好正本清源和守正创新的工作,需要在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上实现研究方法的创新,探索适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最佳方法。任何一个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并在不断接受实践检验中走向成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断来自于实践,而认识和理解其必然要回归到实践,要透过纷繁复杂的生活表象,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中,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与本质。完成这一任务,除了在历史文献资料中寻根问底,更要在现实生活中去观察、亲身体验、提高认识,需要研究者走出书斋,走进田野,深入不同类型的多民族混居社区(村庄),走进各民族群众共同生活的真实场景,开展一定周期的实地调查,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才能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提炼学术观点,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人类学的民族志方法在此项课题研究中具备一定的方法论优势,民族志学者以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来追求文化解释。民族志学者的文化解释,强调站在被研究对象的角度从内部眼界主位去理解对方,更能获取基层各民族群体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为真实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如何具体实践的第一手资料,更能印证这一原创性论断来自实践,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和凝练,是符合中国实际需要的原创理论。同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实用性,要求学者抛弃停留在书斋里的主观臆测,自觉走进田野,从田野中寻找答案。扎实深入地实地调查是学者拥有发言权的关键,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学术研究服务于现实、学以致用的功能。民族志方法最大限度满足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经验研究之需,把这一主题研究将学界习惯性的政策解读和逻辑推演中解脱出来,从实地调查中寻找问题意识,提炼解答问题意识的具体经验。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范式创新需要民族志方法

开展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借助多种研究范式,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现实需要。从当前研究的现状来看,主要以宏观研究、历时研究、共时研究为主。一是,宏观研究就是从宏观角度出发,通过对相关基础理论和重大理论的学理性阐释和剖析,为认识和理解何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依据。二是,历时研究即从纵向发展的角度,关注和研究历史上生存于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如何在交往交流交融中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历史事实,也就是多元如何形成为一体,各民族如何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事实。三是,共时研究,即从横向的角度,关注和研究当下各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现实和区域经验,关注如何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路径。应该说,以上三种研究范式在当前学界中都是从宏观角度来具体观照,有助于从理论层面认识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还需从微观视角去拓展研究范式,这是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范式的一个短板。微观研究即通过社区(村庄)研究的方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研究落实到微观层面的社区(村庄)研究,通过社会学和人类学惯于使用的田野作业,选择几个典型的社区(村庄),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团结进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等主题开展实地调查,从活生生的生活经验中具体感知与体验,通过社区中各民族的特有认知与自我表述实现自观,撰写系列民族志成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些经典案例,以生动的个案深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理解,提供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知识。人类学的民族志本质是一种微观研究,其以社区(村庄)为研究单位,通过小地方探讨大问题,并重视研究深度的挖掘。深入理解和解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断,要求研究者力争去做一个民族志学者,深入多民族混居型社区,通过一定周期的参与观察,从内部眼界理解研究对象的具体实践和真实想法,从田野中寻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经验。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资料的获取需要民族志方法

