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协同育人 产教融合新模式探索

2023-05-30许克亮 杨配轻 何小军

职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许克亮 杨配轻 何小军

摘 要:校企协同育人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企业发展的必然性需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之一,可以提高企业的人才市场竞争力,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互利共赢。本文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教育模式进行阐述,以期为学校更好地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产教融合 协同育人 校企合作

课 题: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四五规划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路径的研究”(课题编号:2105012)、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技工院校‘校中厂、厂中校’的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的模式研究”(课题编号:JRSJY-2022-1039)的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质量求发展”的职业教育办学思想,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工作,加强培养产教融合型企业,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该方案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开拓了思维,指明了方向。

《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等文件均提出应完善产教融合的教育办学制度,开展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由此我国的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的模式发展进入了快车道。面向我国“十四五”改革发展新征程,职业教育应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加大企業参与办学的力度,让学生真正地参与企业的生产实践,逐步形成以行业指导、多层次、立体化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协同育人体系,这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为行业发展赋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校企协同育人的基本内涵

(一)产教融合

产教融合就是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产与教紧密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使学校成为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服务为一体的产业性经营实体,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社会和企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指学校紧扣企业发展需求,以培养有专业知识、有技能、有职业道德、有综合素养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由学校学科带头人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在学科建设、课题研究、教材编写、师资培训、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全要素改革,以构建形成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协同育人模式。该模式区别于传统的学校单一培养模式,以学校和企业为育人“双主体”,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是一种深层次的培养合作,可以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有助于校企双方达到互惠共赢,是当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式。

二、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依托学校和企业的资源优势,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交流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为学校的教学项目,通过剖析问题所在,并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原理进行具体讲解,使学生学以致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将学校的实践教学环节放在企业进行,使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下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学校方面来说,校企协同育人使学生的技能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

从企业角度来看,通过校企协同育人,能够直接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技能水平。企业可以招聘优秀的学生为本单位员工,既可以解决企业的人才需求问题,又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科技创新,为企业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开展科技创新相关的合作,开展产品开发和科技攻坚,能够大幅度降低开发成本、节省时间。

从政府角度来说,科技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象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可以借助学校的科技创新研发团队,为企业提供人才支撑和技术指导,实现产品升级换代,提升市场竞争力,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扩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同时,产教融合促使学校培养更多社会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促进区域经济飞速发展。

(二)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协同育人为目标的联合教学方式

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生在实际操作和职业能力方面得到锻炼,能更好地掌握所需技能。协同育人需要有专业知识扎实且技术精湛的教学团队,其中教学团队包括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专业教师。通过制定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使其既掌握理论知识又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校企应分工明确,协作教学,共同育人。通过协同育人,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协同育人通过校企技术人员和专家的智慧交融,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了人才输出的效率和质量,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三)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共育人才

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有效地推动课程改革,开展特色教育,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将企业的优秀资源引入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动手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自由研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构建横向合作链,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一个高度复杂化、系统化的合作过程,其核心在于“融”字。因此,学校应积极构建横向合作链,形成学校与企业参与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联盟,搭建“政府引导、校企唱戏”的协同育人平台,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在产教融合、师资培训、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制定等方面为学校提供指导,改变现有教育方式,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通道。同时,学校应充分发挥各联盟企业的优势,整合各企业的优势资源,促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深化,实现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共赢。

(二)构建纵向合作链,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2022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并施行,其中明确提出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从政策角度上来说,这是把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上升到法律层面,提升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对职业教育高質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职业院校应根据国家重要行业的发展及所需人才现状,构建“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纵向合作与衔接,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三)拓宽延伸合作链,培养国际化的应用型人才

为进一步提高人才竞争力,职业院校应不断拓宽延伸合作链,推动产教融合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一方面,加强与国外学校、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双方资源、信息、平台、人才、技术等方面优势,达到共赢共生,促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另一方面,不断探索创新职业教育发展路径,组织学生与国外合作学校师生进行交流学习,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语言应用能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沟通能力,培养国际化的技术技能人才。

四、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路径

(一)校企思想共融,提高协同育人思想认识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即学校和企业的“双主体”协同,需要校企思想融通,并在思想上、理念上、制度上达到深度融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要转变传统人才培养观念,以培养出适应行业、企业所需的人才为目标,充分发挥企业优势,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

如何保证校企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模式的落实和推进?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对接产业链,以企业岗位群对接专业群,制定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体系,企业技术能手、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方案和实践实训标准,校企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实践综合能力,以达到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学校教师应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技能,根据企业发展趋势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做到学校技术引领企业、企业技术反哺学校教学,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持续发展。

(二)完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丰富协同育人的内容

学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结合专业岗位能力需求,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实践技能培养为目标,以岗位群能力需求为标准,将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有机结合,实现教学即实战、毕业即就业的终极培养目标。

一是突出课程定位,充分利用企业优势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练就扎实的技能。

二是广泛征求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者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建立校企课程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衔接,不断扩大课程体系的覆盖面,增强课程体系的专业性,将教学与企业的岗位和技能相结合。

三是立足实际,提高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材的选取尤为重要,要选择工学一体、模块化、适应行业需求的教材,突出校企协同育人。此外,应注重学生实操技能的训练,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的优势,使学生通过实践教学掌握实操技能。

四是以课程建设为切入点,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借助平台资源优势,教师以企业项目为着眼点,对学生进行项目化教学,同时参与企业的项目课题研究,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促进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解决企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企业的研发项目为平台,学校以订单班形式培养的学生更能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能促进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初心不变。校企协作完成相应的课程建设,使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发挥校企双方的资源优势,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衔接。建立“学分银行”制度,实现资格证书与学业学分的融通互认,提升校企协同育人的培养质量。

(三)校企资源共享,实现理实一体双元育人

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校企优势资源,实现企业技术和学校人才的优势互补。积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推动校企优秀科研成果互通转化。同时,借助学校和企业资源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利用线上线下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开设特色课程,制定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和训练方案,对学生进行实操动手能力的考核,真正使学生掌握专业所需的技能。

依托校企协同育人平台资源,创建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研究项目,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成为学校和企业共同的创新品牌,使企业在协同育人背景下实现利益最大化,还能使学生学以致用,拓宽就业范围。

以企业支撑为保障,建立专业的仿真实验实训平台,让学生在校内参加实训,邀请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等参与实训教学。通过模拟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生产流程对学生实施训练,并借助企业的技术资源优势,有效促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施。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实现理实一体化双元育人,最终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

(四)促进文化相融,形成协同育人合力

学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与企业协同育人的机制,将校园浓厚的学习氛围和企业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学生的日常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勤奋学习、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同时定期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进校授课,把企业的文化、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融入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塑造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实现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五、小结

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企业和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路径,使学生在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下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要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作用,提高学生就业率,促进企业飞速发展,实现学校和企业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赵彦军.基于产教融合的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研究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2(9).

[2]李亚玲.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教育,2022(11).

[3]韦树成.产教融合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J].文化产业,2021(22).

[4]刘晓松.产教融合背景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J].现代企业,2022(4).

[5]龚向哲.产教融合视角下高职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J].现代职业教育,2022(7).

[6]桑潇,杨巨成.产教融合视域下校企协同育人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18(1).

(作者单位:冀南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