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视角下《商山早行》诗意新解

2023-05-30高莹范忠艳

关键词:文化自信初中语文

高莹 范忠艳

摘   要: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作为唐诗经典,以其鲜明的艺术形象和精练的艺术语言道出游子的内心感受,历来为人传诵。教师从文化视角切入,细致解读诗中所蕴含的文学文化因子,尤其是通过专门探究颈联中槲叶、枳花的自然习性,深入揭示题目“早行”蕴含的时间、时节等维度,细腻感悟教材选篇的精微新意,从而接续传统文化诗教,涵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关键词:初中语文;商山早行;文化因子;诗教传统;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3)02-0012-03

晚唐诗人温庭筠的经典之作——《商山早行》先后入选人教版、部编版教材,可见其影响甚为广泛。文章从教材层面分析,主要是解读本诗的基本题旨,将颔联视为名句侧重赏析。从文化视角切入,关注这首诗的文学审美和文化密码,重点探究槲叶、枳花物象及其自然习性,解读文化因子、挖掘文化内涵,从而真正提升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涵养新课标提出的文化自信等核心素养。

一、首联呼应题目

“晨起动征铎”,清晨起床,远行车马叮叮当当的声音响起。“晨”呼应题目“早行”,“动”已将旅客们在清晨繁忙的准备活动暗含其中,也为下文写景抒情做好铺垫。《汉书·高祖纪下》有“游子悲故乡”,颜师古作注:“悲为顾念也。”再读“客行悲故乡”,一个“悲”字直抵肺腑,把“客行”与“故乡”强力连接,将旅途中的艰辛愁苦全部化作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二、颔联凝练名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仅仅运用十个字,雕刻出六组意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看似是意象堆砌而成,却极具内在艺术张力。这种有意味的名词组合延续杜甫“实字句”的特点,意象鲜明、铿镪顿挫,朗朗上口之余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的空间:听到一声鸡鸣,诗人急忙起身,走到室外;寒气袭来,天未亮,明月悬挂在天上,整个茅店沐浴在月光中;眺望远方,板桥早已被霜覆盖,依稀可见行人的足迹已凌乱地点缀在板桥上。晨起早行,故乡渐远,遥想旅途之艰辛,将难言情感转嫁于眼前之景。即,用极为精炼的语言,绘声绘色地表达出内心最真切的艺术感受。这恰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妙之处。历来学者对颔联给予高度的赞赏,宋代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写到:“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者为然?”,从内容上给予点评:“道路辛苦,羁旅愁思”,并从个人创作上予以仿效,其《秋怀》诗中“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过张至秘校庄》诗中“鸟声茅店雨,野色板桥春”等诗句,确实带着《商山早行》颔联的风味。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同样分析其艺术特点,“不用闲字”“音韵铿锵”“意象具足”,对此联予以中肯点评。颔联确实具有“意象具足,余音袅袅”的特色味道,其营造的凄凉意境也为下文写景奠定基础。不言而喻,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佳句,还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馬”,看似是名词性物象的排列组合,但机杼与诗心都别出心裁,同样营造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至境。

三、颈联要须细品

品读颈联,赏读者是否会产生疑问:“这首诗写的是秋景?”之所以有此一问,主要因为在人们的固有印象中春荣秋凋才是常态,容易对“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产生误解,而“霜”字又进一步加深了误会。现行统编教材中,对槲叶、枳花两个物象注释明显解读不足。关于“槲”,教材的编著者只是注解为:“一种落叶乔木”,“枳”仅仅注释为:“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事实上这两个注释所传达的信息量是远远不够的。同时,通常情况下此句会被译成:槲叶衰败落满山间小路,白色的枳花将驿站的墙照得明亮,如此理解注释缺失了时间时节维度,不利于揭示诗句意象所蕴含的文化审美底蕴。要想接近本诗真谛,须从名物角度了解“槲叶”“枳花”荣枯的自然习性。

“槲”,《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落叶乔木,叶子倒卵形,花黄褐色,结坚果,球形,木材坚硬,树皮可制栲胶,叶子和果实可入药。”“槲”大多分布在我国北部地区,由于可做胶,其另一别名为橡树。中医有槲叶及其果实可以药用的说法,《本草纲目》记载:“冬月凋落,三四月开花,亦如栗,……亦食之。”槲叶虽在冬季凋零但留存枝上,来年三四月新旧更替,因追求健康其用途很是广泛。有的校注诠释较为细腻:“槲叶冬天存留在枝上,次年嫩芽发生时才开始脱落。春天正是槲叶脱落时。”(《温庭筠全集校注》)有的鉴赏与此类似:“冬天虽干枯,却存留枝上,直到第二年早春树枝将发嫩芽的时候,才纷纷脱落。”(《唐诗鉴赏辞典》)。

