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有效发挥内部会计监督的作用

2023-05-30赵兵

今日财富 2023年15期
关键词:监督管理会计人员监督

赵兵

对我国学校会计核算以及会计监督发展过程中监督管理职能等方面入手进行分析与探究,结合现阶段中小学会计监督管理职能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扎实推进会计监督工作,提升会计监督的有效性、客观性的有关措施,针对问题的因素以及现象,在财政支出过程中制定规范化、科学化以及系统化的制度管理方式,提升了會计监督的效率、质量的同时,切实保障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意义。

一、引言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即合理编制单位预算,如实反映单位财务情况;依法组织收入,节约单位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强化经济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国有资源的管理,规避固有资产流失问题,进而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财务监督与财务管理。在现代化社会视域下,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加之对教育投资力度的不断提升,在会计监督管理过程中,应规范化监督管理工作,对学校持续发展,切实提高经济效益以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职能作用具有现实意义。

二、建立健全单位内部监督制度 完善单位内部审计制度

(一) 建立健全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

明确单位负责人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不要求单位负责人在会计事务方面上亲力亲为。通过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对会计人员职责进行明晰化确定、定位,依托有力的管理措施,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保障了会计管理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实现了提高会计监督管理力度、会计监督控制力度的提升。

1. 会计管理体系

规范会计岗位的设置,制定会计岗位的有关责任制度,将会计行为以及会计活动细致分化落实到会计人员身上;对单位负责人员对会计工作的领导责任进行明确;对会计结构以及会计机构职责进行明确;对会计机构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关系进行明确;对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的形式以及管理的形式进行确定;对会计岗位的职责以及标准进行制定。由于学校编制中人事部门没有对学校会计人员进行明确的编制,导致了会计岗位的设置标准缺乏统一性、规范性。鉴于此,学校单位应结合单位实际情况,依托《会计法》、财务管理的各项规定及其标准,对单位会计岗位进行系统化、科学化以及规范化设置,配备优秀、能力突出的会计人员,对会计人员工作进行细致划分,在此基础上制定会计岗位轮换制度以及会计岗位考核制度。

2.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对财产物资的清查措施、处理流程以及保管要求等制度进行确定、制定,明确物资管理人员职责,制定物资管理制度,提高人员重视度,以此保障学校单位财产的安全性、完善性。

3.内部制约制度

建立内部制约制度目的即实现会计职务的分离,在工作上可以实现账钱分管、账务分管等有利条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明确会计凭证的审核要求。对出纳岗位的职责以及限制性规定进行明确,制定领导人员对限制性岗位的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制,以此保障在实际会计行为、会计活动中,实现职务相互分离、制约,工作人员相互监督、相互牵制。

4.财务分析制度

对财务的分析方法以及制度进行确定以及制定,对财务的分析指标进行明确。依托指标的完成情况,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进行分析,提高了学校领导人员会计管理意识、会计管理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资金管理效益起到了促进作用。

5.收支审批、稽核制度

对学校财务收支的审批人员、审批职责、审批权限以及审批流程和审批的责任进行确定,制定有关审批制度,建立事项报告以及决定制度。对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以及组织形式进行明确,制定稽核制度,将具体稽核内容分工,以审核凭证、报表以及账簿的形式呈现,保障了会计工作的规范性、系统性,实现了有效的会计监督工作。

6.会计处理流程

会计处理流程涵盖了会计科目的设置以及使用;会计核算的措施以及会计凭证的编制、审核以及使用;会计账簿的设置以及机制要求;编制会计报告的要求及其审核上报程序等内容。通过会计处理程序以及处理流程的控制,保障了会计信息真实性、完善性的同时,提高了会计处理的效率以及质量。

(二)建立、完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工作即在单位负责人的组织、领导下,通过在单位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机构,安置专职、兼职的审计人员,根据会计学标准、国家财务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对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合规性以及效益性的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科学、客观地审核、监证、评价,提出工作改进建议,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着独立性的监督职能,同时其自身存在了服务性、管理性以及严谨性、客观性。审计人员需要参与到学校的综合管理,以此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进行深入的监督。现阶段,我国大多学校内部审计的制度缺乏完善性,制度的缺失以及领导人员的不重视,导致了审计工作难以有效进行。此外,部分审计人员担任着会计人员,导致了审计信息缺乏公正性、真实性以及合理性。鉴于此,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对学校内部经济活动的监督、管理起到了加强作用的同时,实现了遵守财经法纪,防范腐败,提高了单位的廉政建设,以此保障国有资源经济效益的提升,促进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1.内部审计机构

成立内部审计机构,配备专业审计人员,独立于财务会计部门;审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审计知识,对审计的各环节有清晰的认知,具备一定的严谨性和创新性,进而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审计有效性。

