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目标下江苏能源发展对策

2023-05-30杨建新杨贤传晏清

唯实 2023年3期
关键词:节能产品双碳江苏

杨建新 杨贤传 晏清

为厚植“双碳”沃土,2022年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立足江苏省情,从全局高度擘画了“双碳”目标蓝图和行动指南,以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为策略指引,正在努力找出一条卓有成效的绿色低碳、能源安全、经济发展、民生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江苏能源发展现状及研判

国际风云变幻导致江苏能源绿色化发展形势严峻。在俄乌战争持续、全球通货膨胀率居高不下和地缘政治不稳定等因素的高压笼罩下,全球进入动荡期,能源供应挑战与价格高企重挫全球经济复苏信心。加上美国强行拉开“中美竞争”大幕,增加了全球不确定性,导致悲观情绪蔓延。国际环境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迅速传导至江苏省际层面,加剧了经济下行压力,加上全球疫情延烧,国内疫情反弹,干扰了既定的产业转型节奏,化石能源消费出现反弹趋势,降碳减排压力陡增,“双碳”与高质量发展博弈均衡的天平出现倾斜。2022上半年,江苏GDP仅录得1.6%的增长率,创下近30年新低,经济增长严重失速干扰了既定的“双碳”路线图,疫情“新伤”与长期形成的顽瘴痼疾交织叠加,出现了解构“双碳”蓝图的迹象。执念“双碳”目标将不仅考验江苏的战略定力,更会磨炼江苏的战略耐力。

能源消费总量仍将维持高位运行。江苏能源消费总量自2000年以来逐年快速增长,2014年后步入平稳增长期,反映出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整体进入新常态,无论是工业能源消费量还是生活能源消费量都表现出这种演变趋势。在经济向高质量增长转型后,传统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產业和低端制造业正在被高精尖制造业以及高附加值服务业替代。但是,工业能源消费量和生活能源消费量依然维持着高位运行,特别是从2021年开始,可以发现能源消耗总量增幅开始有所扩大,反映在疫情和外部环境冲击的共同影响下,江苏节能降耗压力较大。预计“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和城乡居民生活对能源需求仍然保持稳定增长,确保能源供给安全和“民生为本”将是“双碳”目标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前置条件。经济增长的动能转换需要稳步推进,更需要循序渐进,加上国内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双碳”目标不变前提下,如何做到能源政策的灵活应对、科学推进和分类实施将是一大挑战。

能源消费结构不尽合理。江苏能源消费结构依然偏煤,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消费量高达24949.03万吨,在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71.69%。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原煤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偏高,给减排降碳工作带来了巨大的现实挑战。除原煤外,油气等化石燃料同样占据着能源消费的重要位置,新能源所占比重仍然较低,一次能源消费严重依赖化石能源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双碳”工作存在着较大压力。同时,江苏作为能源负荷中心,远离能源分布地区,输送距离长、输送容量大,能源对外依存度非常高。

江苏能源消费强度变动分析。2021年江苏每万人能源消费量为3.854万吨标准煤,居全国第12位(除台湾和西藏以外)。同时,每亿元GDP能耗为0.299万吨标准煤,能源消费强度位列全国第26位。这反映出江苏对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不断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结构不断优化,从而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双碳”目标实现汇聚了新的经济动能。然而,值得反思的是,每万人能源消费量固然与产出水平和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但江苏省万人能源消费量与亿元GDP能耗排名的明显反差折射出江苏省产业结构、居民节能意识仍需优化,低碳生活方式还需要大力倡导。随着疫情松绑,“十四五”期间,江苏将力争维持中高速发展态势,预计能源消费强度将呈现“倒U形”走势,随着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体系逐步完善,能源利用效率将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经济增长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性仍然较强。与全国情况类似,江苏省经济增长严重依赖不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一直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支撑性力量。粗放式的能源消耗结构给环境造成了巨大冲击,生态环境承载力临近极限,环境突发事件时有发生,雾霾天气环绕,这些已经与“美好江苏”发展战略背道而驰。江苏GDP与能源消费总体呈现高度相关,依赖度虽然在2016年至2018年有明显下降,但2019年以后,又出现反弹趋势,并一直持续到2021年,表明传统粗放式增长模式依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经济增长依旧严重依赖能源消耗。此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稳定性将与国际能源格局共振,中美竞争与俄乌冲突负面效应叠加,能源安全问题严峻;同样,经济增长对能源的高依赖性还将对减排降碳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新冠疫情延烧对经济的冲击仍在持续,经济下行压力和产业向外迁移造成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放缓,对一次性能源的过度依赖短期内难以缓解。

