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幼儿足球课程的实践研究

2023-05-30杜欢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构建核心素养

【摘要】本文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要求,提出以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大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幼儿足球课程,包括设置幼儿足球课程目标、选择幼儿足球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路径、进行幼儿足球课程评价等,体现足球课程的幼小衔接。

【关键词】幼儿足球 核心素养 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07-0096-04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这是国家层面第一次提出“核心素养”的概念。2016年,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提出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近年来,校园足球课程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尝试将核心素养的培育融入幼儿足球课程,把发展幼儿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據和出发点,构建幼儿足球课程体系,丰富幼儿足球课程理论,实现幼儿足球课程和校园足球课程一体化建设,引导幼儿在足球活动中培养意志、品质,提高身体素质。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核心素养”。幼儿园课程虽然没有提到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但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健康放在幼儿学习五大领域之首,由幼儿健康领域学习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这是一个一脉相承的发展过程。因此,本文的“核心素养视域”指的是儿童发展核心素养在幼儿健康领域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和特殊形式,是指幼儿在园参加日常活动、运动游戏课程以及其他与运动健康相关的活动时所形成的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可以支撑幼儿不断适应将来学习和生活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关乎幼儿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比如,幼儿学习足球运球过人的动作和方法,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幼儿应当掌握足球运动中跑、跳、身体平衡、动作协调等运动能力,具备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团队意识等必备品格。幼儿一日活动皆课程,幼儿健康核心素养的培育理应渗透在幼儿足球课程体系当中。

一、核心素养导向的幼儿足球课程构建

(一)课程目标的设置

《2022年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游戏活动指南》(以下简称《幼儿足球活动指南》)为依据和指导,借鉴陶小娟、汪晓赞构建的中国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目标体系,笔者设置了幼儿足球课程目标(见下页表1)。

在笔者看来,幼儿足球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当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一致性原则。幼儿足球课程目标的构建要与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幼儿教育政策法规相一致,做到相互融合、相互支撑,最终指向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二是衔接性原则。幼儿足球课程目标围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三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框架内容进行构建,体现校园足球的幼小衔接,促进课程的一体化建设。三是独特性原则。幼儿足球课程目标的构建要体现幼儿足球运动特色,与其他体育运动和球类运动的课程目标要有所区别。

(二)课程内容的确定

本文研究的幼儿足球课程内容不仅包括足球游戏,而且包括与足球相关的幼儿一日活动。因此,选择幼儿足球课程内容应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身心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选择幼儿足球课程内容。首先,人类动作发展遵循基本动作模式(1—3岁)、基本动作技能(4—6岁)和基本运动技能(7—12岁)的线性发展规律,幼儿期的动作发展处于前两个阶段,因此,幼儿足球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这一发展规律,做到循序渐进发展幼儿的运动能力。其次,《人类动作发展概论》提到“踢”这一动作的发展会经历四个阶段,笔者在此基础上将踢球动作划分为四个阶段,并据此编制了相应的足球动作教学内容。最后,幼儿足球课程教学要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2.符合幼儿足球运动的实际需求

足球除了是一项运动,还是一种富有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因此,幼儿足球课程内容应当满足幼儿感知、体验和探索的需要,注重生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实践联系起来。此外,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将幼儿熟悉的情境融入足球教学,能够使幼儿更乐于接受足球,了解足球文化和足球规则,享受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3.符合幼儿教育和幼儿足球活动的政策要求

《纲要》和《指南》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将幼儿学习内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因此,幼儿足球课程不仅包括足球运动本身的技术和技能学习,还应囊括与足球相关的规则、意志品质、文化等方面的培养。《幼儿足球活动指南》构建了幼儿足球活动的课程体系,这为本文幼儿足球课程内容的选择,尤其是运动能力维度相关内容的选择指引了方向。

根据以上要求,笔者确定了核心素养导向的幼儿足球课程内容(见下页图1)。

二、幼儿足球课程的实施

(一)户外足球游戏

足球游戏是幼儿足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有利于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符合幼儿认知水平、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的游戏情境,将幼儿健康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户外足球游戏活动当中。在开展户外足球游戏活动时,教师还可以创编足球游戏,营造足球游戏氛围,比如针对大班幼儿创编“青蛙过河”游戏情境,让幼儿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学习传接球,锻炼走、跑、跳等动作技能,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