提供学理依据是学界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根本任务,这决定了其研究的自身需求。所谓学理依据就是从学术的角度,使用专业的研究方法科学获取研究资料,并从研究资料中提炼出新的学术观点、或论证一个既有的学术观点、或把一个抽象的理论阐释清楚。学理依据讲求科学性和客观性,这也是学术研究的根本追求。如何提供学理依据,关键就在于能否使用科学的方法来获取研究所需的资料。一部人类学术史,始终存在着方法论的探讨与不断更新。如果说,历史研究必须要借助史料来进行,但历史研究的证据却是多重的,对于这种观念的认知经历了不断的演进与发展。就学术界现有的学术观点,历史研究已有“四重证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要提供学理依据,最为需要的是,研究方法创新基础上的研究资料的获取,这里的资料应包括“四重证据”。其中人类学基于田野作业提供的第一手资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最为亟须的学术证据。人类学民族志方法正好契合这样一种学术研究的需要,这是一种与传统书斋式研究截然相反的方法,其原则是“无实践则无真知”。人类学家进入社区(村庄)开展田野作业,如何与学术研究对象建立信任与互信关系,如何观察,如何记述田野笔记?这里面有一定的方法要求和规制;同时如何开展深度访谈?人类学致力于建立一套方法论体系,力图使研究过程更加科学、更有方法可操作、知识生产更具客观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亟须民族志方法,通过研究者自觉走进多民族群体共同生活的空间,在田野中获取第一手资料,才能做到用事实说话,尊重人民的意愿,改变书斋学者惯于以主观臆测理解他者的思维模式。运用这一研究方法所生产出的知识更具客观性,更具有说服力。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民族志的研究过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民族志方法来获取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有效分析及高效利用,完成这一过程,不仅需要正确的方法,更是一种研究实践。在实践中如何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这就需要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过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只是一项操作实践,在实践中要立足于实际,深入各民族群众的社会生活,了解各民族群众的真实想法,获取各民族群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识与理解、各民族群众在日常生活中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以及在历史与现实中各民族群众如何汇聚成一体并增进对中华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基层经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民族,增强各民族群众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所在。从这个角度来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根本就是做好各民族的群众工作,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作为中华民族的成员,他们是如何去具体实践、并从内部角度如何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这些内部眼界,既可以有助于获取资料,查找问题,也可以从中提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经验,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些实践经验的获取,可以打破我们先入为主的一些既有观念,从各民族的实际生活中获取经验,增强认识,强化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通过多个个案的对比,可以增强研究者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体验。要达到这样一种研究效果与研究目的,就需要借助人类学民族志的研究过程。

那么,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是怎样的一个学术研究过程,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和知识生产实践,是否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需要?这里有必要对其进行具体阐述。在人类学学科研究中,民族志研究是人类学家的看家本领,而民族志成果更能彰显人类学学科的特征。坐在摇椅上的人类学家对于文化他者的间接研究更多带有主观臆测性,而现代人类学所开创的田野作业,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强调研究者走出书斋亲身走进研究对象的居住社区和他们的生活,在与他们一起生活中通过参与观察获取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此所形成的研究成果被称为“科学的民族志”。后来出现的实验民族志,虽然从知识生产的权力关系角度来反思并质疑现代民族志的科学性,但民族志本身作为一种人类学知识生产的技术手段,甚至已上升为一种艺术,其应有的学科地位始终没有被动摇,时至今日,人类学还未找到民族志的新替代物。在人类学的学科规范中,民族志研究从宏观上来说包括三个步骤,即准备阶段、实地调查阶段和撰写民族志阶段。这三个阶段的核心步骤是实地调查阶段,也就是人类学所讲的“田野作业”。人类学家开创的田野工作的研究范式,不仅要求人类学家在研究文化他者时要与被研究对象的经验接触,掌握被研究者的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更要放下研究者与生俱来的价值观和原有知识与经验,要“钻进”他们的大脑,在实现“客位”身份由“主位”身份的转换中做到“文化移情”,努力剔除原有价值观或知识对研究者先入为主的影响,并通过切身的“参与观察”这一“积极的研究方法”获取第一手资料,以此来构建人类学作为“文化科学”的现代神话。换句话说,只要利用现代民族志这套科学的研究范式,即严格实践具有经验特质的田野作业,并将田野资料与理论分析相统一,最大限度地接近研究对象文化表述的真实性。其以微观研究视角,借助身体在场的田野作业,可以从个案中寻找差异,在差异的地方知识语境中呈现殊途同归的历史事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研究者开展一定周期的田野作业,要求深入到多民族混居型社区(村庄),以主位身份开展田野作业,力争从内部眼界来实现文化解释。这种个案研究,其最大好处在于,田野工作者可以针对一个个案研究对象,运用好人类学的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对其深度描写,最终提供一个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个案。这些田野个案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缩影,将一系列田野个案组合起来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与现实的真实写照。人类学家的研究路径即是如此,人类学家通过田野作业来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不同区域和多民族群体中是如何具体实践和运作的,也正是如此,民族志学者才更有资格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阐释者。民族志研究过程就是通过深入其中,让研究者在实践中去感知和体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性与必要性,从田野个案中研究对象的主位视角中归纳、提炼理论观点,并印证这一原创性论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人类学学科的擅长之处恰恰是从提供好的个案到一般性议题的转化能力,“没有人类学的发展,我们的经验研究就扎不进社会生活,我们的理论思考就上升不到人类共同体抽象知识的层次,结果是我们的研究在实践上不实用,在学术上缺乏理论深度”[10]3。

