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觉继承“五四”开创的现代人文学术研究传统

2023-05-30钱理群

南方文坛 2023年1期
关键词:王瑶五四现代文学

这次参加李浴洋博士论文《“新文化运动”与人文学者的专业化道路——以冯友兰、顾颉刚、朱自清为中心(1915—1927)》答辩,我是不请自来,主动参与的。这里确实有我和平原、浴洋的个人感情因素,即所谓“友情演出”;但更重要的是出于我对当下专业化学术研究,特别是现代文学研究的关注和担忧。我虽退出了学术界,自己的研究已经转移了方向,但仍在一旁认真观察,紧张思考,并为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与危机,忧心忡忡。——当然也许是杞人忧天。因此,李浴洋对“五四”开创的现代专业化学术研究传统的研究,自然引起了我浓厚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他的论文所表现出的学术志向、眼光、勇气、能力、方法……都让我十分欣慰。我强烈地感到,“五四”开创的专业学术研究,后继有人,而且李浴洋对这样的继承,是高度自觉的,这就更加难能可贵。

而我更想在这里与诸位讨论的,是李浴洋作为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研究专业最新一代博士生的代表,对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学术研究传统的自觉继承与发展。这个传统有一个“朱自清—王瑶—王瑶众弟子(包括乐黛云、孙玉石以及我们这一批“文革”后首届研究生)—我们的学生王风、吴晓东这一代”的学术谱系。谱系中人的学术个性差异自然很大,但也有一些共通的观念、方法、经验,形成了一个传统。这一谱系下的学术传统本身就很值得研究。这里,我想就李浴洋的论文所显示出来的自觉继承,提出四个方面略作讨论。

一、一切研究都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因而强调扎实的史料功夫。王瑶先生就一再强调鲁迅的治学经验:重要的研究论著必须有“独立的史料准备”,因而主张对原始资料的全面阅读、掌握和独立发掘。由此形成了一个学术规矩与习惯,即将查阅原始报刊作为学术训练的第一步。在史料独立准备的同时,还强调“文本细读”,这也形成了学术训练的基础。从李浴洋和历年研究生的论文,都可以看出,这两个方面,已经成了北大现代文学学术研究训练的一个重要特点和传统。

二、强调在对前人研究全面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独立创造,以此作为学术研究质量的基本标准与努力目标。在具体操作上有一个“三部曲”。第一步即学术研究的起点是自己对原始材料包括文本的独立阅读、琢磨,产生独特感悟,形成“第一印象”;然后才广泛阅读有关论题的研究成果,最好做到无所遗漏,对前人研究已经做到什么、其不足在哪里,都了然于心,这才能找到自己研究的突破口;最后形成独立创造:这是最重要的。我至今仍牢牢记住王瑶先生当年对我们的要求:你的重要论文、著作一定要做到,你的研究在所论述的课题和领域里,必须成为“后人研究绕不过去的独立存在”:后人的研究一定会超过你;但他在研究前,必须先看你的有关研究论著,在你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前进。这自然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与标准,但却是一切有出息的学人必须自觉追求的。在我看来,李浴洋论文的主要价值就在这两方面:我注意和欣赏的是他论文的注释,其中对论文涉及的课题、论点,前人的研究成果与不足都有详尽的梳理,甚至可以说是一部有关论题研究的学术史,显然下了很大功夫;他自己的独立创造就有了坚实的基础,而他所提出的新见迭出的论述,也确实对研究论题有推进,有建树,又成为后人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学术研究就是这样一个“借鉴—创造—再借鉴—再创造”不断发展的过程。

三、李浴洋论文提到了学术研究“价值中立”的概念,强调并努力追求对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内在矛盾性、丰富性的全面、客观把握和呈现。我注意到王风老师对此作出的评价:这样的研究“并非决定论式的机械论述,照顾个体性情差异”,显示了很好的“学术判断力”和“学术分寸感”。在我看来,这也是我们北大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传统。每一个研究者对研究对象不可避免地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但对个人价值判断又应该保持必要的警惕,要把它相对化,力避简单化和极端化。对自己的判断有矛盾的史料绝对不能忽视、遮蔽,而应当不断调整自己的价值判断,使其模糊化,应该面对一切史料、历史事实的一切方面,尽可能如实、客观地呈现研究对象的各个侧面,哪怕是相互抵牾的方面。在这方面李浴洋也有自觉追求,形成了他的论文一大鲜明特色。

