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构建的实践逻辑

2023-05-30赵雅文

新闻爱好者 2023年2期
关键词:实践逻辑新时代

赵雅文

【摘要】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中国国家形象构建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的重要体现和具体实践,其理论源泉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实践相结合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与中国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以及发展路径紧密相连,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国家形象构建;新时代;实践逻辑

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历史,自唐代以来到19世纪中期的一千多年时间里,中国一直处于世界发展前列,以民族融合、国力充盈、文教昌盛的国家形象著称于世。经过近代鸦片战争以来的百余年对外抗争、爱国救亡和思想启蒙之后,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拉开序幕,中国再次崛起,形成了三个阶段清晰的大国国家形象构建思想发展历程。一是1949年至1978年,作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开拓者,毛泽东出于对当时国内局势与国际形势的科学研判而确立的“以政治安全为主线”第三世界大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思想;二是1978年至2012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依据全球化和世界经济浪潮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中大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思想;三是2012年至2022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掌舵人,习近平深刻洞察世界百年变局和国内大势,擘画出“以责任担当为中心”新兴大国国家形象的构建思想。自2012年以来的十年中,世界各国对中国国家形象好感度持续上升,中国国家形象已获世界大国地位的认可,中国未来发展赢得海外信心,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关注并喜欢中国,可信、可爱、可敬成为外国公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新视角。

关于新时期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与塑造,习近平总书记曾作出专门重要论述:“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重点展示中国历史底蕴深厚、各民族多元一体、文化多样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团结、山河秀美的东方大国形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共同发展、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人类作出贡献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充满希望、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新时代的中国对本国的形象拥有自我定义,中国拒绝被国际社会“牵着鼻子走”,积极突破“我们—他们”“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种简单的沟通模式,致力于将具有丰满人格的文明大国、责任大国、社会主义大国形象呈现于国际社会的舞台上。为此,中国政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国家形象建构经验,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可资借鉴和参考的示范。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发展逻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理论又是实践。纵观中国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进程中,经过反复比较、总结和实践,历史地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地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发生严重分化的当今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如何树立和塑造我们的国家形象?这就要求我们要直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实践本身,将社会主义的发展脉络、阶段特征以及它的实践逻辑,结合资本的内在逻辑,合理地解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并找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无论我们最终形成和发展的国家形象怎样,分析现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逻辑是必要的。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它着眼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它所指向的目标是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世界大同,整体呈现给国人和世人的是中国国家形象。当今世界,资本积累和贫困积累发生严重分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对树立和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无数革命先驱和仁人志士,从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并用马克思主义挽救中国开始,紧紧围绕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与发展,积极构建和不断改善着国家的对外形象,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艰苦卓绝的探索与实践。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以革命政党的身份进行社会主义社会的前期探索,从此开始以“雄狮已醒”的姿态和形象展示给世人。从1949年到1978年,中国共产党以执政党的身份领导全国人民进入了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先是基本完成“一化三改”,后是集中力量加强经济建设,中國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中华民族从此以“站起来”的姿态和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1978年至2012年,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进入全面的改革开放时期,先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立以及邓小平的“南方谈话”,而后是江泽民广东考察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再后是胡锦涛江西考察以及“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此中国彻底解决温饱并开始以“富起来”的姿态和形象逐渐引起世界的关注和重视。从2012年至今,中国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下迈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从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全新阐释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提出,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到“一带一路”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实践,中国共产党勇于担负起了时代的责任与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得到了世界的高度认同和积极称赞,中国正以“强起来”的姿态和形象屹立于世界舞台。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需求逻辑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反映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论断。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基因,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使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中国不断发扬光大。1945年,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深刻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内涵,第一次提出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很大程度上发展和完善了毛泽东同志的人民群众观,将改善和满足人民物质及精神文化各方面的需要视为社会主要任务,把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和国家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标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治国理政和新发展理念融入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党的十九大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家形象作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其地位和作用愈加显性和重要。百余年来的中国国家形象,从“醒起来”到“站起来”,再到“富起来”和“强起来”[3],经历了没信心、有信心、坚定信心和充满信心的不平凡阶段,今天“人民”这一社会主义建设主体终于被人们所重新认识和重新定义。“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导向,也是国家形象建构的实践需求。新时代,在我国必须坚持塑造以人民为中心,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国家形象。