节能降碳生活理念尚未成熟。课题组通过对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的城市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后发现,低碳节能产品消费仍然存在明显的态度——行为缺口,物质激励是推动低碳节能产品消费的主要动力。对获取的386份样本进行统计(采用7分李克特量表)后表明,无条件低碳节能产品消费得分为4.535,条件低碳节能产品消费得分为5.815,随机低碳节能产品消费得分为4.763。以上调查揭示出三类低碳节能产品消费在江苏城市居民中均广泛存在,其中兼顾利己和利他的条件节能产品分布最为广泛,而高阶的无条件节能产品消费发生频率最低,低阶的随机节能产品消费也分布较广泛。反映出江苏居民节能降碳生活理念尚未完全成熟,外部激励依然是推动社会生活低碳化的核心动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居民绿色低碳消费知识匮乏、环境意识淡薄、偶发性的商业刺激都可能是随机低碳节能产品消费的成因。

“双碳”目标下江苏能源发展对策建议

兼顾“双碳”目标与能源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明确指出,“双碳”目标紧迫性与艰巨性并存,“双碳”目标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责任的承担需要负重前行,更需要科学的战略引领和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首先,江苏全省上下需要统一思想,保持战略定力。战略定力需要压实责任,自觉增强“双碳”工作的政治担当和生态自觉,克服侥幸心理。在行动策略上,要以“双碳”目标为契机,统筹高质量发展,做好目标分解,分阶段完成子目标,切勿以政绩观为导向,采取“运动式”减碳而急于求成。其次,13个设区市需要充分结合自身发展实际,科学设定“双减”目标,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不搞“一刀切”,按照先立后破的指导思想,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要求。面对国际风云突变,内部发展动能不足,各级政府要辩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之间的重大关系,确保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所需,真正从减排上下功夫,做到节能减排进展明显,能源安全保障有力。采取存量中挖增量的工作方法,从生产和生活能源消耗入手,对供给侧而言,要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以环境效益为己任、效率为导向创造绿色需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对需求侧而言,要强化公民环境教育和道德规劝,在认识高度、实践深度、推进力度上下足功夫,减少公民的“搭便车”行为,破解困扰绿色消费已久的社会困境现象。

全面贯彻能源安全新战略。能源消费总量高位运行和结构偏煤是江苏面对的基本省情,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中的71.8%是由工业消耗的,这就决定了“双碳”目标下的能源战略要遵从发展和安全两个基本准则。首先,推进“双碳”工作,要做到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不能把减排推诿成不排放,坚持发展是江苏一切工作的落脚点,能源战略要为发展服务。要把“双碳任务”转化成增长方式绿色化、能源结构低碳化的不竭动力,加快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革命,在开放中谈能源安全。坚持底线思维,即推进“双碳”工作必须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增产增供,以巨大能源市场需求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形成区域性能源产业合作新格局。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省情,灵活调整推进的节奏和力度,做到能源安全新战略的目标不变、做法科学、过程有序。

稳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江苏能源70%以上由第二产业消耗,单位能耗仍然偏高,高能耗行业逐步有序退出将是大势所趋,在此期间需要培育低能耗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动能转换,未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要牢牢抓住产业结构优化这根主线。同时,居民生活能源消耗是能源消费总量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以外,还要反思、重设城镇化发展模式,系统考量城市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提高城市能源消费质量。此外,还要持续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克服能源消耗偏煤,鼓励使用二次能源和清洁能源。继续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创设能源领域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兼顾自然系统碳汇及工程碳移除技术,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加快生产和生活领域深度脱碳的步伐。