“枳”,名称最早见于《周礼》:“橘逾淮而北为枳,……此地气然也”,《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后衍生出南橘北枳的成语。《现代汉语词典》释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茎上有刺,叶子为三片小叶组成的复叶,小叶倒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桨果球形,黄绿色,味酸苦,也叫枸橘。”有的学者将枳记载为:“木名,似橘树而小,茎上有刺,春开白花。”(《温庭筠全集校注》)明显注意到枳花开放的时节。枳花属于芸香科,花期四月到五月,为素白色。温庭筠在另外一首《送洛南李主薄 》中说道“槲叶晓迷路,枳花春满庭”,同样是用“槲叶”“枳花”来写商山春天的景色,可见诗人对槲叶枳花的偏好以及用词功底之深厚。

此时,我们再细品“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新颖别致的意思渐渐浓郁起来。四个意象“槲叶”“山路”“枳花”“驿墙”,与两个动词“落”“明”组成,动静结合,营造出另一种早行的意境。又是一年早春时节,槲叶嫩芽努力向上钻出顶替枯叶,飘飘然落满山间小路,令人眼前一亮的是枳树丛开出一簇一簇素白的花,将驿站墙壁映照得十分明亮,在春寒料峭中泠然绽放。“落”与“明”看似是槲叶与枳花发出的动作,实则是诗人所见闻的景色,“落”所传达的是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悲凉,而“明”则是在视觉上传达出装饰效果和时间变化,以及诗人看到枳花时被吸引的独特内心感受。槲叶的旧叶像是老人,不禁使人联想落叶归根的孤独与落寞,新芽则寓意着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新旧更替间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取代,这也是季节更替与生命周期的螺旋式向上生长。枳花好似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傲然绽放,是美也是孤独与寂寞的象征,将“枳花”与“驿墙”匹配,又不断提醒诗人要远行,再美好的景物也只能是惊鸿一瞥。独自前行,没有人能够陪伴畅聊,这种由喜转哀的复杂情愫在诗人心中反复徘徊。槲树、枳花形成一高一低的对比,不管是叶落还是花开,对于此时年近五旬却仍然要为生计远行的诗人来说,去国怀乡之情、孤独寂寞之感也便油然而生。

四、尾联寄托深情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诗人突然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一番景象,收束全诗情感。温庭筠的第一故乡为太原,杜陵是他的第二故乡,诗人曾称自己为“杜陵游客”。这与首联“客行悲故乡”相照应,思乡之情得以再度升华。诗人所梦之景:春天万物复苏,野鸭和大雁在曲曲折折的池塘里尽情嬉戏,天机一派、好不热闹,也印证着“春江水暖鸭先知”。以梦境作结,将前行旅途之艰辛与梦见故乡之美好形成鲜明对比,一虚一实、亦真亦幻,加深了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旅途生幽梦,借梦说乡愁,以景结情终由此而来。

本诗主旨为羁旅乡愁,描绘远行游子在途中的所见所梦,表面上看似温馨甜美,实则蕴藏着对家乡的无限怀念。诗人抒发自我见闻感受,通过描写车马的铃铛声、晨鸡的鸣叫、月光下的茅店、板桥上的霜、行人的足迹、槲树落叶、枳子开花等一系列景象,虽冲淡了旅途的辛苦,但却触动诗人心底那一根敏感的心弦,想起故乡大雁北回、野禽回塘等一幕幕熟悉的场景。诗题为“早行”,虽一处没写“早”字,但处处蕴藏着“早”,与颔联一句“人迹板桥霜”遥相呼应;虽为早行,但也暗含早春之意,又与颈联槲树落叶、枳子开花悄然对话;首联“故乡”又与尾联“杜陵梦”呼应,将羁旅怀乡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众所周知,一草一木各有其习性,古典诗词中的草木物象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物象既化身为意象,又成为触景生情的媒介。“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感情生发与自然景象变迁息息相关。不同于诗词常见的梅兰竹菊等象征意象,本诗鉴赏既注意解析槲树枳子的落叶开花,又深层探究物象背后隐含的时令时节。《商山早行》教学时解开诗中颈联一句是关键,解读诗中隐藏的文化密码,能打破名句迷信,真正读懂本诗。类似问题,中学语文教材注释及解读常见。例如,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一句,教材层面将“班马”注释为“离群的马”。如此简单注解容易令学生产生疑问:“班”的本义对应什么。建议教师事先研读相关文献,课堂上能够适当说明“班”的原始意义,以便拨云见日、答疑解惑。孔子主张学习《诗经》,要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即讲求“文化诗教”。扩而大之,不仅仅诗三百如此,且对于古典诗词都具有适用性。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2]刘学锴.温庭筠全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霍松林.状难写之景 含不尽之情——说温庭筠《商山早行》[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07,(05).

猜你喜欢

文化自信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以微型写作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强化人格教育