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气词“无”的历史发展历程

2023-05-30刘彤彤

今古文创 2023年2期
关键词:语法化

【摘要】 语气词“无”的来源经历两个阶段,一是表否定义的动词和副词,二是否定词“无”的词义扩大,同时表示主观和客观上的否定,为其意义虚化提供条件。“无”语法化始于副词用法,使用时可省略所带的宾语,且常用于口语中,因此答句也可省略宾语,单用“无”字回答,促使“无”改变句法位置,即位于句末语气词出现的位置上,另加读音的弱化,一起促成了“无”最终语法化为语气词。语气词“无”发展到宋元时期被“麽”所替代,此后还有遗留,明清时期的语气词“无”仍在书面语中使用,现代汉语中也有否定词置于句末表示疑问语气的用法,在温州方言中也有语气词“无”的遗留,在搭配上也有一套规则。

【关键词】 语气词“无”;历史来源;语法化;位置的改变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02-011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02.036

语气是通过语法形式表达的说者针对句子命题的一种主观意识。作为一种语法范畴,语气要兼考虑形式和意义。①胡明扬认为,“语法范畴是一类语法意义的概括,而语法意义则是一定语法形式所表达的意思。” ②由此可知,形式与意义密不可分,对语气的研究要兼顾这两个方面。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最显著的差别之一,即语气词全部更换,历史上曾出现过“无”作为语气词来使用的情况,而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再使用。关于现代汉语中语气词“吗”的来源,学术界有基本一致的看法,认为其来自“麽”,而“麽”来自“无”。③同样,“无”作为语气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消失,而是改变形式继续存在。在现代典范白话文著作中,仍有否定词位于句末表疑问语气的用法,方言中也存在这一现象。我们认为语气词“无”从实词“无”演变而来,句法位置的改变使其有了虚化的可能,音节的弱化进一步虚化意义,最终演变为语气词“无”。

一、语气词“无”的历史来源

语气词“无”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无”的本意是与祭祀有关的舞蹈,后来衍生出“没有、不”的意义,否定义不断扩大,为其意义的虚化提供了前提。

(一)语气词“无”的实词来源

“无(無)”是一个会意字,本义为高兴地起舞。据甲骨文字形推断,是一个正面的人分开两条腿,两手各拿一条细长且下方分叉的物体,表示舞蹈。卜辞、金文中“無”和“舞”为同字。在商代宗教迷信活动中,舞蹈是娱神的重要媒介。但殷商卜辞话语体系中的“無”却是一个祭名,特指商代的舞蹈祭祀。④《说文解字·舛部》:“舞,乐也。用足相背,从舛,無声。”“舞”是“無”的后起分化字。“無”从一种特殊的舞蹈祭祀活动,表示纪念某种失去的事物,意义由此虚化,表示没有、失去。“無”的本义转移到“舞”上,词义发生演变。

西周青铜器中的铭文就有“无”作为动词和副词的用法,表示没有、不的意思,例如:

(1)“子子孙孙,万年无疆。”(虢季子白盘)

(2)“无唯正闻,引其唯王智。”(毛公鼎)

上例中,早在西周时期,“无”就作为动词和副词使用,与其本义“高兴地舞蹈”已无关。

《玉篇·亡部》:“無,不有也。”动词“无”的意为没有,与“有”相对。可以看出动词“无”是对动词“有”的客观否定。“有”和“无”常一起出现在句子中,从两个相反的方面来描述事物,作为一对反义词使用,突出事物的特征,例如:

(3)《广韵·虞韵》:“無,有無也。”

(4)《全汉文》:“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我们还发现“无”与其他名词对举的情况,此时的“无”可视为一个名词或代词,是对前面已出现名词的否定或复指,起到了对比或强调的作用,例如:

(5)《左传》:“事大在共其时命,字小在恤其所无。”

(6)《禅源诠序》:“念起即觉,觉之即无。”

(二)否定词“无”的词义扩大

动词“无”与“没有”相对,词义相当于动词“没”,和动词“不”在表义上有略微差别。动词“不”是一個带有主观性的否定词,而“无”表示情况的消失或不存在,具有客观性。自从“无”假借为否定词后,其基本用法即作否定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表否定。⑤该用法进一步泛化,还加入了主观的否定,扩大词义,与其搭配的名词性成分语义也更空灵,表明其否定义更加虚化,例如:

(7)《今文尚书》:“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8)《诗经》:“虽无好友,式燕且喜。”

二、语气词“无”的语法化历程

语气词“无”从实词演变而来必然要经历虚化的过程,该过程需要一定的前提和条件,“无”的副词用法为其虚化提供了前提,句法位置的改变、语义的变化和音节的弱化使其进一步虚化。

(一)副词用法为语气词“无”演变提供了前提

否定副词常用于动词前,表示对该动作的否定。副词“无”表否定,相当于“不、不要”,有一定主观性,例如:

(9)《论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10)《周易》:“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副词“无”表示否定,相当于“未”,意为“没有”,具有客观性,例如:

(11)《左传》:“我皆无之,岂随也哉?”