借力减碳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是减轻经济增长对传统能源依赖的必经之路,发挥出清洁能源的巨大价值一直被视为解决问题的有效举措,而如何找到科学的实施路径却是一直困扰问题解决的难点和堵点。可以考虑通过长三角产业优化配置和内部协同,逐步改善区域能源结构。据此,需要弱化长三角内部的行政边界,优化内部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深挖东部沿海的风电资源,加快皖电东送和江苏北电南送通道建设;开发可再生能源生产潜力,推动区域清洁能源生产能力,逐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同时,进一步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布局,“扩大产业集群,释放资源集约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提升区域整体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宏观层面,江苏各级政府要加大绿色节能产品采购力度,扩大绿色节能产品采购范围,完善绿色采购制度。微观层面,要全力塑造全社会环境价值观,提升居民环保意识,推动居民有意识的绿色节能消费,合理采用货币补贴、奖励积分、荣誉赞许等多种举措,提高无条件绿色节能消费,降低居民对绿色节能消费前置条件的敏感度,减少无意识的随机绿色节能消费,逐步建构节能降碳生活方式。严厉打击生产企业的漂绿行为和象征性环保行为,打造诚信、生态的绿色消费市场。同时,倡导居民绿色出行,制止浪費行为,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和减量化,建立成熟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对特定社会人群做好定制化策略引导。课题组根据量化研究结果,发现江苏居民生活用能领域仍然存在潜力可挖。首先,环境关爱、社会责任与家庭亲情一脉相承,两者存在紧密联系,要给予家庭失意人群人文关怀,重新唤醒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自然的热爱,引导他们加入到节能降耗事业中来。其次,双管齐下,大力提升低收入人群和高收入人群的低碳节能消费频次,加大低碳节能产品的创新力度,生产多档次的产品系列,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性价比更佳的环保产品,同时,政府需要为低收入人群提供更多的优惠补贴政策,放弃一刀切的传统做法,转而设计普惠但有区别的补贴策略。对于高收入人群,可以考虑增加“三高”产品的购置税,增加节能降耗产品的税收优惠,但要从根本上提高高收入人群对低碳节能产品的消费热情,强化低能耗产品的品牌效应和社会表征功能不可或缺,这样才能彰显他们的个性、自我概念和对特定人群的认同需求。再次,针对不同收入人群在低碳节能产品消费中存在的“倒U形”现象,破除学历越高,环保意识越强的认识误区。现实生活中,影响居民节能消费的因素较为复杂,外在的调节机制一直作为“看不见的手”影响着实际行为的发生和走向。学历可以提升环境知识和低碳节能消费能力,这在实证检验中得到证实,但要关注高学历人群存在的其他需求,因为消费活动是社会化的,他们需要通过物的占有来完成社会身份建构。可以考虑利用微信公众号等社媒平台,定期向高学历人群推送节能产品信息,缩短采购路径,创造条件让他们更便捷地加入到低碳节能消费中。最后,任何形式的环保消费都要兼顾居民的利己诉求和利他诉求,不搞道德绑架,修复公域和私域中的环保态度差异,从而鼓励和引导居民用实际行动助力江苏“双碳”目标的实现和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

〔本文系江苏省社科联重大应用研究课题(22W TA—013)的阶段性成果〕

(杨建新:无锡学院党委书记,教授;杨贤传: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晏清:无锡市发改委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蔚菊

猜你喜欢

节能产品双碳江苏
“双碳”背景下财政与税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及研究
数读江苏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欧盟节能产品现行和即将生效的法规清单(按产品分类)
江苏
皖南电机最新防爆产品YBX3系列高效电机已取得“中国节能产品认证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