人类学民族志研究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需要,能够在以下几个方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起到实质性作用:第一,民族志研究过程契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所需的经验性与实证性。学术研究既有对某一理论观点的演绎,也有从田野调查中获取第一手资料并从中提炼出理论观点的归纳式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从归纳和演绎的角度论证这一原创性论断的科学性,更需要从田野中通过参与观察获得对这一原创性论断更加深刻理解与认识。这就要求研究者要走出书斋,深入田野,在经验近距中去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民族志研究是一种典型的实证研究,就是让研究者深入田野用研究者的眼界来理解对方,以此获取第一手资料,提炼符合具体实际的地方知识。第二,研究者在参与观察中要亲身体验,这样才能形成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原创性论断最为切身的认识与体验。学术研究的价值在于其所具有的客观性,民族志研究就是通过一定周期的参与观察,避免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以此获取理解研究对象的科学路径,得出符合实际的观点,以使从学理上论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合理性。第三,民族志研究过程使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更加贴近实际,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添新的研究范式,提供一种理论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理论的方法论。有了民族志研究的一整套研究过程,民族志研究可以从内部视角实现“文化深描”、可以实现“经验近距”、实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知识生产,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实效性。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需要民族志成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应自觉聚焦这一时代命题,更好地服务于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决定了学术界应有的学术使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于时代前沿,聚焦时代命题,“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11]219。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自觉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学术热点,以学术成果表达学者对时代命题的学术关怀,以高度的使命感投身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产出具有较强实用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依据。人类学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就是从理论和应用的层面,以人类学的视角,通过民族志研究方法、民族志研究过程,产出高质量的民族志成果,这些民族志文本是从人类学角度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学术观照,给学术界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种新的视角、思路和文化见解,丰富和充实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人类学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就是要产出一批高质量的民族志成果,发挥民族志成果的学术镜鉴价值。重视做好这项写文化实践和研究设计工作,避免成果的重复和同质化,要立足于我国实际,做好类型设计,根据不同类型设计一定数量的民族志研究计划,产出一定量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志成果,这种人类学知识生产的实践,更具有实效性,更能够发挥民族志成果的实用价值。这些研究成果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民族志成果可以提供一些多元性案例,以增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复杂多样性的了解与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工程,其在实践中呈现出较强的历史性、地域性、群体性特征。做好这项工作,没有既定的模板可以复制,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不同群体中,各民族群体在实践中都创造出了一套地方知识。如各民族间如何交往交流交融,并不是一种模式,基于各地实际,有其地域多样性,所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形式与路径是一个复数。这就需要有一个观照内部差异的自觉,改变单纯的口头说教,要用活生生的多样性案例来具体认知。通过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以人类学的文化相对观关注现实中的文化多样性,产出一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志成果。而这些民族志,是以社区(村庄)为研究单位,通过人类学家的田野作业,对多民族混居型社区中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具体模式的内部观照。每一个社区(村庄)都有其自身的差异性,由此体现在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具体路径上的多样性,而这种多样性是对现实的观照,多元路径殊途同归地都在讲述着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地方知识。这样的民族志成果更具有真实性,避免了研究内容上的千篇一律,这样的成果内容生动,具有可读性,也更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第二,民族志是基于第一手资料撰写的学术成果,可以更好地凸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原创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从学理层面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给学术界提供更多具有原创性的学术成果,提高研究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就在于其是否具有原创性,原创性增强了学术研究的生机与活力。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是学术研究永恒的价值追求,“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11]231。评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人类学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民族志研究重视田野调查,这种经验研究可以避免文献资料重复使用中的成果易于同质化现象,注重在田野中发现灵感,寻找问题意识,从司空见惯中发现美丽,从理所当然中发现谬误,如此撰写的民族志文本更具有原创价值。同时民族志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就是运用独到的学科视野,以主位研究视角,从内部眼界去实现文化表述,最终从田野中提炼新的学术见解,其符合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理。民族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学术贡献,更多在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一个资料库,民族志成果既是供学者研究的资料库,更是学术理论创新的见证。民族志研究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了新的叙事模式,因为民族志的书写文化范式是多样的,可以利用文学故事、人物对话等叙事手段,讲好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华民族大团结、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总之,民族志成果视角多元,形式多样,叙事生动,提供的文化见解接地气,实用性强,成果的原创价值更高。