(12)《荀子》:“不能当一人,而能当千人百人者,说无之有也。”

表示反诘,相当于“得无”,例如:

(13)《国语》:“谓君其何德之布以怀柔之,使无有远志?”

(14)《吕氏春秋》:“且夫饥,代事也,犹渊之与阪,谁国无有?”

“无”还可与“得”搭配,形成“得无”位于句末表疑问。在此用法中,“无”所带的宾语受到音节和表达的限制而被省略,可视为正反问“无”意义的虚化,只承担表疑问语气的作用,没有实际义,例如:

(15) 《五灯会元》:“上堂,举南泉斩猫儿话,乃曰:‘南泉提起下刀诛,六臂修罗救得无?设使两堂俱道得,也应流血满街衢。”

(16)《野叟曝言》:“天师能捉鬼,户户送灵符,鬼满间阎间,天师捉得无?”

上述疑问句均以问号结尾,但除位于句末的“无”外,没有其他形式可表疑问语气,故可把这两个句子看作疑问句式中的是非问句,意为“救得吗?”“捉得吗?”显然,语义上“无”“吗”可互换,故推断此时的“无”已经虚化演变为一个语气词。

(二)位置的改变

通常,词汇的语法化首先由某个词句法位置的改变诱发。⑥“无”在句法结构中位置的变化是其进一步虚化的主要手段,也是其成为语气词的必备条件之一。“无”可位于句首和句末两个位置,但语气词要求必须位于句末。

“无”可以用于句首。无义,例如:

(17)《诗经·大雅·文王》:”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18)《左传·隐公十一年》:“……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上古时期也有“无”位于句末的情况,但多为动词用法,具有实意,表示“没有、不是”义,例如:

(19)《左传》:“有罪,若何告无?”

(20)《礼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

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无”就在句末出现,且用问号结尾,但此时问句中的疑问语气通过语气副词“岂”或疑问代词“何”表达,“无”仍有实意,即“没有”。我们可将其归因到“VP-Neg”型问句的省略形式上,符合语言的经济性原则。当“无”后的中心语省略,而无法重新找回时,便具备了语气词的性质。上例中“有、无”常并列对举,“无”在线性顺序上常位于“有”后,因此仅保留“有”所带的宾语而省略了“无”后的宾语。由于“无”后还可找回省略的宾语“愿”“罪”,“三无”中的“无”是一个体词,表示三种没有的事件,具有实意,因此这一时期的“无”还未虚化,但从句法位置看,位于句末已为语法化提供了条件。

“不”“未”“否”和“无”一样,均表否定,有相同义素,因此实词虚化可视为一组否定词类化的结果。历史上都出现了否定词位于疑问句句末的例子,但出现和使用的时间早于“无”,例如:

(21)《诗经》: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22)《国语》:夫天道导可而省否?

六朝时期,也大量出现了“无”位于句末的用法,此时的“无”未必具有实际意义,后面的省略成分也无法补全,意义逐渐虚化,不再表示“没有”义,可以视为其语法化的开端,例如:

(23)《全刘宋文》:“夕灭双树,岂还本无。”

(24)《全梁文》:“但凡所见有,即是圣所见无。”

该时期的“无”也可用于单独答句,来回答问题,表示对所询问情况的客观否定,在陈述一个不存在或消失的事实,可视为“无”对所询问情况在语境上的临时吸收,包含了所问的情况,实际上答句的形式是对问句的省略,例如:

(25)《祖堂集》:“师曰:‘莫是湖南去不?对曰:‘无。”

(26)《五灯会元》:“同事问曰:‘汝忆父母邪?师曰:‘无。”

从语用上看,问句本身即一个省略形式,由“X-Neg-X”句型省略为“X-Neg”句型,句中的“不”表否定义,并同时虚化为不完全意义上的语气词,承担疑问语气功能。答句对问句的省略并不会造成语义的误解,反而使表达更简洁,会话双方根据交流的语境可明白被省略的信息。但该用法大多出现在口语中,口语性较强。唐诗中有大量使用语气词“无”的表疑问的情况,例如:

(27)白居易《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8)李贺《示弟》:“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此时“无”用于疑问句中,且不存在其他表语气的手段,证明了“无”在问句中承担了表示疑问语气的作用,后面加上问号,可以判定“无”在唐朝已经有作为语气词“无”的用法了。

(三)读音的弱化

古音武夫与莫胡二切不别。故无與模同音。“无”与“摩”“磨”均为明母字,语气词在使用中会发生音变大多采用渐进式,符合了语言渐变性的原则。晚唐五代时,“无”的声母逐渐分化,有无的“无”读作微母,而句末表语气的“无”仍读明母,因此便用“摩”“磨”记录。⑦

