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数字建设夯实智慧社区基底

2023-05-30原珂卢云龙子

团结 2023年1期
关键词:智能化数字化智慧

原珂 卢云龙子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和“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2年4月19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要举措”。中共十八大以来,伴随着社会治理重心的不断“下沉”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深化推进,中共中央围绕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大数据战略等对基层治理作为一系列重大部署。2021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各地政务服务平台向乡镇(街道)延伸,建设开发智慧社区信息系统和简便应用软件,提高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同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进一步提出“构建服务便捷、管理精细、设施智能、环境宜居、私密安全的智慧社区”。2022年5月,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网信办等9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不断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服务智慧化、智能化水平”,并明确要求“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初步打造成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社区”。由此可知,智慧社区作为基层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深化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建设的“末端”环节和基础单元。

实践中,智慧社区建设的前提是社区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换言之,社区信息化及数字社区建设作为智慧社区建设的前置环节,理应先行先试,夯实基础。在此,则需先弄清楚智慧社区和数字社区这两个不同概念。所谓智慧社区,通常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信息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各类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信息的自动感知、及时传送、及时发布和整合共享,实现对社区居民“吃、住、行、游、购、娱、健”生活七大要素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互动化和协同化。而数字(化)社区,主要是指通过数字化信息将管理、服务的提供者与每个住户实现有机连接的社区。这种数字化的网络系统,使社会化信息提供者、社区的管理者与住户之间可以实时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息交互,由于现代网络浏览器的先进性以及多态的表现性,加上各种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从而营造出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社区。由此推知,数字社区建设是智慧社区发展的基础底座。为此,“十四五”时期要大力发展智慧社区,则需多措并举,率先推进数字社区建设。

一是要推进社区数字基础设施升级行动,

助力社区数字化发展与智慧化建设。

《“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中提出“推进数字社区服务圈建设”。实践中,数字社区服务圈建设的前提是要先形成社区基础服务数据池和良好的数字社区生态环境。而这些实现的基础都要求进一步推进社区信息基础设施优化升级、推动社区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升级等。具体来说,包括逐步完善住宅小区出入门禁、电梯控制、消防安全、视频监控、地下管网、节能环保、水电气设施以及广告牌、停车场、充电桩、家居报警器等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且在有条件的住区还应尽可能地配置多功能智慧路灯、智慧楼宇等,以不断实现社区之内的万物互联,建设泛在感知的社区物联网平台。此外,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为驱动经济增长的、吸纳就业的新引擎。作为“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的广大城乡社区数字基建,可以直接拓宽数字经济的广度、挖掘数字经济的深度、延展数字经济的长度,带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社区数字经济发展和智慧城市建设走向纵深。

二是强化社区数字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以科技赋能助推社区智能化水准跃升。

数字治理,简言之,是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等多元主体依托信息技术共同参与公共事务,在数字化场域中构建融合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的开放性、多样化复杂治理体系。它是为治理难题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为技术应用提供管理保障的结合,体现了数字技术革命时代的治理转型。具体到社区数字治理能力建设,则要不断完善社区“两委”、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及社区居民群众等在内的多元主体依托社区智能化平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协同治理的能力,以不断通过数字科技赋能助力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但是,在此过程中,应厘清治理边界,促进多元主体有序参与。如基层政府应当扮演秩序管理者、服务保障者和规划引导者的角色,通过整合与激勵充分调动社区多元主体的积极性,以有效推进数字社区治理与服务建设工作。从根本上来说,理顺基层政府职能关系及参与治理边界,既是基层数字社区治理制度建设的基础,也是现代社区数字治理能力精准提升的前提。唯有如此,才能明确各自职责,进而各司其职,从而更好地通过科技赋能助力社区智能化水准的全面提升。

三是加强社区数字人才建设支撑行动,全面提升社区居民数字素养和技能。

推进数字社区建设是一项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关联度高的复杂工程,对人才素质要求高,需要既懂业务、又懂技术和社区工作的人才,因此建议由各县市政府牵头,安排县市发改经信局、信息中心等业务部门的专业人才主导制定数字社区建设项目规划的同时,要格外注重社区专业人才培养,逐步培养一批集技术、业务和行政能力于一身的基层社区复合型数字化人才,并通过这些专业人才带动作用进而全面提升社区居民整体数字素养和技能。具体来说,一方面开展社区数字化人才建设支持行动,如制订实施社区层面数字技能提升专项培训计划,通过举办社区培训班、岗位轮调、现场教学等方式推进社区“两委”成员与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信息能力提升建设,并定期开展针对社区“两委”成员、社区工作者等的岗位专业化技能培训等。与此同时,还应同步提升社区居民网络文明素养,强化数字社会道德规范,营造数字社区良好生态。在此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提高社区青少年、老年人、残障人士及困难群体等运用数字技术的能力,切实解决老幼病残弱等面临的现实困难。另一方面,要瞄准数字社区未来发展需求,尝试与一批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高校、科研院所等教育基地与高新技术企业产教融合战略的实训基地建设,持续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及居民群众等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总之,数字社区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相关政府部门的指导监督也不应缺位。按照《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健全基层智慧治理标准体系”。实践中,相关部门要持续探索统筹推进数字社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数字社区发展动态监测机制,建立数字社区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开展数字社区评价等引导性工作,为未来智慧社区建设和智慧城市发展筑牢根基。

(原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副教授、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卢云龙子,石河子大学法学院助教/责编 张 栋)

猜你喜欢

智能化数字化智慧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数字化制胜
石油石化演进智能化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