第三,民族志的叙事手段能广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要形成最为广泛的共识,增强各民族群众头脑中对其理解和认同,就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在这一方面民族志成果大有可为。民族志成果建立在民族志学者长期的参与观察的基础上,在参与观察中以研究者的身体在场并实现主位理解,“再重复一遍,参与观察是一种与他者共同学习的方式。人类学家并不是要去书写他者的生活,而是要加入他们,共同探索如何生活”[12]20。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不仅是一种历史事实,更是一种客观现实,尤其体现在各民族共享的一些文化符号、共同参与的一些群体活动或仪式中,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又被各民族所共创、共有、共享,这些符号和活动仪式是展演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有文化载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直接路径。民族志成果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对于这些符号和活动仪式在微观层面进行实地考察和深度解析,摆事实讲道理,通过内部眼界,挖掘地方知识,并且用灵活的叙事手段从各个层面或生活世相中,生动形象地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故事,讲清道理,摆出事实,可以增进各民族群众的相互认识和理解,能够起到被广大群众所接受、更能深入人心的作用。

第四,民族志成果多元性视角的经验表达,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操作性更强的经验和方法。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就需要根据各民族的具体情况,提炼出符合自身实际的操作路径。民族志研究旨在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不同时空与语境中的地方知识,这些地方知识的存在既是历史事实,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体现,是各民族汇聚成为一个大家庭的多线模式。民族志成果可以提供一系列差异性的地方知识,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元路径,而这些路径的形成又是基于特定的历史环境,是一种具体语境中的具体知识,故这些地方知识提供给我们的是多样性的选择,这种选择是有对比,有参照,有镜鉴的,可为我们做好具体工作提供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启示。“人类学不追求将任何事物缩减为数据,也不追求将这些数据转化为产品,或是研究政策制定者所谓的‘产出’。”[12]167同时民族志成果提供了多个实验性文本,可以从经验对话和比较中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操作经验,“人类学不必拘泥于描述和分析事物的本相,而可以如艺术一般,充满实验性﹑魅惑性和对话性”[12]3。

五、结语

民族志之所以能成为人类学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发力点,在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属性、现实需要、价值追求,以及对人类学最具学科优势的学术自觉。如何发挥民族志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价值,人类学家应该对此进行再思考,这里面有一定的学术潜质值得挖掘。为了更好发挥民族志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价值,还需做好以下几点。第一,民族志是人类学知识生产的学术公器,要立足于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研究主题,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民族志研究方法。吴文藻、费孝通等民族学家,在对西方民族志研究范式的中国本土化实践中,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实际的以中国本土研究为传统的社区研究,其实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被西方学者称之为是人类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章[13]166-173。第二,民族志是人类学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力点,是中国人类学关注中国本土的学术传统的体现,要从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人类学业已积累的成熟经验中获取有益的学术支持,让人类学在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更能发挥出自身的学科优势。第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志研究,也是构建人类学中国学派的一次重要尝试。聚焦时代任务,加强学术研究,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打造具有标识性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丰富和充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这项工作要从学科建设做起,每个学科都要构建成体系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要鼓励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参与和设立国际性学术组织,支持和鼓励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支持国外学会、基金会研究中国问题,加强国内外智库交流,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要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推出并牵头组织研究项目,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14]唯有如此,才能培育彰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人类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猜你喜欢

民族志人类学田野
《审美人类学》评介
希望的田野
VR人类学影像:“在场”的实现与叙事的新变
走向理解的音乐民族志
关于戏曲民族志的思考
民族志、边地志与生活志——尹向东小说创作论
在希望的田野上担当作为
民族志与非正式文化的命运——再读《学做工》
人类学:在行走中发现
在希望的田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