孙锡信认为,“无”是在演变为“麽”以后才完全成为语气词的。“无”是否定词兼表疑问语气,“麽”不带否定义,是纯粹的语气词。因语音变化,“无”早在宋元时期为“麽”所替代。但只能说明两者在形式上有所差别,字的写法不同,但表意相同。在“麽”出现以前,“无”就已经有两种用法:表达语气的虚词和表示否定的实词。“麽”作为纯粹的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它的出现仅分担了“无”的语气词用法,未磨损其意义。此外,语气词往往读作轻声,从侧面证明读音的弱化是“无”成为语气词的条件之一。

三、语气词“无”的遗留

“无”作为语气词的用法虽然被“麽”所替代,但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口语中仍然使用这一意义,只是表达为书面语时,文字不再记作“无”。

(一)明清时期语气词“无”的语体变革

口语的发展速度快于书面语,因此语气词“无”在唐五代时期常用语口语中,但由于书面语的保守性和文人袭用旧词的习惯,在明清时期的书面语中还残留语气词“无”,例如:

(29)《二刻拍案惊奇》:枭獍一诛身已绝,法官还用简尸无?

(二)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无”的遗留

《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中,对“无(無)”的解释是:①动词,没有(跟“有”相对);②不;③连词,不论;④书面语,同“毋”。可见,现代汉语中“无”这一形式已无语气词用法,但一些表达中还有将否定词置于句末表示语气的用法,可视为历史的遗留,大多出现在口语中,例如:

(30)“午后出去不?”“不一定。”(老舍《老张的哲学》)

(31)小伙子再说一遍:“把望远镜让我看看,行不?”(史铁生《边缘》)

否定词在句中作语气词使用,起表达疑问语气的作用,将其替换为“吗”语义基本上没有改变,在方言中也有这样的用法⑧,例如:

(32)侬去勿?(上海话)

(33)你喜欢其不?(衡阳话)

(34)王先生有来恁兜无?(王先生来你家了吗?)(厦门话)

(35)阿江落班未?(阿江下班没有?)(广州话)

(36)你吃饭了没?(西宁话)

(37)四爷呷哩冇?(新化话)

(三)温州方言中的语气词“无”的搭配

句末表语气仍读明母的“无”在温州方言中还有遗留。语气词“无”加在句末表否定义,兼带疑问语气,而在温州方言中表示肯定义,兼带疑问的语气,无成句功能,只是黏着在已有的语气用法中表示语气进一步舒缓。

在与现有的六个典型语气词的搭配中,“无”只能加在语气词“的”“了”之后,缓和语气,是对实际情况的肯定,例如:

(38)就是这样的无。

(39)叶子落下来了无。

语气词“无”与剩余的四个典型语气词“吗”“呢”

“吧”“啊”无法连用,不能同时出现在句末表达语气。由于呢1和呢2在演變史上没有严格区分,我们暂不讨论。语气词“无”可以与“啊”“吧”交替使用,表示肯定语气,但无法与“吗”交替使用,其结果会改变原本的疑问语气,更像是对含有“吗”疑问句的一种回答,例如:

(40)*好吗无? 好无。

(41)*现在走吧无? 现在走无?

(42)*明天啊无。 明天无。

齐沪扬对六个典型语气词表意功能的分类⑨(上图),可见无法与语气词“无”替换使用的语气词“吗”的功能偏于传疑,而可与“无”连用的语气词“的”和“了”的传信功能在六者中最强,介于其间的“啊”“吧”可与“无”交替使用,是因为温州方言中的语气词“无”本身带有肯定意味,只是语气有所削弱,与江浙人温和的性格特点有关,因此,在不改变原句语气的前提下,无法与带有较强疑问语气的“吗”交替使用。

在与句式的搭配中,“无”常用于“V-Neg-V”或者“V-了-Neg”之后,例如:

(43)好不好无?

(44)吃了没有无?

语气词“无”在温州方言中表肯定,但并不会改变句子原先的语气,不直接承担疑问或感叹等语气功能,只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削弱和缓和的作用,表达追问或安慰的语气,具体的情况要根据语调、语境、交际双方等综合因素具体分析。

注释:

①⑥⑨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②胡明扬:《实用汉语语法·序》,载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③⑦孙锡信:《近代汉语语气词》,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

④赵芳媛:《从汉字构形看上古舞蹈文化——“無”

“武”“舞”为例》,《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第73-83页。

⑤楚艳芳:《语气词“无”的来源及发展》,《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第130-136+154页。

⑧方言例子引自邵敬敏《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文献:

[1]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2]邵敬敏,周娟,彭小川,邵宜,甘于恩,曾毅平.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3]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4]楚艳芳.语气词“无”的来源及发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5,22(06):130-136+154.

作者简介:

刘彤彤,女,浙江平阳人,温州大学2020级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语用学方向。

猜你喜欢

语法化
“所有”的语法化微征
清代土默特历史档案中因果连词的语法化及其动因
浅析隐喻和转喻在词义演变中的作用
介词“依据”的词汇化与语法化
汉语方言“驮”字被动句的特征及其生成机制
上古汉语“之”的词性及用法
《汉语史论集》述评
俄汉情态词语法化特征对比研究
湖南祁东话复数标记“一各”的功能及语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