四、李浴洋在论文中十分重视朱自清《现代生活的学术价值》一文,强调朱自清开创的“由学术而思想”,“通过专业研究的渠道关怀和参与现实”的传统,将“现代感”作为人文学术的重要指标,认为“这是朱自清在学者生涯中作出的贡献,也是新文化运动主要学术经验之一”。在我看来,朱自清开创的这一传统在王瑶先生主导的北大现代文学研究传统里得到了自觉的继承。王瑶先生一再主张史学研究就是要“让历史告诉未来”,强调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和当代性。我理解所谓“通过专业的渠道关怀和参与现实”,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学术研究必须与现实生活保持联系,应该有现实关怀与现实承担——这样的联系、关怀、承担,有的比较明显,有的则比较隐蔽,必须有问题意识,问题意识又产生于现实——这个“现实”是宽泛的,不仅是政治、社会现实,更包括思想、文化、学术、经济、科学发展的现实;二是学术研究关注现实的方式,又不同于社会活动家、政治家,要善于把现实问题转化为学术问题,这就要求在进入研究时必须和现实拉开距离,进行长时段的深度观照、学理探讨与理论概括。

李浴洋论文的可贵之处,正是在这两个方面都作出了自觉的努力,而且具体体现在论文的结构里:《导论》的一开始,就提出了他的问题意识:“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研究充满了不确定感与未完成性”,“无论在一个世纪以来的哪一历史与学术阶段,专业化的实现程度都被认为严重不足,而与此同时,诸多学术弊端的出现,尤其是距离发动专业化进程的原初愿景愈来愈远,又被指为与过分专业化直接相关”,于是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界对于学术专业化程度的观感既‘不足’,又‘过分’”。——今天凡有现实感的学者,都会觉得这也是当下中国学术界所遇到的问题。李浴洋的思路是“必须回到现代中国学术专业化进程的肇始阶段”。由此而展开了下面各章进入具体历史情境中的详尽描述与深入讨论。到最后的《结语》里,又对其研究对象的主要经验作出四点总结:一是学术研究与学人自我安身立命的关系;二是学术研究与“现代生活”现实的关系;三是专业学术研究与时代社会结构、政治体制的关系;四是直面学术研究的内在矛盾与困惑而产生的“烦闷”。不难看出,这四个方面也是李浴洋自己和他这一代刚步入学界的年轻学者,以至在座的我们每一个人,当下所面对的问题与焦虑。坦白地说,这也是李浴洋论文最吸引和打动我之处。许多老师都对李浴洋论文表现出的“知人论世”的特点与长处表示赞赏,原因也在于此。应该说,知人论世应该是人文学者最重要的素养和品质之一。

从另一面说,李浴洋的问题意识又是大于他的具体研究的。也就是说,他的论文選题不足以全面回答他所关注的问题。这就是陈平原老师和其他评委所指出的,离开观念和制度的讨论,单从学者的主体性与生命体验来开展,就多少有些狭窄;而他的研究限于1915—1927年间,三位学者,特别是冯友兰和朱自清,还处在学术准备阶段,许多内在的东西都没有展开,这也造成了研究格局的局限。换一个角度看,这或许也为李浴洋今后的研究留下了一个相当广阔的空间。在这个意义上说,李浴洋这篇论文就具有了一种开放性,仅仅是开了题,还需要、也可能继续做下去。对其他研究者也具有启发性。我一边读李浴洋的论文,就一边问自己:李浴洋对冯友兰、顾颉刚、朱自清三位前辈的讨论,如果我继续往下做,会关注什么问题。而且我真的在李浴洋的启发下,有许多新的想法,这是我参加这次论文答辩的一个意外收获。李浴洋的论文能够启发他人的研究,这本身也是一个特点与贡献。不过,这就说来话长,我的这个发言也应该就此打住了。

2019年6月3日写,6月6日讲,6月9—10日整理

(钱理群,北京大学中文系)

猜你喜欢

王瑶五四现代文学
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三只眼——评季进、余夏云《英语世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综论》
A Pair of Resonance Stripe Solitons and Lump Solutions to a Reduced(3+1)-Dimensional Nonlinear Evolution Equation∗
“王瑶式”说法
王瑶怎样当北大教授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Huatan Huoxue Formula in treating coronary heart disease with hyperlipidemia
论中国现代文学多重视角下的乡土叙事
端木蕻良:草原文学在现代文学中发声
讲授到接受: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互动式”教学的再思考——兼及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路径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