从国内情况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国内复杂多变局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逻辑主线,提出“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4]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治国理政道路上开辟出全新征程。这一切都是指向人民发展得更好、人民的获得感更高,从而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需求不断满足,国家形象也就愈加清晰,国内民众对党的形象和国家形象的认可度逐年提升。

从国际形势看,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制裁打压,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和需求升华为“全人类的幸福”,进而提出了推行“亲诚惠容”周边外交、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通过组织召开周边国家外交工作座谈会、接受外媒专访、在国外媒体发表署名文章以及给外国友人回信等方式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通过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用外国人听得懂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建立476所孔子学院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派出维和部队担当世界和平重任,设定“双碳”减排时间节点为各国树立榜样,援助非洲国家修建高铁、公路等方式体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世界担当,外国公民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好感度越来越高。

三、坚持“两步走”战略安排的实践任务逻辑

新中国成立七十余年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具体国情,做出了一系列战略安排。1954年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毛泽东、周恩来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1964年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进一步明确,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1978年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邓小平重申了“四个现代化”目标,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了“三步走”战略安排,即温饱、小康、现代化三个切实可行的步骤。2012年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党的十九大上确立了新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即第一步用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再用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与实现,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和行动指南,其战略安排本身和实现过程就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一种构建和塑造。这种国家形象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陶醉于设想美梦之中,而是需要全国14亿人踏踏实实去努力实践的,这是新时代国家形象的实践逻辑和必然要求。

“两步走”战略安排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了解其来龙去脉。谋深虑远,方能行稳致远。通过对现代化战略安排的历史比较,可以更加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非凡的战略规划能力和战略执行定力,这是一个执政党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两步走”战略步骤实现需要14亿人众志成城,形成强大的团结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人们对历史和现实的研判、对国家制度和实力的认可、对中国共产党和未来的信心。其实施过程就是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实施效果如何直接指向和影响人们对国家形象的评判,既是同向同行的,也是因果呼应的。爱国是中国人历来的优秀传统美德,“有国才有家”是每一位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共同精神,有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中华民族每一朝每一代面对侵略和分裂顽强御敌、保家卫国,最终都能依靠空前的团结力量和家国情怀转危为安、保全领土。现如今实现“两步走”的战略仍然是内有干扰、外有破坏,可谓困难重重,但只要依靠这种共同精神,团结起凝聚起中国人的力量,“两步走”战略安排就一定能够落地落细,显示出中国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强大形象。

“两步走”战略步骤的实现需要中华民族发扬勤劳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优秀品质,像大禹治水过家门不入、匡衡凿壁借光读书、孙敬悬梁刺股好学、司马迁忍辱发愤写史、诸葛亮鞠躬尽瘁辅政等许多经典故事,已成为一种传统文化基因和精神符号,成为中国人的内在素养和民族精神,现如今中国举世瞩目的高速铁路建设、大飞机制造生产、港珠澳大桥通车等人间奇迹都是靠“勤劳奋斗”的共同精神助力。以上这些精神、成就、奇迹都将化成国内外公众对国家硬实力和软实力的一种综合评价、一种深刻印象、一种政治认同,也终将汇集成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国家形象。

[本文为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委托项目“新时代中国‘大国形象的构建与传播”(项目编号:TJZDWT1958)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1-27.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3]吴庆军,陈红梅,张霞.中国共产党百年四个时期:醒起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J].兵团党校学报,2021(06):21-28.

[4]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16.

(作者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校:张红玲

猜你喜欢

实践逻辑新时代
加强党内政治生活科学化建设的导向与实践逻辑
高职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研究
文化传承视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发展的实践逻辑
精神养老研究取向及其实践逻辑分析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基于宅基地置换的新型集中社区建设类型及其实践逻辑
政府雇员制历史与理论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