2.审计培训制度

现阶段,学校内部审计人员的审计知识较为薄弱,单位负责人的审计意识以及强化人员审计知识的意识较为欠缺,导致了学校内部审计环节处于尴尬局面。多数学校将内部审计建立在了财务部门的从属机构,过于表面化、形式化的审计工作,导致了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无法发挥审计职能、审计作用的价值。因此,应不断强化审计人员的审计知识与审计水平,拓展人员专业素养,提高人员规范性、系统性以及标准性意识,对审计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制定相应培训机制,促使审计工作规范化、严谨化以及合理化,实现了内部审计工作可以为学校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服务,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高效化发展。

(三) 信息化会计体系建设

在信息化背景下,在推动内部会计监督质量以及监督效率提升的过程中,信息技术的支持显得更为关键。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在学校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发展中的重要性、价值和可行性,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全面提升企业信息化水平,基于信息技术支持,渗透多元化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进而促进单位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做好基础工作,基于党的发展路线以及时代化会计监督格局的出发点,做好系统之间的衔接,实现了在监督方面的明晰化、直观化以及数字化。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平台,单位领导人员加强与会计人员的沟通性,利用云计算进行数据处理,提高单位会计监督以及会计核算的准确性。

三、强化人员会计监督责任意识 提高人员会计素养

学校的会计监督管理是对学校进行规范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的监督方式。但实际监督管理过程中,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以及监督实效都存在差异性。监督过程缺乏规范化监督的效果,会计人员受到主观因素以及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在核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顾虑,造成会计监督缺乏有效性、时效性、真实性的同时,会计信息出现了混乱的局面。此外,学校在会计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对决策过程的重视度不高,导致监督管理的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此外,会计责任主体的重视性欠缺。会计监督管理制度是在中小学实际管理过程中,对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监督管理。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力度欠缺,工作人员将自身精力放在了教学以及科研,导致了在实际会计管理中,会计监督管理的效率以及管理的质量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一)提高学校责任人会计监督意识

改变传统学校管理理念,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同时,学习《会计法》,领会《会计法》的精神实质以及各项规定的重要内涵,把握《会计法》基本精神,提高自身会计管理意识,依法组织学校会计工作的能力以及水平的提升,通过不断学习,明确自身法定职责,把握履行法定职责的要领,对经济行为、会计行为存在的违法性有明确认知,对自身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明确认知。学校负责人应全面贯彻《会计法》,组织、督促会计人员认真学习《会计法》,引导会计人员明确自身职责、权限,做到依法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自主维护单位会计秩序,以此为会计人员监督提供良好的执法环节,提高了会计内部监督管理的有效性的同时,全面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促进了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效资金保障。

(二)会计人员的素质提升

会计人员进行会计监督,对单位以及单位负责人负责的同时,也要对国家经济建设负责,服务于单位与国家。因此,会计人员在掌握经济学、管理学以及社会学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思想,对政策的理解水平以及政策的执行能力较强。因此,唯有不断强化人员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综合素养,以此保障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真实性、高效性以及合理性,保障会计资料、会计信息的完善性、财务报告的完整性。

1.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 完善会计人员文化素养

现阶段,我国学校会计人员的文化水平以及业务水平与教育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管理的发展态势存在差异化现象。学校会计人员多数是从师资队伍中调用,接受的教育、专业不同,导致了会计人员不具备基本的经济学、会计学以及管理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创新观念,导致了在实际会计管理過程中出现了多种问题。部门会计人员对其相关知识的法律、法规掌握较少,无法适应会计事业的发展需求。鉴于此,学校负责人应依法保障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在现有的会计人员培训机制上进行重组与完善,制定相应的教育机制与培训机制,鼓励会计人员积极参与会计学进修,采取淘汰机制,对无法胜任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调离,以此保障会计队伍人员的专业性。在提高会计管理有效性的同时,打造一支文化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会计工作班子,为学校会计工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提高人才的培养重视度

会计主管对于提升会计监督力度以及会计工作效率有着较为关键的促进作用,内部会计监督的有效性,离不开优秀会计主管人员的努力。因此,建立良好的会计主管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业务能力以及处理能力的培养机制与提高机制,其全面拓展会计主管的综合素养,保障工作的高效性,确保会计主管有能力、有信心管理好会计队伍,深度贯彻校园文化精神,积极响应我国各项政策、各项活动,以此实现会计监督有效性的全面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会计监督管理对于学校持续性发展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会计监督是会计基本职能,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有力支撑条件,强化会计监督是提高学校经济效益的需要,更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对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以及保障社会公众利益,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渭南中学)

猜你喜欢

监督管理会计人员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夯实监督之基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