幼儿户外活动还包括早操和其他活动。有的幼儿园专门开设了体能课程。在早操环节,幼儿园以足球为载体,开展足球早操活动,同时配以节奏明快、律动感强的音乐,将简单的足球动作与体操相结合,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晨间锻炼,培养幼儿的足球兴趣和运动习惯。

(二)室内足球活动

幼儿园开展室内足球活动,将足球运动融入幼儿园健康、语言、科学、艺术、社会五大领域课程,重点培养幼儿的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以开展室内班级足球活动为例,教师可以通过“说足球”“画足球”“唱足球”“探足球”“戏足球”等形式,开展与足球相关的语言、科学、艺术、社会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协作能力,以及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体育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激发幼儿对生命、对足球的热爱。教师还可以开展足球主题阅读、足球故事分享、足球创意绘画、足球歌曲大家唱、足球角色扮演、足球科学探究、桌面足球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室内足球活动中点燃足球梦想。

(三)足球主题活动

幼儿园开展足球主题活动,应当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认知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经验,结合节日、体育文化等设计形式多样的足球主题活动,如“六一国际儿童节之足球伴我成长活动”“父亲节之亲子足球运动会”“世界杯之足球嘉年华活动”等。以“世界杯之足球嘉年华活动”为例,幼儿园可以效仿世界杯足球赛,组织幼儿开展吉祥物的设计与制作、足球赛歌曲演唱、足球队旗设计、运动员方阵入场、足球比赛等活动,培养幼儿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

(四)足球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方面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幼儿园可以通过环境创设,将足球运动与幼儿活动相结合,在学前阶段开展足球养成教育。基于健康核心素养的幼儿园足球环境创设,教师要从不同的维度去考虑。

在内容维度,幼儿园可以在教学楼大厅、楼道口、走廊、教室等处,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足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足球竞赛规则、足球技能、足球运动员介绍、足球安全事项等内容,创设足球特色环境,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让幼儿感受到足球的魅力。

在年龄维度,幼儿园要根据幼儿不同年龄段足球课程目标,有针对性地创设足球环境。例如,对小班幼儿,幼儿园要创设真实的体验情境,让幼儿了解足球是什么,培养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对中班幼儿,幼儿园可以要求他们在足球活动中穿好足球训练服、足球鞋、足球袜等,引导幼儿在观察活动照片、手工制作和绘画作品等活动中学习足球礼仪,养成勤于锻炼、合理饮食、讲究卫生等健康行为。对大班幼儿,幼儿园要引导他们关注足球赛事规则,组织幼儿参与各类足球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毅的品质。

三、幼儿足球课程的评价

《指南》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幼儿在足球运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不是单一维度的数值反应,而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幼儿足球课程的评价应当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要素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由于幼儿尚不能客观、准确地表达对课程的看法,因此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进行交流沟通,观察幼儿的学习行为,判断和记录幼儿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家长是和幼儿接触最为密切的人。因此,教师和家长理应是课程评价的主体。

(二)评价维度和评价要素的多元化

幼儿足球课程的评价主要从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三个方面展开,不同的维度对应不同的内容,评价方式有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见表2)。幼儿足球课程评价要素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教师以此判断教学方向是否准确、课程实施是否科学、教学效果是否优良(见表3)。

(三)评价方式多样化

幼儿足球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或者将这几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课程实施之前,教师对幼儿进行评价,建立原始档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和变化,并做好记录;在完成阶段性课程后,教师再进行终结性评价。

幼儿足球是构建中小幼校园足球课程一体化的起始阶段。在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背景下,幼儿足球课程的构建应当以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以幼儿教育政策法规为依据,确立幼儿足球课程目标,以游戏为主要载体,通过户外足球游戏、室内足球活动、主题活动、环境创设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充分挖掘本土资源和其他文化资源,将足球课程与幼儿教育五大领域相结合,探索幼儿足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融、相促、相生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4]陶小娟,汪晓赞.中国3—6岁幼儿运动游戏课程目标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基于三大“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7,51(12):68-74.

[5]李昆庭.5—6岁幼儿足球活动游戏化的实证研究[D].广州:广州体育学院,2022:27-28.

注: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广西足球特色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GXZZJG2020B129)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杜欢(1987— ),广西北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课程构建核心素养
基于国际语言测试理念的艺体类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初探
ESP课程体系下的护理专业英语教学探讨
关注校本,有效教学
机械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机械工程标准体系》课程的构建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模块化课程构建探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